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章

跨越百年看茅台

在大多数情况下,试图理解中国的商业企业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沧海一粟,要穿越历史、穿越周期、穿越企业、穿过迷雾,去爬上那些高高的山峰,回到最初无序的混沌,摸索出一条清晰的路径,观之历史的意义,仅从时间这个维度来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国商业企业的魅力正在于时间。很多人认为,中国极少有百年企业,但实际上,探寻中国的商业文明与商业智慧,你会发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伟大的商业文明之根、文化之魂,深究下去,当下的企业都有波澜壮阔的历史印记。

对于茅台而言,时间价值的显现更是典型。

追根溯源,茅台的工艺有上千年的历史,来自农耕时期;放眼未来,只要中国白酒文化存在,茅台就会存在。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年限,中国价值投资践行者但斌先生认为,茅台还会存在一百年、一千年。当然,我们相信茅台会一直存在下去。

因此,从各种时间尺度来理解茅台,这家企业不仅是历史上的茅台、今天的茅台,也是未来的茅台。今天的解读,不应该用历史或者当下的“管中窥豹”手法,而应该充满着完整性和整体性的思考。

基于这样的思考,理解茅台,是站在百年之后看茅台,想象百年之后,茅台仍是茅台。

伟大的企业永远与时间共舞

当你是消费者时,你希望能有一些企业,一直为你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当你是投资者时,你希望能找到好公司,它能持续盈利;当你的职责变得不一样,是一名地方官员、政策制定者、发展推动者时,你更希望能够找到那种受人尊重、福泽一方、跟随时代步伐的负责任的企业。

不管你是哪种身份,你都会发现,那些能够满足上述标准的企业,通常都有一个特征——能够长时间持续做一件事情。

多年以前,从考拉看看研究商业企业开始,我们就发现,那些伟大的企业始终秉承着“与时间做朋友”的理念,他们能够充分理解时间的价值(见图0-1):

·时间能让商业价值沉淀与升华

·时间能打开产品/服务的边界

·时间能创造商业壁垒

·时间能带来复利效应

图0-1 时间的价值

用时间的标尺来理解茅台,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茅台能成为商业奇迹,也更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始终坚定地看好茅台。在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焱眼中,茅台就是因时间的沉淀和积累而成功的。茅台酒的生产周期长,以年为单位。一个新工人的成长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原料种植、环保建设等,无一不需要时间。时间保证茅台酒达到苛刻的质量标准。

从时间带来的商业价值来看,茅台这么多年以来始终坚持做足酒文章:酒这种产品,时间越久就越香,其商业价值也就越高。酒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损耗和贬值,反而会增值。据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16家公司中,有5家都是酒类公司。

从产品边界来看,很多产品有不可打破的天花板,比如缺乏想象空间、增长受限。但茅台酒随着时间的沉淀,已经变成精神产品、收藏品、金融产品。茅台酒历史悠久、茅台酒香、喝茅台酒感悟红色情怀,这些是它的精神价值来源;茅台酒带有稀缺性,具备收藏价值;茅台酒有长期提价的潜力,又使其具备了金融属性。

从商业壁垒来看,茅台用地理特征和时间构筑了其他企业无法跨越的护城河。

1991年,茅台前董事长季克良发表“离开茅台镇就产不出茅台酒”的论断,直接将茅台镇的15.03平方公里 作成茅台酒不可复制的天然壁垒。

除此之外,五年出酒的陈贮制度,让茅台酒拥有了时间的壁垒。

时间造就了老酒,老酒成就了茅台。茅台酒厂从1956年就建立了陈贮制度,至今拥有数量巨大的基酒。这些基酒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任何一瓶茅台酒在出厂的过程中,都需经过老酒与新酒勾兑融合这一环节。所以,消费者拿到的茅台酒实际是不止五年的,里面都有着陈年基酒的岁月痕迹。

