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想学习海尔“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的管理者而言,海尔到底是如何划分自主经营体的?海尔又有哪些自主经营体?这些自主经营体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像谜一样困惑着他们。
事实上,海尔自主经营体的分类并不复杂,在海尔,自主经营体共有三类:一线经营体、平台经营体和战略经营体。
“一线经营体”主要包括研发、生产、市场三类经营体。这类经营体直接面向市场,端到端创造用户需求和价值,它们的分类是按照端到端的全流程来进行的。在每一大类经营体下又会分成若干个小的自主经营体。比如,生产类经营体按照产品类型划分为不同的经营体,市场经营体则根据区域的不同来划分。
“平台经营体”主要包括财务、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供应链等平台型经营体。这类经营体划分的依据是其管理职能,因此在海尔内部也被称为FU平台。在每一个主要职能模块下,都被细分为不同的经营体。
“战略经营体”主要包括以张瑞敏为首的海尔最高层决策者,其使命是创造全球用户资源,实现第一竞争力目标。其主要责任是对内负责协同、经营和发展“经营体”,对外则需要发现新的战略机会。
这三类自主经营体的功能和定位各不相同,每个自主经营体“只有创造用户需求和价值的大小不同,没有职务的高低不同”。各个经营体之间依靠“包销契约”和“服务契约”的方式实现价值协同和资源协同。
小微企业则主要包括转型小微和创业(孵化)小微,前者是指从原来的自主经营体转化而来的小微企业,后者是指在海尔创业孵化平台上直接孵化出来的小微企业。比如,海尔的“小帅影院”就属于创业(孵化)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