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无论身处何种情况、何种人际网络,只要具备“传达力”,就一切好谈!

笔者曾有幸出任日本美体小铺、日本星巴克等三家企业的社长。若单从经历来看,或许你会觉得我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不过,若你听过我的演讲,你可能会感到非常惊讶,怎么眼前这个“平凡的中年大叔”跟印象中那个“精明干练的商场老将”差这么多?对于这种反应,我个人既感到尴尬又莫名地开心。

没错,我是一个“极平凡的中年大叔”,既没有天赋异禀,也非名门出身。连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结婚典礼,都被受邀致辞的棒球社学长说:“岩田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我至今仍然记得当天我是何等的失落啊。

如此没特点的我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深深觉得除了自己运气好之外,还要感谢前辈、同事、下属、客户及老板给予我的帮助,以及我和这些人之间相对顺畅的沟通模式。

自从大学毕业进入日产汽车服务行业以来,我在多个公司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

三十七岁那年,我转换跑道到外商顾问公司;三十八岁进入日本可口可乐公司。

四年后,我再度转至以大头贴机器而闻名的电玩制造商ATLUS 任社长一职。其后在四十七岁时,成为日本美体小铺代理商AEON FOREST社长。五十一岁时成为日本星巴克的社长。

乍看之下,我的职业生涯似乎一帆风顺,但实际上我也曾为了工作上的沟通问题伤透脑筋。例如:为了自己和上司之间的关系烦恼到快要神经衰弱;成天担心如何把握与外籍上司之间的互动;成为社长之后,也曾被谣言中伤。

正因为有过这些惨痛的经验,我才开始努力改善与他人的说话方式、提问方式和相处方式,并彻底运用在人际关系之中。

当我们想传达某项信息时,内容——当然是最重要的部分。

不过,在这个时代,人们关注的焦点,似乎已 从“说话的内容”转变为“说话者的身份”。

于是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件事:当一个人想要传达某项信息时,他的人品、经历或理念等来自说话者的人格特质,这些都是沟通中相当重要的因素。

此外,沟通时的 “传达方式” 也相当重要。

其中最基本的观念就是选择对方容易理解的传达方式。例如:先说结论、先说好听的话或一封信只传达一个重点等。

“告知”和“传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单方面的告知并不是真正的沟通,因为只有告知某项信息,并为对方带来某些影响,信息才算是确切地传达出去了。

再优秀的人,都必须让周围的人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渴望达成的心愿,才有可能成就事业。若按照这样的逻辑,或许可以说——基本上,沟通就等同于领导能力的发挥。

人们常说,一位好的领导者必须懂得兼顾“情”和“理”,其实沟通也是如此。“好的沟通”必须在“情”和“理”之间取得平衡, “情”代表的是话中带有的人情味,“理”代表的是对方容易理解的传达方式, 懂得兼顾两者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希望在本书接下来的内容中,对那些积极地在工作上追求表现的人,谈一谈何谓兼顾“情”和“理”的传达方式。

岩田松雄 sposiGSq4F3ZxVr0KxegcWhc5EHCk3qbe3SmCBnQvVjebPmwoC4LOy1llA7Fvc6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