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行之愈笃,知之益明
——“人格成长生态圈”模式下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 刘华霞

从实践上看,德育是“德性之知”的生成而不是“见闻之知”的获得。“德性之知”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并通过生活过程加以确证的实践之知,是一种“亲知”,而不是“闻知”或“说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了六大育人途径,其中活动育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育人途径之一,是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机制。上大附中立足“人人皆可资优”的理念,聚焦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一、课程开发立足资优生人格成长生态圈的理念

(一)“人人皆可资优”的理念

2013年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卢广华在《关于上大附中资优生培养的早期思考》中提出了“人人皆可资优”的培养理念,强调资优是多元的,承认每个学生存在差异,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发展成为优秀学生的可能性。面向全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兴趣的培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多元人才为终极目标。

其中,人格培养是学校资优生教育的主要切入点。人格是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根源,是决定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动力组织。教育学家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资优生真正实现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较高的创造性、较活跃的思维、具有潜在的优质特质”,必须以积极人格为基础。因此,学校以积极人格培养为核心,带动学生其他素质发展。

(二)“人格成长生态圈”的内涵

学生的健康人格是在环境中主动建构的过程。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在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活动。为此学校通过“人格成长生态圈”来构建良好的人格成长环境,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学校根据高中生的特点,给予学生人格成长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自我生态圈、学校生态圈、家庭生态圈和社会生态圈。高中生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家庭生态圈和学校生态圈是学生人格成长的主要渠道。社会生态圈是指除了学校生态圈和家庭生态圈之外学生接触的、被影响的环境。随着学生交往面的拓宽,社会生态圈应作为人格成长的一个重要的环境来考虑。四类生态圈构成了一个动态发展的生态系统。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在基础课程开发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开发了多样化的社会实践课程,拓展了教育途径,并构建了良好的学生成长生态圈。

二、课程目标聚焦于学生社会实践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自主学习能力

社会实践课程相较于传统的课堂,它给学生直面社会和实际问题的视角,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完成实践性任务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由于自身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能的局限性,迫使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而完成自我学习,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人际交往能力

任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必定伴随多样化的人际交往。人际交往能力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具有交往的意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往,并且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使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能力,也是社会实践任务完成的有效保障。

(三)解决问题能力

课堂所学知识如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在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广泛的实践探索,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社会情感能力

社会情感是指伴随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个性化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情感能够促进社会行动的发生,能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体验积极情绪,促使个体社会化更快地达到社会规范标准,有利于个体形成符合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上述几种能力,见图1所示的社会实践核心结构,从中可以理清它们之间的层次。

图1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社会实践核心能力结构图

三、课程实施建立多元化的实践路径

(一)“三学”标准化

高中三年社会实践规定项目中有“三学”,即学军、学农、学工,总共120学时。“三学”标准化课程体现在课程学时、内容、要求以及时间安排等方面,相对有具体统一的标准,并且各区县有配套实践的场地和相关政策、资金的保障,“三学”社会实践课程已经成了高中生必须完成的规定项目。学生在“三学”课程学习中的收获是丰富的,军训中学生收获最多的是身体素质的提高、意志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学农和学工中学生感受最深的是“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在课本上学到,有时候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会工作的艰辛”。当然,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会对“三学”的标准化课程进行一些补充与整合。比如,把学校的人际课程与“三学”课程进行整合,高一军训活动中设计了“破冰之旅”,加强新生的融合度;高二学农活动中设计了“寻找我的天使”,提高爱的感知和表达能力;高三学工活动增加“一路有你”,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并将我们的研究型课程与高二学农活动整合,学农期间完成农村社会调查和专题考察活动,在“三学”课程标准化得以保障的前提下进行拓展与延伸。

(二)志愿服务品牌化

社会实践课程中有一项课程内容是志愿服务。学校通过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性、长效性、整合性来形成志愿服务品牌,强化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其服务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为了提升学校志愿服务的品牌,学校定期开展志愿服务的定向培训课程。例如在参加社区居委会志愿服务之前,团委对报名的志愿者进行了“社区服务领导力课程”的培训,学生在接受理论课程的学习之后,参加社区居委会的管理协助工作。学校“瓷乙社”在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之后,组织社团成员承担博物馆志愿讲解员,以专业性社团为载体,进行专业性志愿服务。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提升了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重视志愿服务的长效性。学校鼓励各班团支部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每学期团委通过考评,选拔一些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小队,予以宣传报道和评优推荐。像我们2016级伟长班与三海农民工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志愿服务关系,从了解到帮教,到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调查研究,他们的志愿服务深入长效,收获巨大。

