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听鱼说说水的状况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这句话让我想到:如果鱼能言,能告诉我多少水面下的明暗?如果鱼能写,会怎样描摹变化中的冷暖?

可惜鱼不能说,也不能写,也不能阅读,据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

幸好人不是鱼,我们可以把自己从事的职业特性、职业环境、工作体验和成长经历,一五一十地写出来,把多年的记忆化成文字。

人不是鱼,可以阅读、欣赏这样的文字,并从中获得愉悦。

各位手中的这部作品,是刘哲的新作。算起来这已经是他的第五部作品了,前四部都获得了广泛的赞誉,特别是他书名之一的“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已经成为许多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口头禅,可见其影响力。这本书,一如已经出版的其他几本书一样,月下溪水一般流畅明净的文字,给读者丰富的营养。论题材,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在体制内,对体制有着细致的观察和切身的体会,他能够将这种观察和体会融入不断的思考中,化为写作的冲动,最终成为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文集。

文章题目和内容都很有吸引力:《体制内外》《检法有别》《行业切换》都是对司法体制清晰、准确的描述,围绕要不要选择司法职业、选择哪一种司法职业以及是否继续留在司法岗位等几个核心问题展开;《进化法则》《司法物种及其进化》是对司法官与律师角色差异的准确和有趣的揭示,触及司法官要不要转行做律师这一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几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职业的选择”。这对于已经入职和正在寻找工作以及思考自己未来职业选择的法律人来说,都是很好的纸上罗盘。《司法进步真正的阻碍是什么?》《司法的进化与退化》等篇,集合在“成长的烦恼”这一主题之下,书写的并不是个人成长的烦恼,而是司法机关,尤其是检察机关在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及检察官与法官在执槌司法和出庭公诉中的甘苦与忧乐,给出的是司法机关的现状图景和法官、检察官的职业画像。作者将笔触伸向更深层次问题,《司法的属性》《我们为什么不自信?》等文,以司法自身的属性、改革中司法人员的心态和“司法产品”这类贴近司法改革脉动的各种问题作为言说的对象,探讨司法内部的机理。《你为什么不敢担当?》《所有的机械执法都会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典不典的,还是要看内容》《论平庸》等文,是一组犀利的评论文字,对于司法人员缺乏责任担当的现象以及平庸化的表现,在刻意抑制的文字情绪中还是看得出来作者的些许失望乃至不满,爱之深则责之切,读这几篇文章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在《民法典》掀起的热潮中,作者保持了难得的冷静,一句“民法典也好,刑法典也好,也不是越厚越好,名字叫得越大越好,这不是应该追求的立法政绩观”,足以见到他拒绝盲从的态度。在“即席的表达”一章汇集了几篇很有见地的介绍诉讼技巧和方法的文章,从口才、眼神交流、情绪控制和心理承受力等方面介绍了作者的司法经验,很具有实用性,作者的一些观察与思考,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个人视角的社会演进史”一章,作者别出心裁,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社会变革进行了连接,通过个人的若干经历反映社会的发展进步,《通知》《微信》《自组织的尺度和演进》等文,都能够使读者读之会心微笑,每个人的体验都差不多,能够曲尽其妙,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看刘哲的文章,不能不赞其很能写,他有所感悟,很快成文,是下笔最勤的几位检察官之一。他不仅能写,也写得非常好,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让人爱读,启人思考。

司法同仁,读他的文章,会有许多共鸣,他道出了许多司法人员的心声;憧憬司法职业的人,可以预先领略司法的生态,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找到指南;一般读者,可以了解司法的内情,走进司法人员的心内,从而对司法有更多的了解,对司法人员有进一步的理解。

我读这本书,想的是:无论是在哪一个“法律水域”,我们都是一尾尾能够思考,能够表达,能够书写的“鱼”。或在池塘,或在网中,或在江湖,我们的生存空间和视野无论有多大,我们可以告诉别人我们的冷暖体验,我们也可以阅读别人的冷暖体验,并且,还可以有进一步思考。

这个,显然很重要。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
uOcWy0GlxIxqu54e+a67igIVt+EeLMmOjb62MI8NH1lWryGiEsFGuI0FVj4ClIU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