从时间的复利价值来看,很多投资人喜欢用年均复合增长率来计算茅台的复利效应,甚至推算出茅台10年以后、100年以后的产品价格与产值。

实际上,不需要复杂的公式,我们也知道,复利效应的关键在于时间的累积效应,无论企业的初始价值几何,在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累积效应下,其价值最后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茅台是中国白酒的活化石,象征着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只要白酒文化存在,茅台就会存在。从未来来看,茅台的时间复利将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显现。

商业的魅力在于永远存在不确定性。唯一能够对抗不确定性的就是时间。在漫长的时间里,企业要做到始终坚持长期主义精神、垂直化的发展路径,并养成滚雪球式的增长思维。

伟大的企业不在于生产出多么无与伦比的产品,找到了多么了不起的商业模式,而在于坚定地与时间共舞,并一以贯之,这需要极强的定力来持续地创造价值,而这些价值就构成了企业坚不可摧的护城河。

持续深挖、构筑护城河

有人说,茅台拥有先天优势,地理环境唯一,原始工艺独特、稀缺、不可复制,茅台什么都不用做都能卖得好。那么,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同样在茅台镇,用同样的工艺、同样的原料,别人却酿不出茅台酒?

说茅台什么都不用做的人,是典型的对茅台理解存在误区的人。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构筑起牢固的护城河,并且一朝一夕的牢固还不可靠,必须持续不断地深挖、筑牢。

茅台今天的护城河使茅台拥有了长期竞争优势,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年的体系化建设造就的,包括工艺、生产、管理、科研、营销、品牌、文化等,缺一不可。

在茅台的护城河体系中,茅台人坚守了一大内核,才让茅台的护城河越来越稳固。这个内核就是——品质。

品质让茅台酒无法被取代。按照护城河理论,能够让消费者难以割舍的产品,转换成本很高,具备长期竞争优势。茅台酒在消费者心中不但做到了转换成本高,甚至真正做到了无法被取代。“我只喝茅台酒。”受访对象中大部分人这样回答。他们表示喝了茅台酒之后,无法接受其他酒。不仅是茅台人,还有茅台的经销商和消费者,对茅台酒的忠诚度都极高。

民间谈到茅台酒的高品质时,往往用“三绝”来形容:一绝为“空杯留香”,二绝为“喝茅台酒不上头”,三绝为“喝到适宜时心旷神怡”,这也算是酒后体验了。茅台酒的香、茅台酒的酣、茅台酒的美,代表着消费者对茅台酒品质的认可。

在一段时间内坚守品质不难,但能够长期保持品质不变是很困难的事情。茅台是如何在长期的发展中始终坚守品质的?

以观察者言,答案是这家企业将品质观念植入人心,并持之以恒地贯彻。

时代在变,企业在变,人在变,但茅台酒的品质要求永远不变。

在这样的理念之下,茅台酒始终坚持不卖新酒,五年才上市,历经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坚持“三高三长” ,坚守“九蒸八窖七取酒”……正是因为对这些古法工艺的坚守、对道法自然的信奉以及对科学创新的追求,才保证了茅台的高质量发展(见图0-2)。

图0-2 贵州茅台酒生产流程图

资料来源: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

茅台人深知,品质是根基,没有品质的企业就像在沙滩上盖起的楼房,大风一吹便不复存在。在茅台内部,“质量在我手上”的口号随处可见,只有将品质意识植入骨髓,才有对品质的守护。

成长逻辑与价值本底

2019年12月27日,茅台集团宣布:“2019年,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继续巩固全国白酒行业龙头老大地位,为贵州及遵义税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距离1989年茅台酒厂在全国白酒销量滑坡的情况下,实现茅台酒销售额突破1亿元大关,仅30年。

回顾茅台酒厂历史上的几个重要节点:1951年,“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简称“茅台酒厂”)正式成立;1978年,茅台酒产量突破千吨大关,达到1068吨,销售800多吨,扭转了连续16年严重亏损的局面;1989年,茅台酒销售额突破1亿元大关;2001年,贵州茅台7150万股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2013年,茅台旗下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贵州茅台”)的年营收达到了309.22亿元,稳坐白酒行业第一把交椅;2017年,贵州茅台股价突破400元大关,市值首次超越全球烈性酒老牌冠军帝亚吉欧,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公司。

短短几十年间,茅台成就非常之事,创下非常之功,其背后,是怎样的成长路线?

