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计》
孙子的战争观和“国家战略”观

《孙子兵法》的第一篇是《计》。在《计》篇中,孙子首先从整体上论述了他的战争观和“国家战略”观,表达了他“重战”(重视战争)、“重智”(重视在战争中使用智慧)和“重计”(重视制定战争计划)的思想。

我首先解释一下《计》篇的篇名含义。

【篇名】

什么是“计”?《说文解字》对“计”的解释是:“计,会也,算也”;而对“算”的解释是:“算,数[音s h ǔ,动词]也。” 所以,“计”有“计算”“计较”和“做计划”等意思。

“计”在《孙子兵法》第一篇中的具体含义,就是孙子在《计》篇最后一段话中所说的“庙算”。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如果遇到战争等大事,国君往往要把朝廷中的重臣、文武百官们召集到祖宗庙里或者庙堂廊下,一起分析敌我两国的全部情况和所面临的形势,研究怎样处理的一系列措施,拿出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案来,并且,要按照战争计划采取相应的行动。所谓“计”,指的就是通过这种“庙算”而制定战争计划。孙子在《计》篇中强调,一个国家要想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国君要想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必须首先进行“庙算”,必须集中起朝廷重臣和文武百官的正确意见,制定好战争计划。制定战争计划是战略指导的核心内容,是战略决策的最高表现。

孙子在《计》篇中,还先后论述了什么是战争;战争大体上是由哪些要素、部分或环节组成的;国君与统兵之将在战争中的关系;统兵之将在战争中要担负的军事总任务以及在战争中使用的策略即“诡道”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和制定战争计划、实施战争计划有关,都是国君和统兵之将等人在进行“庙算”时,必须认真加以考虑的问题。

读者在研读《计》篇时,必须注意有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孙子在《计》篇中所说的“计”即战争计划,指的并不是单纯的“军事计划”或者战争时期、战场上的“作战计划”,而是包括“军事计划”和“作战计划”在内的,具有“全局”性的“国家战略”性质的战争计划。这种“国家战略”性质的战争计划,不仅涉及军事、作战,而且涉及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等社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要承担的任务。否则,国君就没有必要召集起国家重臣和文武百官们一起进行商议了,而且,通常情况下,这种“国家战略”性质的战争计划的制定,最后要由国君一手拍板确定,并且要由国君组织领导实施。

《计》篇中一共有六段话,一段一层意思。我把这六段话分为六个小专题,分别加以讲解。

一、孙子的战争观

【原文】 孙子曰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注解】 ①地:指战场。②道:指门道,必经之路。

【述评】 这段话的意思是,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因为战场上的胜负决定着将士们的生死,一场战争的胜败往往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所以,对于战争问题不可以不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

——以上这段话就是孙子的战争观,孙子回答了“什么是战争?”的问题,说明了战争和一个国家、民族、军队之生死存亡的利害关系,从而,表达了高度重视战争问题的思想。

“重战”(重视战争问题)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记载中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有这样的话: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的是国家有两件大事,一是祭祀祖宗,二是对付战争;因为这两件大事都关系到种族的延续、国家的存亡。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说过:“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也。”在春秋时期,许多的诸侯国和种族在战争中丢失了立足生存之地,社稷不保。由此可见,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正是对活生生的历史经验教训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孙子的战争观是唯物主义性质的,它来自历史经验事实。

孙子战争观的显著特点是从国家的整体着眼。民国时期《孙子兵法》的研究者钱基博先生在他撰写的《孙子章句训义》里说:

“《计》篇开首,不曰‘兵者,大事’,而曰‘兵者,国之大事’;‘国’字须着眼,此为十三篇命脉所寄。” 钱基博的这种说法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孙子兵法》从第一篇一开始论述战争和战略问题,就不是从战争本身论述战争,不是从单纯的军事或单纯的作战角度论述战争,而是从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军队生死存亡的战争全局角度,也就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用“国家战略”的眼光看待战争,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且,还要看到,孙子还把这种“国家战略”的眼光和立场贯彻到了《孙子兵法》十三篇的自始至终,我以后还要详加评述。

