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6 OLED光源质量的评判

CIE坐标、显色指数CRI和相对色温CCT是判断光源质量的三个重要参数。

CIE x y 坐标是由1931年CIE色度图中的 x y 两个点组成的一个坐标,是用科学化标示颜色的基本规范之一,如图3-16所示。色坐标不同,表明光源的发光颜色或给定照明情况下物体表面反射光的颜色不同。CIE前身是1900年成立的国际光度委员会,1913年改为现名,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CIE制订了一系列色度学标准,一直沿用到数字视频时代,包括白光标准(D65)和阴极射线管(CRT)内表面红、绿、蓝三种磷光理论上的理想颜色。色坐标图中的马蹄形曲线内为可见光谱包含的所有颜色,马蹄形曲线上为饱和的单色波长。此系统以色坐标( x y z )表示,图上仅显示 x 值和 y 值,而 z 可由等式 x+y+z =1计算得知。中央部分称为白光,因为大部分光源所发出的光一般统称为白光,如白炽灯的白光其实散发出较多的红光与较少的蓝光,而冷白色灯正好相反。

CRI反映的是物体颜色的符合程度(即颜色逼真程度),这是通过与同色温的参考或基准光源(白炽灯或日光)下物体外观颜色的比较进行的。相同光色的光源会由相异的光谱组成,光谱组成较广的光源较有可能提供较佳的显色品质。当光源光谱中包含很少量甚至完全没有物体在基准光源下所反射的主波时,会使颜色产生明显的色差(Color Shift)。色差程度越大,光源对该色的显色性越差。显色指数系数(Kaufman)仍为目前定义光源显色性评价的普遍方法。

色温(Color Temperature,CT)是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物理量。根据Max Plank理论,色温是指从绝对零度(-237℃)对绝对黑体(具有绝对吸收和发射能力)进行加温后,随温度升高黑体温度也升高,此时黑体温度即为光源色温。黑体在受热后,逐渐由黑—红—黄—白,最后发出蓝色光。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为这一温度下的色温,计量单位为开尔文(Kelvin,K)。作为标准,黑体加热至呈现红色时,其温度为800 K。如果某一光源发出的光,与某一温度下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相同,即称为某K色温。 ojEEqbcjz0tQyf37GIMhFhxQoFESp0u7xZJZ8H9BzMEgFT7s2laRjAw1Aa7OLZ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