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践行立命之学超越宿命

【原文】

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 [1] ,为疏 [2] 一通:先求登科 [3] ,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云谷出“功过格 [4] ”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且教持 [5] “准提咒 [6] ”,以期必验。

语余曰:“符箓 [7] 家有云:‘不会书符,被鬼神笑。’此有秘传,只是不动念也。执笔书符,先把万缘 [8] 放下,一尘不起。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 [9] 开基’。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 [10] 处感格 [11]

“孟子论立命之学,而曰:‘夭寿不贰 [12] 。’夫夭与寿,至贰者也!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细分之,丰歉不贰,然后可立贫富之命;穷通 [13] 不贰,然后可立贵贱之命;夭寿不贰,然后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 [14] 之矣。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 [15] 、一毫将迎 [16] ,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 [17] ,即此便是实学。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

余初号 [18] “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 [19] 也。从此而后,终日兢兢 [20] ,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 [21] ,到此自有战兢惕厉 [22] 景象。在暗室屋漏 [23] 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 [24] 容受。

到明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中式 [25] 矣。

然行义 [26] 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 [27] ,而醉后放逸 [28] 。以过折功,日常虚度。

自己巳岁发愿,直至己卯岁,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庚辰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 [29] ,就东塔禅堂回向 [30]

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生男天启。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数已满。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授宝坻知县。

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 [31] 焚香告帝。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 [32] 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 [33] ,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 [34] 此事,心颇惊疑。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

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

【注释】

[1] 发露: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

[2] 疏:分条说明的文字,此指拜忏时所焚化的祷告文。

[3] 登科: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亦称“登第”,此处指了凡先生首先求得考取举人。

[4] 功过格:考查每天功过之表格或书籍。将每日所行之事分别善恶,就其善恶给予点数,或为一功(加一点)或为一过(减一点),如此每日在就寝前自己计点,至月末小计,至年末则作总计算。依此作为权衡鬼神赐福降祸的依准。

[5] 持:受持,持而不散。持“准提咒”,集中思想念“准提咒”,没有其他杂念。

[6] 准提咒:出自《准提陀罗尼经》,《佛教念诵集》常念诵的咒语,“十小咒”之一,每天功课必念。咒语和读音如下:

duō nán sān miǎo sān tuó zhī nán zhí tuō ǎn zhé zhǔ zhǔn suō

[7] 符箓(lù):道教中的一种法术,道士画来驱使鬼神的符号。

[8] 万缘:指一切因缘、众多缘分。此处指世俗众多的事务。

[9] 混沌(dùn):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那个时候的世界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幼学琼林》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混沌开基,指回到元气未分、没有分别、浑然一体的初始状态,就奠定了整道符的基础。

[10] 无思无虑:没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

[11] 感格:感于此而达于彼,也可理解为感动,感化的意思。格,感通的意思。净空法师说:“感格,求感应。于心性求感应,于上天求感应,都要用真诚心,所谓‘诚则灵,不诚无物’。”

[12] 夭寿不贰:无论短寿,还是长寿,都没有两样。夭寿,这里指短寿和长寿;不二,没有两样,专一,一致和相同的。孟子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sì)之,所以立命也。”(出自《孟子·尽心上》)其意为:要保持自己的仁爱之心,养护自己的善良本性,以此来奉事上天。无论短寿,还是长寿,都不要看成两样,努力修行等待命运的安排,这就能改造自己的命运。

[13] 穷通:困厄与显达。

[14] 该:包括。

[15] 觊觎:渴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16] 将迎:逢迎,迎合。净空法师说:“‘将迎’,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攀缘’。”

[17] 直造先天之境:直接造就了自性本有的清净境界。净空法师说:“‘直造先天之境’,就是佛法讲的‘返本还源’,也就是说自性流露,不是凡夫的境界。这里面有真乐,法喜充满,真正是离苦得乐,这是觉悟的人所求的。”