二、孙子论构成战争的敌我双方五大战略要素,以及预测战争胜负的计算方法——五事七计

【原文】 故经 之以五事 之以计 而索其情 一曰道 二曰天 三曰地 四曰将 五曰法 道者 令民与上同意也 故可以与之死 可以与之生 而不畏危 天者 阴阳 寒暑 时制 地者 远近 险易 广狭 死生也 将者 严也 法者 曲制 官道 主用 凡此五者 将莫不闻 知之者胜 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 而索其情 主孰有道 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 吾以此知胜负矣

【注解】 ①经:度量,指分析研究。②校:比较。③索其情: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形、规律。④时制:指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⑤曲制: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官道:指将吏的职责区分;主用:指军事后勤、物资管理。

【述评】 孙子在《计》篇的第一段话中表述了他的战争观以后,紧接着,就在第二段话中,论述了构成战争敌我双方的五大战略要素,以及预测战争胜负的计算方法。三国时期的曹操曾经把这五大战略要素和孙子预测战争的计算方法,称为“五事七计”。

所谓“战略要素”,指的是国君和文武百官们在制定战争计划时,必须进行计算、考量的那些构成战争全局和全过程的所有因素和力量。孙子认为,这些要素大体上包括有五个方面,即“道”“天”“地”“将”“法”,不仅如此,由于战争总是由敌我双方的一组对立面组成的,所以,在制定战争计划时,还要比较和度量敌我双方这五个方面的具体实际情况,才能找到战争的胜败规律(“故经之以五事,较之以计而索其情”)。然后,孙子就开始具体地论述“五事七计”。

1.“五事”之中“一曰道”。什么是“道”?孙子在这里说的“道”,指的并不是“道路”“门道”或者“规律”,而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的是“政治”即“人和”,亦即一个国家从事的战争是否与民众的利益要求有关系。中国古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下》中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国之君所从事的战争活动只有符合民众的政治利益要求,得到民众和军队的支持,才容易赢得胜利,“人和”比“天时”“地利”更加重要。所以,孙子明确指出,只有使民众与国君的战争意愿即“利益”一致,民众和军队在战争中才能不怕危险,与国君同生死、共患难,战争才容易获得胜利。孙子把“道”即“政治”——一个国家从事的战争是否与民众的利益要求有关系——看成是构成战争的首要的战略要素,这种观点是很深刻的!在《孙子兵法》产生两千多年后,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之科学的论断,克劳塞维茨在这个论断中所说的“政治”,指的也正是“利益”或者“国家利益”……

2.“五事”之中“二曰天”。孙子所说的“天”指的并不是神秘的“天命”或“上帝”,而是指“自然之天”,也就是打仗时所遇到的天时、气象条件,作战时遇到的是白天还是夜晚、天气寒冷还是炎热、是春夏还是秋冬(“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中国古代的兵学著作《司马法》中有“冬夏不兴师”的说法,认为冬天太冷,而夏天太热,都对作战不利,很早就得出了天时、气象条件对战争起制约作用的结论。孙子也认为“天”是国君、统兵之将在制定战争计划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要素。以后,在《孙子兵法》的第十二篇《火攻》中,孙子更具体地论述了天时、气象条件能够在“战斗”特别是在大规模的“火攻”型战斗、战役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三曰地”,“地”指军队在行军中路途的远近,地形、地势的高低起伏、险易程度、宽窄等,是否有利于驻军、通行、生活、作战、取得作战胜利。国内外的地理条件,也是国君、统兵之将在制定战争计划时,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重要战略要素。以后,在《孙子兵法》的第九篇《行军》、第十篇《地形》、第十一篇《九地》中,孙子相当系统地论述了地理条件对战争胜负起到的重要作用。

4.“四曰将”,孙子认为合格的统兵之将必须具备有“五德”:其一为“智”,必须足智多谋;其二为“信”,管理军队要赏罚有信;其三要“仁”,仁爱下属、士兵;其四要“勇”,要勇敢坚毅;其五要“严”,要严明军纪。(需要注意的是,孙子在《计》篇中讲的是制定战争计划的重要性,讲的是构成战争计划应当考虑的五大战略要素,他是把“将”视为构成战争的五大战略要素中的一个战略要素——这就说明,孙子在《计》篇中所说的战争计划,不仅仅是统兵之将所制定的单纯的“军事计划”和战争时期、战场上的“作战计划”,而是包括“军事计划”和“作战计划”在内的、国君和文武百官所制定的“国家战略”性质的,最大战争“全局”的战争计划。这,就是孙子在《计》篇中所说的“战争计划”乃是“国家战略”计划的所谓“内证”。)

