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巩固国王的地位,汉穆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这部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按照这部法典,人分为三个等级: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包括王室奴隶、自由民所属奴隶、公民私人奴隶。汉穆拉比制定的法典建立在两个最著名的原则基础上,一个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另一个是“让买方小心提防”。比如,两个自由民打斗,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另一个人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赔偿;如果被人打断了腿,也要把对方的腿打断。
▲古巴比伦城遗址
▲《石柱法》
但对于奴隶,以上两个原则都不适用。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了,只要他拿出一定数量的钱财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那么奴隶主什么也不必赔偿。法典还明文规定,如果一个奴隶不承认他的主人,只要他主人拿出证据证明他是自己的奴隶,那么这个奴隶就要被割去双耳。
这部法典以文字的形式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立在一座神庙里,故亦称《石柱法》。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石柱不知去向。1901年,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埃兰古城苏萨(今伊朗迪兹富勒西南)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一块黑色石头,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将这三块石头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形的石柱。它上方刻着人物的浮雕像,下方刻着楔形文字。这个石柱被运到了法国,藏在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经古文字学家解读,人们才知道石柱上的人物一个是古巴比伦人所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另一个恭敬地站在太阳神前面的就是汉穆拉比。因此,人们便把刻在这个石柱上的文字称为《汉穆拉比法典》。它是现存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