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地球上的生命有可能来自太空吗?

生命起源于太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古希腊时代,哲学家阿那萨格拉斯就提出,宇宙中到处都存在着生命的种子。19世纪初,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提出,地球上根本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生命。到了20世纪末,瑞典著名的化学家阿列纽斯又提出了“宇宙胚种论”。他认为,宇宙生命可以孢子的形式存在于宇宙空间,在光的压力推动下,从一个星球飞往另一个星球。阿列纽斯所说的孢子并不是植物的种子,而是泛指类似孢子的微小的原始生命胚种。

阿列纽斯的假说提出后,很快就受到有关研究者的质疑。尽管孢子能抵抗寒冷和真空,却无法抵抗宇宙间高能射线的杀伤,那么孢子能否生存就很成问题了。这个质疑对于“宇宙胚种论”是致命的,于是阿列纽斯的假说便被人们抛弃了。

然而,科学的发展往往是曲折迂回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天文学家从天外陨落的陨石中发现了起源于星际空间的无机物,其中包括构成地球生命的全部要素。由此可见,生命来自太空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20世纪70年代,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教授用大肠杆菌做了一个模拟试验,结果在紫外线0.22微米的波长范围内,找到了与奇怪的星际消光现象相吻合的吸收带。接着,日本的蔌下幸助用大肠杆菌做了更详尽的研究,得出的结果与霍伊尔稍有差异,但基本相同。这些结果都可以证明,星际空间确实有可能存在着生命物质的痕迹。

1985年,英国人彼得·威伯所做的试验又使人们对阿列纽斯的假说做出重新评价。威伯把枯草杆菌放在模拟的宇宙环境中(即气压低到七亿分之一个大气压以下的真空条件,温度为-263℃)进行紫外线照射,发现枯草杆菌比在高温条件下更能耐紫外线的照射,其中有10%可以存活几百年的时间。如果把枯草杆菌置于含有水、二氧化碳的分子云里,根据各种数据推测,它可以存活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这个结果使人相信,分子云足以把生命的种子从一个星球移向另一个星球,从而撒向四面八方。

2000年10月19日,著名的《自然》杂志报道说,一组研究人员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盐结晶中找到了藏身2.5亿年的细菌孢子。这个发现的意义是相当深远的,它意味着细菌孢子是近乎不死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几十亿年的恒星际旅行又算得了什么呢?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生命起源于太空的假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B3tz2edcZgcegVUxCqh6QUkgC5BmkZG32qpdcwu0BGWZRNp/Xuo84dtLtQCCew0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