5.“五曰法”,“法”在《孙子兵法》中也有多重含义,在这里,“法”指的是军队的组织编制(即《孙子兵法》第五篇《势》中所说的“分数”)、各级军官的职务分工和军队的后勤保障制度。

孙子还认为,以上五种战略要素都是一般带兵打仗的统兵之将所知道的,通晓这些军事常识的人,就容易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不了解这种战略要素的人,就不容易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亲自带兵打仗经验的国君,才不了解这些军事常识——这是《孙子兵法》前四篇论述的对象主要是国君,主要是讲给国君听的所谓“内证”。

还不仅如此。孙子认为,因为战争总是由敌我双方一组对立面组成的,所以,在制定战争计划时,还要进一步把敌我双方各自的五大战略要素联系起来,作一番全面的比较、计算、量化、综合分析,才能找到战争胜负的规律(“故较之以计而索其情”)。那就是要问一问:一、敌我两国指导战争的国君,哪一个更仁义贤明?二、哪一方的统兵之将更有才能?三、哪一方更能得到天时、地利?四、哪一方的军纪法令更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五、哪一方的军事实力更强大?六、哪一方的士卒在和平时期的训练更加有素?七、哪一方军队的军纪更加赏罚严明?孙子认为,只要从这七个方面比较、估算一番,就可以大体上预测到敌我两国最后谁胜谁负了。

——“战略要素”这个科学的战略学概念,是西方近代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首先提出来的。但是,在《战争论》产生的两千多年前,孙子在《孙子兵法》中,已经用“五事”来说明构成战争的五大战略要素。孙子的战略要素观有三个特点:第一,他非常明确地把“道”即战争的政治性质“令民与上同意”放在第一位,这种思想是很深刻的;第二,他在《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里,虽然还没有把国家的经济、财政列入构成战争的战略要素,可是,他在《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中,非常强调一个国家的经济、财政能够在战争中起到重大的基础作用,这种思想也是很深刻,是符合战争实际情况的;第三,孙子在论述“将”这个五大战略要素之一的时候,能够把“智”列为统兵之将的“五德”(“智、信、仁、勇、严”)之首,高度重视“智谋”在战争中的作用,这与西方近代战争理论片面地重“勇”、重“力”不同,是中国传统兵学“重智”的表现。

三、国君和统兵之将(“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之间的关系

【原文】 听吾 用之必胜 留之 将不听吾计 用之必败 去之

【注解】 ①将,这里的将指的是统兵之将。②吾:是指最后决定战争计划的国君。

【述评】 在“庙算”、制定战争计划时,还有一个为了完成战争计划、赢得战争胜利的人事分工问题,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国君和统兵之将的工作分工。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国君通常都不负责直接指挥作战,而把指挥作战的任务委托给一个熟悉军事工作、善于打仗的统兵之将处理,于是,在君将分工中,就会遇到一个在战争中谁服从谁的问题。孙子认为,总的来说,在制定战争计划并且实施战争计划时,应当是统兵之将服从国君,而不是国君服从统兵之将,实际上,也就是统兵之将所操作的“军事战略”必须要服从国君所操持的“国家战略”,即不是“国家战略”要服从“军事战略”。所以,孙子在《计》篇中所论述的国君和统兵之将之间的关系,本质上论述的也就是“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的关系。

在以上所引《计》篇的第三段话中,“将”指的就是统兵之将,“吾”指的是国君。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国君带领文武百官进行“庙算”,制定了有利于国家的战争计划以后,如果统兵之将同意所制定的计划,能够按照国君最后拍板确定的计划在战争中贯彻实施,战争一般有胜利的必然性,那么,“吾”国君就使用这个统兵之将;反之,如果统兵之将不同意贯彻实施这个计划,那么,使用这个统兵之将就会有失败的必然性,“吾”国君就不必任用他。古今中外战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起初想任命林彪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可是,林彪由于种种原因,不同意打这场战争,于是毛泽东便起用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去作战。又如,同样是在当时的朝鲜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的司令官是“二战”时著名的美军将领麦克阿瑟,麦克阿瑟一度不同意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战略指导,那么好,杜鲁门很快就把麦克阿瑟撤职,命令另一个美军将领李奇微充任“联合国军”司令。

