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早川隆景入侵全罗道

接着叙述日军第六军团的战斗过程。第六军团由小早川隆景、小早川秀包、立花宗茂、高桥统增、筑紫广门的军队组成,根据丰臣秀吉的外征部署,该军团预计出兵15700人,其中小早川隆景出兵10000人。但根据小早川隆景家臣梨羽绍幽晚年写的回忆录《梨羽绍幽物语》记载,小早川隆景实际出兵8000人,因此第六军团的实际出兵人数最多只有13700人。

四月十九日,日军第六军团登陆朝鲜釜山浦,但没有打什么大仗。五月份的时候,他们进入了王京。在王京西北,有一座险峻的高山,朝鲜义兵聚集在山中,筑垒自保,等待时机收复王京。日军侦察到这一情况后,为除去心腹之患,由日军第一军团的有马晴信、第五军团的蜂须贺家政相继出兵,仰攻山峰。但朝鲜义兵占据山峰高处,不断对着日军射箭,使日军不能攻克山上的据点。被丰臣秀吉任命为外征总大将的宇喜多秀家,对立花宗茂说“请烦立花公”,恳请由他出马。立花宗茂答应了这一要求,随即出兵。虽然立花宗茂还很年轻,但却十分老成,他没有强行进攻山峰,而是先将一队精兵埋伏起来,另派步卒在山峰下割取稻草,然后故意示弱,做出一见到朝鲜兵就立即撤退的姿态。朝鲜义兵不知是计,以为可以趁此机会击破敌军,于是纷纷下山追赶,结果埋伏在周围的立花军很快就杀了出来,歼灭了这支朝鲜义兵。立花宗茂由此顺利上山,攻破了朝鲜义兵的营垒。 (《立斋旧闻记》)

五月二十五日,小早川隆景等人按照“八道国割”计划,率领日军第六军团从王京南下,向着全罗道进发。朝鲜全罗道巡查使李洸为抵抗日军的进犯,连忙做出部署:全罗道防御使郭嵘布阵于锦山,助防将李由义、南原判官卢从龄布阵于八良峙(全罗道南原郡东部山岭),李继郑布阵于六十岘(位于全罗道长水郡溪内面 ),张义贤布阵于釜项(位于庆尚北道金陵郡釜项面),金宗礼布阵于冬乙巨旨(所在地不详),同福县监黄进布阵于梨峙(全罗道山岭),全州义兵将领黄璞、罗州判官李福男、金堤郡守郑湛、海南县监边应井布阵于熊峙(全罗道山岭)。

日军第六军团则兵分三路,路线如下:

一、主力部队:庆尚道星州→茂溪县→金山,知礼→全罗道茂朱→龙潭→锦山。

二、别动队:忠清道永同→沃川→清川→全罗道茂朱。

三、僧将安国寺惠琼:庆尚南道→全罗道。 (《宣祖昭敬大王修正实录》)

在三路人马当中,最先行动的是安国寺惠琼。他其实应该是跟着第七军团的毛利辉元主力来的,一直在庆尚道,没有和小早川隆景会合。五月以后,安国寺惠琼如毛利吉成一般,冒领名号,自称全罗监司,向朝鲜士民宣称自己是全罗道的最高长官。随后,他率领900日军、18艘倭船,从庆尚道的金海府出发,抵达咸安,准备渡过鼎津(咸安与宜宁之间的江流)西进,进入全罗道,与小早川隆景等人率领的第六军团会合。但有“红衣将军”之称的庆尚道义兵将领郭再祐出动人马,在鼎津对岸与安国寺惠琼隔江对峙,使其不能顺利过江。

安国寺惠琼受阻于郭再祐,不能渡过鼎津西进全罗道,只好乘船溯江北上,再找合适的渡江地点。他到达咸安北岸的灵山、昌宁一带后,准备由此渡过歧江,西进全罗道。灵山、昌宁对岸的宜宁、草溪百姓,听闻日军将要攻来,非常害怕,他们有的逃窜进了山谷之中,有的却打出了欢迎日军的旗号。郭再祐听说后,又驰赴草溪一带,对朝鲜士民晓以大义,并发放军饷犒劳将士,使他们严加守备。安国寺惠琼麾下的日军见郭再祐的部队队列整齐,害怕地说:“此必鼎津红衣将军。”不敢贸然渡过歧江西进的日军,继续溯江北上,寻找合适的渡江地点。

之后,安国寺惠琼率领日军船只,经玄风的双山驿(昌宁北面)渡江西进,终于抵达对岸的星州。但郭再祐紧追不舍,又追击至星州安彦驿路,率领精兵袭击日军。然而终因彼众我寡,郭再祐仅仅斩获了几颗首级,就不敌败退了。

