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内向的人存在很多误解。
人们认为,内向的人生来就是有问题的,他们腼腆、不善社交。噢,内向的人,他们不喜欢社交,他们游走在反社会、孤僻型人格的边缘。说白了,内向的人,他们不就是只喜欢一个人待着嘛。
错的离谱。
但凡成熟一些的人都知道不应该这样看。内向的人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一定是腼腆胆怯的,他们也可以很擅长社交——唯一和外向的人不同的一点是,他们用于维护社会关系,参与社交活动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外向的人,他们跟大家在一起聚会活动的时候是在补充社交精力。
外向的人通过社交活动给自己充电,而内向的人在社交的时候很快就会“没电”,内向的人是通过独处来获得精力的。
表面上看,一个内向的人也许会表现的腼腆害羞,但这并不是他们的本性,他们只是累了,社交电池里面的电刚好用光了而已。
假如你刚跑完一场马拉松,你还有精力当个社交达人吗,不大可能吧?所以我们为什么又要求一个内向的人每时每刻都周旋在社交场上呢?
一个内向的人在社交场合上也许会表现的局促害羞、紧张不适,但,这只是表象。
真正局促腼腆的人只要站在人群中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不适,跟大家在一起只会让他觉得不自在或是不开心。但这不会发生在一个内向的人身上,他或许喜欢社交而且善于社交,只是无法长时间去做这件事,这没什么可丢脸的。
表面上,一个内向的人和一个腼腆的人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但是你需要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才能理解两者的不同。一个内向的人也可以很会社交,只是,有些时候,他刚好把自己的社交电量用完了。
这时他们开始退回到自己的世界里,表面上看是害羞腼腆局促不安,但实质上是社交电量用光的表现。
内向者的行为模式
内向者也可以投入到社交活动中去,但是他们需要时不时地休息一下,以便给自己的社交电池充电。
对内向的人来说,仅是和别人待在一起就已经花了很大力气,而这种精力的流失会让他们无暇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省与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社交,或是讨厌和别人待在一起。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区别只在于,二者社交精力的补给模式是不同的。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参与社交活动不是在补充精力而是在消耗精力,因此他们需要独处来恢复精气神。内向的人提早离开社交场合的时候,其他人往往误以为这个人不爱社交。恰恰相反,独处能让一个内向的人恢复精力,以便下次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能更好地相处。
内向的人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充电,当电量满格,就可以接着跟他人交往了。但如果他们电量不足,需要离开,此时却受到了阻拦,这时情况就不太妙了,当沟通出现了问题,在一系列的误会下,大家就真的以为这个人内向,不爱社交,或是讨厌和大家在一起。
通常,内向的人会被误解为是目空一切,自视清高。对于那些智商很高,或是有很优秀的教育背景的人来说,这种误会尤其常见。其实,他们只是需要一点私人的时间和空间,绝对不是在自以为是的看低他人。
设置合理的自我定位
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想成功,关键是要了解自己性格的局限性。
要知道在社交活动上你可能会碰壁。
要知道有时候你的日程安排会让你不堪重负。
要学着不断突破极限,但不要硬拼,要机动灵活。
规划好自己的社交日程安排,有张有弛,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小心社交精力不足造成电量告急,要确保下次和别人聚会的时候,电量充沛,情绪稳定。
如果你的另一半或是好朋友也是个内向的人,你同样需要改变对他们的看法。你要理解,他们时不时地离开你自己待着,只是在重获能量,是为了能更好地和你待在一起。
所以并不是说他们不喜欢和人相处,或是清高目空一切。他们只是需要独处一段时间,这是他们补充能量的方式。
细数那些内向性格的名人
内向的人同样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像比尔·盖茨,林肯,爱因斯坦,甘地,奥黛丽·赫本,还有巴菲特,他们都是内向的人。
这些都是很优秀的成功人士,而且,在你看来,他们其中很多人都很擅长社交;其实呢,他们只是采取了明智的方式给自己的社交电池充电,让自己在需要社交的时候,电力充足,游刃有余。
而这,就是本书的重点和终极目标——社交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