[18] 号:古人名、字、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并取“字”。名、字之外再用“号”,用号的在社会上是比较有身份、有地位了。净空法师说:“古人成年之后,没有人再称他的‘名’了,这是对他尊敬。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没有行冠礼之前,大众皆可以称他的名,行了冠礼之后,表示他已成年了,如果称他的名就是对他不尊敬。那要怎样称呼呢?就是在行冠礼时,他的同辈、兄弟、同学、朋友送他一个‘字’,从此以后称他的字,不称他的名,一生都是如此。纵然将来做官,朝廷上皇帝也称他的‘字’,不称他的‘名’。若称名,必是他犯法有罪了,他要被判刑罚罪。这些称呼上的常识,不可不知道。若对他更恭敬,‘字’也不称了,称他的‘号’,或是出生地名——他是某一地方出生的。表示这个地方出了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大人物。称地名是最恭敬、最尊敬的。”

[19] 窠(kē)臼(jiù):原指旧式门上承受转轴的臼形小坑。比喻旧有的现成格式;老套子。

[20] 兢兢(jīng):小心谨慎的样子。《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1] 悠悠放任:悠悠,游荡,懒散不尽心;放任,指不加约束,任凭其自然发展。

[22] 战兢惕厉:战兢,即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惕厉,亦作惕励,指警惕谨慎,警惕激励,语出《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23] 暗室屋漏:指人看不见的地方。暗室,黑暗的房间;屋漏,古代内室的西北角施设小帐的地方。

[24] 恬(tián)然:指安然、不在意的样子。

[25] 秋闱(wéi)中式:秋季考试考中了举人。闱,科举时代的考场。因为考举人的乡试在秋季举行,所以乡试称为“秋闱”;考进士的会试在春季举行,所以会试称为“春闱”。中式,指考试考上、上榜。

[26] 行义:躬行仁义。净空法师说:“‘行义未纯’,‘义’是道义,或者说得更浅一点就是义务。帮助别人,不要求报酬的,这是义务。儒家教我们的五伦十义,由此可知,‘行义’是性德。父母对于儿女的爱护教导是义务,儿女对于父母孝顺也是义务。兄友弟恭,乃至于朋友有信——于朋友信实——这都是义务。义务就是应当这样做的。人与人之间应该要互爱,应该要互敬互助,了凡居士懂得,虽然是做,但做得不纯,里面掺杂个人利害。我去帮助他,对我自己不利!这一考虑就不纯了,也不能够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这是自己反省,虽然做,做得不够。”

[27] 操持:操守、立身处世的原则。

[28] 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

[29] 上人:对智德兼备而可为众僧及众人师者之高僧的尊称。《释氏要览·卷上》谓,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

[30] 回向:将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给某人某事。了凡先生是在求举人时,许愿行三千善事以报天地祖宗的恩德,现在完成了,就需要回向报恩。佛经所说“回向”意义甚多,《三藏法数》说:“三业(指身口意)所修一切诸善,乃至忏悔、劝请种种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证菩提,是名回向。”

[31] 赵阅道(1008~1084年):名抃,字阅道,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为政相当廉洁俭朴,不喜欢繁文缛节。他同时也是个相当重视自身修为、学道有成的人,每到夜晚,必先沐浴、焚香,再将日间作为恭谨地秉告上天。常亲近蒋山法泉禅师,累官至参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后谥清献,苏轼曾为之作《清献公神道碑》。

[32] 颦(pín)蹙(cù):皱紧眉头。

[33] 区处:区分处理;这里是清理核实、调查上报的意思。

[34] 委有:确实有。

【译文】

因此,我在佛前至心忏悔,把往昔的过恶毫不隐瞒地全都说出来,并且写了一篇祈祷文:先求考上举人,发誓要做三千件善事,以报天地祖宗的恩德。

云谷禅师见我忏悔发愿行善,就拿出一本功过薄指示给我看,要我把所做的事,每天都登记下来。有善就记下点数,有恶就扣除点数。并且教我集中思想念“准提咒”,消除其他杂念。通过这样去努力,希望我的愿望早日实现。

