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八、“八纲辨证” 的问题

八纲辨证是指导我们辨证的核心,是中医辨证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中医辨证的高度抽象,这是无可否认的,与唯物论辩证法一分为二的思想是一致的。今天,我们商讨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八纲辨证如何运用到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去。学以致用,如果学了不用,当然所学就落空了。大家从事中医工作很多年了,问一下大家,在运用八纲辨证的时候有没有困难?困难在什么地方?

关于八纲辨证,我提出一些问题,大家来思考一下。首先论 “阴阳”,什么是阴、阳呢?总得在八纲辨证中拿出实际的证据吧。古人没有给阴、阳做出定义,关于阴、阳的分界也没有明确的区分。其次论 “寒热”,在临床上,什么叫寒、热?第三论 “表里”,表里又如何理解呢?

既然叫 “八纲”,其义就是指八个独立的系统,就像八根柱子,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彼此不能相互替代,都是纲领。但是,张景岳却认为:“这八纲不能平行。” 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来商讨一下。我是同意张景岳对八纲辨证的看法的。

先说八纲中阴阳与寒热问题。张景岳认为:八纲是不能平行的,因为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由此得出寒热生于阴阳。从这个意义来讲,寒热与阴阳是不能平行的,阴阳好像母亲,寒热好像孩子,孩子是由母亲生出来的。因此,阴阳与寒热不能是平行关系!既然不平行,就不能都立为纲,那寒热就应该是 “目”。如此来看,取 “八纲” 这个名字就应该商讨了。因此,对于过去先贤给我们留下的医书,我们的态度是要继承,但是要清清楚楚地继承,不要带有模糊性。

再说八纲中表里问题。按照张景岳的说法,表部属阳,里部属阴。这样会出现个问题,里到底有没有阳呢?表部有没有阴呢?“一阴一阳之为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表为阳、里为阴的情况应该不能存在。毛主席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一切事物必须有矛盾的存在,因此,“表部属阳,里部属阴” 的看法不符合辩证法。

再说八纲中虚实的问题。实为阳,虚为阴,这种看法也不符合辩证法。因此,八纲都用阴阳来概括,说不通呀。

下面,说说我们对于八纲的认识和看法,咱们来商讨一下吧。

首先,关于八纲的 “阴阳” 问题。在《内经》上所讲的阴阳是指广义的阴阳,是宇宙观,与欧洲哲学的 “一分为二” 相同。所以《内经》的阴阳和《易经》的阴阳是同一个道理,它包罗宇宙,纯粹是宇宙观,是无处不存在阴阳,也就是欧洲哲学强调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如果要研究宇宙观,那就离不了这个阴阳,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与《易经》上所说的 “一阴一阳之为道” 同为一理,阴阳它是一个 “道”,内涵非常广阔。

但是,如果要把《内经》上的阴阳运用到医学上就困难了,而且难度很大。我们的老师张仲景善于读《内经》,把《内经》上的阴阳抽象出来,提出了狭义阴阳,也就是符合医学辨证的阴阳,真正是医学上的阴阳。仲景抽象的狭义阴阳是什么呢?是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恶寒是相同的,有热无热是不同的。张仲景高度概括了阴阳,也很简单,只要 “有热就是阳,无热就是阴”,这是分阴阳的办法。这个看法符合临床实践,符合辩证法,张仲景算是辨证论治的祖师了。所以,真正把阴阳放到临床上运用,要从张仲景开始。一个哲学概念是内涵越高度集中越好,概括性越强越好,综合性越强越好。仲景根据有热与无热来区分阴阳,解决了临床实践中辨阴阳困难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上是完全能够兑现的。

其次,关于八纲的 “寒热” 问题。张仲景是从《内经》“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得出来寒热的,也就是从阴阳中分出寒热的。寒证为三个,热证也有三个。以热来说,表部有一个热,里部有一个热,半表半里部有一个热,这三个热都有很明确的证和一定的辨证,不会因为证不清而在临床上没有办法辨证,这就解决了辨证中 “热” 的问题。寒也是同样,表部有一个寒,里部有一个寒,半表半里部一个寒,这就解决了寒的问题。通过辨证可以定出一定的治疗方法,这就解决了医学中由于寒热概念不清所带来的困难。解决表部的热要用汗法,解决里部的热要用下法,解决半表半里部的热要用清法。机体的热不是用一种办法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要分成三种类型,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解决。寒也是这样,表寒要用温通法,里寒要用温中法,半表半里寒要用温阳法,这样才解决了 “寒” 的问题。所以,解决临床问题要靠张仲景思想,如果只是用八纲辨证,在临床上,寒热是分不清楚的,阴阳也是分不开的。

