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5章

苏美尔、古埃及和文字

与美洲相比,旧大陆是一个更为广阔、更富于变化的舞台。在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间,在富饶的亚洲地区和尼罗河流域,已经产生了可与秘鲁文明比肩的准文明社会。那时的波斯北部、土耳其西部、阿拉伯南部的土地都比现在更为肥沃,在这些地方,我们发现了早期原始公社的遗迹。在较为低洼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埃及,首先出现了城市、庙宇和灌溉系统。那时,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从各自的河口流入波斯湾,在两条大河之间的地带,苏美尔人建立起他们最初的城市。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埃及文明也开始了她的伟大进程。

苏美尔人的鼻子高高的,看上去属于棕色人种。经过破译,他们的语言文字现在已经能够被人所了解。他们已懂得铸造青铜器,并用晒干的泥砖搭建宏伟的塔状神庙。他们常常在黏土上写字,由于质地很好,所以这些文字一直保存到现在。牛、羊、驴子都已被驯化,唯独没有马。他们剃着光头,穿着羊毛衣服,组成密集阵型来与敌人作战,一手拿着长矛,一手拿着皮制盾牌。

几乎所有的苏美尔城市都是独立的国家,有着自己的神灵和祭司。但在有的时候,当其一个城市明显更为强大时,它便会要求其他城市的居民来此进贡。人们曾在尼普尔发现一块古碑,碑文与当年苏美尔的乌鲁克城有关,据记载,这个现存资料中最早的帝国统治者从波斯湾到达红海的广大区域,它的国王兼任祭司,并宣称自己便是这个国家崇拜的神灵。

起初,文字仅是图画记事的简化形式,在新石器时代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萌芽。前面我们提到的阿济尔人的岩画,可以算作文字的开端。岩画中的情景,大多与狩猎和征战相关,人物形象清晰可辨。也许是作画者没有耐心去仔细描绘人物的头部和四肢,他们干脆就用一条竖线和一两条横线来简单表示一个人。图画逐渐简化成约定俗成的象形文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变迁过程。苏美尔人的文字是用芦苇秆按在黏土上面的,要不了多久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而在埃及,人们用颜料在墙壁和纸莎草 (最早的纸) 上书写,所以他们的文字明显与实物更为相像。苏美尔文字看起来很笨拙,呈楔形,因此又被称为楔形文字。

来自苏美尔文明的原始楔形文字泥板,其内容是关于土地的转让。

当图画不是用来代指原物,而可以表示类似的物体时,便说明它比原来更加接近于真正的文字了。现在适龄儿童喜欢的字谜,可以很好地说明其中的道理。当我们画出一个帐篷 (表示营地,即英语的camp) 和一个铃铛 (bell) 时,儿童们便会欢快地猜出这是一个苏格兰名字坎贝尔 (Campbell) 。苏美尔文字与现在美洲的印第安文字很像,是一种音节拼成的文字,能够很容易表达一些难以用图画直接传达的含义。与此同时,埃及文字也得到了类似的发展。此后,那些无法理解语言音节体系的外来民族学会了这种绘画文字之后,又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修改和简化,最终发展为字母文字。后来世界上所有的字母文字,都是由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祭司文字) 融合发展而来的。后来,中国也发展出一种定型化的象形文字,只是从来也没有达到字母文字的阶段。

文字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自此之后,各种契约、法律、命令都能够被记录下来,大国的产生成为可能,历史也能够被连续不断地保存下来。利用文字,祭司和国王们的命令、印章可以传播得更远、更久,耳目所及之外、千秋万岁之后,他们的影响力和威严极大地扩展开来。这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苏美尔人很早就普遍地使用印章了,国王、贵族和商贾的印章雕刻得华美精致,盖在展现其权威的泥制文书之上。这就是说,早在六千年前,人类文明就已经和印刷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黏土在干燥后会变得异常坚硬,故而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读者们一定记得,美索不达米亚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直都把公文和账目写在泥板上,这才使得我们知悉过去的那段历史。

苏美尔人和古埃及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多种金属,包括青铜、铜、金、银,以及珍稀的陨铁。

在旧世界的古城中,无论是苏美尔还是古埃及,最初的城市生活都相当接近。三四千年后的美洲玛雅城市与此也不会有多大差别,除了街上的牛和驴子之外。只要不是宗教节日,在和平时期,大部分百姓都忙着灌溉和耕作。当时还没有出现货币,因为他们根本用不着这些,即使偶尔参与小型交易,也都是以物易物的形式。只有当时的统治者和贵族,才偶尔用金、银及珍贵宝石进行大宗交易。那个时候,神庙是人们生活的中心。苏美尔的神庙都是些宏伟高大的塔殿,塔顶用来观测天文星象,站在上面的祭司是王国中地位最显赫的人。而古埃及则与此不同,他们的神庙只有一层,却极其宏伟,祭司并不是权力最大的人,法老的地位才是最高的,他是这一地区的主神的化身,被认为是诸神之王。

此时的世界是那样的平静,几乎永远都没有变化。在烈日之下,人们年复一年地辛苦耕耘着,很少有人扰乱这样的安宁。祭司们观测星象、确定播种日期、解释梦境、挑选祭祀的良辰吉日,古老的律法始终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劳作、恋爱,直到死去,一如往常,恬静安逸。

他们从不关心未来,亦不念及过去。

他们的统治者有的比较仁慈,比如佩比二世,曾统治古埃及达九十年之久。有的则野心勃勃,如基奥普斯、卡拉夫、孟卡拉等,强迫百姓为其征战四方或是做苦役,修建巨大的陵墓和金字塔。基塞高地上的金字塔就是这样修成的,其中最大的金字塔高达四百五十英尺,石料重达四百八十八万吨。这些建筑材料都是从尼罗河用船运过来,然后靠人力搬到这个地方。对古埃及来说,这远比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更加劳民伤财。 d1qgYpPXSt/WXoii6E25Cbv+lKsk3yfzK18mR8yD1u0/DSsdPZgbyA136F+Zr9T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