击退郭再祐以后,安国寺惠琼从星州西进,抵达庆尚道边境的知礼,然后由此西进,进入全罗道。紧接着,安国寺惠琼向全罗道的茂朱县进发,与从忠清道南下的日军第六军团别动队会合,声势瞬间壮大。而留守在锦山的全罗道防御使郭嵘、留守在冬乙巨旨的金宗礼,面对日军来袭,吓得不敢抵抗,直接放弃了各自的阵地,逃向锦山西南面的高山郡。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第六军团顺利地一连打下茂朱、锦山、龙潭、镇安诸邑。 (《乱中杂录》)

之后,小早川隆景率领的日军第六军团主力部队也进入全罗道,以锦山作为后方大本营,向着全罗道的首府全州进兵。因日军声势浩大,附近的朝鲜百姓纷纷投靠日军以求自保,其中以锦山、龙潭两地为甚。 (《乱中杂录》)

七月八日黎明,日军第六军团的数千先锋迫近全州的前哨站点熊峙,霎时间喊杀冲天,放炮如雨。驻守熊峙的是全州义兵将领黄璞、罗州判官李福男、金堤郡守郑湛、海南县监边应井,事先在山上布满木栅,横断山路,以阻碍日军进兵,但没有成功。数千日军先锋放着铁炮、提着日本刀,直驱上前与李福男等人交战。朝鲜守军发起了敢死冲锋,将士们个个殊死奋战,射杀了许多日军士兵。

日军在朝鲜军的冲击下,稍稍有所退却,但傍晚时分,日军援军大至,漫山遍野,不可胜数,于是又重启攻势。兵力得到增强的日军分道进攻,白刃交错,铁炮弹丸像冰雹一样狠狠落下,使朝鲜军陷入了不利境地。过了不久,又一股日本援军抵达战场,与之前的两股日军合兵一处,势如风火。黄璞的部队矢竭力尽,溃退到李福男的阵营。日军乘胜突进,登上山岭,造成李福男的部队一同溃败,郑湛和边应井二人战死。李福男且战且退,杀出重围,退兵到全州东面的安德院。日军虽然攻占了熊峙,但同样伤亡惨重。 (《乱中杂录》《惩毖录》《梨羽绍幽物语》)

第二天,小早川隆景等人率领日军第六军团的主力部队越过熊峙,前往进攻全州。在紧张的局势之下,全州城中的官吏都想弃城逃走。危急时刻,全州出身的前典籍李廷鸾进入城中,敦促吏民固守城池,才终于使人心安定下来。而日军也因为在前一天的熊峙之战中多失精锐,不敢贸然强行攻城。全罗道巡查使李洸见日军迟疑,便在城外布置人手虚张声势,以此迷惑敌人,并让他们白天多张旗帜,晚上在山上点燃许多火把。日军来到全州城下,因为摸不清朝鲜军虚实,只是层层包围了全州,不敢贸然攻城。 (《惩毖录》)

趁着小早川隆景率领主力部队南下全州的契机,全罗道其他地方的朝鲜义兵对日军后方大本营锦山来了一次突然袭击。招募了六七千人的全罗道义兵将领高敬命,原计划从全罗道进入忠清道边境的连山,准备北征日军。但他听说日军第六军团已迂回进入全罗道并占领了锦山之后,就断绝了北上的念头,表示:“我等皆恃湖南(全罗道),为之根本。而见贼不逐,惟以北行为意,则是自绝其根本。不如还兵击之,以去后顾之心,然后众情可安。”

之后,高敬命率领义兵回到全罗道,进驻锦山北方的珍山,准备攻打锦山日军。高敬命帐下的从事官柳彭老,考虑到日军人数众多,劝说高敬命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应当先与朝鲜官军联合,分守险扼,等日军懈怠下来后再四面出击。由于柳彭老其貌不扬,还瞎了一只眼睛,人们都很轻视他,根本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七月九日,高敬命与全罗道防御使郭嵘(先前日军袭向锦山时,郭嵘不战而逃)合兵,分为左右两翼,进屯锦山城外4公里处。高敬命先派出数百精骑,使他们奔赴锦山城下,驰射日军。军官金廷昱因坐骑在交战中受伤,掉头便走,日军乘势追击,打退了朝鲜军。傍晚,日军退回到锦山城内,高敬命又派出30多个身手敏捷之人,让他们潜到锦山城下,展开偷袭。奇袭部队先是纵火焚烧了城外的公私家舍,又接连使用震天雷,火势蔓延到了城内的仓库。日军让城内的朝鲜女人用水灭火,自己却躲在城里不出来。太阳落山后,奇袭部队就退了回去。

