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立春的前一日,清晨天色尚未全亮,江南市镇中便出现了一支队伍。队首有全副仪仗、鼓乐开道;队中是州、县长官率领府衙所有属僚,皆着官服,甚是庄重;队尾是打扮得花团锦簇的伎女、乐工和各种各样的戏班、杂技班,声歌杂沓,服彩鲜明,并有农人手执农具,浩浩荡荡地往城镇东门外而去。这便是清人褚人获《坚瓠集》中所描绘的江苏吴中地区立春迎春的场景。迎春的队伍来到东郊,迎接早已安置在那里的芒神和春牛。芒神,是春神;春牛,大都是泥塑的牛,清代晚期以后也有用纸牛或者活牛作为春牛的。主祭宣读祭文,上祭品,行叩拜之礼,一系列仪式完毕,迎春队伍便热热闹闹地将芒神、春牛迎接回城。入城后,鼓乐喧天,看热闹的人如潮水般涌上街头,夹道聚观,争掷五谷,称为“看迎春”。见到春牛被抬来,大家蜂拥而上,争抢着摸一摸,因有谚云“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女人们则抱着孩童,绕着春牛转三圈,俗信以为这样能沾上春牛身上的福气,使孩童在一年里灾病全无、吉祥如意。
芒神,即句芒,是草木与生命之神。传说句芒是五帝之一少昊的儿子,名为重,死后为木神,即春神。根据《山海经》和《淮南子》的记载,其鸟身人面,驾乘着两条龙,手中拿着象征万物法则的圆规,他掌管着花草树木的发芽生长自然法则,为飞禽走兽带来生机。当寒冷的冬天结束时,冬之神玄帝、北风之神玄冥开始休养,句芒从东方莅临人间,并带来了和煦的东风。历史上,人们举行隆重的仪式迎接他的到来。蕴藉了一整个冬天的生命力似乎也将随着他的降临而勃发,春的气息渐渐弥漫开来。
浙江衢州九华乡立春祭祀芒神
句芒同样象征着生命,寓意人们福寿延年、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墨子·明鬼》中记载着一个句芒增加秦穆公寿命的故事。据说,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一代明主,他体恤百姓、任人唯贤。一次,秦穆公在宗庙祭拜,句芒神从天而降,告诉他天帝感念他施行德政,特派自己为他增寿十九年,并保佑秦国六畜兴旺、繁荣昌盛。言毕,便乘祥龙飞腾而去。
句芒善飞,背有双翼,被视为凤凰的化身,只爱栖息于梧桐树上。浙江衢州的九华乡灵鹫山梧桐峰下有一个自然村,名为外陈。据传这里的人们自古崇拜句芒,其先民在村口种了大片的梧桐树,引来了凤凰。一日句芒飞经此地,看到如此繁茂的梧桐树,便在外陈栖息了下来。随着句芒的到来,村里村外花朵绽放,草儿萌芽,庄稼长得格外壮实。村民们便在村边的梧桐峰上修建了一座庙以祭祀句芒神,并为它起名为“梧桐祖殿”。当地现存的梧桐祖殿屋舍始建于清末,于1933年重修,白墙青瓦的屋舍在绿树丛林的掩映下极具清丽之色。如今,每年立春,四邻八乡的人们便汇聚在这里,在句芒神像前的几案上摆上香炉、烛台、盛满捞饭的饭甑、清茶、梅花、松柏和竹枝等,在大殿内悬挂红彤彤的油纸灯笼。待到交春时刻,鸣放鞭炮,焚香行礼,大开殿门以迎春纳福。
历史上,江南地区的一些地方官还会在府堂内举行鞭打春牛的“鞭春”仪式。父母官或是当地声望极高的长者手持彩鞭,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一道“春耕令”便由此颁布,象征着一年农事的开始。然后,春牛便会被情绪高涨的人们打烂,塑牛的土块散落一地,农人们争着拾取,拿回家去放入蚕室,据说此春牛之土“其家宜蚕,亦治病”。清时,在上海有一种纸糊的春牛,人们拿竹木做成支架,糊上纸,在纸牛的肚子里装上五谷。鞭打时,纸被打烂,五谷从牛肚子里散落出来,寓意讨了“五谷丰登”的好彩头。
芒神也好,春牛也好,不仅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也时刻提醒着农人“不可误农时”。人们对此寄予了丰收的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