云谷禅师对我说:“专门画符的人有一句话说:‘画的符不灵,会被鬼神耻笑。’这其中是有秘诀的,那就是画符时不动其他杂念。提起笔来画符时,先在心里把所有的事都放下,就连一个细微的念头也不起。从这种无念的状态开始,然后画一点,这一点就叫‘混沌开基’。由此而一笔画成,没有一点杂念,这道符就灵。凡是祈求上天、改造命运,都要把一切都放下,进入没有杂念的境界,这个时候才能求感应,用真诚心感动天地。

“孟子在论述改造命运的原理时,说道:‘要把短命与长寿看成没有两样。’可短命与长寿完全不同,怎么能不是两样啊!仔细想想,当我们心中没有一个念头,这个时候哪里还有谁短命谁长寿的区别呢(过去、现在、未来联成一体,就没时间的分别了,凡夫因善恶不同之念而轮回六道)?再仔细地分开来讲,如果将丰收与歉收看成没有两样,然后就可以安身于富贵或贫贱的命运中(贫富都是因果报应,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处于富贵的人也可能变为贫贱者,多做善事才能保住未来富贵,处于贫穷的人也可以变为富贵者,努力多做善事就能改造命运);如果把困苦和显达看成没有两样,然后就可以安身于困苦或显达的命运中;如果把短命和长寿看成没有两样,然后就可以安身于短命或长寿的命运中。人生存在世间,唯有生死是最重大的事了,所以孟子只说了‘要对短命与长寿没有分别’,其实对其他一切顺逆的命运(富贵和贫贱、显达和困苦、长寿与短命)都不要起分别心,都可以类推,都包括在‘夭寿不二’这句话里了。

“至于孟子说到‘修身以待之’,这是指积累功德以祈求上天感应的事。说到‘修’,就是修行,修正错误的行为,把自己所有的过恶(身体、语言、意识所产生的罪业),都应当全部改正,清除干净;说到‘待’,是要听从命运的安排而等待,要将一丝一毫的非分之想、一丝一毫的攀缘之心,全部斩断清除。到达这个地步,就直接造就了自性本有的清净境界,这就是真实的学问。

“你心里还有妄想执着,只要能持诵准提咒,不要记次数,也不要间断,念得纯熟了,念中好像不念了,不念实际上还在念,一直到念头不再被杂念干扰,于一切境界不动心,那么感应就会出现了。”

我原来的号叫“学海”,听完禅师这席话,这一天我就改号为“了凡”,大概意思就是明白了改造命运的道理,就不再走到凡夫的老路上去、受命运摆布了。从此以后,我整天小心谨慎,与从前相比感觉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了。从前只是虚度光阴,任其发展;而现在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警惕自己,唯恐有过失。在无人之处,也常恐得罪于天地鬼神;遇到有人憎恨我、毁谤我,也自然能够不在意,宽恕对方而不予计较。

到第二年,礼部有考试,孔先生算我该考第三名,忽然考上第一名,孔先生的话开始不灵验了,而秋天的乡试,我考中了举人。

然而,这个时候我践行仁义还不纯洁,夹杂有私心,反省自己还有很多失误:或是看见善事,虽然做了,但不能勇往直前;或是到了救人的时候,心中还犹豫不定;或在行动上勉强为善,而语言上却常说错话;或在清醒时还能有操守,有原则,而酒醉后却放纵自己,任性妄为。功过相抵,虚度了很多光阴。

从己巳年(隆庆三年,1569年)发愿,直到己卯(万历七年,1579年)年,一共经过了十余年,我才完成所许下的三千善行。圆满之时,我正随从李渐庵军队入山海关,没来得及回向。直到第二年(1580年)回到南边的家乡,方才请性空、慧空等大和尚在东塔禅堂回向。

