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元宵节里的养生密码

元宵节,中国古代的狂欢节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欧阳修描写宋都开封元宵之夜场景的名句,用在情人节是不是也很应景呢?

中国的元宵节,其实跟西方的情人节日期非常接近,节日内容也非常接近,它们都是春天的庆典,而且都不仅仅限于年轻的情侣。元宵节,就好比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

古代的时候,官府规定夜里宵禁,宵就是夜晚的意思,宵禁就是一到天黑就不允许人们外出了,必须关门闭户。但在元宵节这几天就开禁了,允许人们通宵外出、自由活动,那时候的灯会一般会持续三到七天。

在古代,元宵节并非只有正月十五这一天,它是可以连续过七天的。灯会期间,每到夜晚街市上灯光如白昼,热闹非凡。在那几天,不讲究传统的“礼防”,是允许年轻的男女约会的,因此古人才会写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样的词句。

这种新年开始狂欢的习俗,其实反映了古人顺应天时生活的习性,因为这个时候是春天了。

在春天的时候,万物都在生发,人也需要舒缓心情,让自己的情绪随心而动,不压抑自己的意志,以免影响肝气的疏泄,所以古人才会在元宵的这几天,让大家放下礼节和男女大防,可以自由地交往。

两千多年以前,每年二月古罗马人也有一个类似的典礼,叫牧神节,是为了表示对农牧之神和婚姻之神的敬意。另一个传说是每年的2月14日,鸟儿就开始求偶了,人们认为这一天是春天万物初生的好日子,代表着生命的开始,这也是现代西方情人节的另一个由来。

我觉得中文翻译成情人节不是特别合适,把它改称为“爱心节”可能更好,因为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过的节日,是迎接春天的庆典。

* 初春的时候,不要阻挡人体的生机

其实,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注意到在初春的时候不要阻挡人体的生机。

在传统医学中,我们会用五行来配五季——木、火、金、土、水,要配春、夏、秋、冬、长夏。其中,五行中的火、金、土、水都是无机之物,只有木是有机之物,是有生命的,所以古人用木来代表春天的生。

如果观察春天生长的树木,您会发现木都是往上长的,没有往下长的。树木的枝条很柔软,容易弯曲,但它的天性是喜欢舒展的,如果强迫它弯曲就长不好。

同样,人在春天的时候也要舒展,要疏发肝胆之气。如果人的肝胆之气受到了压制,就容易生病。肝胆之气和情绪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肝是人体的情绪器官,人的情绪的好坏对于肝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此,一年四季的养生,可能在其他季节更多的是注意饮食、起居,但在春季的时候,调节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春天养生,调节情绪(气)非常重要

* “气有余便是火”

如果一个人情绪压抑或者压力很大,那么,他的肝气就难以生发,郁结在胸中就会引起气血瘀滞,或者化为内火,因为中医理论讲“气有余便是火”。

当一个人情绪急躁、生气、暴怒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上肝火了,当肝气生发过度,就会使人血压升高、面红耳赤、头晕眼花,甚至中风。

春天养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调节情绪,既不要压抑情绪,也不要让情绪非常急躁。

* 调节情绪就是保肝

春天是养肝的季节,在这个季节,要做的事情其实就两件:第一,调节情绪来保肝;第二,通过饮食来改善情绪,从而调整肝脏的功能。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脾气,是与他的肝脏的健康程度有关的。反过来说,如果他的肝脏比较健康,那他的情绪或者脾气也能得到很有效的管理。

饮食和身体健康是息息相关的,饮食健康身体才会健康,情绪和心理也会健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当情绪和心理不健康的时候,反过来又会影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又会影响饮食健康,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尽量让健康呈现一个正循环:饮食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在春季这三个月,调肝是重点。第一个月要生发肝气,第二个月要疏肝理气,第三个月清肝排毒。