第一无疑是茅台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路线图。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制度的变革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中国经济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和个体首先享受的是时代与政策的红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

考拉看看研究了中国企业的发展路径,发现企业成长与时代背景高度吻合,这在茅台身上更为明显。

长久以来,茅台坚持高品质,茅台酒更是高端白酒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时代带来的红利,中国诞生了一批高收入人群,普通百姓也变富了。

在此大背景下,中国消费者购买力增强,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消费茅台酒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见图0-3)。

图0-3 茅台出厂价(右轴)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左轴)趋势比较

资料来源:丁婷婷.何以成就国酒茅台[R/OL].南昌: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19-03-07. https://www.fxbaogao.com/pdf?id=1193028&query=%7B%22keywords%22%3A%22.

第二是茅台的质量发展路线图。

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当时获奖产品由“成义”“荣和”两家烧房送出),茅台酒的名字因品质在世界唱响。1951年,茅台酒厂正式成立后,茅台酒的质量观念随之确立。

在今天,企业以质量至上,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几十年来,中国企业经历了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视质量为核心与生命线。但我们回过头去看茅台的产品质量坚守,却是在工业化时代物质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就有的意识,直到今天,从未改变。

如果我们为茅台的质量发展画一张路线图,大致可为四个阶段:工艺的质量提升、管理的质量提升、现代化的质量提升、高质量的坚定(见图0-4)。

图0-4 茅台质量发展路线图

20世纪50年代,茅台酒酿造工艺的传承方式是口口相传,茅台当时就开展了“积极恢复原有工艺操作,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先进生产运动。这一阶段,老酒师、老工人尝试将茅台酒传统工艺的操作要点固化下来。1957年,十四项操作规程被全面总结出来。

20世纪60年代,在企业亏损严重时期,茅台提出“质量第一”“质量是生命”“酱香是重中之重”等方针。随后,为提高质量,茅台开始科学研究、科学分型、总结工艺。1965年,茅台酒确定三种典型体(酱香、醇甜、窖底香)的划分。

20世纪80年代,茅台在白酒行业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将质量从工艺延伸到整个生产管理体系,并建立了质量评测制度。可以说,在当时的中国,茅台的思想意识和举措极其领先,为全行业推行质量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茅台意识到高科技的重要性,在这个时期,启动了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的达标认证工作。1993年,企业通过了产品和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帮助“长期陈酿”和“精心勾兑”这两个决定茅台酒质量的关键环节跨入微机时代,成功实现与国际惯例的对接。

21世纪后,茅台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量价双增长。在此阶段,茅台保持冷静,仍然认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四个服从” 理念也在这个时期提出,无论是企业战略还是生产执行,都以质量为核心。

一直以来,外界关注茅台,看好茅台,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茅台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对质量的坚守。茅台的质量发展路线图,体现的正是中国企业在质量攻坚战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是茅台的价值成长路线图。

我们很难用确定的数值来评估一家企业的价值,毕竟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包罗万象。不过,人们通常一方面关注资产负债表所反映出来的收益价值,另一方面也极为关注企业的品牌价值。

从茅台酒的价值来看,茅台酒在产量方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爬坡过程,我们称之为“爬坡曲线”(见图0-5)。

图0-5 茅台酒的产量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茅台酒产量最高峰出现在1947年,仅为60吨。1954年,产量达163吨。到了1978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吨,为1068吨。到1991年,产量增加了近一倍,达到2000吨。

1991年至1992年实施扩建工程,1995年茅台酒的产量将近4000吨。实际上,到了2003年,茅台酒产量才首次突破10 000吨,此时,离毛主席和周总理提出的产量达万吨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1958年提出)。2008年,茅台酒产量达20 000吨;2016年,茅台酒产量达39 000吨;2019年,茅台酒产量达49 900吨。

