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1
担当与奋进

胡舒立

王石以他2000年以来的经历成书,嘱我作序。我与王石并不相熟,不过,其人与其治下的万科,确是我多年的关注对象。此次有机会完整阅读了他13年来的文札,我了解到不少新闻事件的台前幕后、来龙去脉,分享了他的企业管理思想,还有他对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问题的思考。从文中看,这是一位有担当的、奋进的企业家的自白。

王石是中国最大房地产企业的掌门人,首先是位企业家。在本书文章中,我格外喜读最后几篇,这是作者书中所思所想的高度浓缩与总结。文中坦言:“今天,中国企业家就面临一些困惑和迷茫,面临社会的曲解和丑化。……我们不必抱怨,也不要消极对待中国社会的不确定性。企业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冒险精神,在不确定情况下,才更需要企业家。我们赢得了财富,我们积累了经验,这个时候不该逃避。”“企业家向这个社会输出的正能量,是现代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沟通技巧。……企业家不仅仅为社会提供就业与财富,企业家精神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这正是作者的自我期许与定位。“不抱怨”尤其难能可贵。后人不会对这一代企业家受到多少羁绊感兴趣,只会对面对种种约束他们做了什么努力、取得了什么突破感兴趣。在“强迫自己改变”一文中,作者说:“在我的阅读体验中,不管是经典的著作,还是日常的纸媒,房地产总是和‘贪婪’、‘暴利’、‘驱逐市民’、‘破坏城市记忆’联系在一起,这与我的自我期许相去甚远。”多年来,他不懈地用个人和企业的行动与这种“刻板印象”相抗争。他向往的是荣德生、张謇那样的气度。无论他最终能达到什么高度,这样的追求本身即有理由赢得鼓励和认可。

也许是不经意,书中通过他人之口,对王石做出了总结和品评。有人将他的人生经历比喻成三座山峰:创立万科、攀登珠峰和哈佛游学。在李连杰邀请他出任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时,提出了几项要件: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口碑好,正直;有公众性,有影响力;热心公益,认真做事;擅长时间管理,能够为壹基金拿出时间。勇于接纳壹基金的深圳地方官员则认为王石是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家,为了社会公益、为了一些正确的事,愿意承担风险和责任。在我看来,更简练的表述是王石自己的认知,董事长需要做三件事:第一,战略;第二,用人;第三,担当。而这个“担当”容量极大。

担当体现在把一家企业做精、做强。书中不乏篇章讲述万科的经营战略,如何进军各大城市,如何通过制度选贤任能,如何提出并身体力行住宅产业化。

担当尤其体现在危机时刻,所谓“疾风知劲草”。万科的成长中,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险,书中对中南巴士风波、武汉垃圾场事件和安信木地板事件,还有汶川地震中的“募捐门风波”,都做了生动的描述。王石说:“当负面新闻出现,一些公司是用掩盖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可惜的是,他们一旦拥有了掩盖的能力,就失去了其他的能力。这不是万科的做法,万科需要的是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对客户、媒体和自己都坦诚相待,就为企业确立了明确的标准与价值。”作为媒体人,我赞赏这种态度。只有这样,“客户是万科存在的全部理由”,“衡量万科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我们让客户满意的程度”,这些万科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才能得到真实、生动的展现。

担当体现在作者热心公共事务。这远远超越了狭义的公益事业,虽然作者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作者高度重视“阿拉善生态家园基金”(英文简写为“SEE”)的议事规则,显然,有深意存焉。SEE的企业家对议事规则从开始不适应,到后来接受和掌握,其间有争执,有妥协,最后才有共识。作者说得好:“治沙能不能有结果,我觉得已经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过程体现了民主的气氛和精神,这可能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更大。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大自然荒漠的改造,更是对我们自己内心荒漠的改造。”

由此,我联想到不久前关于企业家社会角色的论争。表现形式或有不同,但是,在当今中国,哪一位优秀的企业家能做到闷声发财?他们不能不对中国向何处去有着自己思考。

企业家自有其性格、气质与行为方式。与创新和冒险相联系的是好奇和学习,即作者自况“听从好奇心,一往无前,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作者准确地把“entrepreneurship”理解为“奋进”,这比“企业家精神”之义更为本原。

他深信“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点,体现在他多年的日常工作中,如对日本建筑业的倾心学习,尤其体现在他的哈佛求学中。他作为“高龄学生”,放下老总身段,生活自理,谢绝应酬,潜心学习,一般很少能在凌晨3点前睡觉。这显然需要强烈的求知欲做动力,坚强的意志力为约束。“登珠峰当然难,但没有我想象的难。哈佛游学也难,比我想象的还要难”,确是甘苦自知。而从作者选的课程,如资本主义思想史、城市规划与投资管理和新能源经济政策,我们再次领略到作者的视野与志趣。

中国有心撰述的企业家不多,能文的企业家更少,此书言之有物、文笔晓畅、简练生动,读此书常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此书值得企业家同人一读,也为MBA(工商管理硕士)教师与学生提供了许多难得案例,关心产业发展和中国改革的人士也会获得不少启发。读者不需要同意作者的所有判断或预测,如对于其2007年的“拐点论”。书名《大道当然》给人无限遐想,作者之心未必然,读者之心未必不然,如何分解,读者诸君读后可知。 Ek4jOlFiaV7ty0dLdvzH2drtAxjHtm8zj0YBkjRooxl6n0GhANMtGl7QFhsK7JP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