在春季的第一个月,我们要尽量让肝气得到自然的生发,不要去压抑它。这时候对新的一年有什么新的计划、构想,不妨勇敢地去尝试。喜怒哀乐,也不妨适当地表达,这些都有利于肝气的疏泄。 Tbx7N1L4hFKvjuIuu72KIjiYT/fZeHqTJaE/1avuAGm9zIgW2EIcsDRtwnnGTm6f



第二章
雨水

2月18日或19日—3月5日或6日

雨水节气的时候,冰雪在消融,江河在解冻,气温应该回暖了,

但北方人有句老话,叫作“下雪不冷化雪冷”,

因为雪化的时候,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再加上北方经常会有冷空气光顾,还会带来寒潮南下,这就是人们形容的春寒。 dNclNytZGCObLHM4YN30Mw/7DI2mL0cMoadjMLHyiuwC6M9EY9CzjSmHrplRoYIx



雨水节气,我们的身体如何将息?

雨水寓意着什么?

雨水节气的“雨”字,严格地说应该读作四声(yù),做动词,意思是下(雨、雪等)。《诗经》里面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叫作《采薇》,这首诗最脍炙人口的诗句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yù)雪霏霏”里的“雨”,在这里是动词,是天上下雨、下雪的意思。

也就是说,从雨水节气开始,天上下的不再是雪而是水了。

雨水节气的水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它是春天生发的催化剂。这个水不仅是天上的水,还包括地面的水。

* 雨水节气第一候:“獭祭鱼”

我曾经写过一首《四季五味养生歌》:“春吃甘,脾平安;夏吃辛,清肺金;秋吃酸,护肝胆;冬吃苦,把肾补;少吃咸,能延年。”讲的是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应该吃什么味道的食物来养五脏。

“春吃甘”,就是说春天要吃甘味的食物。甘味的食物有很多种,鱼肉是其中一种。在春天吃一些鱼肉,有养护脾胃的作用,对小孩来说还有促进大脑发育和保护视力的作用。

雨水节气第一候的物候特点是“獭祭鱼”,獭就是水獭。水獭开始捕鱼了,捕完鱼以后,它会把捕到的鱼排列起来,古人认为它是在祭祀,所以叫獭祭鱼。

其实,这时的渔民也开始捕鱼了,北方地区有一种说法是要吃开河鱼。河水刚解冻时的鱼是特别鲜美的。因为一个冬天在冰层下生活,鱼体内的脏污都已经排尽了,而且鱼身体里的脂肪也已经转化了,所以味道比较好。

其实,鱼儿冬天生活在冰层下面,身体也像我们人的身体一样经历了一个收藏的阶段,而且鱼是自然生物,顺应天时是生物的本能,所以它们比人收藏得更好。整个冬天,鱼在冰面下的活动很少,吃的东西也非常少,这是真正的收藏。

经过收藏阶段的开河鱼,体内的精气很充足,所以吃开河鱼,对我们的身体有比较好的补益作用。因此,民间传说:“开河鱼赛人参”,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人也是一样的,如果您在冬天收藏得比较好,春天就会感觉精力充沛;如果您在冬天没有好好地收藏,春天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萎靡不振,甚至会生病。

冬天身体养得好不好,春天就可以看出来了。您是想像开河鱼一样活蹦乱跳,还是像人工养殖的鱼那样无精打采呢?

* 春天吃鱼时,要放胡椒粉

春天吃鱼要注意一点,就是要放胡椒粉,特别是做鱼汤,更要放一点点胡椒粉。因为胡椒粉是暖肾的,有引火归原的作用。

老话讲:“鱼生火,肉生痰。”其实,鱼是不会让人上火的,有些人吃了鱼以后不消化,虚火上浮了,您用一点点胡椒粉引火归原,就不会上火了。

* 春天不宜多吃酸,但可以吃泡菜

有一种食材跟鱼是绝配,那就是泡菜。用泡菜做鱼是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的一种做法,它可以很好地去腥、解腻、提鲜,做出来的鱼特别好吃。

我的微信里有一位读者,我觉得他挺善于思考的,他留言说:“陈老师,您说春天不宜多吃酸,那可不可以吃泡菜呢?”

