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为什么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健康状况却越来越差?

生命是唯一的,有健康才有一切。2019年,央视新闻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高血压患者2亿人;糖尿病患者1.2亿人……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为什么现代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健康状况反而越来越差?不少人认为,这是有害食品和农药残留造成的,真的是这样吗?什么才是导致现代人各种疾病爆发的根源?

一、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健康四要素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健康四大要素是: 愉快心情、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均衡营养 。不难看出,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健康四大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愉快心情。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已经绝不是单指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身心愉快才是健康的必备指标。没有心理的健康,没有愉快的心情,既不能称为完整的健康,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二、人们对疾病产生的不正确认识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大部分人已经不愁吃不愁穿,摆脱了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状态。但是不少人感慨,生活越来越好了,疾病却越来越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认为,这是一些不良商家制造有害食品,人们吃了有害食品而引发了各种疾病;有人认为,现在的农产品使用化肥农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这种隐患也是导致人们疾病越来越多的原因。

我认为,这些认识尽管有一些道理,但不完全正确。为什么说不完全正确呢?四十多年前,卫生条件远不如现在好,发病率却并不算高。一个明显的区别是,过去虽然简单艰苦,但是不像现在工作生活压力这么大,节奏这么紧张。比如,过去照明条件远不比今天便利,我上学的时候,家里只有昏黄的白炽灯,学校的照明也远不如现在的各种台灯、日光灯、节能灯好,但是现在城市的初中生、高中生,戴眼镜的一个班级甚至超过半数。过去极少听说癌症、糖尿病、乳腺癌、肺癌、脑卒中(又称“中风”)等疾病,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为了工作加班加点,为了婚姻、孩子而努力赚钱,常常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

这些年讲“心转病移”课程时,我常问听众,有谁的亲人或朋友得了癌症、糖尿病的?现场超过一半人会举起手,而且举手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似乎这些严重的疾病已经成了常态。

这几年我也去过美国、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迪拜、日本、新加坡、柬埔寨、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处,我都会与当地的医生交流,了解癌症发病情况。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癌症发病率比加拿大严重很多——两个国家比邻而居,地理上差别不大,但是美国人的工作生活压力却远远大于加拿大人。在欧洲,意大利是一个生活节奏比较缓慢的国家,人们追求享受生活,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癌症患者相对也少。在亚洲,日本的患病情况就比柬埔寨严重,同样也存在生活压力的问题。日本人惯常有加班文化,人们排遣痛苦也只是在居酒屋里喝一喝酒,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减轻压力。柬埔寨人的生活相对安逸祥和许多,虽然饮食等状况没有比日本安全、科学,但是癌症发病率却并不算高。

综合比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工作、竞争压力是造成紧张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身体的健康影响也是极大的。从这些国家和地区人们患病的实际情况来看,疾病的产生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与心情不愉快有很大的关系。这就印证了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把愉快心情作为身体健康的四大要素之首。

三、不良情绪是身体越来越差的根本原因

201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2018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得出结论,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第一位的就是情志。报告显示,在被研究的人群中,没有焦虑的人患病概率为5.1%,偶尔有焦虑情绪的人患病概率为22.3%,有时有焦虑的人患病概率为46.4%,而多数时间有焦虑情绪的人患病概率达到了51.1%。也就是说,处于焦虑情绪的人患病比率是没有焦虑的人的十倍!焦虑情绪最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使肝脏功能失调。其中,高收入和高学历的双高人群、一二线城市的女性居民精神压力更大。

据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信息,截至2017年底,我国精神障碍患者达到2.4亿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长。从这些研究成果和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良情绪严重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方案中提出,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1万人。正是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疾病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才将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人的身体不仅是物质的,更受到精神的影响和作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决定了身体的状态。看上去有形的物质身体,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无形的精神。比如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害怕的时候会吓得腿都软了,恐惧的时候会头皮发麻,害羞的时候会脸红,紧张的时候会吃不下东西……这都说明了内心恐惧害怕的精神状态,会导致身体的连锁反应。也就是说,人一旦在精神上有了某种想法,身体上就会有相应的反应。

很多中小学老师或家长在日常中会看到,每当遇到考试,一些孩子就会莫名其妙地“病了”,可是考试一结束,这些孩子的“病”马上就好了,这样的现象很普通,特别是在大城市。这是真的病吗?

我们也常常听到类似的报道——医生不小心把检查报告搞乱了,原来没有癌症的人看到自己的报告上显示癌症,开始害怕与恐惧,很快身体显现出疾病的症状;原来有病的人看到自己的报告上显示身体没有问题,于是感到开心与喜悦,身体莫名地就恢复了健康。这都是因为人内在思想产生情绪,导引身体细胞产生反应的结果——无形的精神思想决定着有形的身体状态。如果思想经常处在强烈的起伏波动的情绪中,即使外在的状况有了很小的变化,也会造成人很大的精神压力,进而带来激烈的情绪反应。

