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总叙

【概要】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而扩展成为七个部分,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全文只有三百六十句,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琅琅上口。

全书第一篇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章节,具体阐释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

总叙是一本书的总纲,本书总叙来自《论语·学而》所说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将这段文字提炼为三字一句的韵文,便于记诵,而其意义与《论语》完全一样。

总叙告诉我们,这些做人的规范都是圣人孔子的教诲,不仅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需要记诵并践行,我们所有人都要记诵并践行,因为它是做人的根本。一个好学的人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弟子规》学好了,做人的根就稳固了。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弟子规》就是我们民族美德的根本,根本一旦稳固,我们的家庭就会和谐,民族就会兴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在眼前。

做人的根本,其核心是践行孝道。《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人做到了孝悌,那么他就能达到仁的境界,就能觉悟大道之理。这样的孝子忠臣,即使不认识一个字,也能与圣贤同行。

孝道,虽然是孔子道德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但从孝道出发,孔子又告诉我们要“泛爱众”。“泛爱众”与“兼爱”意义相似,但做法却完全不同。“兼爱”表面上看来高大上,但墨子不从孝道出发,使其“兼爱”就没有落足点。孟子说亲亲——仁民——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下手处虽是从身边的亲人开始,但最终也是要把爱心洒遍人间和众生。这种“泛爱众”的境界,就是《礼记》所说的“大孝”。

“有余力,则学文”是总叙最后一句话,看起来不重要,但实行起来也很重要。因为既然我们做人的根本是行孝道,如果我们不学文化知识与技能,那么连自己也养不活,又怎么能够去孝养我们的父母呢?所以,虽然在尽到孝道的基础上再去读书学习,但要真正尽到孝道,也只有努力读书学习才能真正报答双亲之恩。

《弟子规》所强调的以孝悌为本的为人之道,在三教圣人的解释有时候也不尽相同。但只要我们正确理解了,就知道目标都是一致的。这也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解读《弟子规》的意义所在。

【原文】

弟子 [1] [2] ,圣人 [3] [4] :首孝悌 [5] ,次谨信 [6] ,泛爱众 [7] ,而亲仁 [8] 。有余力,则学文 [9]

【注释】

[1] 弟子:查《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有六个义项。其中第一个义项解释为“弟”与“子”,即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举例有:《易·师》:“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邢籨(bǐng)疏:“男子后生为弟。言为人弟与子者,入事父兄则当孝与悌也。”清·曾国藩《送唐先生南归序》:“自卿大夫之弟子,与凡民之秀者,皆上之人置师以教之。”显然,《弟子规》之“弟子”,原意以第一义项解释比较适宜。其他,第二义项为学生,第三义项为称道教、佛教的徒众,亦为徒众、信徒自称。蔡礼旭先生(后出家为成德法师)说“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子而已,而是我们每一位愿意学习圣贤教诲的学生,都称为弟子。”这个说法也许不符合原意(狭义),但从广义来说也合理。因为我们都可做圣人的学生,那么《弟子规》面对的读者就不仅仅是为人弟或为人子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孔子所说的规范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个君王,父要像个父亲,子要像个儿子,那么兄也要像个兄长,都是各守本位,做好自己的事情,原始儒学从来不是单方面要求对方怎么样,而自己却做不到。那么对于《弟子规》来说,如果只要求晚辈做到,长辈却做不到,或者曾经没做到也不忏悔,那不是圣人的原意。所以,我们社会上任何人都应当学习《弟子规》,它不仅仅是一本儿童启蒙教材。而且《弟子规》很多道德规范并非只是针对儿童的,而且也是针对成年人的,虽然儿童也会长大成人,那些对成年人的规范他们从小也应当学习,但正在成年阶段的人就更加应当学习了。说《弟子规》只是一本儿童启蒙教材,这种说法就欠妥了。

[2] 规:《说文》曰:“规,有法度也。”法度,即法令制度,规范与规矩。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强制性的法律制度,对于一般人与家庭来说则是道德规范,需要我们自觉遵守,这样才能建立幸福家庭与和谐社会。蔡礼旭先生说:“‘规’是规范,我们遵守这样的规范,就能够让自己的德业日渐提升。”笔者认同这个解释,所以《弟子规》是一本做人的书,所阐述的内容是最基本的人伦道德规范,而最基本的也是我们社会最需要的东西,万丈高楼从地起。

