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各种健康专家非常多,各类养生节目的拥护者也很多,不管什么派系、什么来路,只要是与养生保健沾上了边,便会立刻火起来。时至今日,这股浪潮依旧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就是风靡一时的“养生热”。一提到养生,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坐禅、吐纳、经络、气血等听起来高深莫测的事物,其实真的没必要,人之为人,顺应天地、顺其自然就好。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这一生,来是偶然的,走却是必然的,既然降生于这天地之间,便该懂得顺则昌,逆则亡的道理。当你真正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时,自然的力量才会真正降临到你的身上,而这正是人类在自然界中万年求索、匍匐求生得来的经验。
在新疆喀什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拍昆吾伊拉村,有一位叫阿丽米罕·色依提的老人。她出生于1886年6月25日(光绪十二年),如今已经100余岁,并且仍在不断刷新着寿命的极限。这位经历了三个世纪的老人是“中国第一寿星”,甚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当有人问起她保持长寿的秘诀时,她的回答却异常简单——顺其自然。老人起居规律、饮食简单、爱吃面食和水果,爱唱歌、爱热闹、爱走路、爱串门。稀少的头发被精致地编成小辫子,“我的脸从来不擦油,一日三餐也是正常吃饭”。老人淡淡地回答。没有什么艰深的养生之道,老人所坚持的,唯有顺其自然。
天地万物、宇宙星辰都有自己特殊的运行规律,人要在其间谋求生存发展,就必然要遵守自然规律、敬畏自然。正如有人把养生设想得曲高和寡,也有人把生活设想得迂回复杂,其实二者都可以更加简单、纯粹,只要你跟着感觉走,张弛有度,顺应自然。
生活在社会上,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有时欢喜,有时烦忧,有时开怀,有时苦闷,但终要记得,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生活是自然。正如《道德经》中的记载:“万物之始,大道至简。”那么,我们要怎样生活才算遵循自然规律呢?其实很简单,去掉人为干扰,尊重客观信息,跟着感觉走,听从自己的心,顺应你的本意。就像渴了要喝水、冷了要添衣、困了要睡觉、累了要休息……每当我们的身体需要什么的时候,它就会适时向你发出信息:当你连吃几天大鱼大肉之后,就会特别想念清粥小菜;而粗茶淡饭、清汤白水地过上几天,你又会口中寡淡,转而眼馋荤腥了。身体告诉我们的,往往是对我们有益的。我们只需要在跟从心意的基础上,稍微加以节制与调整。
亲近自然,净化心灵。我们一生所挚爱的,唯有自然、音乐与诗歌。离天地越近,越能获得天地的馈赠和滋养。城市丛林中的车水马龙与喧嚣、空气和水环境的污染、电器的噪声与辐射、人际网络的盘根错节……各种社会因素的叠加加剧了人们紧张、贪婪、焦灼的心理,影响人体健康,更造成了透不过气的心理压力。所以,时间再少,也应体恤身体;工作再忙,也当有劳有逸。暂时放下手头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适当地抽出一点时间给自己,爬爬山,观观海,看看云卷云舒,品品花开花落,总之,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去。你看那小草在风中忙不迭地点头,你听那鸟儿在林间铆足劲地歌唱,那种虫鸣叶扬,那种鸟语花香,就像一眼清泉滋润着你疲倦浮躁的心田,将你的种种紧张压力一扫而光。
顺时而动,规律生活。无论是穿着、饮食、运动,还是作息,都应顺应四时的更替、地域的差异。适时增减衣物,尽量穿得轻松随意、合宜得体,不要因盲目追求个性时髦而难为自己。根据体质和喜好合理搭配饮食,有选择地吃,吃你爱吃的,但不过量,不爱吃但有营养的,也不过分排斥。“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也当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有氧运动。动以养形,静以养神,规律的作息是健康的基础,即使做不到古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也当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每天10点半前入睡,11时至凌晨4时必须熟睡,保证肝、胆、肺的代谢和排毒以及脊椎造血的时段正常进行。据科学家调查显示,日均睡眠时间达到6小时至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所以,尽量不要熬夜,对自己负责任,也对自己多一分怜惜。
调节情绪,心理养生。人生总是有舍有得,当有所追求,但切忌强求。行走世间,难免磕磕碰碰,痴缠于恩恩怨怨,此时不可或缺的,就是一颗宽容和理解的心。“境由心生,物为我定。”不如多一分理解与看淡,清心寡欲方能保持神气内敛。恩威荣宠不过瞬间,是非成败转头成空,我们应尽量避免大喜大悲的情绪波动,看淡名利自会心境平和、恬淡宁静。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人的幸福就等于现实减去期望值,期望太多,幸福就少了。心理学家曾经从科学的角度诠释了“知足常乐”,认为幸福快乐的心态,能够促进酶类和乙酰胆碱等有益激素的分泌,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所以,努力保持灵魂的纯粹与平静,令心情愉悦而轻松。
顺其自然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不妄求,不执念,随遇而安。人生的真理,就藏在天地造化之中。不妨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随心、随性、随遇、随缘,坦然地放松自己、清净自己,努力去追求“一轮皎洁,万里腾光”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