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了凡四训》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最早写出《安士全书白话解》的时候,把它的译文附在后面。后面又作《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则《了凡四训》的内容已经全部摘录在该书中。直到今年,才开始专门写一本《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原著共分四篇,其中第一篇是全书的引子,第二篇与第三篇是全书的核心部分,第四篇是全书的尾声。本书仍旧以原书四篇为总框架,分出章节,然后每章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解读。太长的原文也分段列出小标题,新加的例证都用小标题标出来,并且这些例证的出处在标题下都有提示。

四篇里面,了凡先生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改变命运的道理。如第一篇,了凡先生自己就是例子,他现身说法,告诉我们人的命运“变”与“不变”的道理。而我在原著基础上所增加的例证,则都是对原著理论与实践的补充说明,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原著的含义。例如第一章“孔先生算命”,就列举了四个例子,第一例说明人的功名富贵都是注定不变的,即使皇帝也改变不了邓通被饿死的命运。第二例与第三例都是清末大儒曾国藩所经历的事情,如通过扶乩提前半年知道三河之败,如两考生走后门也不能提前上榜,说明“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的道理。最后一个例子是一个显贵经常做坏事,遇到算命的说他还能吃多少石粮食才会死,他自己一算要吃这么多则还有二十年阳寿,作恶哪能限制我,没想到一得怪病竟然提前吃完一生的粮食。这四个例子都是针对该篇的内容说明命运的“变”与“不变”。

“践行立命之学超越宿命”,写了凡先生现身说法,以自己践行立命之学超越宿命的亲身经历,告诉儿子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坚持不懈、努力积德行善,那么未来的命运就可以由自己主宰。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考上举人。他许诺做三千件好事,然后还没等好事做完,第二年就考上了举人。然后他再许诺做三千件好事求子,与前面一样,好事还没做完,就在第二年生下儿子天启。最后了凡先生许诺做一万件好事求考中进士,与前面两次一样,也没等做完好事,经过三年时间就考中了进士。

第二篇专谈改过的方法,要想改造命运,那么先要改过。如果先不反省改过,泛泛做些善事,难以消除无始以来的业障。就如杯水车薪,收效甚微。所以了凡先生在论述立命之学后,马上就谈改过之法,对于改造命运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过之法,对于知道了命运可以改变的人来说,这是首先要知道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果不知道方法,盲目地改过,往往事倍功半。这样下去,命运没有看见改变,还会以为圣贤的立命之学只是骗人的,从而怨天尤人,命运愈来愈糟糕。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读一下这篇改过之法。

“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简述三种改过的方法。“从事上改”,就是强制自己不要做那些有罪过的事情,阴有鬼神监督,阳有国法禁止,这些犯罪的事情是不能做的。但光是强制自己不做,其力量有限,还需要从道理上去弄懂为何不能做,所以“从理上改”就比“从事上改”更进一层,道理上弄明白了,就有了自制力。虽然从道理上弄明白了,但没有从根源上去改过,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斩断犯罪的根源,这就要采用最上乘的方法——“从心上改”。一切唯心造,正念现前,一切过恶的因子就无从生起了,这是改过最根本的方法,也是一切圣贤的“心传”。

“改过的效验”,告诉我们改过之后有什么效验,也就是修行人所说的境界。好有好的境界,坏有坏的境界,了凡先生好坏都说了,这些现象都是有目共睹的。人人都希望出现好的境界,却不认真去修因。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意思是真正修行的君子,他畏惧一切恶因,因为有恶因,今后就会有恶果。但凡人就不这样,得过且过,不怕造恶,一直到恶果来临时再后悔也就晚了。所以了凡先生在这一章劝大家“一心忏悔,昼夜不懈”,克期取证。看到了好的效验,就知道所有付出都很值得了。

积善之方是全书第三篇,也是全书的主干部分,是文字最长的一篇。因为改变命运,就要知道如何去积善,要是方法不对,甚至背道而驰,那么表面上以为在积善,实际上却在积恶,如此又哪能改变命运呢?

本篇共有三章,包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八种区别”“行善十大纲要”。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十例中,共包括五类人,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积善后,不仅自己好,而且都子孙发达。此五类人基本包括了各层人士,读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身影。看了下层人士积善子孙发达后,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就不要再说自己没有能力做好事了。看了公门官吏积善子孙发达后,那些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知道自己在政府的地位积善容易,积恶也容易,从此做事就千万要注意,不要成为腐败分子的一员,一失足成千古恨。看了读书人积善子孙发达后,现在那些莘莘学子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我们当今教育失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于此也能找到答案。看了富人积善子孙发达后,那些有钱人就不能为富不仁了,就知道“发财不难,保财最难”的道理了。看了修庙护法而使子孙发达后,那些有信仰的善男信女就要知道什么才是“心诚则灵”,为何自己烧香拜佛那么多年没有感应?原因在哪里?在了凡先生十例之外,我又增加四例,都在上述五类人中,进一步说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

“行善八种区别”,说明做好事也需要讲究智慧,别以为做好事很容易,有时候做好事不一定在做好事,有时候做坏事不一定在做坏事,请看了凡先生告诉我们行善有八种区别: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八种区别,我增加了八个例证,以事实说话,使精深的含义变得浅显。

“行善十大纲要”,讲了行善十大纲要,包括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同样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十大纲要,我又增加了十个例证。

“谦德之效”,是最后一篇,也是四篇里面最短的一篇。了凡先生在说明积善之方后,实际上改造命运最基本的内容已经齐全了,但最后还要加上这篇“谦德之效”,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骄傲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如果不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去积善,或许因自己的狂妄自大而一事无成。

“谦虚的人最吉祥”,举例五则说明骄傲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要改造命运就必须先从戒骄戒躁做起,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最吉祥。了凡先生所列举的五个例子,都是他身边的人和事,没有半点虚假,以此说明大学者最后都能有所成就,都是因为他们一贯谦虚谨慎的结果。五例之外,我又增加两例,进一步说明谦德之效。

“立大志发大心”,这最后一章总结全书。若能按照了凡先生四篇所说的去做,那么一定会有求必应,不仅“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即使解脱六道轮回,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也是可能的。关键是自己要立下大志,要立不求世间福报的志向,要立利益一切众生发大菩提心的志向,这样就能走向解脱的彼岸。以孟子与齐宣王谈音乐的话结束,告诉我们将心量扩大到利益一切众生,那么“至善”的境界也就来到了。

《了凡四训》也有很多仁者作过翻译,但经我查阅亦有错误。如“甚则妄言失志”,有人将“失志”翻译为“失去志向”,实际上是因情志抑郁而致神志失常,我们通俗说法得了精神病,精神分裂,胡言乱语。再如“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有人将“会”翻译为“相会”,标点为“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实际上“会”是“法会”的简称,云谷禅师的法名叫“法会”。还有印祖鉴定本《袁了凡居士传》说到“了凡之先赘嘉善殳氏”,有人翻译为了凡先生年轻时入赘到浙江省嘉善县姓殳的人家,这就错得离谱,“了凡之先”,指了凡先生的先祖,此处指他的祖父入赘嘉善殳氏。其他失误之处,我在本书亦略有提醒。当然,我因为写作时间匆促,再加上水平有限,也一定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祝福读者诸君吉祥如意!命好的更加好,命不好的学习了凡先生改变命运!

曾琦云
2017年8月20日 fBBy0t/nCokhPzgdyfewDiLE0OBMvLNDQ1OEFFkdGQNnD/JwqSam5TeTV9n5Spe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