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矢志不渝,砥砺前行

《心转病移》自2017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同仁和读者朋友的广泛欢迎。截至2019年底,已经5次再版发行。线上渠道,如当当、京东、卓越、亚马逊、新华文轩、博库网、淘宝等,读者好评率非常高。其中,当当网好评率达到了99.9%,长期居于心理学畅销榜前列,并入选了2017年健康图书注重“治未病”十大图书榜。此外,为方便更多朋友了解、学习,本书特别推出了音频版本,通过喜马拉雅、蜻蜓等渠道播出,听众超过220万人次。随着《心转病移》在国内外影响力的扩大,2019年4月,美国BooKBaby出版社翻译并发行了《心转病移》的英文版《Emotional Release Therapy》。

《心转病移》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情绪对疾病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不同疾病和情绪之间的对应关系。发行以来,收到很多读者反馈:通过阅读学习《心转病移》,刷新了对疾病的认知,走出了过去的思维局限,能够从更立体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身心健康。这就是我们倡导的,从情绪入手,提高疾病诊疗调理的有效性,加强“健康自信”,不再害怕疾病、害怕就医,从而以身心二元一体的视角,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乃至人生。

“心转病移”已被证明是科学的、有效的。笔者已在《世界最新医学》《健康之路》《中国保健营养》等国家级期刊及《环球人文地理》上共发表论文15篇,其中三篇获得一等奖;在美国《国际临床精神病学及心理健康》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广受业界好评,也得到了国内外相关人士的认同。笔者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第十一届中医药发展论坛”、“第三届中国家庭健康大会”、“意大利第十五届世界中医药联合大会”、“第十一届中医药发展论坛”、“第十四届科学家论坛”等重要会议上发表演讲,受到了国内外业界同仁的认可。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中医师、西医师、健康管理师等从业人员专程参加“心转病移”的线下课堂,学习“心转病移”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方法,并结合自己原有的行医经验,在日常工作中运用情绪处理方法,实现对患者的全面诊疗,减轻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有效地帮助病患从身心两个维度重获健康。

国内外患者也开始通过学习《心转病移》来减轻身体的疾病症状,并得到了明显的身体状况改善。截至目前,我们在国内共开设了30期《心转病移》课程,千余人在课堂上深入地学习理论和实操。为了帮助更多人了解情志对身体的作用,我们在南宁、珠海、广州、太原、常州等近20地市举办了数场公益讲座,惠及万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心转病移》在国外也受到了认可和欢迎,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的50余位国际友人接受了调理,他们惊讶于这种发源于东方智慧的方法产生的神奇效果。为了回应国外患者进一步学习《心转病移》的诉求,2018年10月和2019年5月,我们受邀赴美举办了多场“心转病移”工作坊,通过研讨会、公益讲座等活动,帮助参与者调理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腰间盘突出、心脏早搏、关节炎等病症,并传播中医的理念。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种源于中医的科学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同,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持续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信心。

《2016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指出,影响健康的因素中居于首位的就是情志。2018年,该报告再次指出,焦虑程度与患病比例呈正相关关系。报告显示,受调查人群中,无焦虑者患病概率为5.1%,偶有焦虑者患病概率为22.3%,时有焦虑者患病概率为46.4%,多有焦虑者患病概率达到了51.1%。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14亿人口中,精神障碍患者数量达2.5亿。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我国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人数逐年增多,抑郁症患病率达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

面对情绪类疾病和精神类疾病患病率不断攀升的态势,仅依靠传统的药物、手术治疗手段是绝对不够的。《心转病移》的诞生正是基于对情绪的深刻认识,从中医情志思想出发,通过对情绪与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总结出由疾病症状追溯情绪根源的科学方法,并能够通过对情绪的有效处理,改变和减轻疾病症状,甚至实现病症的彻底好转。可以说,《心转病移》对精神类疾病、慢性病等传统医疗手段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疾病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疗愈效果,已经成为传统医学诊疗方式的有益补充,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现代医学的理论内容和实践体系。

我国极其重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定了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纲要》第九章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非药物疗法,一方面减少对身体的损伤,另一方面减少人民的医药开支。

我们把《心转病移》的操作调理方法命名为“情志疗法”,作为一种典型的非药物疗法,能够通过科学的非侵入性方法,帮助患者找到引发疾病的情绪源头,并施以调理,从而快速有效地缓解负面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实现了治愈过程中的无副作用、无伤害性。基于“情志疗法”对大健康产业的贡献,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30周年庆典暨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上,笔者获得了“2017年创新中国大健康产业管理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北京心智家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荣获了“2017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管理模式创新奖”。

2019年11月4日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发展协会根据《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发展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经协会标准化办公室基本程序,通过对该项目的陈述与说明,和专家提问、答辩、专家委员会投票等程序,“包氏情志疏导操作规范”团体标准立项,批准编号(GARDTCMO14-2019),开启了标准化之路。该方法是解决现代人因工作压力、紧张、焦虑等情绪造成的功能性疾病的有益方式,具有较强的社会需求度。历经风雨,终获荣光,情志疏导必将在更大范围内惠及人民,为全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大健康理念的逐渐普及,让大家意识到健康不仅仅是诊疗和治疗,而是包括宣传、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环节在内的一套完整体系。疾病形成后的治疗固然不可缺失,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正确的科学普及和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治病于未然,也就是传统中医理论所讲的“治未病”。为进一步贯彻国家大健康理念,2020年5月12日,我们与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共同成立“情志疗法”科普基地,并建立起包括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在内的9家“情志疗法”(身心健康)科普宣传站,遍布北京、四川、广东、广西、辽宁等地。

《心转病移》之所以能够不断获得业内外认可,根源在于其理论和方法本身的魅力。理论扎实,应用可靠,能够高效、切实地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寻找病症的产生原因,提高身心健康水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人出现了恐慌焦虑的情绪,我们立即组织开展了“心转病移”线上课程,短短一个多月内,参与者达1.3万人次。学习者表示,“心病转移”课程不仅改变了自己的情绪问题,也间接地帮助了家人和朋友,实现了更多人身心状态的好转。同时我们集结多位中医师、西医师、健康管理师组成专家团队,自3月开始,免费提供身心健康咨询服务。截至5月底,该项活动已开展30余期,有近200位求助者得到了有效的线上咨询服务,线上观摩学习者9000多人次。专家团队运用“情志疗法”帮助患者查找疾病情绪根源、处理情绪问题、改善心理状况,带领求助者走出疫情带来的恐慌与焦虑,重塑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实现心理的舒缓和改善,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2020年,笔者再次沉下心来,结合这3年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重新梳理归纳《心转病移》,以典藏版的形式与更多的业内同仁和读者见面。希望将更多的精华内容呈现给大家,让大家走进“情志疗法”,利己助人。同时,我们也将开展“情志疗法”教材的编写活动,争取早日面世,结合国家大健康的相关培训计划,更好地实现普及和推广,为全民健康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mmBJqZxL/6EmxjlADsBkO/lhjiAxa8OWU/iOBxTxBe2CkJX4DImUj7T4gZfVUK0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