求科第的愿完成后,我就再发求子的愿,也许下做三千件善事来实现这个愿望。第二年,就生了儿子天启。

我每做一善事,随即用笔记下来。你母亲不会写字,她每做一件善事,总是用鹅毛管在日历上印一红圈来记数。这些善事,或是布施饮食给穷人,或是买动物来放生,有时一天多达十多个圈。到了癸未年(1583年)八月,历经四年,所许的三千件善事已经全部完成。于是我再次邀请性空等大和尚在家里庭院中做回向仪式。

癸未年(1583年)九月十三日,我又发求中进士的愿,许下做善事一万件来实现这个愿望。过了三年,我五十一岁时考中进士,并任命我为宝坻县(京城附近的一个县)知县。

我预备了一本有空格的小册子,取名为“治心编”。每天早晨我要去县府处理公务、审问案子时,就叫家人把这本小册子带给守门人,让他放在办公桌上。我当天所做的善事恶事,无论多么细微,都一一记到这个本子上。晚上就在家里庭院摆上案桌,穿上官服,点上香,仿效赵阅道,将日间所做之事一一向天帝禀告。

这个时候,你母亲看见自己所行的善事不多,总是皱着眉头对我说:“以前住在家中,我帮着做,所以能完成你许下的三千件善事。现在你许下做一万件善事,我们住在衙门的深宅大院里,没有什么善事可做,这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圆满啊?”

想起你母亲的话,我晚上就做了梦,梦见一位神人,我就把一万件善事难以做完的原因告诉他。神人说:“仅仅减粮这件事,你所许下的一万件善事就已经完成了。”

原来,宝坻县的粮赋,每亩田是二分三厘七毫,我见百姓负担太重,就调查实情,禀报上级,上奏朝廷,最后减至一分四厘六毫。所以确实有减粮一事,使我吃惊的是,神人怎么也知道,真如他说的能抵一万件善事吗?我有些疑惑了。正巧幻余禅师从五台山来,我就把这个梦告诉他,并问这事能不能够相信?

幻余禅师回答说:“只要善心真切,就是一次善行也可以抵得上一万件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使万民受福呢!”

我听了幻余禅师的话,确信自己已经满了一万件善事的愿,就立即捐上俸银,请他在五台山斋僧一万人,为我回向。

孔先生算我五十三岁去世,虽然我没有祈求过长寿,五十三岁那年却平安无事地度过,今年我已经六十九岁了。

【解读】

本章了凡先生现身说法,以自己践行立命之学超越宿命的亲身经历,告诉儿子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坚持不懈、努力积德行善,那么未来的命运就可以由自己主宰。

孔公算定了凡先生这一生考不上举人、进士,也没有儿子传宗接代,并且只能活五十三岁。所以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考上举人。他许诺做三千件好事,然而还没等好事做完,第二年就考上了举人。然后他再许诺做三千件好事求子,与前面一样,好事还没做完,就在第二年生下儿子天启。最后了凡先生许诺做一万件好事求考中进士,与前面两次一样,也没等做完好事,经过三年时间就考中了进士。

了凡先生之所以能够提前实现自己的愿望,是因为他发愿真诚,做事认真,用功过格记载善恶,辅以持咒清净身心,每走一步都不落空,这样才能感应道交,很快实现自己的愿望。

常言道,心诚则灵。做人要真诚,才能与上天感应,天必赐福给你。印光祖师给《了凡四训》写序,在这一篇序文里面,一开头就说“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净空法师解读说:

“诚明要一致,这就成圣了。‘诚’是定、是体;‘明’是慧、是用。诚、明一致,就是定慧、等用,也就是体用不二,这才能证入。佛法里面讲证、讲入,《华严经入法界品》说的不二就叫入。诚就是明,明就是诚,诚明不二;诚是体,明是作用。我们应当从哪里修起?要从‘诚’字修起,诚了就会放光明,若要从‘明’上修起,就不容易,相当之难,明了这个道理,可见得千经万论、无量的法门都是教我们修定,修定就是教我们学诚。