加强志愿服务的整合性。学校将志愿服务与职业体验、课题研究进行整合。学校有近二十个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其中涉及的岗位涵盖各个方面,丰富的志愿服务岗位为学生进行职业调查、职业访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很多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找到了课题研究的方向,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比如大场敬老院志愿队走进敬老院,看望那些高龄老人,在与老人们交流谈心的过程中,完成了“宝山区高龄老人的生活现状调查”研究,培养了社会责任意识。

(三)职业体验个性化

学校已完善了生涯教育课程,要求在职业认知课程和职业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职业体验个性化定制。

个性化体现在对自己和职业的认知。我们通过专题的职业规划认知课程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职业体验规划与选择。

个性化体现在职业体验方案的个性化设计。每学期的职业体验课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岗位,自主设计职业体验方案,完成学习单,了解自己体验单位的岗位及相应工作内容,了解企业文化及发展现状等,并在体验结束后的分享会进行个性化的交流展示。像2017级高一有几个男生自主设计体验方案,去幼儿园体验了两天,后来体验的感受在“超级家长会”的节目中进行了分享。

个性化体现在职业体验场所的自我选择。每学期末我们都组织学生进行职业体验,学校需要挖掘大量的职业体验的资源。我们从一开始学校提供职业体验场所,到家长合力开发提供,再到学生拿着介绍信主动出击,寻找职业体验的场所,这个过程跟我们人际课题的社会交往的研究是分不开的。学生自我选择的过程是主动积极的,而且需求度和匹配度都比较高,同时锻炼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社团研究专题化

社团组织是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形成的一个学习共同体。社团以同一领域的专业成长为目标,通过自主制订共同成长计划、制定研究学习方案,探索与思考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学校拥有60多个学生社团,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社团的活动中,各个社团通过兴趣培养的导向性、研究领域的专业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来推进社团研究的专题化。

我们借助高校力量开发的15个创新社团,很多社团涉及跨学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探索。例如,生物创新社团的学生,研究宝山周边河道污染情况与整治效果,在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同时,课题小组开展相关的志愿服务,担任环境监督员,并利用微生物的研究来探索和解决河道的重金属超标的问题。

在丰富多样的社团课程的学习下,学生逐步形成了课题研究意识,通过课题专题化研究,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研学考察国际化

“走向国际”已是当今高中教育的必然趋势。学校为学生提供机会去理解、体验这个多元的世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教会学生用全球化的眼光看世界。

研学考察国际化使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从校外走向了国外。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等一流高中结为姊妹学校。为此,学校进行了国际化的研学考察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依据跨文化交际学与比较教育学理论开设的以情境体验、任务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拓展性体验学习为主的课程,通过研学结合、游访结合,在常态化的国际交流中培养学生活跃、超前的国际化思维,开阔、融合的国际化视野,儒雅、负责的国际交往品格。2018年10月,高二同学在美国小红豪斯和伊丽莎白欧文高中体验到充满活力的美式课堂,前往世界一流大学参观考察,感受著名学府的教学氛围,了解了多元化的文化理念。他们与美国的同学开展多主题的讨论,中美文化、思想、语言进行碰撞,使每位参加的同学获益匪浅。

四、课程评价落实能力和成长导向

(一)突出发展导向

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根植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立足学生社会实践四大核心能力的发展导向,强化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做好成长记录

对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我们借鉴人际课程的成长故事来记录。学生以叙事的方式来记录社会实践课程中的个体真实体验,记录实践活动过程中同伴和导师的评价与建议,围绕四大核心能力目标,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改变中得到提升。

(三)纳入评价系统

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被纳入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做好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完善自评和他评,并对学生自行组织和设计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等级评价。

学校立足资优生培养理念,通过构建人格成长生态圈,细化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采用多样化的实施路径,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开展。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学生在综合能力、人际沟通、社会服务意识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未来,我们将继续整合资源,优化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路径,完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在花.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29-34.

[2]付艳萍.走向适才的教育:资优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以美国资优教育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6(1):39-47.

[3]韩国珍.加强社会实践 塑造完善人格[J].民营科技,2010(9):65-65.

[4]刘华霞.高中资优生积极人格教育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学,2017(11):18-20.

[5]张海燕,王淑玲.人格发展中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关于《童年与社会》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59-60. MS3YuK5ngNlKE4RWm+khmll56xi1nJV0YRJ4jIrfMet6fUpCmW+MqxdzXMu2a46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