君将分工在战争人事分工中是最重要的人事分工,这种分工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的国君所操持的“国家战略”与统兵之将所操作的“军事战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指导战争“全局”与指导战争“局部”的关系。在一般的情况下,总是应该由国君领导统兵之将即由“国家战略”制约“军事战略”,这也就是事物的“全局”总要制约“局部”,“局部”要被“全局”所制约的道理。而在君将关系的问题上,《孙子兵法》的可贵之处在于,孙子还能够辩证地看问题,他不仅在《计》篇中论述了统兵之将在总体上必须服从国君,“军事战略”必须受“国家战略”的制约,而且认为,“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以及“作战战略”又不可以混淆,不可以相互代替,所以,国君不可以过分干预统兵之将所操作的军事作战任务。孙子是在《孙子兵法》的第三篇《谋攻》篇里讲“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的辩证关系的,我将在讲解《谋攻》篇时,再具体地评述这个问题。

四、统兵之将在战争中所要担负的军事总任务

【原文】 计利以听 乃为之势 以佐 其外 势者 因利 而制权

【注解】 ①势:统兵之将凭借国君授给的军权,在战场上创造的强大军事力量。②佐:辅佐。③利:这里指在战场上敌我两军的利害关系。④权:指统兵之将手中掌握的军权。

【述评】 这段话的意思是,孙子认为:当国君带领文武百官制定了有利的战争计划、统兵之将也同意贯彻实施这个战争计划以后(“计利以听”),统兵之将在战争中所要承担的军事总任务,就是率领军队造“势”,以便在外(战场上)辅佐国君在国内操持“国家战略”全局。所谓“势”,就是统兵之将要根据战场上敌我两军利害关系的发展变化,灵活地使用自己手中的军权。

——在上面引用的这段话中,孙子不但说明了统兵之将在战争中所要担负的军事总任务(“为之势”),完成军事总任务的方法(“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暗示了统兵之将的“军事战略”必须服从国君的“国家战略”(“以佐其外”),而且,还进一步把敌我两国所有的战略要素对比提高到了“利”“害”高度加以看待。所谓“利”也就是“胜利”的意思,孙子认为,战争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胜利”,但是,“胜利”又是有区别、有层次的:国君所操持的“国家战略”追求的目的是“国家利益”(“计利”),而统兵之将在战争中所操作的“军事战略”的目标是战场上的作战“胜利”(“因利而制权”)。

关于“形”和“势”、“利”和“害”这两对概念及其关系,孙子是在《孙子兵法》的第四篇《形》和第五篇《势》中展开论述的,我以后会在讲解《形》篇和《势》篇时,再详加述评。

在这里,还需指出,“形”和“势”、“利”和“害”、“制权”等,都是中国古代传统兵学中特有的概念、范畴,这些概念、范畴都既有整体性、高度的抽象性,概括面很大,又有不同的层次性,适用于“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作战战略”等不同的战略层次。列宁在著名的《哲学笔记》中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及其他等等,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 而《孙子兵法》中的“形”和“势”、“利”和“害”、“制权”等等,就是孙子和中国古代兵学家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战争和战略的本质、规律、价值所作出的朴素而正确的抽象。这些概念、范畴至今还被我们中国人使用。

五、统兵之将的作战策略——“诡道十二法”

【原文】 兵者 诡道 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 强而避之 怒而挠 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 亲而离之 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 不可先传也

【注解】 ①诡道:即诡诈,用兵的间接路线。②挠:挑逗,给一个人的身体挠痒痒。

【述评】 既然对本国有利的战争计划制定以后,统兵之将在战场上担负的军事总任务,就是造“势”,那么,怎样才能够创造出一种强大的军事实力,以便战胜敌人呢?孙子认为,统兵之将必须讲究作战的方法和策略。 他在 篇第五段话中所说的 兵者 诡道也 ”, 意思就是说 同敌人打仗不能直来直去 硬碰硬 走所谓 直接路线 ”, 而是要讲究作战策略 走一条 间接路线 ”。

