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研究阶段作为本书研究的第一阶段,覆盖了第一和第二条研究途径,其目的是为下一阶段建立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初始逻辑步骤模型提供基础,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工作。下面对这五个方面工作的有关方法和程序进行描述。
1.实地调研和文献阅读,提出问题。
这是本书写作前期的主要工作,分为实地调研和文献阅读两部分。其中,文献阅读的目的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获取企业知识管理的有关知识;而实地调研则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了解有关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方法及其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通过与专家进行讨论、参加专题研讨会以及对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进行考察等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调查和考察的企业包括深圳三九医贸、上海AMT公司、韩国东部保险公司、三星SDS公司、韩国电信、微软公司、IBM公司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思考和发现,作者提出了本书研究的问题为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
2.理论研究。
在选题确定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从理论上寻找本书立论的依据。为此,我们对企业知识管理及其方法论、系统方法论的新进展以及行动研究范式等三方面的理论文献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思考,达到了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发现了现有企业知识管理概念框架及其方法论存在的缺陷;二是找到了全面系统干预元方法论和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作为指导和构建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基础理论;三是初步明确了行动研究范式中的McKernan模式可以作为我们检验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逻辑步骤的主要方法。
图1-2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在对企业知识管理及其方法论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比较分析,给出了本书的知识概念为广义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随后我们将企业知识管理归纳为资产学派、技术学派、传播学派、综合学派和复杂系统学派等五大学派,并给出了本书企业知识管理的定义,其核心是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接下来我们对现有的企业知识管理概念框架进行了分析,初步归纳为知识人员、知识资产、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管理技术和知识管理环境等五大要素;最后,我们对现有的一些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文献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的主要缺陷在于:(1)本质上都是基于硬的系统方法论,没有解决知识共享中的利益冲突问题;(2)普遍缺乏元方法论指导,且不能覆盖概念框架中的所有内容。本书对系统方法论新进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隐喻、系统方法论的系统体系、全面系统干预、软系统方法论和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等五大部分的理论文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系统方法论对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启示有以下几点:(1)企业知识管理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问题,“利益人”模型对它是适用的;(2)基于知识管理问题情景,由于知识共享冲突的存在,企业表现出政治(主导)和文化(辅助)系统隐喻的特征;(3)根据全面系统干预的“创造-选择-执行”原理,企业知识管理需要选择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来构建其实施方法论。
本书对行动研究范式的理论探讨包括行动研究的定义与特征(边行动边研究)、行动研究的程序(即粗略步骤为: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行动研究的操作模式以及行动研究的分类等几大部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它为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提供的借鉴包括:(1)由于本书的研究是基于一个实际的企业知识管理项目的,而且研究者亲自参与实践并与其他项目组成员紧密协作,因此属于解放型行动研究;(2)采用行动研究来探索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可以同时推动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3)行动研究范式中的McKernan模式符合我们实际项目的特征,可以作为检验方法论的研究方法。
通过以上内容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确立本书的立论依据有以下几点:(1)系统方法论:既然企业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问题,就需要采用系统方法论来寻求解决;(2)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这是基于知识管理问题情景下企业的政治与文化系统隐喻和全面系统干预原理获得的构建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基础理论;(3)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个“边行动边研究”的研究范式,而研究者在本书所研究的企业中进行的知识管理实践正好为方法论的形成和检验提供了条件。
3.案例研究。
为了从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中寻找到对本书有价值的经验和知识,本书对四个典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案例进行了研究。案例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与相关的知识型企业进行交流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网络资料以及根据这些资料整理出来的结果。
在案例研究中,我们主要是从这些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指导思想、策略、组织、文化、激励制度、实施方法与技术以及经验教训等7个方面来展开分析的。通过案例研究,我们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其中包括:(1)企业知识管理并不只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不能光靠建立一套计算机系统来解决,它是一个包含企业战略、组织、文化、制度、技术、流程等在内的复杂多元的软人类活动系统问题;(2)建立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必须有一个概念框架作为指导。
以上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在理论研究中得出的分析性结论,同时还指引我们在建立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之前必须先形成一个可以指导该方法论的概念框架。
4.企业知识管理有关理论的整合。
为了使得后面对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的研究有足够的理论基础,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进行整合。在此,我们基于对文献研究的结果,通过对对多视角的知识演化以及知识价值链等理论的分析和归纳,建立了本书的企业知识管理概念框架和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企业知识管理计算机系统模型。
5.系统隐喻假设的提出和检验。
要采用全面系统干预元方法论来指导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的构建,首要工作就是要找到知识管理问题情景下的企业系统隐喻。
根据有关文献的研究,我们知道企业知识管理的理论普遍认为,人和文化的因素在知识管理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基于“利益人”模型,企业中知识共享的要求会导致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表现出政治隐喻的特征。因此,我们在书中提出了知识管理问题情景下的企业系统隐喻为政治(主导)和文化(辅助)系统隐喻的理论假设。
随后,我们基于本书所研究的企业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该项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完成。其中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标度法,分别针对知识管理问题情景下5种系统隐喻的特征进行提问,对所研究企业的不同层次人员按10%的抽样比例进行调查;而问卷的统计分析则使用SPSS软件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验证了我们所提出的系统隐喻假设对于所研究的企业是正确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整个基础研究阶段,笔者与知识管理领域的许多专家进行过理论上的探讨,包括AMT的孔祥云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的左美云博士、韩国OnTheIt公司的Sung-Ho Ku先生、三星SDS的赵智先生、IBM公司的杜程先生、微软公司的陈子明顾问、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的朱战备博士、深圳蓝凌公司的邓文彪博士以及深圳市国中道公司的何德勇先生等。此外,在本书研究思路的形成和研究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指导或参考意义的文献包括 [21]~[30] ,它们对本书的写作亦起到了良好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