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持续深化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加速转换,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我国融资结构将向间接和直接融资协调发展方向发展。

社会融资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近年来,在中美贸易和科技摩擦持续、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等背景下,我国也出现了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债券违约事件增多、部分企业出现“融资渠道荒”等新问题。2019年以来,随着去杠杆政策的适度调整,非标资产增速和非银机构贷款增速下降趋势有一定程度的放缓,社会融资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相对企稳,但总体看2019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略低于名义GDP增速,存量贷款规模增速与GDP增速之差处于历史较低点,信用创造仍显不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2020年,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金融的冲击,货币政策进一步调整,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年底,社会融资增速上升,全年新增预计在30万亿元,市场流动性得到有效支持。

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将持续深化

2019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通过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和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改革和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形成机制,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年第15号公告,明确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主要包括: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主要按照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范围从原来的10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增加至18家商业银行,其中包括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等;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品种在原来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1个期限品种的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次数从原来的每天报价一次转变为每月报价一次;中国人民银行将商业银行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范围。

从主要经济体利率市场化后利率运行规律看,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基础利率多下行,特别是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人民币利率长期看应保持低位,以促进经济增长。未来10年,随着人民币作为各国央行和货币当局的储备货币规模的增长,人民币将很可能成为与日元、澳元等货币媲美的可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利率也必将随之与国际接轨,中国资产价值的吸引力将显著提升。从国际银行业利差水平看,近年来发达国家的银行净利差一度达到6%以上,中国银行业净利差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最高达到3%以上,近年来一直处于2%和3%之间。未来几年,预计人民币利差水平将波动在2%左右,管理优秀的银行利差将上行至2.5%左右。依赖于存贷业务、客户基础薄弱、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的银行将受到较大冲击,必须拓展新的业务和收入来源。

2018年6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震荡下跌,跌至2018年以来低点,提高了企业偿债成本,加剧了人们对以美元计算的中国债务高企的担忧,2018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美元兑人民币收于6.87元附近。2019年,由于5月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贸易协议谈判暂缓,人民币一度贬值到1美元兑7.19元,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平均值为1美元兑6.8985元。2020年以来,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升后降宽幅震荡,2020年年初至2020年春节前,由于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人民币汇率从2019年年底的6.9662升值1.53%至2020年1月20日的6.8613。2020年5月受中美紧张关系升级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至7.1455。

2020年6月,受中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指标持续复苏,同时中美紧张关系有所缓和等因素的提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震荡升值至7.07附近。2020年5月低点以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上涨4000多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约5000点,刷新2019年4月以来的新高,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是升破6.70元重要关口。为了防止人民币短期内过快升值冲击实体经济增长,2020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央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挑战异常复杂严峻,但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并没有改变,我国综合国力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将进一步增强,预计人民币汇率将有效吸收内外部冲击,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并围绕合理中枢区间震荡。考虑到中国经济基本面、贸易摩擦谈判、市场预期、国际资本流动、经济改革进程、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等因素,人民币汇率未来几年保持稳定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比较有利的。考虑到中国经济体量和长远发展需要,人民币汇率破“7”应该只是短暂的现象,不具备长久持续的贬值基础。预计2020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为1美元兑6.8~7.2元,未来10年,人民币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6~7元是可能也是必要的。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发展仍拥有足够的韧性和巨大潜力,宏观政策将强化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将保持宏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财政赤字率不会过高,外汇储备充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债指标健康,财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因此有利于维持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为外汇市场稳定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多层次金融市场结构将持续优化

2020年上半年,我国包括股票和债券在内的直接融资占比上升到36%。未来10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上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0%左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已经事关亿万百姓的根本经济利益,事关能否提升国民在改革开放中的获得感,事关国民财富是否能够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增长的大问题。过去的20年,我国经济经历“黄金时代”,经济体量从10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突破100万亿元,差不多是原来的10倍,人均GDP也从2000年的959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1万美元以上,是原来的10倍多。但是上证指数10年以前是3000点,10年以后还是3000点左右,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指数已经从10年前的7000点上涨到近30000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等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将进一步健全,融资结构将从间接融资为主向间接和直接融资并重的格局过渡,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将继续加快发展。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将提高,债券市场余额占GDP的比例将提高到100%左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要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加强对交易的全程监管。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继续延续了2019年730政治局会议关于“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的政策总基调。

因此,未来几年,作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也将成为国家重要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国家将从更高层次和更高战略方位,以更强的政策合力推动资本市场建设步入纲举目张的新阶段。未来10年,只要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随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科技水平的显著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重大改善、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和实力的显著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将在震荡中上行,长期牛市的基础正在加紧构筑。上证指数突破2007年10月18日所创造的6124点历史高点,并进一步突破10000点是大概率事件,届时中国经济金融实力、经济金融结构、居民财富总量和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变化,届时中国经济总量和资本市场市值均将进入全球领先行列。 cj8b/UaP9vMMndOtAbHXrFm/sECJ0przz2+1+3RkB6JHdw0wZaSUFBOJBLxkrk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