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未来呼啸而来
作者:【加拿大】彼得·戴曼迪斯 【加拿大】史蒂芬·科特勒
译者:贾拥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1-01-01
ISBN:9787559646880
本书由天津湛庐图书有限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 全球商业太空探索领军人
● 《财富》杂志“全球50大杰出领袖”之一
● 奇点大学创始人
● X大奖基金会创始人
彼得·戴曼迪斯从小就喜欢太空探索,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8岁时,他就喜欢给父母讲阿波罗登月的故事。结果,爸爸给了他5美元,这是戴曼迪斯在太空探索方面赚到的第一笔钱。12岁时,他设计的“三箭齐发”发射系统,在“埃斯蒂斯火箭设计大赛”(Estes Rocket Design Competition)中一举夺魁。
高中毕业后,戴曼迪斯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生物学和物理学,并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航空航天工程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由于戴曼迪斯的父亲是名医生,在父亲的影响下,戴曼迪斯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戴曼迪斯是全球商业太空探索的领军人,创立了十几家商业太空探索公司,并在长寿、风险投资和教育等领域创办了公司。2007年4月26日,作为零重力公司(Zero Gravity Corporation)总裁,戴曼迪斯陪伴当时65岁的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体验了8轮次的“零重力”抛物线飞行。
2014年,戴曼迪斯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大杰出领袖”之一。
为了训练人们思考技术变革的指数型增长步伐,从容应对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重大挑战,戴曼迪斯和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提出:要聚集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让他们学习最前沿的未来科学,去解决世界上最宏大的问题。他们的观点得到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谷歌公司的支持,共同创立了奇点大学,戴曼迪斯担任奇点大学执行主席。
奇点大学的神圣使命,就是培养面向未来的、有“全球性”和“指数性”思维方式的人才。奇点大学精心挑选了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计算系统、人工智能、医学等指数型增长的领域来设立核心课程。
奇点大学催生了很多创业公司。戴曼迪斯说:“×大奖设置了目标,给人以启发,而奇点大学则是催化剂,是创新的推动力。”
戴曼迪斯的童年,正是阿波罗登月的时代。1996年,为了鼓励私人太空探索,戴曼迪斯创立了X大奖基金会,他亲自担任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并邀请埃隆·马斯克、拉里·佩奇加入理事会。
此后,为了激励人们的创新活动,×大奖基金会在环保、汽车、健康、全球发展等领域陆续设立了其他X大奖,尤其关注人类的长寿问题和资源获取问题。X大奖逐渐成为效果奇佳的创新引擎。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
就是创造未来。”
Peter H. Diamandis
● 畅销书作家
● “心流基因组计划”研究创始人和执行主任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心流基因组计划”研究的创始人和执行主任。两次获得普利策奖提名,作品被翻译为40多种语言在全球出版。
史蒂芬·科特勒和彼得·戴曼迪斯是多年的朋友,两人都对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感兴趣,并且都致力于探索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来应对各种看似不可能的挑战。这些共同点让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形成了长达数十年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一起合作撰写了《富足》《创业无畏》《未来呼啸而来》。
作者演讲洽谈,请联系
speech@cheerspublishing.com
推荐序
2020年11月8日,超级高铁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里进行了首次载人测试。虽然是在地面的管道里,而不是在埃隆·马斯克的挖洞公司的地下隧道里;虽然管道只有500米长,速度也只达到了160千米每小时,而不是之前设计好的1 000千米每小时,但毕竟是在封闭的真空管道里进行的磁悬浮胶囊列车载人测试。再加上主持研发的维珍高铁公司已经得到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强力支持,也许从迪拜到阿布扎比139千米的旅行被超级高铁缩短到12分钟将会是两年内就能实现的事情。
这其实只是这些年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黑科技正在进入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缩影:电动车的续航能力正在向1 000千米冲刺;自动驾驶出租车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里试点;成百上千架无人机在空中组成各种图案文字的表演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节日和庆典中;人工智能不光能识别人脸、能美颜,甚至还能视频换脸……我的同事前几天感慨说,有了手机支付,已经快一年没摸过纸币了。
就在大家还在感慨彼得·蒂尔那句“人们想要会飞的汽车,得到的却是140个字符”的时候,黑科技已经加速到来,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其原因,就是彼得·戴曼迪斯和史蒂芬·科特勒在《未来呼啸而来》这本书中总结的“当某些独立加速发展的技术与其他独立加速发展的技术融合时”,奇迹就产生了。
相信大家都已经熟知每18个月性能翻一番的摩尔定律的威力。有人调侃2020年推出的iPhone12长得很像10年前推出的iPhone4,但千万不能光看外观,10年时间,iPhone12的算力已经达到了iPhone4的80倍了。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基因编辑、纳米技术、先进制造,这些科技突破在各个领域蓬勃展开,每个领域的技术进步都出现了类似摩尔定律这样的指数级增长的规律,而这些科技突破正在相互叠加,科技创新的速度自然大大加快了。
我自己身边就有一个鲜活的例证。能让盲人重见光明的BrainPort设备,很早就被发明出来,负责产品化的Wicab公司也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但直到2015年这项产品才拿到美国FDA认证。有人问这家公司的CEO,产品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才能生产出来。这位CEO的回答是,如果是在2004年就生产出来,每个盲人身上就要背着10千克重的计算机。但到了2015年,支持BrainPort的计算机已经只是一个遥控器大小的手持设备了;而到了2018年,新版设备出来的时候,计算机芯片已经小到可以镶嵌到眼镜腿上,连手持设备都不需要了。
所以,戴曼迪斯和科特勒总结了现在正在飞速发展的九大指数型技术: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网络、机器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3D打印、区块链、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他们还利用这些技术的融合,给大家推演了被完全重塑的8大行业:零售业、广告业、娱乐业、教育业、医疗保健业、长寿业、商业和食品业。
你看,这很像我们一直在推广的“积木式创新”的理念,只不过我们说的积木式,是指科技创新的完成,需要科研、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营销等要素,像搭积木一样迅速达成合作。而戴曼迪斯和科特勒则是把科技突破本身当成积木,不同的积木搭在一起,就能完成以前无法完成的任务,解决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像未来的空中拼车服务,就是把地面的网约车和电动多旋翼飞机、自动驾驶、电池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突破融合在一起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这些可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而是在已经发生的科技创业案例基础上的延伸。他们自己就是硅谷科技创业的积极参与者和倡导者,听他们聊聊硅谷创业者的各种逸事本身就已经很令人着迷了,况且他们同时也是未来变革的积极思考者。他们对理解科技创新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发展,从之前的《富足》《创业无畏》到今天的《未来呼啸而来》,可以看出很清晰的脉络。这也有助于我们每一个人形成自己对科技未来的判断,进而参与其中。
对未来预测很准的摩尔定律其实只是个经验定律,还有另一个经验定律对未来的预测更准,就是莱特定律,说的是产量每增大一倍,成本会降低10%~15%。我们也都知道,科技对社会的推动取决于社会对科技的运用水平,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价格。换句话说,价格越低,使用者越多,科技产品对社会的贡献才会越大。量产,就是中国对推动科技产业发展最大的贡献。
所以,我们真诚地希望中国的创业者们能够积极加入到这场伟大的科技创新当中,并且把中国的制造优势和全球的科技优势充分融合,推动科技更快地普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更加彻底地造福社会。
希望在戴曼迪斯和科特勒的下一本著作里,能看到很多中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