其实,春天不宜吃酸是从传统医学上来讲的。泡菜的酸味其实是乳酸菌带来的一种风味,是可以吃的,因为泡菜并不属于酸涩的食物。泡菜是酸而辛,甘而咸,是带有四种味道的食物,其中比较突出的味道,不是酸而是辛。

一般来说,泡菜是比较辣的,就算不放辣椒和生姜,它用的材料也都是辛香味的,比如,十字花科的芥菜、大头菜、萝卜。所以,在春天的时候,您是完全可以吃泡菜的。

雨水节气,吃韭菜最能减寒

* “料峭春回不减寒”——雨水节气,好比是春天里的冬天

我把雨水节气比作是春天里的冬天,因为这个节气经常会有春寒。古人写诗经常会用到“春寒”这个词,说明他们对春天的寒气是深有体会的。文学大家钱锺书先生也写过有关春寒的诗句:“迷离睡醒犹余梦,料峭春回未减寒。”

春天来了,但是寒气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呢?

北方的朋友应该更加清楚,雨水节气的时候,冰雪在消融,江河在解冻,气温应该回暖了,但北方人有句老话,叫作“下雪不冷化雪冷”。因为雪化的时候,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再加上北方经常会有冷空气光顾,还会带来寒潮南下,这就是人们形容的春寒。辛弃疾面对春寒写道:“元宵过也,春寒犹自如此。”还得“就火添衣”。

俗话说:“春冻骨头冬冻肉”,春天的冷跟冬天的冷不一样,冬天只要身上捂得厚就行了。但在春天,出门以后总感觉有一股寒气顺着腿往上蹿,它是冻骨头的,这是地气的寒。

这个时候虽然天气在升温,但地气还是比较寒凉的,所以下半身要多穿点,不要着急减,以免冻了骨头。

在早春的时候,要防止“冻骨头”,有一样菜就能帮到我们,它能给下焦的肾系统增加阳气,这就是春韭菜。

* 初春,是吃韭菜的最佳时令

雨水节气是一年中吃韭菜的最佳时令,再往后的仲春(农历二月),也还可以吃,清明节以后再吃韭菜就要很慎重了。

因为春韭特别补,但夏韭就不值钱了。老话说:“夏韭臭死狗”,意思是到了夏天,韭菜不仅纤维粗、口感老,还容易腐烂发臭,味道很不好。其实,夏韭不仅味道差,而且热性强,吃的话热毒太重,一般会吃菜的人在夏天是不吃韭菜的。

凉拌青韭芽

1.初春多吃韭菜,人不生百病,还筋骨强健

古人说韭菜:“春三月食之,苛疾不昌,筋骨益强。”认为春天多吃韭菜,就会使人百病不生,还会筋骨强健。古人还认为,在春天吃韭菜可以祛除面部的皱纹,使人心情开朗,视力变好,目光炯炯有神,所以,古人也把韭菜称为百菜之王。

“韭”字的谐音就是长久的“久”。古人发现韭菜是可以生长很多年的。据说,它可以长90年。我没有见过生长了90年的韭菜,但韭菜能长的年份比较多,这是肯定的,因为它是一种宿根植物。我在花园里种了韭菜,年年春天,它们都会发出新苗。

在北方,韭菜在土里埋一个冬天,一到春天它顶着残雪依然能够长出苗来,因此韭菜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特别是初春头一茬的韭菜。

为什么春韭好,因为它是头一茬的韭菜,是越过冬的。它得到了冬天地气充分的滋养,拥有了很好的收藏。

得到地气充分滋养的韭菜根,在初春的时候发出苗来,又受到春日阳光的滋养,这样的韭菜特别有补益作用,而且食用它还不容易上火,因为春韭的热性不重,它还是一种温性的食物。