在世界军事理论发展史上,孙子不但最早发现在作战时对敌人行“诡道”是作战中的一种客观规律,凡是讲究策略的人,就容易在战争中赢得胜利,而不讲究策略的人,就容易失败,而且,他还系统地总结出了在作战中实施“诡道”的十二种方法。中国的兵家们以后就把这十二种方法,习惯地叫作“诡道十二法”。

以下,我就把“诡道十二法”分为三组,分析一下“诡道十二法”的内在机制,看一看在战争中行使“诡道”为什么容易取得胜利的奥秘:

1.第一组“ 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 ”——这是“诡道”的前四法,是典型的“诡诈”、欺骗、作战的“间接路线”。

所谓“示之”,就是“示形于敌”的意思,就是搞“诡道”的统兵之将,要善于把自己作战的真实意图和真相隐蔽起来,搞欺骗,故意给敌人制造我军的假象,不让敌人知道我军的真实意图和真相。那么,把我军的真实意图和真相隐蔽起来,而给敌人以我军的假象,又对我军有什么好处呢?其好处就在于“先见弱于敌而后战也” ,即在我军还没有与敌人发生正面的暴力冲突之前,就可以使用“诡道”、欺骗,首先削弱敌人的一部分实力;待削弱敌人的一部分实力之后,再同敌人发生正面的暴力冲突,就容易获得战斗胜利了。

例如“诡道十二法”中的第一法“能而示之不能”。此法的意思是:

我军的真实意图本来是要进攻敌人,而且,我军也具备进攻敌人取得胜利的强大实力,可是,我军却设法把进攻敌人的真实意图和真实实力隐蔽起来,欺骗敌人,制造我军不想进攻敌人,也缺乏进攻敌人的强大实力而能够赢得胜利的假象。那么,这样欺骗敌人,搞诡诈又对我军有什么好处呢?其好处在于:

第一,敌人必然会被我军示给敌人的假象所蒙蔽,错以为我军不想进攻敌人,于是,敌人首先在精神上放松了警惕,削弱了积极防御的思想意识;第二,敌人还错以为我军缺乏进攻敌人、赢得战斗胜利的能力和军事实力,所以,敌人在物质准备等各方面,也必然不会再采取积极防御的一系列措施了——然而,就在敌人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不再做积极防御的条件下,我军向敌人突然发起进攻,同时,在战场上展现出我军具备敌人意料不到的强大的进攻实力!因此,这样的对敌进攻,便很容易取得进攻战的胜利,敌人也很容易因为我军对敌人行“诡道”而导致作战失败……这就叫作在战争中行“诡道”,走一条“间接路线”“先见弱于敌而后战”,先走“间接路线”而后走“直接路线”,也就是对敌人采取“能而示之不能”的策略,给我军带来的好处。

又如,“诡道十二法”中的第二法“用而示之不用”。此法的意思是:

带领我军作战的,本来是一个比敌军将领更有作战能力、更高明的统兵之将,可是,我军却向敌人散布假消息,声称带领我军作战的并不是一个比敌军将领更有能力的统兵之将,示敌以假象,麻痹敌人,让敌军上当受骗。用这种“用而示之不用”的欺诈方法,也很容易在两军交战之前就起到削弱敌军精神力量和物质的效果,让敌军在交战时措手不及,容易导致战斗失败。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也就是我国明清之际总结出来的《三十六计》一书中所讲的“声东击西”。典型的战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大将韩信统率军队要渡过黄河,进攻魏王豹的军队。韩信的真实意图是想在距魏王豹的位置较远的“夏阳”(现在陕西省的韩城以南)抢渡黄河,但却故意制造假象,在距魏王豹较近的“临晋”征集渡河的器材。魏王豹上当受骗,将自己的主力部队集中到“临晋”,而在“夏阳”一带放松了警惕。于是,韩信部队在“夏阳”抢渡黄河成功,进而大胜魏王豹的军队。国外“声东击西”的典型战例是“二战”时的诺曼底登陆。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的本意,是想把法国的诺曼底作为盟军越过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的地点,但故意向希特勒的德军散布假情报,宣传盟军要在离英国较近的法国加莱地区登陆,同时,在加莱地区实施飞机重点轰炸,假装频繁地往加莱地区调动兵力,于是,希特勒上当受骗,把德军的防御主力部队集中到了加莱地区。结果,盟军于1944年6月6日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获得登陆成功。