[3] 圣人:此处专指孔子。其他含义还指品德最高尚、智能最高超的人,或者泛称佛、菩萨等得道者等等。

[4] 训:《说文》曰:“训,说教也。”说教,讲解和教授,教导与教诲。也就是说《弟子规》是从孔子的说教中提炼出来的,不是现在的人想出来的。这个“说教”,不是指现在所说的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讲道理,而是具体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5] 孝悌:本作“孝弟”,今为“孝悌”,“弟”与“悌”相通。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朱熹《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

[6] 谨信:恭谨诚信。语本《论语·学而》:“谨而信,泛爱众。”邢籨疏:“言恭谨而诚信也。”“恭”是恭敬,有敬畏心,不敢胡作非为。“谨”是谨慎,谨言慎行。“信”是言而有信,如《弟子规》说:“凡出言,信为先。”

[7] 泛爱众:平等博爱一切众生。

[8] 亲仁:亲近仁者。《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朱熹《集注》:“亲,近也;仁,谓仁者。”仁者:指有德行的人,在佛经中用作对人的尊称。

[9] 文:查《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有二十五个义项。其中第十二个义项解释为“书籍”。举例有:《国语·周语下》:“小不从文。”韦昭注:“文,诗书也。”《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何晏注引马融曰:“文者,古之遗文也。”《汉书·孙宝传》:“前曰君男欲学文。”颜师古注:“文谓书也。”如此看来,学文,即读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学生进学校读书,学习文化知识与技能。古代读书则包括诗书六艺。古代称《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经书为六艺,儒家所谓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也叫做六艺。

【译文】

做人的规范,有圣人孔子在《论语》中的教诲: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恭谨诚信,然后平等博爱一切众生,亲近仁者。这一切都做好了以后,还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就可以好好读书,学习文化知识与技能了。

【解读】

弟子规——做人的根本

一般认为《弟子规》为儿童启蒙教材,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成为孝悌之家。

然而,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弟子规》总叙的内容全部来源于《论语》,都是孔子说的话,这些话的核心是如何做人,不管什么人都要学习。孔子所说的“好学”不仅仅是上学读书,而是怎么做人。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出自《论语·雍也》)为什么孔子只认为颜回好学,因为颜回在做人这个方面没有欠缺,所以说他好学。所以孔子的好学,并非就是满腹经纶。如果你满腹经纶,却在实践中做不好一个人,那也等于没有学问。孔子又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正是孔子所说的好学榜样。真正的好学只是追求道德上的完善,立志做圣贤,所以孔子才说“贤哉回也!”如此看来,既然《弟子规》的核心是如何做人,成为道德完美的人,怎么只是儿童的启蒙教材呢?

一位法师说:“德行在一般来讲是《弟子规》,很多人他不重视,《弟子规》要句句做到,我们的道德根就扎稳了,你的毛病习气慢慢会淘汰掉。”法师说得很有道理,不要认为要求孩子们做到的,我们成年人就一定能做到,如果我们成年人都做到了《弟子规》上的内容,我们的毛病习气就没有了,中华民族之根就稳了。

《弟子规》虽然不长,总共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三个字,所以加起来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看起来简单,但它就是做人的根本,不仅是儿童们要学,我们所有人都要学,大家学了,我们的家庭也就幸福,民族也就兴旺了。

老子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道德经》)很多人以为《弟子规》是孩子们的读本,小儿科的东西,我还用学习吗?他没明白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是接近真理。佛教净土宗叫那些不识字的愚夫愚妇念佛,他们就什么也不想一心念佛,结果因为一心不乱反而开悟了。而那些满腹经纶的人却天天研究这,研究那,最后还是什么也不明白。《弟子规》也同样如此。因为基础不牢,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弟子规》从亲亲——仁民——爱物这三个阶段按部就班去做人,就能达到出世的境界。所以它是做人的根本,最简单的东西也是最高深的东西。

孟子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孟子·离娄上》)这段话的意思是,真理就在眼前,可我们却到很远地方去找,结果还是没有找到;事情本来很简单,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就能成功,可我们却避易就难,结果小事没做好,大事也做不了。如果能够人人敬爱自己的亲人,尊重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不就太平了吗?所以,天下太平很容易,就是推行孝悌之道罢了。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

