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产业转折点

互联网的下半场

互联网的下半场来了。2016年11月16日,笔者受邀参加并主持了第三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企业家们的精彩发言让笔者记忆犹新。李彦宏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结束;马化腾认为,中国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了下一片的深水区;马云说,未来30年属于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公司、国家和年轻人。英雄所见略同,新的时代拉开了帷幕。

当下的中国互联网从混乱渐渐开始发生新的整合,各个垂直领域的企业都在经历竞争之坑。财经作家吴晓波引用格鲁夫著作《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中的一个观点,“当这个行业里面出现了头部企业发生并购的情况,说明这个行业已经进入到后期了。头部的几个企业无论是烧钱还是营销,已经把整个市场的可能性红利吃完,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通过资本并购的方式来控制市场,然后抬高价格,获得利润。此时这个行业进入到产业转折点。”

风靡一时的互联网金融即是一例。2013年6月余额宝的推出,拉开了互联网金融狂欢的帷幕,2013年的下半年、2014年、2015年涌现出大量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各种五花八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方式层出不穷,但是仅仅经历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互联网金融已经过了遍地开花的繁盛时期,开始出现大规模并购和淘汰的洗牌效应。

2015年,O2O市场出现一系列并购行为,显然这个行业已经进入了产业转折点。当很多人憧憬一个行业,然后突然在某一天发现,这个行业的周边部分出现了很多竞争者,很多人开始在这个领域创业,那么这个行业就进入到了一个技术、模型的拐点。此时再加入战争,将会无比危险。

这是继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历经近十年市场培育,填平人和信息、信息与信息之间的鸿沟,建立起水、电、煤、气等连接人与衣食住行的联系之后的又一次拐点。正如王兴分析,“到今天,中国7亿网民,正好过半,用户数已经不可能翻倍了。但是每个用户能够创造的价值远远不只翻倍的空间。”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以用户规模为代表热衷跑马圈地的时代逐渐结束,流量经济学、补贴经济学将日渐式微,下半场更突出差异性与创新性,互联网技术变得比模式更令投资者青睐,互联网与制造业将会深入融合,产生新的合作共赢生态。

回归理性

在一个快速迭代、快速被证伪、快速陨落的时代,未来的互联网企业何去何从?泡沫掠起,理性再次回归。互联网将告别粗犷的烧钱补贴模式,转向掀起深耕细作的效率革命。

在与圈内人交流的过程中,笔者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补贴不灵了,免费不是撒手锏了。有人调侃,“互联网的上半场,不是死在免费的路上,就是死在去免费的路上。”一针见血。

万达是在互联网大潮中冲浪相对成功的转型例子,王健林试图“去房地产化”,建立一个区别于淘宝和京东的互联网电商网站,2016年王健林给自己打了80分,“经过了左突右突,现在找到大家公认的解决方向。将来我们公司主要是卖钱,不是卖货,卖理财产品,和银行机构合作等。我们2017年3月底要完成技术研发,6月底完成商业模式试验。”而烧钱模式,则被王健林看作彻头彻尾的错误,“我不看好票房网站,全得死,因为它们根本没有找到盈利模式,而是靠补贴。依赖这个模式久了,消费者就会产生没补贴就不用的想法,长期来讲,对中国的电影市场是一种伤害。如果补贴不能维持,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增长的假象迟早会被戳穿。” SN22PXck/Fomim817j6Z8kKQGezSDKi9nHi4gikCsbrg+igW7YLF+xEB8LwCN66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