“前清曾国藩先生解释‘诚’字,他的定义是:‘心里面没有一念的时候叫作‘诚’,动了一念就不诚了。’心里面一念不生,这是定,在佛法叫作‘三昧’现前。可见得儒家并不是不懂,他懂这个道理。可是现代人对这个字的真正意义,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说到‘诚明’,都觉得我很诚心,以为自己心很诚,以为自己很明,看东西大概不会看错。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他还以为很诚了,这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没有颜回的反省功夫,没有曾子、蘧伯玉每天检点自己的功夫,自己有了过失还不知道,所以没有成就。如果晓得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进自己的过失,得到‘定慧等用’‘诚明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不知不觉转凡成圣,证得圣果了。”

曾国藩说“诚”的原话是“一念不生是谓诚”,净空法师多处讲经时提到这句话。他在讲解《无量寿经》时说:“儒家讲的至诚,真诚到极处,这是真心。曾国藩先生给这个‘诚’下了个定义,说得好,跟佛法非常接近,他说什么叫‘诚’?‘一念不生是谓诚’。你起个念头,不诚;不起心不动念,这‘诚’,是真诚。”

然后净空法师讲到真诚才能有感应,不真诚只能欺骗自己,天地鬼神知道人心中所有念头。别以为做了坏事别人不知道,天地鬼神知道,然后就会根据罪过大小予以惩罚。所以要想改造命运,绝对不能欺骗,许诺做善事,绝对不是应付,一定要一件件去兑现。真诚心与天心相应,所以往往不用等到善事做完,福报就现前了。正如净空法师所说:“真诚心跟佛菩萨起感应,妄心完全是跟六道起感应,妄心有善恶,善心感的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恶心感的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现在世道人心大家都知道不善,非常不善,所以现在人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不是在天堂,也不是在人道,天人是善心,不是善心到哪一道去?统统到下三道去了。有很多人不相信,等到自己下去了后悔莫及!”

以上所述,说明了真诚心是三善道与三恶道划分的标准。六道轮回或许有人不相信,但真诚心也是今世命运趋吉避凶的法宝。只要生起了做好人的真诚心,不再悠悠度日,任其发展,而是如了凡先生一样“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警惕自己,唯恐有过失。在无人之处,也常恐得罪于天地鬼神;遇到有人憎恨我、毁谤我,也自然能够不在意,宽恕对方而不予计较”,这样的好人,命运自然很快就能改变。“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所以,自己发起真诚心积德行善,走自己的路,休看他人的眼色。

云谷禅师告诉了凡先生念咒,这是生起真诚心的一个重要方法。不要把念咒视为迷信,因为人的妄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清除的,人的心中不想五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就会生起贪嗔痴等妄念,财、色、名、食、睡纷至沓来,只有依靠念咒的力量才能抵抗这些外在的诱惑。所以佛教净土宗就告诉人们时刻不停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不是夸张,因为你的心中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就是清净心,这个清净心就把前世无量无边罪过都清除了,所以吉祥自然就能跟着你。同样道理,念准提咒也与念佛号一样,念咒一遍,亦能消除无量亿劫生死重罪。这就是了凡先生一边行善,一边念咒,使他改造命运取得了事半功倍效果的秘诀,我们怎么能够不学习呢?