2.吃春韭,配一点绿豆芽就好

早春的韭菜是非常鲜嫩的,也非常好吃,我们除了吃春盘的时候可以用到它,还可以直接用它来做凉菜。不需要过多的配料,做法也很简单,这样才能凸显它的清香味道。

凉拌青韭芽

建议不要用初春的韭菜来炒肉、炒鸡蛋什么的,只需简单地配一些绿豆芽就可以。此外,在韭菜里加少许的绿豆芽,还可以防止上火。

我们就取这两样来做一道很适合雨水节气吃的时令菜,这道菜少油少盐,老人也可以吃点。

我们还可以给这道菜做一个造型。把拌好的韭菜、豆芽放在小碗里压实,把碗倒扣在盘子上,它就会形成一个很漂亮的半圆形。再撒一点芝麻碎,既添香,也是一种装饰,这道凉拌青韭芽就做好了。

凉拌青韭芽

原料:嫩的韭菜、绿豆芽和一点点白芝麻。

调料:生姜、芝麻油、盐、糖、醋。

做法:

1.把芝麻放在炒锅里,不放油,开小火,炒出来一点香味就可以了。注意火别大了,否则芝麻会炒焦。

2. 把炒好的芝麻放在干的案板上,用擀面杖擀碎。

3. 生姜切成碎末,记住姜一定是带皮的。把姜、芝麻碎放在一起,备用。

4. 取少许的盐、糖、醋和芝麻油拌成调味汁,备用。

5. 锅里加水烧开,把调好的调味汁倒1/3进去,这样焯韭菜可以保护其营养不流失。记住,要用早春的嫩韭菜,不用切开。韭菜要快速焯烫,因为这是嫩韭菜,稍微焯一下就可以了。

6. 焯过的韭菜过一下凉水,使其保持青绿的颜色,然后把韭菜切成一寸长的段。

7. 豆芽也用焯韭菜的水焯一下,焯一分钟左右,捞出来也过一下凉水。

8. 把焯过的豆芽和韭菜放在碗里拌匀,再倒入调味汁,撒上切好的姜末,然后拌匀。

吃凉拌青韭芽可以通气血。我曾经说过,在早春的时候养生,讲究的就是一个“气”字,要让气血通和。这道凉菜就可以通气血,还可以消除疲劳,对缓解春困也有帮助。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可以清肠排毒,把肠胃内的浊气给排出去。

这道菜也很适合老年人吃,因为它用的油和盐都非常少,而且还是芝麻油,给老年人通肠胃也是很有好处的。

一年之中,吃韭菜最补的时令就是在初春,这时吃韭菜既能补肾阳又能通气血。第一场春雨过后,韭菜长得非常水灵,又香又嫩。

头茬的新韭您可别忘了吃,它有春雨的味道。

读者评论: 凉拌青韭芽,味道很棒

一丹_k7: 凉拌青韭芽,味道很棒!平时不爱吃韭菜,这次和绿豆芽拌在一起,感觉很好吃。

淡然静雅: 凉拌青韭芽已吃,真的很清口。我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己发的绿豆芽,真没想到会这么方便。

文静: 吃了陈老师推荐的凉拌青韭芽,困扰已久的便秘好了,真是意外之喜呀!

允斌解惑: 吃凉拌青韭,辅以蒲公英根茶,对男性特别好

含笑罂粟: 老师,我吃韭菜烧心啊。

允斌: 早韭不同,加豆芽更不同。

优辅乐园: 这几天,我和老公都在吃豆芽拌韭菜,老公很爱吃。

允斌: 再辅以蒲公英根茶,对男性特别好。

张亿歌: 家里有韭菜,绿豆芽也正在发。老师,方子中用黑芝麻可以吗?