中医理论:“百病皆由气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谈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张介宾在《类经·疾病类》中谈道:“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这些论述说明了情绪对于气血运转的影响,更是具体指明了不同情绪所导致的气机失调对于脏腑器官的伤害。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当人出现过分的焦虑、紧张、愤怒、恐惧、激动、抑郁等不良情绪时,就会波及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到神经递质和激素的正常水平和作用,造成各脏器的功能紊乱及降低身体的免疫力,最终发展为疾病。

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情绪会影响人的精神健康,经常焦虑、恐惧、忧郁的人会出现神经系统失调的症状;受到强烈、突然的精神打击常会导致精神障碍;心情愉悦可以加快伤口愈合,促进疾病痊愈。

临床研究发现,处于抑郁状态的肿瘤病人,死亡率比心情舒畅的患者高22%。国外还有研究者对肿瘤病人进行了心理干预,受干预组病人的存活时间为36个月,没有得到心理干预者仅为18个月。可见,人的精神状态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人民日报》报道,70%的疾病与情绪有关,恐惧、焦虑、内疚、压抑、愤怒、沮丧……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张关于情绪的地图。研究指出,70%以上的人会遭受情绪对身体器官的“攻击”,“癌症”与长时间的怨恨有关,常受批评的人容易患上关节炎……

有人做过这样的科学实验:在喂老鼠的食物中加入致癌物质,其癌症发病率仅为10%;当对老鼠进行能够引起紧张情绪的强烈刺激时,其癌症发病率则上升到50%。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无论是心理学还是科学实验,都证实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和作用。

大量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症,都与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充满心理矛盾、倍感压抑,经常感到不安全和不愉快的人容易感冒,一着急就喉咙痛;容易紧张的人则常会头痛、血压升高,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经常忍气吞声的人患上癌症的概率是一般人的三倍。

我曾经接待一位来自大连的朋友。他患有心脏病,希望我陪他到治疗心脏首屈一指的北京阜外医院治疗。在车站见到他时,我吓了一跳:原来开朗、健谈、常运动健身的他,如今却像是一位老者,手捂着胸,一副无力的样子,说话声音微弱,还不时叹气。

他的妻子告诉我,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在四十多岁时因心脏病离世。他今年四十二了,上周出差时,半夜里突然感到心脏很痛,后来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医院,医生依据他对病情的表述,诊断他患上了心脏病。从那天开始,他就陷入了恐惧和焦虑之中,每天茶饭不思,总是说些与死有关的话。一家人也因他的病而失去了往日的欢乐。

第二天,我陪他在北京阜外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医生的结论是:他没有心脏病,只是胃有一些问题。但他怎么也不相信这个结果。于是我又带他到人民医院做了同样的检查,结果也是一样的——是胃病而不是心脏病。

他看着两份检查报告,精神一下子就好了起来,说话声音大了,手不再捂着胸,脸上的阴云一扫而光,脸色一下子恢复了往日的红光。

这就是内在思想对身体的影响和作用——心理以为自己生病了,情绪上立刻紧张起来,身体也就跟着出现了患病的症状。而当知道自己没有生病时,心理上放松下来,身体也就自然恢复如初,精神百倍。

人一旦产生不好的情绪,一方面会消耗生命能量;另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使心跳增快、血管收缩,导致相关的器官供血、供氧不足,特别是大脑和心肌更容易缺氧。情志的变化影响着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和运行。在心情波动的影响下,气血变化不仅具有定向性,还具有位置规律性。剧烈的情绪变化会使人体阴阳失衡,导致气血功能紊乱,损伤人的脏腑,最终影响到人的健康,引发疾病。反过来说,脏腑的损伤又决定和影响着思想,从而左右人的行为和结果,引向不同的生活和命运。

古人在对疾病的研究与调理中,就已经十分强调精神的因素。 当一个人总是忧思郁怒、情感内蕴且哀怒不溢于言表时,当人总是在为取悦他人而舍己所好、常委曲求全顺应他人或现实时,就容易引起肿瘤病的发生。 发病后,如果精神面貌迟迟得不到改观,就会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心可以欺骗自己,但身体不会说谎。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张情绪地图,它反映着我们的身体状况,忠实地储存着所有的情绪,提醒我们要去面对自己真正的需求。

人常常对一些外在事物耿耿于怀,却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在情绪,从而造成能量淤堵不畅,我们怎么会不生病?我们“偏袒”物质,忽略情绪,我们忽视的、失衡的都会由疾病来提醒我们。

我的大姐在1999年患上了乳腺癌,做了切除手术。经过治疗后,生活完全自理,各项身体指标基本都恢复了正常。但是在2002年家庭发生比较大的矛盾后,大姐被检查出癌症复发,不久就离开了她所眷恋的美好世界。她的离世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既然肿瘤已经被切除,身体指标也恢复了正常,为何只是生气就出现癌症复发而且快速恶化?病的根源是什么?生气为何对人的健康影响如此之大?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只有得过病的人才知道健康有多么重要。我们努力地工作、赚钱都是为了享受美好的生活,但越来越常见的亚健康和疾病正吞噬着健康的生命,威胁着人们的生活。无论您拥有多少荣华富贵或者多少非凡的成就,一旦病魔缠身,所有的一切都黯然无光。

