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融合了密码学、博弈论和网络通信等很多科学技术,是一种集合创新技术,被认为是互联网技术发明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创新。由于区块链的本质和信息社会的特点——弱控制、分中心、自治机制、网络架构和耦合连接是相符合的,区块链才能完美地解决重构社会信任这一难题。如果人工智能是一场生产力革命,那么区块链就是一场生产关系的革命,实现了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迁移,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也将被重构。
区块链不仅面向数字资产交换、司法仲裁和物联网等具体的应用场景,还将作为未来分布式商业区块链互联的基础架构,促进跨行业、机构、地域的交流与互联。
区块链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分散化、透明性、开放性、难篡改、隐私性。
1.分散化
分散化是指区块链网络中不存在中心化节点或管理机构,具有相对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在互联网时代,应用软件的中心化机构获取了人们的绝对信任。但是一旦中心故障、人为管理疏忽或被黑客攻击就容易出现单点崩溃的问题。而区块链系统由于其分布式存储的特性而具有高度容错和抗攻击的优点。需要说明的是,区块链的“分散化”并不是倡导无中心管理、无监管把控,而是通过数据分布式共享存储与管理,有利于实现点对点直接交易。
2.透明性
区块链的透明性指的是对共识节点来说,链上数据的添加和更新操作是共同知晓的,每次操作都会由共识节点记录备份。需要说明的是,透明和隐私是不冲突的,即“透明”并不意味着链上任一方都可以看到全网交易内容和数据而导致隐私泄露问题。因为区块链还专门应用密码学、安全多方计算等技术对链上的数据进行隐私保护,这是区块链系统值得信任的基础。
3.开放性
区块链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数据的开放、组织结构的开放、生态的开放。数据的开放是指利益相关方可以共同存储和维护数据。组织结构的开放体现在区块链系统能让新的利益相关者更方便地加入其中,有利于业务规模的扩大。生态的开放主要是指多个行业与业务能够通过区块链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难篡改
区块链中有两套加密机制防止记录被篡改。第一套是采用默克尔树的方式加密交易记录,当底层数据发生改动时,必然导致默克尔树的根哈希值发生变化;第二套是在创建新的区块时放入了前一区块的哈希值,这样区块之间就形成链接关系。若想改动之前区块的交易数据,必须将该区块之前的所有区块的交易记录和哈希值进行重构,这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区块链上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5.隐私性
虽然区块链中所有数据记录和更新操作过程对全网共识节点都是公开的,但是交易都是在匿名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进一步保护交易数据、交易对手方信息,既可以采用混签名、环签名、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几种密码学方式,也可以通过数据隔离、授权访问的方式提高数据的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