允斌: 可以的。

@_@ 眼镜&姐姐: 在新疆,农历三月万物才开始生长发芽,头茬韭菜要过了清明节才能吃上,但老师说过清明以后就不要吃韭菜了。请问,四月份以后在新疆可以吃头茬韭菜吗?

允斌: 可以,新疆与内地不一样。

韭菜怎么吃?

* 男女老少都可以吃韭菜

对于韭菜,有的人特别喜欢,有的人避之不及,因为有很多人对它的作用有一点误解。韭菜可以补肾阳,所以民间给它取了一个别名叫作“起阳草”。因为这个阳字,韭菜被很多人误解了,把它仅仅理解为只针对生殖系统有用,这个范围就太窄了,其实韭菜很冤枉的。甚至有人认为小孩子不能吃韭菜,这就更是一场误会了。

肾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说法,并不仅仅指肾脏。肾阳是全身阳气的源头,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老年人还是小孩,都是需要肾阳的。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家用电器,那么肾阳就是电,人是离不开肾阳的。吃韭菜不仅仅是成年男性的专利,男女老少都可以吃。

* 哪几种人不适合多吃韭菜呢?

韭菜既能补肾阳,又能通气血,是蔬菜中一种不可多得的补药。

在春天吃头茬韭菜,适应性还是比较广的。如果在春季之外的季节吃,它的禁忌就比较多,因为韭菜是热性的。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在初春都是可以吃一点韭菜的,但越往后天气越热,这时候吃韭菜就比较发了。

韭菜是一种发物,容易使人发老病,特别是胃热重的人吃了还会烧心,所以天气热一点之后,有些朋友吃韭菜就要慎重一些了。

哪几种人不适合多吃韭菜呢?

一是阴虚的人。

二是高热痊愈10天之内的人。

三是有胃热的人。

四是眼睛发红的人。

五是皮肤长痘痘的人。

如果是在长痘痘的急性发作期,就是痘痘又红又肿的时候,不要吃韭菜。

* 挑选韭菜的窍门

有一年,我在河南录一档养生节目。节目组请了一位阿姨,她挺会在菜市场买菜的,她帮我们总结出不少买菜的经验,节目录制期间,她说了三个挑选韭菜的窍门,我分享给大家,供您参考。

1.看韭菜茎的末端

割下来的韭菜的茎的末端如果很平齐,韭菜就是新鲜的;如果末端伸出来了一节,俗称“吐舌头”,韭菜就不是新鲜的。因为割下来的韭菜还会生长,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中间的嫩叶子长得快,外面的老叶子长得慢,所以就出现了“吐舌头”的现象,这就是存放时间比较长的韭菜了。

凉拌青韭芽

2.看韭菜叶子的末端是否往下耷拉

如果韭菜叶子耷拉,就不是新鲜的韭菜。

3.挑品种

如果韭菜叶子很细很长,而且叶子细细的、尖尖的,这种韭菜的品种比较好。如果叶子很宽、很平,还厚厚的,那这种韭菜的品种就不够好。

*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顺时吃菜最好味,也最养人

杜甫有一首名诗《赠卫八处士》,讲的是多年不见的老友在战乱中相见。其中有两句最为动人:“夜雨剪春韭,新炊间(jiàn)黄粱。”

这两句听起来是讲食物,其实大有深意。古人认为“春韭”是早春最好吃的蔬菜,为了招待老友,冒着夜雨出门,剪下园里刚长出的头茬鲜嫩韭菜,显示出主人最高的诚意。

“春韭”是一个很著名的典故,说在蔬菜中什么菜味道最好——“春初早韭,秋末晚菘”,也就是早春出的头茬韭菜和晚秋收获的最后一批白菜,都是最好吃的蔬菜。

这两种菜在它们各自的时令也是最补益我们身体的菜,所以美食和养生从来都不是矛盾的,它们是完全融为一体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饮食智慧。 dNclNytZGCObLHM4YN30Mw/7DI2mL0cMoadjMLHyiuwC6M9EY9CzjSmHrplRoYI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