《弟子规》虽然只是《论语》学而篇一段话的扩展,但做人的道理全在里面,其核心是孝道(首孝悌)。《论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即通过实践孝悌,可以走向仁的境界。所以《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做到了孝悌,那么他就能够站稳脚跟了,终究会大彻大悟,发现大道的本源。

“道”在这里,我们一般都理解为思想体系。但是,“道”在孔子那里就是“仁”,就是大道的境界。而“仁”与“道”是宇宙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本立而道生”的“生”不能翻译为“产生”,因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它本来就是那样,不可能有什么创造发明的,应该翻译为“发现”或者“出现”。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仁”并非高不可攀,它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尽到了自己做人的责任,“仁”就每天都在与我们相伴。

只要一个人首先做到了孝悌,做好了一个人,他就是在追求“仁”,即使不识一个字,在孔子那里也是大学问家。正好像佛教里面有个禅宗六祖惠能,原来是一个砍柴人,不识一个字,但是五祖弘忍却把衣钵传给他(从达摩传到他是六祖)。当时五祖的高足还有神秀,因为他比神秀更快地悟透了禅的本质。所以一个一字不识的惠能,反而成为中国禅宗的祖师。孔子也希望自己的弟子不是做空学问,而是要在实践中去认识真理,在实践中去追求仁的境界。所以,他提出了下手之处,就是从身边做起,从脚下做起。那就是首先在家里做到对父母尽孝,与兄弟友好相处。所以,《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根本。蒙学教材中说:“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所谓“父子合而家不退,兄弟合而家不分。”孝为家庭之伦,“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所以,“千经万典,孝悌为先。”《三字经》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而《二十四孝》是专门列举事例教育行孝道的,体现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我们常常说孔孟之道,孔孟之道的起始点就是“孝”道。自从“五四”以来打倒孔家店,就批判“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统治阶级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实际上,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家要有明君才有贤臣,孔子作《春秋》,记录了二百多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的历史事实,既是警戒各国君主,让他们知道不施仁政的危险性,又谴责随便为了个人的权力诛杀君王的行为。孔子从君与臣两个方面要求做好各自的事情,并非只要求臣子无原则地服从君主。群经之首《周易》的革卦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就是儒家的革命论,可以推翻暴政的统治。故孔子的“君君,臣臣”绝对不是一方无原则地服从,让广大人民群众永远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认为儒家思想就是绝对服从,忽视了君主的表率作用,不是孔子的原意。同样,家庭关系的伦常也是双方面的,只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弟友爱才能组成一个完美幸福的家庭。如果没有孝悌,家庭就会乱。没有孝悌,就没有了上下尊卑,人类就会倒退,与动物等同。所以,作为儿子来说,一定要记得养育之恩,怎么能够不孝呢?作为兄弟,从小一起长大,朝夕相处,怎么能够不悌呢?孔子从伦常出发,劝人们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然后再扩大为国家、为整个全人类而奉献。历史上说“忠臣必出孝子之门”,如果首先不孝顺自己的父母,就很难做到爱国了。如果人人尽孝,天下必然大治,国泰民安。所以孝悌也是治国的根本策略。

《弟子规》要落实到行动上

南怀瑾先生有没有提倡学《弟子规》?肯定会提倡,他指导出版的《太湖大学堂丛书: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就有《弟子规》教材(太湖大学堂是南怀瑾先生生前主持创办的教育基地)。南先生说儒家是粮食店(佛家是百货店,道家是中药店),我们每天能不吃饭吗?既然《弟子规》的总纲领全部来自《论语》,那么它也是粮食之一。《弟子规》既然是粮食,那么就与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字字句句都落实到了我们每天的行动上,那就成为我们每天的精神食量了。可读经却常出偏,孩子们不仅没有落实到日常生活上,反而成为他们炫耀的一种资本。南怀瑾先生说:“孩子只要会背《大学》《中庸》《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啊,就觉得了不起了。”(出自南怀瑾著《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他很为这种现象痛心。光能背诵有什么用呢?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不是圣贤的原意。