准提咒实际也是观音菩萨的咒,“准提菩萨”是观世音菩萨在密教里的化身。佛言:“若一心静思诵此咒,满九万遍,无量劫造十恶五逆,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所生之处,常遇菩萨,丰饶财宝。”《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中说:“此咒能灭十恶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功德。持此咒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不拣净秽,但至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增寿无量。迦摩罗疾(大病名)尚得除瘥,何况余病!若不消灭,无有是处。”这是说明此咒的神奇之处,不仅效果神奇,而且没有条件,不管什么人,不管所处什么环境,都可以念。出家比丘、在家俗人,无论吃肉还是吃素,无论所处之地是干净还是污秽,都可以念,这是毫无条件的咒啊,不像其他很多密咒,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念,否则就是亵渎佛菩萨。

同样念经也有殊胜功德,了凡先生是读书人,念经自然是没有难度的,为何云谷禅师开示了凡先生念咒而没有劝他念经呢?因为了凡先生念咒能更快取得效果,正如净空法师所说:“为什么云谷禅师不教他念经,要他念咒?念咒的目的是要恢复清净心,不要胡思乱想。咒没有意思,没有办法想意思,一直念下去,念久了心就清净了,目的在此。所以念经、念咒、念佛,目的都相同,这要应机施教。因为如果了凡,教他念经,他会想经中的意思,所以教他念一个咒。佛门里也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都是讲求实行。”

幻余禅师说:“只要善心真切,就是一次善行也可以抵得上一万件善事。”这也是一个事半功倍的行善之法,这个方法不是投机取巧,同样也是要你发真诚心。所以,无论是念咒,还是行善,只要生起了真诚心,那么就能速见成效。

【例证】

“净意道人”的命运变化

(出自《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明朝嘉靖年代,江西有位俞公,名叫俞都,字号良臣,博学多才,十八岁成为诸生,每回考试必定高中。到壮年时,家中贫穷,俞公带领传授弟子与同学弟子十余人,组织成立文昌社,倡导惜字,放生,戒杀,戒口过,施行多年。后来,俞公前后七回应试都不中,生五个男孩,有四个夭折。第三个孩子聪明秀气,左脚底有两颗痣,夫妇都很疼爱。八岁时,在乡里走失,不知去向。生下四个女孩,仅仅剩下一个。夫人伤心过度而双目失明。俞公终年潦倒,越来越贫困。反省自己,不知因什么过错,而惨遭上天惩罚。四十开外后,每逢除夕,自己用黄纸写疏文,祈求灶神,能够上达天帝。经过数年,也没有回应。

到四十七岁时,除夕日和失明妻子及女儿,夜间坐着,室内平静凄凉,忽然听到叩门的声音。俞公拿烛火探照,看见一位头戴角巾、身穿黑服、发须半白的人,进门打一长揖而坐,口称姓张,从远路而来,听到你们家中发出愁叹之声,特意前来慰问。俞公心中诧异,对他很恭敬。向他说出平生读书累积善行,到现在功名不成,妻儿不全,衣食不继,又焚疏祈求灶神,上达天帝的事。

张先生说:“我知道你家事情很久了,先生恶的意念太重,专门追求虚名,满纸怨天尤人,陈诉上帝很不恭敬,恐怕受罚不止如此!”

俞公惊讶说:“听说在冥冥中,有细微善事,神就会记录下来;我誓愿做善事,奉行规章已经很久,难道算是虚名吗?”

