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部文稿原本以《偶谈集》命名。后来,出版社担心如此朴素的名字难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倒是第一篇文章的题目还算值得玩味。他们的顾虑不无道理,于是《树敌》最终成为本书的书名。

何谓“偶谈”,这类文章又有何特点呢?偶谈是作者原本无意创作,而应他人要求就某一话题撰写的发言或文稿。这些主题能够促使或引导作者对某些他原本会忽略的问题进行思考——相对于自己脑子里冒出来的奇思异想,这些来自外界推动的反思往往更丰富些。

偶谈的另一特点在于它用不着不惜一切代价地标新立异,只要能娱乐交谈的双方即可。总之,撰写偶谈是一种巴洛克式的修辞学练习,就像罗克萨娜向克里斯蒂安(实际是通过他向西哈诺)提出的挑战——“跟我谈谈爱”。

我在每篇文稿(都是近十年间撰写的)的题注都记录下相应的日期和写作缘由。其中,最能突出偶谈性质的两篇是《绝对与相对》和《火之炫》。这两篇发言稿曾在米兰艺术节的晚间主题活动中宣读。当年,关于相对主义的争论正盛,米兰艺术节恰好是一个探讨绝对主义的大好机会。至于那篇《火之炫》,则更是典型的偶谈了,我绝不会无端谈起那个(烫手的)话题来寻开心。

《天堂之外的胚胎》是二〇〇八年的一篇会议发言。当年,在博洛尼亚召开了一次关于医学研究道德准则的会议。后来,这篇文稿被收录进弗朗西斯科·加洛法罗 主编的《医学研究的道德准则和欧洲的文化特征》(博洛尼亚,克鲁埃博出版社,二〇〇九年)。《四十年后的六三学社》成为了一次会议的举办契机。那次会议也在博洛尼亚召开,议题就取自这篇文章的标题。

对雨果极致派文风的思考取材于三篇不同的书面及口头发言稿,而关于虚构天文学的文字游戏则曾以两个不同的版本“觍颜”出现在两场会议中,一场关于天文,另一场关于地理。

《寻宝》糅合了关于该主题的多篇文章,《发酵的美味》则在一次关于皮耶罗·坎波雷西 的会议上被宣读。

《电视女郎与保持缄默》是发表于二〇〇九年意大利符号学协会大会上的一篇即席演说。

还有三篇纯属自娱自乐的文章,分别发表在三期《藏书者年鉴》上,其主题也与当年的年鉴主题相呼应:《既入乡,则随俗》——“寻找新乌托邦群岛”、《我是爱德蒙·唐泰斯!》——“消遣于青葱岁月的阅读”、《〈尤利西斯〉:我们的惦念》——“迟来的评论”。另外,二〇一一年的《藏书者年鉴》还刊登了《岛屿缘何总难寻》,这篇文章改写自二〇一〇年的一篇会议发言稿。会议的举办地点为卡洛福泰,议题为群岛。

《关于“维基解密”之反思》改编自两篇文章,一篇发表于法国《解放报》(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日),另一篇发表于《快报》(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最后,回到本书的开篇之作《树敌》,它曾在伊瓦诺·迪奥尼基 组织的博洛尼亚大学经典作品朗读晚会上被宣读。如今,詹·安东尼奥·斯特拉 在他那部三百多页的《黑人、同性恋、犹太人及其他:针对“他者”的永恒之战》中就此话题进行了精彩的阐述,与之相比,我这二十多页文字可谓相形见绌。不过话说回来,把它扔进垃圾桶未免也有些可惜,毕竟我们一直在不停不休地树敌。 ACGV4WE4kUZkxUbC29N+RlbFGIY0FxGNJEiJYKdyNqdTFvxUY+kbzvMXWLjVEql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