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能力发展和个人成长,人们经常会有一些疑问和争议,我们在这里讨论一下。希望借此澄清一些观点,避免你在进行管理发展时自我设限。
第一,具备某些优势,是否会更适合做管理?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通常将之称为管理潜力,并且我们认为,具备管理潜力的人会有更大可能在管理岗位上获得成功。基于我们在2016年进行的名为“寻找未来领导人”的实证研究,我们认为管理潜力包括践行抱负、敏锐学习、人际通达和跨界思考(见图3-1)。
践行抱负 跟个人的意愿有关,这决定了一个人的能量水平。管理者个人有能量,才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一个人的能量来源是多样的,一些源于对高成就的追求,一些源于极高的责任心,还有一些源于想要领导他人。期望成为管理者的人,在践行抱负上至少需要中等以上的能量水平,并且管理职责的重要性越高、影响范畴越大,需要的能量值越高。
图3-1 北森未来领导人A-FAST评估模型
敏锐学习 既包括学习心态,也包括学习能力。有学习态度和懂得如何学习的人,在任何新岗位上都能更快适应和成长,在完成管理跨越时更是如此。前面我们分析过,完成管理跨越的困难,主要就在于管理者得摆脱过去的认知模式和工作习惯。因此,开放度更高、成长意愿更强和善于学习的人,必然能更快做出改变,适应新角色。
人际通达 是与人打交道方面的个人特质。前面我们也分析过,做管理得将工作重心和工作对象从“事”转移到“人”,这考验的是管理者对他人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因此,在人际方面具备优势的人,在做管理工作时也相对有更高的准备度。
跨界思考 显然是与思维相关的特质。因为管理者在发挥管理作用时,更多时候不是直接告诉员工怎么做,而是通过安排人员、调动资源和指导员工去达成目标,这需要管理者能分析清楚问题,看到趋势,并全面规划和统筹。因此,能够抽象问题、洞察问题的本质,并从多角度、更大的广度和前瞻角度看问题的人,也会有更高的管理准备度。
以上四项管理潜力都可成为你的发展支撑点。如果你有很高的能量水平,比如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你就更可能去挑战团队力争上游,并在受挫时依然保持斗志,从而鼓舞团队。如果你有很高的学习敏锐度,你则可以影响团队也具备开放度和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你善于思考,你对问题的洞察和一针见血的见解,不仅能使团队信服,还能提升团队的视野和高度。如果你在人际上有优势,你则可以发现和放大他人的闪光点,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让团队有和谐融洽的氛围。不同的优势,决定了你发挥管理作用时不同的方式和路径,你应该先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在新岗位上站稳脚跟,再解决自己的短板问题。
第二,不具备某些素质和能力,是否就无法表现出相应的行为?
这类似于“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例如我们在“承担管理责任”中会提到,表率垂范的一个行为表现是以身作则,用统一的标准要求自己和他人。那管理者要能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不是必须充分自律呢?反过来说,原本不够自律的管理者,是否可能有以身作则的行为表现呢?
其实,“知行不合一”才是人们的日常。扪心自问,人大多时候都是行而不知,即能做到却不了解原理;或者是行而不愿,即做自己本身不情愿或做了却觉得不舒服的事。或者反过来,知而不行,即想做但没行动,知道却做不好。这也是管理者在评估人才时,经常会发现动机、个性或能力的测验结果与行为评价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从不会管理到会管理,应该先“知”,还是先“行”呢?答案是两者兼有,但“行”更重要。
要让一个本身不够自律的管理者做到以身作则,更有效的办法不是去培养管理者自律,而是让管理者在行为上先做到以身作则。先改变行动,再改变思想、意愿和习惯。心理学中有大量的研究证明,行动带来想法、意愿的改变。对着镜子一直笑,你就会真的开心起来。一直做一件本来无趣的事情,你会开始给这件事赋予意义,认为其有趣起来。观念、思维的塑造和改变也需要通过行动实践。这也是我们建议先在行为上贴近管理者应有的表现,再逐步培养具备相应素质和能力的原因。我们尤其不希望你因为自身的某些个性或能力特点而对自我设限。
“我本来就不喜欢跟人打交道”“我本来就不善于做计划”这类的想法,才是你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你应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局限,但不应过度放大它们的影响,先行动起来,表现得像个管理者,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具备了管理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