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山丘上的佛塔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知道“浮屠”的含义是什么吗?在梵文中,“浮屠”就是“佛塔”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为死去的人造塔,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

“婆罗浮屠”就是“山丘上的佛塔”,有时也被译成“千佛坛”。它位于印度尼西亚日惹市西北30千米处的克杜峡谷,屹立在一座人工堆筑的小山丘上。塔基呈四方形,底层边长123米,从底层到塔顶最尖端原高为42米,据说塔顶钟形大佛龛的尖端某年因雷击而毁掉,因而现在实有高度只有31.5米。这座佛塔是由200多万块经过精心雕凿的火山岩石垒成的,既无门窗,又无梁柱,就好像一座小山一般。与佛教“色界”“欲界”“无欲界”三界之说相应,它分成塔基、塔座脚和主佛塔三部分。从第一层到第六层为塔基,四面的中间都有一条笔直的通道,一直通往顶层。从第七层开始变成圆形,一直到第九层,形成了顶塔的座脚。第十层是钟形的白塔,底面直径9.9米,庄严而挺拔,但塔内空空如也。有人说塔内原先有佛像,后来被盗走了。也有人说当初建塔时里边就是空的,寓意佛教的“四大皆空”。

在四方形的塔基部分,四层建有石壁佛龛432个,每一个佛龛里都供奉着一尊佛像。三层圆台建有72个钟形小塔,塔内也供奉着佛像。这些佛像按照东、南、西、北不同方向取有各自的名称,佛像的面部神情逼真传神,手指、手掌、手臂的动作千姿百态。佛塔各层都有回廊。回廊两侧的石壁上刻有各式各样的浮雕。假如把这些浮雕全部连接起来,长度可达290多千米。这些浮雕大多取材于佛经中的故事,也有的描述了当时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面貌。浮雕中的大象、孔雀、猴子、各种日用器皿以及热带果品等,都雕刻得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堪称艺术珍品。漫步在回廊之上,人们仿佛在研读一部形象化的佛教经典,难怪学者们称赞它是一部“刻在石块上的佛教史诗”。

婆罗浮屠建于公元8~9世纪,当时印度尼西亚正处于夏连特拉王朝统治时期。关于这个王朝,由于缺少文字记载,人们对它的了解少得可怜,因此围绕着婆罗浮屠的建造者就出现了种种不同意见,至今仍然没有做出定论。

婆罗浮屠兴于何人是个谜,废于何因也是个谜。它建成后还不到一个世纪,就渐渐被人遗忘了。其原因也许是其东南方向的墨拉比火山喷发后引起大地震,周围居民纷纷逃奔他乡,这里成了无人地带。也许是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尼西亚后,佛教逐渐衰微,佛塔随之备受冷落,以致断了香火,渐渐地被丛莽湮没。

1814年英国占领时期,驻爪哇总督托马斯·斯坦福德·拉弗尔斯爵士听说丛林中掩藏着一座古代建筑,立刻派员前去调查,终于找到了它,还清除了周围的碎石和杂草。尽管当时还没有能力对它进行修复,但总算让婆罗浮屠重新为世人所知。

1973年8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援助和印尼国内各界的捐助下,开始对婆罗浮屠进行大规模的修复。1983年这项工程宣告结束,前后历时10年,耗资2250万美元。婆罗浮屠经过整修后,古趣盎然,风貌如初,近拥碧翠,山环水抱,周围景色十分秀丽。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和旅游者来到此处,登临塔顶,还能望见烟波缥缈的印度洋,令人心旷神怡。

▲婆罗浮屠 alC0LEMN3WMzPN96Ktixtpur9wUjdYovcnvBKcWYXbHW0kwDNcPs2ppEv+2w+wn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