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亚速海战

17世纪末期,俄国还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同西欧相比,俄国几乎还处在中世纪时期。1689年,老沙皇阿列克谢一世的儿子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在少年军和嫡系部队的支持下,推翻了担任摄政王的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亚,成为新一代沙皇,史称“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画像

彼得一世曾经带着百余名随从来到阿尔汉格尔斯克港。俄国土地辽阔,却是内陆国家,没有自己的海军,没有出海口,当时只有一个阿尔汉格尔斯克港可以让人闻到大海的气息。当他看到汹涌澎湃的海浪时,不禁心旷神怡,忘情地大声喊道:“快给我拿水手服,我要上船出海!”随从急忙为他换好衣服,他兴奋地登上“圣彼得号”游艇,向深海驶去。渐渐地,他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想到俄国连一艘铁甲战船都没有,这艘游艇也不是俄国人的,就连他穿的水手服也是荷兰的。他幻想着能有这么一天,飘扬着俄国国旗的战舰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上游弋。

从阿尔汉格尔斯克港回来后,彼得一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普列谢耶沃湖畔建造了一所造船厂,他本人则开始学习航海知识。不久,这家造船厂的工人就模仿外国船只,成功地造出了一艘小型战船。彼得一世十分高兴,又从荷兰订购了2艘三桅战船,上边装有40门大炮。到了1696年,俄国人已经造出了1300艘平底战船。彼得一世亲自乘船出海,为俄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国家的战船而兴奋不已。

1696年,彼得一世第二次集结舰队向南进发,攻打土耳其人占领的亚速港。如果能攻克这个港口,俄国人就可以进一步打通黑海的出海口。彼得一世知道这要冒很大的风险,但他更知道俄国需要的是水域,没有出海口就不能生存,所以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值得的。俄国军队占领了亚速城墙下的堑壕后,开始攻城。但是亚速要塞非常坚固,一时很难攻下来,这时候双方胜败的关键就在海军身上。为了打这场海战,俄国和土耳其都投入了大批战舰,由于这些战舰大多是木制的,一旦中弹就很容易起火沉没,所以土耳其人侦察到彼得一世乘坐的指挥舰时,立刻集中所有的炮火进行攻击。土耳其人看到雨点般的炮弹都倾泻到那艘指挥舰上,以为它必定会带着浓烟和烈焰沉进大海。但让他们大惊失色的是,那些落到俄军指挥舰上的炮弹并没有爆炸,而是反弹了回来,有的甚至弹到土耳其人的舰船上。他们以为俄军有神相助,不敢贸然进攻,就在这时候,俄国舰队从四面包围过来,将土耳其舰队击垮。

取得了海战的胜利后,彼得一世又亲自指挥俄国舰队猛烈炮击亚速要塞。在战斗过程中,他经常出现在前沿阵地上,毫不畏惧地出现在敌人面前。彼得一世的妹妹听说后,非常替皇兄担心,彼得一世在给妹妹的回信中开玩笑地说:“我并非迎着子弹走去,而是子弹向我飞了过来。”

亚速海战后,俄国海军一举成名,赢得了全欧洲的赞赏和尊敬。 EgfXZU+HQE6NcaBbOmXqEG9mx76QxMX9kFAFz1SiTAS8Zku88aASr5bGZJA/Bb3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