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认识“意义”的价值

认知能力低,其实并不是灾难。真正的灾难,是我们无法屏蔽铺天盖地的大世界原本的复杂性,从而陷入无法行动的处境。这个时候,如果心中有意义,就会帮你屏蔽大世界的复杂性。

有一本神书,叫《有限和无限的游戏》,作者是哲学家詹姆斯·卡斯。这本书里提出,人类有两种游戏方式,一种是有限游戏,比如下棋、战争。有限游戏就是有明确边界,有开始、有结束的游戏。

但是,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游戏,是没有边界的,什么意思?就是一个游戏玩着玩着,它可以变成另一个游戏,这叫“无限游戏”。比如人生,活着活着就发现自己面对的任务不同了,人生的意义也不同了,干的事也不同了。

比如商业,一个人要是创办过一家公司就会发现,干着干着规模也变了,对手也变了,员工也变了,市场也变了,甚至行业本身也变了。这种游戏,没有最终的输赢,本身的目的就是把游戏持续下去,这叫“无限游戏”。

这两个概念,我们可能早就知道。但是这个世界上真有所谓的有限游戏吗?我们会发现,无限游戏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这个世界本来没有什么边界,所有的有限游戏,都是人为设定出来的规则。不论是下一盘棋,还是考一场试,它的边界其实是我们约定的,是假的。在真实世界里,棋输了可以再来一盘,考试没考好,也可以再考一次。本质上,只要玩家活着,游戏是可以一直进行下去的。

那就奇怪了,人为什么非要强行设定出游戏的边界,制造出这种有限游戏呢?

就比如说,我们听故事,到结尾的时候往往说: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们也就幸福地合上书,安心睡觉去了。但是只要稍稍调动生活经验一想就知道,怎么可能?王子和公主只要不死,他们的生活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故事是不会结束的,这是无限游戏。但是偏偏,我们人类就是喜欢故事这样结尾。不觉得奇怪吗?

这就要说到我们这一篇的话题——意义的作用了。意义的价值,就是设立一个边界,将所有的无限游戏,切割成一个个让我们能行动的有限游戏。一件事有了意义,它就成了一个独立的小世界,周边的大世界就和它无关了。人就可以在这个假想的,甚至是谬误的小世界里展开行动。换句话说,因为意义的存在,这个世界的大量复杂性就被屏蔽在外了。

举个例子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其实就是因为他犯了几个错:

首先,哥伦布数学太差,他计算出来的地球周长只有地球实际周长的1/8。

其次,哥伦布的目标本身就是错的,他要到印度,他也以为自己到了印度,但实际上是到了美洲。

在哥伦布率领船队出发的时候,他的目标是错的,假设也是错的,动机也谈不上多高尚。他是被自己假想出的一套错误的意义,封闭在一个小世界里。但问题是,只有他这么封闭一下,他才有勇气去行动。如果他知道距离比他想象的要远得多,到达的地方,也不是想象中遍地黄金的印度,而是一片荒原的美洲,他还会去吗?

说到这儿,一个奇怪的事情出现了。

我们这代人一般都以为,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做正确的事。但是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你的认知正确,你是什么也做不成的。

以创业为例,都说创业九死一生。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如果几年前,我要是知道这个过程这么艰难,这么折磨人,如果我一开始就对创业这件事有那种既正确又全面的认知,可能我就不会开始这次创业。

如果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很高,他会发现,成功的概率几乎等于零。很多事都是这样,如果一开始就未卜先知地知道了整个全局,一个理智的人,一开始就会放弃了。

那为什么没有放弃呢?因为无知,因为谬误,因为我们在开始干这件事的时候,用一个虚妄的意义骗了自己。

意义是什么?说到这里它逐渐呈现出来了。意义是把世界变小的那些墙、那些篱笆,让我们只看到眼前这一点点的世界、一点点的诱惑后,信心满满地出发了。它替我们遮蔽了漫天遍野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在无知中就开始行动。

如果一个人特别喜欢思考人生,那他能得到的最准确的认知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人一定会死亡。如果一直保持绝对的清醒,我们会意识到,不管怎么努力,最后也会死,终究是一场空,那我们还会努力吗?如果真这样想,这就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有一次和一个有抑郁症倾向的朋友聊天,那位朋友说了一句让人非常震惊的话。他说,我现在最羡慕的是那种卖肾买iPhone的人。这个朋友说:“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行为不可思议,但我特别希望自己能为了某个东西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付出一切代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我现在有抑郁症的倾向,我现在最大的悲哀是看不出有什么值得我全力以赴的事情。”

因此抑郁症也获得了一个称号:获得性意义系统丧失综合征。

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深有体会的是,他们刚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奔着去的目标,往往又小又摆不上台面。但是这个目标促使他做了一些事,有了一些副产品,有了一些意外的收获。在这些收获的基础上,他发现原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去实现一个更大的目标。就这样,他用一步步行动的副产品,这些意外收获,积累起成就。

很多成功者最后总结,说我能做成都是因为运气。这是实话,但这句实话背后也隐藏了一种力量,就是意义限制了他的世界,从而给他带来行动的勇气。广阔世界的大门,是一步步推开的。意义是一次次蜕变、一次次升华出来的。

中国有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从前有个财主,他有几个非常懒惰的儿子,虽然他有很多地,但没有儿子愿意播种,地全部荒着。后来,财主临死之前告诉儿子:“你们好吃懒做,将来生活没着落要饿肚子,我提前埋了一笔财宝在田里,但我忘记埋在哪儿了,你们把它刨出来,将来生活就有着落了。”这些从来没干过活儿的儿子,每天挥汗如雨地在土地里翻找这些财宝,直到把地都翻了一遍,也没找到什么财宝。

看着被刨过一遍的地,几个儿子决定干脆种上粮食吧,要不然地也白翻了。到了这年秋天粮食丰收,财主的儿子们才意识到他们的父亲说的财宝其实就是这些粮食。

这是一个很好的隐喻。我们每一个人本质上都是这些懒惰的儿子,被一个虚妄的东西指引,才能开始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我们回头再来看意义这件事。它不是表面看起来的迷梦,它也不是别人给我们设的一个骗局,它是我们人生的必需品,它是我们认知的替代品,它是我们一刻也不能缺的行动拐杖。

未来不迎,现在不杂,过往不恋。表面看,这句话没毛病,就是说要专注于当下。

但是细想,一个人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专注当下低头拉车,这不是我们一直力求避免的状态吗?这不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两边都不看,你能走对路吗?什么都不看,曾国藩怎么还会把它看成是很好的认知策略呢?

这一点,从中国古人的用词上就能得到解释。比如,有一个词叫“犹豫”。“犹”,指的是过去;“豫”,指的是未来。

“犹豫”就是指这样一种状态,既惦记着过去的事情,还想着未来的事情。看起来想得很全面,但因此前怕狼后怕虎,既患得又患失,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说,认知能力低,其实并不是灾难。真正的灾难,是我们无法屏蔽铺天盖地的大世界原本的复杂性,从而陷入无法行动的处境。而这个时候,如果心中有意义,就会帮我们屏蔽大世界的复杂性,这就是意义的价值。 /uFedFiZDTwZu64VOE+45DH16DCs9y4BQM7hbnhgJpYTyPZQdKv916tNG67v3ki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