2.第二组“ 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 强而避之 ”——这是“诡道十法”中的中间四法,其精神实质也是打仗不能硬碰硬,不能只走“直接路线”;因为打仗归根结底打的是敌我双方的实力,必须根据双方实力对比大小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作战方法,讲究策略。

“利而诱之”,是指当敌人的作战实力比我方强大时,我方先不要进攻敌人,而要用战场上的利害关系引诱敌人把兵力分散开来,等敌人的兵力分散开来,分散在各个地点上的兵力变得弱小以后,我方再用强大的兵力,逐次在敌人的各个地点上进攻敌人而取胜。

“乱而取之”,是指如果敌军纪律严明、队伍整齐、团结一致,战斗力强,不好对付,我方要想方设法(例如让打入敌军内部的我军奸细)首先把敌国的内部搞乱,削弱敌军的战斗力;待削弱了敌军的战斗力之后,再采取有效的战斗措施,夺取敌人的目标。

“实而备之”,是说如果敌军的战斗力充实、强大,我军必须做好认真的战斗防御准备,决不可掉以轻心,导致战斗失败。

“强而避之”,是说当军事实力上敌强我弱时,我军并不是非要用弱小的兵力同敌人硬拼不可,而是可以暂时避开敌人对我军进攻的锋芒,与敌人周旋一番,待我军的实力变得强大,或者对我军有利的作战条件具备的时候,再同敌人展开战斗。

要想顺利地做到“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统兵之将要使用好间谍,首先把敌人那方面的情况侦察、了解清楚。孙子在《孙子兵法》的第六篇《虚实》和第十三篇《用间》中,系统地论述了与此有关的问题。

3.第三组“ 怒而挠之 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 亲而离之 ”——“诡道十二法”中最后的这四法,是针对敌军及其将领而言的。因为敌军及其将领是构成敌人战斗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敌军及其将领的身上作文章,也可以达到削弱敌人的战斗力,进而赢得战争胜利的目的。

所谓“怒而挠之”,是说如果敌军的将领智勇双全,不好对付,而我军通过侦察,了解到他有脾气暴躁、爱发火的性格特点,那么便可以针对他的这种性格特点,不断地在战争中挑逗他发火,让他丧失理智,产生指挥错误。

所谓“卑而骄之”,是说如果敌人的统兵之将性格稳重、冷静,指挥作战有谨慎、小心的特点,我方早已了解清楚,那么,我军也可以利用他的这种性格、作战特点,在战争中想办法让他骄傲自满起来,得意忘形,轻举妄动,发生指挥错误。

“佚而劳之”是针对敌人的军队而言的,意思是,我军如果经过侦察,了解到前来准备进攻我军的敌人,已经经过修整、有充沛的战斗力,就可以先不同敌人展开战斗,而采取各种措施使敌军劳累不堪,削弱敌军的力量,然后,再同敌人展开战斗。

“亲而离之”也是针对敌人的军队而言的,意思是,我军如果经过侦察,发现即将同我军作战的敌军上上下下团结一致、亲密无间、战斗力强,那么,就让我方潜伏在敌军内部的奸细,破坏敌军的团结,离间敌人,削弱敌人的战斗力。以后,孙子在《孙子兵法》的第十一篇《九地》中,比较详细地说明了用“亲而离之”的方法,可以把敌军的团结破坏到何等地步,孙子说:“所谓古之善于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持,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显然,如果把敌军搞成这样一种一盘散沙的状态,敌军也就无法正常地作战了。

至于“ 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 ”,则是孙子对“诡道十二法”之精神实质作的一个总结、概括。

所谓“攻其无备”,是说我军只要进攻,就要进攻敌人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准备不足、力量虚弱的地方、地点,因为这样进攻容易赢得战斗胜利。用现代英国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中的话来说,“攻其不备”就是要想让进攻战取得胜利,必须“沿着一条抵抗力最小的路线采取行动”。