张先生说:“就规条中‘惜字’一项,先生的朋友和门徒,多用书写过的文章及旧书籍,糊窗户包物品,甚至拿来擦桌椅,而且还借口说不要污秽,进而将它烧掉。先生每日亲眼看到,从不诫说一句。从外面拾获字纸,带回家中焚烧,有什么助益呢?社中每月放生,先生为之奔逐,可慈悲心并没有发出来,只是跟着世俗做做样子而已。先生家虾蟹之类生命,也经常进入厨房,它们不是生命吗?再说‘口过’这一条,先生言语敏捷微妙,交谈者常倾倒于你。先生话说出口,心里也觉察出有伤厚道,但与朋友熟了说话惯了,随顺风气,谈笑风生,低俗言语不能禁止。口舌所到之处,早已触怒鬼神,阴德簿中不知已经记下多少口过。可你竟然还自以为是,以厚道者自居,这是欺己欺天。‘邪淫’虽然没做过,但只要见到别家美女,必然久看不动,心中思念久久不能平息,只是没有因缘相助。如果一旦有缘相遇,能像鲁男子(指春秋时鲁国人颜叔子不近女色,时人称他为“鲁男子”,不是指“柳下惠”)那样而不动心吗?所说终身没有邪念,难道能够欺骗天地鬼神吗?真是妄言。先生自己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尚且这般情形,更何况其他人呢?你每年焚烧的疏文,都呈献给了天帝,天帝命令日游使者,观察先生善恶数年,没有善行可以记录。先生在私下独处时,常有贪心、淫心、嫉妒心、量狭急躁心、高傲心、藐视心、回忆过去期望未来心、恩仇报复心,各种狭隘思想,不能细数,种种罪恶心念,顽固不化。天神早已登记在案,上天惩罚日渐加近。逃避祸害,都恐怕来不及了,哪还能祈福呢?”

俞公惊愕、恐惧,伏在地上流泪说:“张先生知道幽冥中的事情,必然是尊贵的神明,祈求你救度我。”

张先生说:“俞先生读书明礼,也知道‘慕善为乐’,当听到一声好话,不时劝勉别人;见到一项善事,不时鼓励别人。但俞先生随过随忘,信根原本不深,恒心也不坚固。所以平生善言善行,都是随俗敷衍,何曾做过一件实在的事?而且满腔恶念起伏缠绵不去,还期望上天赐福;就像种下遍地荆棘,却痴望五谷丰登,这样难道不荒谬吗?俞先生从今以后,凡是有贪淫妄想、种种杂念,要一切猛力摒除,收拾得干干净净,念头只向善的一边去。假若有力量行善,不要期望得到好报,不要追求虚名,不论大小难易的善事,要实实在在,耐心去做。如果力量办不到,也要勤勤恳恳,使心意圆满。第一,要忍耐;第二,要有恒心。不可以自惰,不可以自欺,实行久后,就有效果。俞先生在家敬奉我很是虔诚,所以我今晚特来,以此报答,快快勉励行善,可望回转天意。”

说完张先生进入屋内,俞公随即跟着进去,到灶下忽然不见,才领悟是司命灶神,因而焚香叩谢。

第二天元旦,俞公拜祷天地,发誓必定痛改前非,一心行善。为了区别于从前,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净意道人”,誓愿去除种种妄念。

俞公改名为“净意道人”后,就如了凡先生改名之后发了行善的真诚心,从此前后判若两人。行善不再是应付了事,心中私念日日减少。他一边行善,一边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念观音圣号一百声),务求念头更加真诚清净。从此一言一动一念,有如鬼神在旁,不敢轻举妄动。只要有助于人,有利于物,不论事情大小,不论空闲及忙碌,不论自己力量能否做成,都欢喜行善,委曲求全,坚持到底。随因缘方便,广泛培植阴德。并教人敦厚伦常,勤学,谦让,忍辱。经常给人说因果报应,见人常常开导。唯恐每日所作的不够。每月最后一天,合计当月所说所做善事,到灶神处焚疏上告天帝。行持久了之后,动时万善相随而来,静时一念不起。

俞公真诚行善的结果,如了凡先生一样,他考中了进士,失散的儿子也找到了,妻子的眼病也好了。俞公不仅自己家庭美满获得长寿福报(八十八岁),而且儿子娶妻后连生七个男孩,都是书香世家。

命相变了的宋郊

(出自《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救蚁中状元之选》)