产量上的“爬坡”,带来的是厚积薄发的营收增长表现,我们称之为“破竹曲线”,即像竹子一样,经历了长年累月的地下生长,当破土而出那一刻,势不可当。

1978年以前,茅台有长达16年的时间连续亏损,这种局面直到1978年才得以扭转。从1978年到1988年,仅用了10年时间,茅台营收突破亿元。从1988年营收突破亿元到2008年完成100亿元,茅台又用了20年时间。从2008年完成100亿元到2019年正式迈入千亿集团,茅台仅用了12年(见图0-6)。

图0-6 茅台酒厂历年营业收入

产量的“爬坡”,营收的“破竹”,背后是茅台价值的释放。过去的发展已经证明,茅台不但享有价值的复合收益,还拥有创造价值的能力。茅台酒是行业风向标,拥有定价权,整个行业的价格随着茅台酒的价格起伏,不少投资家坚定地认为,茅台未来仍然拥有长期创造价值的能力。

资产价值是有形的。茅台蕴含着千年的文化,其无形的品牌价值更是巨大。

2019年,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9年中国最有价值的500大品牌”排行榜(China 500 2019)显示,茅台位列第14名,品牌价值为2079.46亿元,年增长率为47.4%。2020年,在Brand Z发布的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排行榜中,茅台以537.55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18名,成为全球价值增速最快的品牌。品牌价值不仅给茅台带来了收益,更是其坚固的护城河,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优势。

这是研究机构给出的答案,是看得见、算得出的。

除此之外,更有算不出也无法估量的价值——茅台对整个地区经济和生态的贡献。你很难想象,茅台镇这样一个偏远的山坳能有今天的繁荣,镇上近2000家酒厂在茅台的带领下都有机会拥抱更宽广的市场;你也很难想象,这样一瓶茅台酒,关乎着几十万个家庭的生计。

这个时候,你再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用投资的护城河理念,去看这样一家企业的价值,已经不能很好地看清茅台。唯有从价值出发,看看这瓶酒,到底承载了什么,在人们心中意味着什么,想清楚这些问题,你就理解了茅台的价值。

高质量发展道路与梦想

我们进入茅台集团调研时,高卫东先生接任董事长职务仅半年左右。这位48岁的掌舵者被称为“茅台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此次换帅被认为是茅台释放出的干部年轻化的信号。此时,茅台刚突破千亿元营收门槛,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企业内外部对茅台的关注度很高。

当下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后千亿时代”的第一个五年,茅台要做什么?我们在调研一段时间后,听到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三翻番、两巩固。“三翻番”,即集团基酒产量翻一番,在“十四五”期间达到21万吨;营收翻一番,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利税翻一番,达到1800亿元。“两巩固”,即巩固“中国白酒头部企业”的地位,巩固“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的地位。这样的战略目标足以激动人心,让人为之努力奋进。

那么,茅台怎么做?

在集团内开展“三找”工作,是高卫东上任后提出的工作思路。按照他的话说:“破千亿以后,怎样再创辉煌?这个问题应该先向内看。‘千亿’光环容易让人骄傲,让人沉浸其中或者忘记初心,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把‘千亿’作为动力,而不是停止奋斗的说辞,所以要启动‘三找’。”

“三找”——找问题、找措施、找目标,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定目标,用于任何工作中似乎都可行。具体到茅台,这是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和定力的自我提示,也是提升创新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举措。不管是自上而下地巡视整改,还是自下而上地查找问题解决问题,都是为了提醒局中人不忘“酒香风正人和”,并且不失狂奔的勇气。

“三条生命线”——质量、安全、环保,则是基于居安思危的意识修筑的另一面“保护墙”,任何一条线出问题,都有可能带来危机。因此在高卫东眼里,生命线等同于危机线。在“十四五”谋篇开局之时,强调“三条生命线”具有比以往更深刻的含义。