七月十日,高敬命率领全罗道义兵,郭嵘率领全罗道官军,一同进兵攻打锦山城,义兵战北门,官军战东门。日军见朝鲜军阵仗很大,便全部从城内杀了出来。他们察觉到朝鲜官军比较脆弱,就先突击官军。朝鲜官军的前锋将领是灵岩郡守金成宪,他抵挡不住日军,骑上马率先逃跑。这引起了恶劣的连锁反应,继金成宪之后,官军大将郭嵘望风逃走,整个官军队伍瞬间瓦解,并直接导致了义兵的崩溃。高敬命和他的儿子高因厚、从事官柳彭老等人全部阵亡,只有高敬命的长子高从厚冲出重围,幸免于难。 (《乱中杂录》) 此战,是为第一次锦山之战。

七月二十日,小早川隆景率领日军第六军团主力部队从全州回奔锦山,其中有一支数千人的部队在回军途中经过梨峙时,在山岭上遭遇了全罗道都节度使权栗、同福县监黄进,两军由此发生交战。日军从一开始就利用自身优势,对着朝鲜军齐放铁炮,炮弹如同冰雹一样纷纷向朝鲜军砸去。黄进勇冠三军,挺身搏战,却不料被日军铁炮打中而死,全军士气大减,纷纷抱头逃走。申时(下午3时至下午5时),日军打进朝鲜军在山岭上的阵地,跃入砦栅。情急之下,权栗挺剑大呼,冒着被铁炮、弓箭射中的危险督战。此举大为鼓舞士气,朝鲜士兵莫不奋勇冲锋,极力拒守,他们呼声震天,不断射箭、投石,以反击日军。结果,日军在朝鲜军的奋力抵抗下被打得抱头鼠窜,他们卸下沉重的盔甲,拖拽着同伴的尸体逃命,一路上丢弃了许多的军械物资。据《宣庙中兴志》记载:“贼兵大败,积尸如山,流血成川,草木为之腥臭。”自此之后,日军第六军团的主力部队退还全罗道的大本营锦山,不敢再轻易出战 。(《乱中杂录》《再造藩邦志》《宣庙中兴志》) 此战,是为梨峙之战,朝鲜方面又称为“梨峙大捷”。权栗也因为此战的胜利而替代李洸,官拜全罗道巡查使。

八月,权栗开始主动进兵攻打日军第六军团主力屯驻的锦山城,但始终不能攻克。为此,权栗向忠清道巡查使尹先觉发出请求,希望能够将忠清道的义僧将领灵圭调遣到全罗道,作为全罗道官军的前锋。尹先觉同意了权栗的请求,派遣灵圭从忠清道南下。忠清道的义兵将领赵宪不甘落后,带上700义兵追了上去,和灵圭一起进入全罗道。权栗原本与灵圭、赵宪约定好在八月十七日一同发兵,但是到了约定的日期,权栗却迟迟没有来。赵宪的脾气很不好,恼怒权栗爽约,决定自己先率军进攻锦山。灵圭对其苦苦劝谏,提醒他必须要有官军应援。但赵宪就是不听,不等权栗传来消息,就带领他的700人马进兵锦山了。这点兵力,显然是不敌上万日军的,但灵圭还是带了他麾下的数百僧兵跟了上去。灵圭的部下认为此去必败无疑,请求灵圭不要跟上去。但灵圭却说,如果他不跟上去,就没有人救赵宪了,因此还是决定共同出发。

八月十七日,灵圭与赵宪布阵于锦山城外2公里处。就在灵圭军粗粗扎好营帐,赵宪军还站在露天的原野上时,锦山城内的日军突然杀出,赵宪的军队很快就全军覆灭了,不消片刻,灵圭的军队也随之消亡。此役,是为第二次锦山之战,朝鲜军战死者十之八九。 (《闻韶漫录》)

这一战过后,朝鲜史料《壬辰日录》记载:“贼亦于是夜,遁向庆尚道,贼自是不敢复犯湖南,盖大挫也。”根据这一记载来看,虽然日军第六军团在第二次锦山之战中几乎全歼朝鲜军,但自身也同样严重受创,于八月十七日夜放弃锦山,逃窜至庆尚道。然而,这一记载是严重错误的。日军第六军团的总兵力在万人以上,不可能被千人左右规模的朝鲜军骚扰后就遭遇重创,而且第二次锦山之战本身便是朝鲜军溃灭,没有对日军造成重大损失。

根据《乱中杂录》的记载,直到一个月后的九月十六日,日军第六军团才从锦山撤退,并放弃了对全罗道的“经略”,经由庆尚道的星州、开宁,撤向忠清道的沃川。而撤退的原因,则是因为王京的日军高层开会讨论后,担忧明军将大举增援朝鲜,所以将日军第六军团从全罗道调到王京前线,以巩固前线阵地的防御。 5qXtFi2JNkyGJjEDJZq867uKjfM8CFYnp1LssBDq6miq42N/Y7RU6y2IQ+sS1Ik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