健康是一种责任,更是生命的基点。没有了健康,我们曾经的一切都将如梦幻泡影化为虚无;没有了健康,一切财富荣耀都会转瞬即逝。

一个家庭中有人患重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短则一年、长则数年的治疗和看护;意味着巨额的医疗开支;意味着自己没有了收入,还会给家人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可以说,绝大部分家庭中,只要有一人发生重疾,整个家庭都会陷入困境。

科技的进步并没有阻止病毒的升级,有太多的精英离开了他们眷恋的世界。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折腰,穷尽一生的财富也难以换回身体的健康?我们在惋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开我们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对健康的认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我的一个朋友,四十多岁,当过兵,身体健壮。事情发生几天前遇到他还是有说有笑的。过了几天,我接到他的电话说得了癌症住院了。十多天后我出差回到北京,到医院去看他时,他完全变了一个人,身体消瘦,脸色蜡黄,说话颤颤巍巍。仅仅过了一个多月他就去世了——比他严重的人都还在看病,接受治疗,他却不幸被恐惧击垮了。

精神神经免疫学的研究表明,心理失衡会通过大脑引起精神、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现代医学更是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心身相关性疾病”。社会心理因素促使肿瘤发生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这三大方面。

1982年,联邦德国霍姆里在谈到心理因素与癌症相关时指出,长期精神紧张、生活压力过大会使大脑生物电场频频发生短路,发出错误的信号,导致细胞突变而引起癌症。

临床研究发现,总是克制自己、压抑愤怒、有不安全感、不满等情绪的人易患癌症。这是因为情绪会影响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监视、消灭癌细胞的机能受到不良情绪的抑制后,人体就容易患病,直至形成肿瘤。

医学专家曾在小白鼠身上做过实验:母鼠常会舔舐它的孩子,那些被舔得少的幼鼠,压力水平明显更高,这与表观遗传学中与压力相关的基因被标记的更少有关……在幼鼠中,恐惧、压力等学习到的行为可以通过表观遗传机制传递给它们的后代,然后代代相传。这意味着,某些基因的DNA甲基化(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编者注)发生在母亲身上后,不会像我们预计的那样在后代身上重置,而是会在胚胎中传递下去。实验表明,情绪对身体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当下,还会对我们的DNA产生作用。当情绪影响DNA的表达发生改变后,新的模式还会具有遗传效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程书钧曾谈道:“从科学视角讲,好情绪是可以打败肿瘤的。”他说,“近年来,医学家正在研究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肿瘤防治方法——快乐。”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如果你生气,就给了癌细胞高兴的机会。

他指出,人体宿主因素的变化不仅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更会对肿瘤病人的治疗有重大影响。癌细胞原本是体内的“好公民”,但由于种种原因诱发基因突变,不听从“组织”安排,肆意生长、掠夺资源、排挤正常细胞,进而演变为人体小社会里的一颗“毒瘤”。人体是癌细胞的宿主,情绪变化是宿主因素的重要部分。科研人员提示了一条神奇的“抗癌通路”:情绪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变肿瘤发生发展的进程。

当人处在恶劣的心境下,身体就会受到更大的危害。临床研究发现,一旦获知自己患有肿瘤,约有55%的患者会进入抑郁状态,而正常人群的抑郁比例约为17%,这一比例是正常人群的3倍。研究表明,抑郁状态的肿瘤病人,死亡率比心情舒畅的患者高22%。国外还有研究者对肿瘤病人进行了心理干预,受干预组病人的存活时间为36个月,没有得到心理干预者仅为18个月。可见,人的精神状态及整个宿主状态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同样是查出了肿瘤,有的人被吓倒了,天天待在家里胡思乱想;有的人想得开,每天去公园锻炼,四处旅游。后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远大于前者。程书钧表示,肿瘤细胞发展一般需要二三十年,这段时间被称为癌前病变。如果心态好、饮食平衡、生活习惯健康,整个机体状态就能保持平衡,这些潜在的肿瘤就不容易发展起来;如果遇到生活打击或者经常闷闷不乐,癌细胞可能就会快速生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说: “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获得提高,但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努力追求物质却忽略了精神,造成负面情绪不断在身体中累积发酵,导引气血产生定向与定位反应,形成身体各器官规律性变化和身体中能量的淤堵,造成免疫力下降,使身体出现各种疾病或者加剧病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回答“为什么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健康状况反而越来越差”这个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在强大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下,产生了各种不良情绪,引发了气血运转失常,造成能量淤堵,最终导致了各种疾病的发生。

情绪是看不见的,却能够对我们的身体产生种种不可思议的作用。我们在关注可见的物质机体时,往往会忽略那些看不见的精神因素的作用。但实际上,这些精神因素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却无比巨大。

“相由心生,病由心解”,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除了加强运动、均衡饮食、提高睡眠质量外,更多的是要关注我们的精神思想——思想产生情绪,情绪作用身体,器官变化导致身患疾病或加剧病情。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多了解一些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我们就能够尽可能地去化解内在的情绪,提高自愈能力,获得身心健康! mKdmVzPqzne9LdrhzKyTir3VfOMqopeE7diDNHkeDwcTa9ivaQoKd1fnGv2fFrA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