在进行实地调研以及与茅台基层和管理层人士交流后,考拉看看发现茅台正从六个方面进行自我升级。

1.技术

茅台虽然是传统制造业,但从不拒绝创新。在“智慧茅台”的启动会上,高卫东先生讲到了“变与不变”的关系。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企业必须拥抱变化,紧跟发展大势。茅台需要改变,但又不能随意改变。“三条生命线”就是不变的定律。那么,什么在变呢?在5G时代拉开序幕之时,我们看到茅台正利用新技术赋能生产和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正在进行。

2.产品

贵州茅台旗下的茅台酒系列、酱香酒系列以及子公司的产品,都在探索产品创新和结构调整。要想实现五年营收增千亿元的目标,就不能只靠一瓶茅台酒的力量,而是要优化产品结构,以产品的多样化,契合消费的多元化,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此外必须认清的一个事实是,茅台酒并非无法超越,随时可能出现一个新品牌挑战茅台酒的老大地位。

3.渠道

茅台在不断探寻,自己的消费者到底是谁?这一问题要具体落实到渠道变革上。通过与国内知名电商、商超深化合作,自建直营渠道等方式,茅台希望直面消费者,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扁平化的渠道亦成为新增长点。同时,防腐、控价、增效将是未来较长时间里的营销体制变革方针。

4.观念

一些新观念正在茅台内部发酵。首先,“中国茅台,香飘世界”的提出显示着茅台作为民族品牌的责任担当。其次,在消费领域,“酿造高品位生活”的品牌理念得到认可和强调,这与高质量发展的大势相符。最后,践行生态竞合、商业向善等理念,承担国企责任,构筑国企社会价值。

5.人才

人变了,酒也会变。这是茅台人的一种共识。茅台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卓玛才让在访谈中讲道,要保持茅台队伍的纯洁,尤其是重视干部队伍的廉政教育。茅台正采取一系列措施升级人才队伍:第一,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监督,对错误零容忍,强化廉政意识和教育。同时,从治标到治本,深入查找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漏洞。第二,在人才选用等问题上,致力于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第三,为人才开通技术通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选树茅台工匠榜样,强化队伍的钻研精神。

6.文化

当我们请高卫东先生分享对茅台文化内涵的理解时,他反问:“你们能回答什么是茅台文化吗?”对于这样的问题,100个人有100个答案,谁也不会说错,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答案绝对精准。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把同样的问题抛给过上百位茅台人,但始终没有得出一个结论。高卫东先生也告诉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我也在学习,我讲的不一定完整、准确。”

他提出一个新的认识:茅台的产能、产量或许有限,但文化空间无边界。“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除了规模和效益,应该就是发展文化。茅台靠什么来翻番?不能依赖增加产量,而是要在文化上下功夫。”在后千亿时代,文化发展极为重要。

那么,发展茅台文化的前提是去定义它,而这是一个不断丰富、修正的过程。茅台有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第一种是禀赋独具的赤水河谷文化。全世界只有在15.0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才能酿茅台酒,这种禀赋独具是天赐的。

第二种是崇本守道的传统文化。茅台人没有浪费宝贵资源,他们尊崇道法自然、知行合一的理念,将工艺和文化代代相传。

第三种是卓越极致的匠心文化。茅台酿酒匠人坚持谨慎严苛的标准,追求极致品质,让茅台与众不同。

第四种是拼搏奋斗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背后是长征精神,是拼搏奋斗的力量。茅台生长于红色的赤水河畔,见证了长征路上的伟大转折,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红色是它的底色。

在讨论光荣与梦想时,我们常问:茅台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吗?茅台人通常谦虚地给出否定的回答。有人说,伟大是一种多维度评价,不仅与盈利能力相关,还包括工艺坚守、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精神传承、社会责任等方面。也有人说,茅台还需要创造更大的价值,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大家一致赞同的是,茅台正在朝着伟大企业的目标奋进。或许高卫东先生的一句总结能够描述今日的茅台:茅台是贵州特产、中国名片、民族品牌、人类遗产。至于伟大与否,应当交给历史去回答。 5pTle/DK/GC3JtLp01rZmKhA6CxOhsT27WqIicwQjE+7qsp6AZYBIg1ZN7ot1CV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