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身体“底子”好,良好的备孕环境还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性激素。毕竟孕期是一个激素调控的特殊时期,女性身体的很多变化,比如月经、乳腺发育、子宫活动等都受到激素的调控。所以,一个良好的内分泌系统肯定是顺利备孕的关键。
当然,我们首先需要排除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本身的异常情况,如果在孕前有这两方面的任何问题(比如激素分泌紊乱、排卵异常、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需要去医院解决。因为激素的异常不仅不利于备孕,而且即使怀孕,对胎儿的稳定发育也是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如果有这方面的疾病,一定要先调理好再备孕。
排除了病理原因后,只要保持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就可以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促排卵”或者“备孕保胎餐”一说。女性在备孕时期,调控排卵周期的激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雌激素,另一种是孕激素。而这两种激素的分泌与卵巢的健康和情绪有关系。
健康的饮食“长得”都比较像,不利于备孕和怀孕的饮食却各有各的问题。
饮食中快消化碳水化合物(消化快的一类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再加上饮食顺序还不对的话,血糖会因此过度上升,同时引起胰岛素分泌和生长因子增多,不利于体内激素的平衡。其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关于多吃游离糖(游离糖是指人工提纯的单糖、双糖和天然浓缩/富集的糖浆,包括蜂蜜和果汁中的糖)与长痘痘的关系,其主要理论就是摄入游离糖后能快速升高血糖,而血糖刺激胰岛素,继而刺激一系列其他有利于脂肪囤积、生长的激素,包括雄激素,而性激素只要有一点点变化,皮肤这个表体最大的器官就会发生很敏感的变化——毛囊分泌旺盛起来,于是便长痘痘了。由此可见,吃多了游离糖,确实不利于性激素的平衡。那么,为了保持身材和保证备孕顺利,告别那些甜甜的零食,放下那杯哪怕加了半糖的奶茶,改喝自制无糖奶茶或许才是更理智的。
除了比较好理解的游离糖,淀粉也是一个风险因素。倒不是说孕妈妈从此不能吃含有淀粉的食物,而是孕妈妈需要检查一下自己的饮食是否过度依赖精制碳水化合物(如谷薯类)。比如,一顿饭可能是一碗面条加几根青菜、一块肉,或者是少量鸡蛋、少量蔬菜炒一大盘米饭。显然,这些餐食不仅缺乏蔬菜和优质蛋白质,还有一个隐患就是“精制淀粉”过多。
其实淀粉本身没有精制与否的说法。这里的“精制淀粉”是指来自精制谷物和加工食品中的淀粉,比如白米白面中的淀粉、面包中的淀粉、汤圆中的淀粉、饼干中的淀粉、藕粉糊中的淀粉、汤羹勾芡中的淀粉,等等。与之相对的是全谷物和杂豆,比如大麦、藜麦、薏米、红豆中的淀粉。
想要以最好的身体迎接宝宝,就要避免吃那些富含大量淀粉、大量糖的精制食物,从而保持一个平稳的血糖环境,因为精制食物与全谷物和杂豆相比,除淀粉外其他营养素都相对匮乏,而后者虽然含有大量淀粉,但同时具有相当多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所以对血糖更加友好。
饱和脂肪本身对健康的风险已经被不少实验证实了,我们每天能摄入的脂肪就那么多,如果饱和脂肪占大多数,就意味着我们摄入的脂肪比例不健康。饱和脂肪通常来源于以下两类食物:
● 动物性来源食物。比如,肥瘦相间的肉、动物内脏、动物皮,还有动物油脂等都是饱和脂肪的来源大户。这类食物通常具有高热量、高饱和脂肪的特点,因此吃过多这类食物,会大大增加膳食热量,同时摄入太多饱和脂肪,不利于身体的脂肪代谢。
● 加工和油炸食品。除了动物脂肪,加工和油炸食品也是饱和脂肪的来源大户。主要因为加工和油炸食品需要“很稳定”才能达到一定的保质期,所以就需要使用稳定的饱和脂肪。比如经常被用来做油炸方便面的棕榈油,再比如被很多市售的烘焙食品,像饼干、小蛋糕等用来做奶油的氢化植物油,等等,这些都是饱和脂肪。有的因为工艺问题而不完全氢化,甚至成了更加伤害身体的反式脂肪(如今已经比较少了)。所以,我们需要严格限制摄入所有的加工和油炸食品,最好是用优质植物油自己制作。
除了饱和脂肪(甚至反式脂肪)含量高,加工食品与天然食物的最大差别还体现在保质期和营养比例上。我们不能说加工食品一定不营养,火腿肠中也含有很多蛋白质,谷物饼干的膳食纤维含量也不见得少,但是它们大多都有“硬伤”,即含有食品添加剂以及营养比例不合理。
偶尔地少量摄入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因为它们会被我们的肝脏代谢掉,对健康不构成威胁。但这种需要肝脏代谢的物质,最怕就是“长年累月地大量摄入”,所以加工食品的角色注定只能是零食,绝不能用来当正餐天天吃、大量吃,否则肝脏代谢不了的物质都会成为干扰我们身体健康的隐患。生活中有不少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对性激素造成干扰的例子,所以我建议孕妈妈,对任何含有新型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保持“如无必要,尽量少吃”的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