第三,关于八纲的 “表里” 问题。这是今天要商讨的重点问题。八纲辨证中的 “表里” 有没有问题?有什么问题?恩格斯说:“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 八纲辨证中关于 “表里” 存在的大问题是 “没有中间环节”。阴阳、表里都要有个中间环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与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提出的 “统一性” 的认识是一致的。由此达彼的中间桥梁称之为 “统一性”,所以,咱们在平脉时 “关部” 即是统一性,因为寸部和尺部两个是对立的,关部使尺部和寸部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如果只有对立没有统一,事物就不能存在,疾病也是如此,“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所以,辩证法讲的是对立统一,既有对立,也有统一,矛盾的双方通过互相连接、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制约形成了互相依存,都在这个统一性上,都在这个中间环节上。因此,在辨证上,只是表里是不能存在的。张仲景的 “三部”,要没有半表半里部的连接表部与里部,表部、里部都不能存在,这是符合临床实践的客观事实,给我们解决了医学辨证上的困难。

第四,关于八纲的 “虚实” 问题。八纲中的 “虚实”,其概念也很难理解。中医一般性看法是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但是,这个看法在实践中很不容易兑现。如果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样都成 “虚” 没有 “实” 了。所以,在临床上辨虚实,这句话就不能应用。凡得病后抵抗力不足就叫虚,但这是宇宙观的问题,不是医学上的问题。那么,在医学上如何讲虚实?病证有实证和虚证,一般的看法是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但是,这个道理讲不通,因为邪气盛了精气才被夺去,这句话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因此,不能把这句话理解成虚和实两个方面。所以,八纲辨证中的 “虚实” 要应用到临床辨证上很困难,我不知大家感觉怎么样?我是很感到困难。

再来看看仲景是如何把握虚实的。仲景辨虚实的原则是 “有实就不虚,有虚就不实”“三阳皆实,三阴皆虚”。既分为三部,每部有一个虚、实,因此形成六病。这样的虚实在辨证上是非常清楚的,在论治上也丝毫不差。

所以,我们今天只能把八纲辨证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高度概括来看待,真正要把高度概括的抽象变为临床实践确实的依据,还是需要从三部六病入手。因此,我们说辨证论治是从张仲景开始的。《内经》上最清楚的理论还是讲针灸,把机体分成20 条经络,每个经络有若干穴位,每个穴位有它的主证。寒证有哪种手法,虚证有哪种手法,热证有哪种手法,实证有哪些手法,都讲得非常清楚,非常系统。在学习、运用时,只要按照一条路线就贯通下来了,一点难处都没有。

《内经》精确的思想是经络学说,运用针灸治疗,从辨证到论治,丝毫不差。但是,涉及用汤方治疗就有困难了,就模糊了。仲景当时已经看出来了这个问题,他用 “三部六病” 的学说把汤方治疗的思想高度概括起来。

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我以上的看法?学说是提倡百家争鸣的,核心是分辨是与非。我认为:“学说无古今、无中外、无尔我,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 三部六病学说要公诸世界的,我这样与大家商讨八纲辨证是希望大家多提出意见来,提出意见这并不是给我出难题。

我这次是给中医经典著作提高班讲课,希望大家在理论上刻苦用功。今天的课程已经涉及辨证论治了,这是医学的核心了。在学习上,我们要丢掉形而上学思想,因为形而上学只有个空洞的理论而没有实际的东西,要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就必须有实践的基础。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学说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技术是从实践中来,掌握技术最重要的捷径是要传授,如一个外科医生把外科书读熟了,他能不能动手术?我说他不能。他得亲自在人的带领下手术,然后他才能学会动手术。医学就是这样的,既是学说又是技术,今天我讲的就是学说兼技术,是我所知道的一知半解的东西。

我已经这么大岁数了,要抓紧时间将我的这点技术传给你们,你们无论如何要把这个技术带回去。今天,大家和我学习三部六病学说,就应当从理论到实践全部掌握下来,这也是我对大家的希望和要求。因此,你们在听课的时候多加注意,哪一点不清楚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都会遇到困难,所以一定要把课完整地听下来。我在临床上运用三部六病学说没有困难,不管啥病,是西医诊断的还是中医诊断的,我在辨证论治上都没有难处,你们听课后也应当是这样的,把这些学会了在临床上就没有难处了。 xz8X8T7EL+ENc2XYAzv5RXNRsJhvU07Hj9l1KAs3yydZfitVkyTU6u9Cr0KVr54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