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两个作用层次,一种共性调控
——高境界的针灸临床思维

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

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灵枢·本输》

图1委中穴的石氏针刺方法

委中是石氏中风醒脑开窍手法的重要配穴,主治多种下肢不遂。石学敏院士特别强调了委中的针刺体位,临床实践表明,普通俯卧位的委中取穴法的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而改为仰卧位抻直下肢斜刺15°强提插刺激(扫码看图1),可以使患者当场就能活动双腿,这与刺激量化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石院士强调了下肢抽动3次的量化标准。

去年我在《齐鲁杏苑》审稿的时候,发现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同学对石氏针刺手法情有独钟,但多数论文理论重复性太强,对于这种手法本身的来源和实质并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当时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会取这种体位?用这种刺激手法?难道经典医籍对此没有相关论述吗?最终我在假期翻阅《灵枢》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也就是开头的这两句话。

“痿厥” 是躯体瘫痪活动不利等病证的总称,“张” 在这里我想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体位正确,充分暴露穴位;二是刺激强度大,手法做到位。所以石院士治疗中风偏瘫的患者有时一针就能使其活动下肢,而《灵枢》中对此也早已做了简要的描述——立快也。但由于这种手法刺激性强,患者可能难以忍受,所以如果用委中治疗膀胱气化不利等常规病证而非 “痿厥” 时,也不必刻意强求此种体位与手法。

另外还有一个腧穴——印堂,常规直刺或者斜刺严格来讲在治疗上是意义不大的,有效的针刺手法是轻巧进针浅刺1 ~2分后,向同一方向大幅度迅速捻转,使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同时配合小幅度高频率的雀啄手法,患者会有双目、头脑清凉伴随额头微微发紧的感觉。

大家可能会觉得扎个穴位有必要这么较真吗?这就把问题给看浅了。表面上看是一根毫针,可是针尖下人体皮下各层次的毛细血管网(络)、系统组织的分布(全息对应区或者是 “经气” 流注的地方)、皮肤、肌肉筋膜(经筋)、血管层、微细神经丛(髓系统)、骨膜与骨骼等都依据其特定的功能分布于有形与无形的态势之中,或许它们的分布不是均匀的,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循序渐进的、复杂而又精微的功能学联系,所以它们是可以相互制约的。至于它们在形态学上的不均匀分布,一种是表观上的正常态的不均匀分布,另一种其实更为重要的是病理性导致的非正常态的不均匀分布,由此人体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表现,如 “经筋之为病” 导致的脊柱错位弯曲。

所以,我个人认为,针刺就其本质而言,刺的应该不是穴位,而是病理态势,给它一种良性的刺激诱导,剩下的就是人体对此做出的应答与宏观性的调节了。还是以印堂为例,针体与肌纤维缠绕同时伴随小幅度高频率的雀啄实质上是在刺激经筋,并且对刺激量的要求是高频率的持续刺激,这样的量学效果最好,同时这种提插手法不可避免地会同时刺激骨膜,这就形成了经筋与骨膜互动交映式的同时交替刺激。这是两个作用层次(病理次第),一种共性调控(阴阳属性)。对于络脉有问题的患者,我们也会刻意刺中浅表青络,出针时患者会出点血,这时不要马上去止血,因为还没有完成最后一步的治疗——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由此,整个治疗过程才算是有效而规范的。

正是这种 “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的治疗态度才处处彰显着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与 “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 的中医诊疗特色,从而真正实现了 “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的诊疗境界。 6fX4j4vIDQlcRbspgOGhdEhabTckNrbKe345QVsfUOeG+S9Kivb9G9PeBy77T6c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