宋朝宋郊、宋祁(qí)兄弟俩同在太学读书。有位僧人给他们看相说:“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不失科甲。”后来春试完毕,僧人看见大宋命相改变而祝贺说:“您好像救活过数百万生命啊?”宋郊笑道:“贫儒哪有这么大的能力!”僧人说:“能够爬动的微小动物都是生命。”宋郊说:“有一个蚂蚁窝被暴雨侵袭,我就编了一座竹桥引渡它们,难道就是这件事吗?”僧人说:“正是了!小宋今当大魁,您最终也不会落在他下面了。”等到公布名次,宋祁果然考中状元,章献太后说弟弟不能在哥哥前面,就改宋郊为第一,宋祁第十。这才相信僧人所说的不错。

宋郊(996~1066年),宋安陆人,后迁雍丘。初名郊,字公序,后改庠(xiáng)。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第一,官至检校太尉平章事、枢密使。与弟祁都有文名,称二宋,谥“文宪”(《宋史》284卷后传)。

宋祁(998~1061年),与兄郊同举进士,试礼部第一名,太后以弟不可以先兄,改郊第一。初任复州军事推官,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曾与欧阳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后,谥“景文”(《宋史》有传)。

对于宋郊的事情,人们以为功小报大,就很怀疑。古人评论说:“不知这只不过是以蚂蚁看蚂蚁,以状元看状元罢了!如果推究根底,那么当时所救的蚂蚁,不少于数万,后世感恩图报的,也不会少于数万。难道得一个状元就可享尽福报吗?况且状元,只不过是身外虚名罢了。三寸气断,状元还在吗?反说福报太大,糊涂啊!”

同样道理,了凡先生虽然只是发布一项惠农措施,减轻农民负担,他没有花多大的力气,却能抵一万件善事。可见做善事,也要有方法,也要有条件,因为方法和条件不同,那么同样做一件善事,其效果也完全不同。

救蚁延寿的小沙弥

(出自《福报经》)

佛在世时,有一位比丘,获得了六种神通,预见身边的小沙弥(初出家而仅受持十戒之男子)七天后会死,就叫他回家看望父母,到第八天再来,想要他死在家里。到第八天小沙弥竟然又回来了。比丘就入定观察,原来小沙弥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大蚂蚁窝,将被流水冲入,急脱僧衣盖住,蚂蚁得救。后享寿八十,证得罗汉的果位。

根据命运的原理,人寿的长短,一生下来就决定了,所以算命先生能够算定一个人多长年寿。小沙弥延寿,那是因为他救活了无数生命才延长自己的寿命,所以放生就能延寿,正好对症下药。

【名言哲语】

了凡先生践行立命之学重在“力行”,曾国藩的经济(经世济民)之学也是一脉相承的。他说:“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致诸弟)。因此要想改变命运成为圣贤,就必须力行“仁、敬、孝、慈”等伦理道德。曾国藩反对说空话、说大话,强调经济学的“力行”。在《致诸弟书》中,他说:“近得一二良友,知有所谓经学者,有所谓躬行实践者。始知范、韩可学而至也,马迁、韩愈亦可学而至也,程、朱亦可学而至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他认为“力行”就是要“脚踏实地”,“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知一句便行一句,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注重实效,反对“但凭心所悬惴者为高”。其务实态度与当时以倭仁为代表的主敬派不同,主敬派认为程、朱什么都解决了,后来学者只需一切照旧。

了凡先生践行立命之学超越宿命,现身说法并留下家训教育后代,曾国藩也说:“苟于道有所见,不特见之,必实体行之;不特身行之,必求以文字传之后世。”(出自曾国藩书信《致刘蓉书》,刘蓉是曾国藩儿女亲家,其女嫁曾纪泽)其意为,如果我对于圣人之道有所体会,就不能只停留在体会上,一定要去身体力行,把它落实到修身的实践中去;还不能仅仅自己一个人去身体力行,还要把自己的体会与实践写成文字流传于后世,让更多的人受益。 7Jgk491YfvE578luXiKZ13Y/WI5NF7YCD0I130F2t8uMwqTCSvcoYKevy5GJCpw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