所谓“出其不意”,主要是针对敌人的精神状态而言的,即我军采取的军事行动,必须令敌人始料不及,有突然性和隐蔽性,让敌人无法对付。只有这样的军事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结果。如果还是用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中的话来说,“出其不意”就是,我军的军事行动和作战要想奏效,必须“选择一条敌人期待性最小的行动路线”。

孙子在《孙子兵法》第一篇《计》里所说的“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也就是他在第六篇《虚实》里所说的“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这两种说法本质上是一个意思,都是就进攻战而言的。因此,可以看到,孙子“诡道十二法”总的精神实质,并不是侧重于“防御”,而是侧重于“进攻”;即便进行“实而备之,强而避之”的防御,防御的最后目的还是为了进攻敌人。换句话说,整个一部《孙子兵法》有重“进攻”而轻“军事防御”的弱点或缺点——这是我们在研读“诡道十二法”和整部《孙子兵法》时要注意的一个大问题,我在后面还要详加论述。

孙子在《计》篇第五段话中所说的“ 此兵家之胜 不可先传也 ”,其意思是说,虽然打仗时不能硬碰硬,不能只是走“直接路线”,而是要行“诡道”、走“间接路线”,讲究策略,而且,现有“诡道十二法”可供人们参考和选择——然而,一个统兵之将在作战时究竟应该怎样具体地行“诡道”,采用“诡道十二法”中的哪一种方法对付敌人,并没有一定之规,而必须根据战争中的具体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天时地形条件,根据敌军及其将领的不同特点,灵活、机动地使用;否则,如果呆板地、程序化地使用“诡道十二法”,则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机械主义”“教条主义”,不会达到理想的作战目的。战国时期的大哲学家荀况在《荀子·议兵》中说过:“权不可以预设,变不可以先图,与时俱迁,随物变化”,荀况讲的就是作战方法和策略必须根据战争中不同的具体情况而随时、随地、随着战争的发展变化,而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的道理。而有关创造性地、灵活地在战争中使用战略、战术和策略的问题,孙子是在《孙子兵法》的第五篇《势》中详加论述的,这个问题也就是他所说的“奇”“正”问题。我以后再详加述评。

在讲解完“兵者,诡道也”这段话的内容之后,请读者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孙子是在《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里讲“诡道”的,是在论述如何制定战争计划和实施战争计划的大前提下讲“诡道十二法”的。在这里必须指出,“战略”的核心内容和本质内容就是制定战争计划并且实施战争计划;制定战争计划并且实施战争计划同按照战争的客观规律指导战争有关,也同统兵之将及其军队在战争中发挥自觉的能动性有关。毛泽东曾经说过:“计划性……是为了争取主动权”;“战略计划,是基于战争双方总的情况而来的”,为了制定好战争计划,必须“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 而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所说的“诡道十二法”,只是包含在“战略”中的一部分内容,只是“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使用“策略”问题。“策略”要服从“战略”,而不能代替“战略”,不能够代替在研究敌我两国全部战略要素的基础上制定战争计划,也不能够代替按照战争的客观规律实施战争计划。换句话说,打仗,赢得战争的胜利决不能抛开“战略”,抛开制定战争计划和实施战争计划而只依靠“诡道”策略和“诡道十二法”。可是,现在学术界里却有人,把整个一部《孙子兵法》的精神实质归结成行“诡道”,实际上是企图以“策略”取代“战略”,片面地宣传“兵不厌诈”和“兵以诈立”,这是对中国古籍《孙子兵法》和中国传统兵学精神实质的严重歪曲。

第二,现在还有些人对《孙子兵法》中“兵以诈立”的说法作不适当的宣传,在互联网和讲台上随意夸大“诡道”和“三十六计”的作用,甚至提出“商者,诡道也”的错误口号,把欺骗企业同行和客户看作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这更是无稽之谈,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讲诚信的客观规律相冲突,这是一条歪道、邪路。

第三,现在学术界还有人以中国古代道家的老子讲过“以正守国,以奇治兵”的话为根据,声称搞政治是不讲“诡道”,不讲欺骗的。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国内外政治界的实际情况。其实,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在政治上并不正派,搞了许多欺骗人的“诡道”名堂,例子不胜枚举,只不过,凡是在政治上搞“诡道”,搞欺诈的政客,大多数人终究会垮台、身败名裂罢了。

