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类为什么会直立行走?

两三万年前,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古猿,它们是我们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的祖先。后来,有一支古猿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前后肢在生存活动中出现了分化,渐渐直立起来,最终进化成了人类。而那些一直在树上生活的古猿前后肢始终没有分化,因而就没有进化成直立行走的人类。

从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直立是从猿进化到人迈出的关键一步。而那些最终成为人类祖先的古猿,为什么会直立起来呢?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都坚持认为直立行走是双手解放的结果。古猿在不断地进行地面劳动、制作工具、握物以及用各种手势做表达的过程中,前肢变得越来越灵巧,重要性也越来越大,于是走路的任务就逐渐全部交给了后肢,这时就出现了直立行走的人类。

这种说法虽然只是推测,却言之有理,因此很有说服力。不过,有些学者却提出了完全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先有直立的古猿,然后才有双手的解放。游览动物园的时候,你不妨注意观察一下猩猩的手脚,就会发现它们都与人的手接近,而不是与人的脚接近。古猿也是一样,它们手脚的构造都有利于抓住树枝,在树上活动。后来可能是由于地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大片森林消失了,一部分古猿不得不去过陆地生活。地面活动的增加,自然会使前肢的工作变得繁忙而复杂起来,后肢只好承担起行走的主要任务。刚开始时前肢还能起一些作用,后来就连这点儿作用也推给了后肢,于是后肢就发展成了脚。实际上这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人类的脚更接近于牛蹄或马蹄,与其他灵长目差别很大。

不管具体的进化过程是怎样的,直立行走都不可能是古猿自觉的选择,只能是被动的结果。有化石资料表明,人类在大脑开始进化之前,就已经用两只脚直立行走了。对古猿来说,直立行走并不一定有很多好处。四足行走容易隐蔽,而直立行走容易暴露目标;四足行走容易在地面觅食,而直立行走会增加觅食的强度和难度;四条腿跑得相对快一些,而两条腿跑得比较慢。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直立行走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在四足动物身上看不到的病症,如椎间盘脱出、疝气、内脏下垂、痔疮、扁平足等。既然如此,当时肯定有一种来自外部的力量推动古猿直立行走。如果不是这样,很难想象古猿为什么非要站起来不可。要知道,在地面上生活的动物有很多,但它们只是偶尔做人立状,如熊。

有一种意见认为,当古猿从森林里来到很难寻找藏身之处的大草原上时,还没有学会直立行走,而它们又没有尖牙利齿,无法抵御其他野兽的攻击,因而常常要后肢着地观察远方的敌人或寻找食物,时间一长,就学会用两条腿走路了。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后来进化成人类的那支古猿,在身体结构上本来就与其他古猿不同,有可能某些地方类似于大袋鼠,后肢特别发达,前肢相对较小,而且前后肢有着大致的分工。随着智力的发展,这些古猿的脑部越来越重,使得身体的重心不断往后倾,为了保持平衡,便逐渐直立起来。

科学家告诉我们,直到3000年前,人类还保持着比较前倾的姿势,直到今天,人类的直立行走姿势仍然在不断改进。可以想见,古猿从四足着地发展到直立行走,肯定经过了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其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而这么大一段空白完全留给现代人用想象去填补,显然是很难填补完整的。 nXngiu5HRgRV/uxhBRXAA/NjEhMsVRzA9NxHmQweG1j2oLwP6vxsjYF/M/CYynr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