六、“庙算”——认真制定“国家战略”计划的重要性

【原文】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 得算多也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得算少也 多算胜 少算不胜 而况于无算乎 吾以此观之 胜负见矣

【述评】 孙子在《计》篇中论述了他的战争观、战略要素观、君将关系、统兵之将在战争中的军事总任务以及“兵者,诡道也”之后,便开始论述“庙算”即制定战争计划的重要性了。《计》篇中的最后一段话非常重要,乃是这一篇的“压轴戏”。

前面已述,在中国古代社会,“庙算”就是一个国家如果遇到战争等国家大事,国君往往要把朝中的重臣、文武百官们召集到祖宗庙里或者庙廊之下,一起分析敌我两国的全部情况,讨论、研究怎样对付,最后,拿出如何处理的意见即战争计划来。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曾经明确地指出, 所谓 战略 就是制定战争计划并且实施战争计划 实际上 制定战争计划就是寻找战争规律的过程 而实施战争计划就是按照战争的客观规律而采取战争行动的过程 ,要想在战争中赢得胜利,一个国家及其军队的认识和行动必须符合战争的客观规律。

读者在研读《计》篇的最后一段话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古代国君和文武百官在“庙算”时讨论和制定的战争计划,并不仅仅是“军事计划”和“作战计划”,而是整个一个国家的“国家战略”计划,其中,既包括“军事计划”“作战计划”,也包括政治、经济、外交的“子计划”,还包括在战争中君臣之间的人事分工,甚至具体的作战方针和策略计划。因为战争绝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军事部门的事情,赢得战争胜利,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个社会领域、各条战线的努力和配合。总之,制定战争计划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好战争计划并不容易。

其二,孙子在《计》篇的最后一段话中,所强调的重点,不仅是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庙算”,必须制定战争计划,以便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而且是在“庙算”时,必须“多算”而不能“少算”。他认为从一个国家在进行“庙算”时究竟是“多算”还是“少算”的情形,就可以大体上预测到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的胜败结局了;如果不进行“庙算”,不下大功夫认真地进行“庙算”或者“少算”,这个国家在战争中肯定会失败无疑。

其三,从孙子对“庙算”问题的全部论述看,他认为战争并不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怪物,战争并不神秘,战争无论就其本质还是就其胜负结局来说都不是不可知的,战争的胜负结局是可以预测到的。显然,孙子在《计》篇中论述的“庙算”论,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可知论,而不是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他所论述的战争观和“国家战略”观,也都是朴素而正确的唯物主义战争观和战略理论。

【《计》篇内容提要】

总而言之,孙子在《计》篇中先后论述了六个问题:①“什么是战争?”,即孙子的战争观;②构成战争的敌我双方五大战略要素,以及预测战争胜负的计算方法,即“五事七计”;③国君和统兵之将的关系,亦即“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之间的关系;④统兵之将在战争中的军事总任务,即造“势”;⑤统兵之将的作战策略,即“兵者,诡道也”;⑥认真制定“国家战略”计划,即“庙算”的重要性。

上述六个方面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它们论述的都是孙子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所表达的是孙子“重战”“重智”“重计”的思想。这六个方面问题孙子在《计》篇中,还讲得比较简单、抽象,但是,他在《孙子兵法》以后的篇章里,还会进一步展开论述,会论述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具体。由此可见,孙子在《孙子兵法》中,确实使用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从全局到局部的思路和方法。

我想用下面的话来概括《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的内容:

“本篇立足于‘国家战略’的高度,论述了国君带领文武百官,使用智谋,从敌我两国的全面情况出发,谋划战争和制定战争计划的重要性;论述了构成战争的敌我双方五大战略要素和预测战争胜负的方法;论述了君将关系,统兵之将在战争中的军事总任务以及作战策略;强调了在战前进行‘庙算’和‘多算’的重要性。

“孙子在本篇中,实际上提出了自己朴素的唯物主义战争观和方法论,表达了‘重战’‘重智’‘重计’的思想。

“本篇列于《孙子兵法》十三篇之首,在《孙子兵法》全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FphgXhK0Pq+KjSMy1AZ5XzKlO4H+o/gA3iUwB1X35mf9asK6zH0gDQ4xIcmPhm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