孔子所说的“好学”不是读了一大堆经典就成为大学者了,而是读一句就落实到行动上,才是真正的好学。如果以为能够背诵《弟子规》,就炫耀自己的学问,那么读经就走到歧路上去了。如此下去,不仅《弟子规》没有用,背熟更多的经典也没有用。

孔子说:“我与颜回说话,有时说了一整天,从不见他提反对意见,好像很笨的样子。他退回去以后,我就观察他个人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发现他不但把我的话落实到了行动中,而且还能进一步发挥我的思想。颜回实际上并不笨啊!”(《论语·为政》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看上去很笨,这就叫做大智若愚。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也是这个意思。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他生活简陋,沉默寡言,但是却很有思想,并且能真正领会孔子的说教。朱熹《集注》:“颜子深潜纯粹,其于圣人体段已具。其闻夫子之言,默识心融,触处洞然,自有条理。”可见颜回的特点不在于说,而在于做。表面上看他整天听老师上课,不说一句话,不知道他听懂还是没有听懂,好像很笨的样子。实际上,他已经把老师的话记在心中,并在个人生活中经常检查自己。老师在不在他的面前,都是一个样。孔子说:“颜回,他的心志三月不离开仁,其他学生就只是偶然想起来罢了。”(《论语·雍也》)可见颜回成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因为他心中时刻不离开仁义,在孔子的学生中是道德境界最高的。

颜回的本事不仅在于他善于体会老师所说,他的可贵之处是能够把老师所说的落实到行动中去,不仅能够落实到行动中去,而且还能在行动中随时发挥灵活运用。

儒家所说做人的规范与佛家的戒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有了这些规范与戒律之后,很多人常常拿来约束别人,却从来不检查自己是否做到。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其意就在于要经常检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失误,把圣人的教导落实到实践中去。民国高僧弘一大师(李叔同)也常说:“戒律是拿来律己的,不是拿来律人的。”他检查自己说:“就我自己而论,对于菩萨戒是有名无实,沙弥戒及比丘戒决定未得;即以五戒而言,亦不敢说完全,止可谓为出家多分优婆塞而已这是实话。”(出自《弘一大师文集》)弘一法师是民国时期有修有证的高僧,一生又以严持戒律著名,并且是律宗高僧,可他自己说出家人的沙弥戒与比丘戒他都没有做到,就是连一个在家居士要遵守的五戒,他也只做到几分,所以自己名义上出家但实际上只够格做一个几分的优婆塞(居士)。虽然这是大师自谦之辞,但也告诉我们:一切最基础的道德约束(佛教在戒律上有所规范),都是看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并不简单。

“泛爱众”与“兼爱”

孝道,这是孔子道德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当时的显学代表人物墨子所反对的。墨子提出“兼爱”,故其“薄亲”,如反对儒家的厚葬以及种种繁琐的礼节。实际上,孔子教育弟子做人的入手处虽然是从家庭开始,但其归结点还是要爱洒众生,他说的“泛爱众”与“兼爱”并没有什么区别。孟子提出做人三部曲,即亲亲——仁民——爱物,首先爱自己的亲人,然后爱别人,最后爱一切众生,这样就能按部就班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最高境界(出世)。

圣贤何尝不想一切众生都相互友爱,但是面对人欲横流的世界,如果不先从小我做起,又怎么能够趋向大我。如果实行墨子的“薄葬”,人们就不会尊重自己的父母。连父母祖宗都不要了,还谈什么兼爱呢?孔子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大道的境界,他很向往“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孔子说:大道推行的时候,夏商周三代的盛况,我没有看到,但我有志去实现。大道实行,天下为公。选拔贤才,荐举能人,互相信任,和睦共处。因此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亲人为亲,而是以自己之亲推及别人之亲;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儿子为子,而是以自己之子推及别人之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的人,都有所养。男婚女嫁,各得其所。人们都不会随意把财物丢弃在地上,也不会私藏而独自享受。竭尽自己的全力办事,并不是为自己。因此人们不用锁门想法防备别人,从来不会有盗贼出现。这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就是大同世界。(原文见《礼记·礼运说》)

这就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从《礼记》孔子所感叹的那一段话来看,孔子希望爱心遍及一切众生,一切平等,没有分别,与佛家的大慈大悲又有什么区别呢?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所以孔子、孟子的下手处虽是从身边的亲人开始,但最终也是要把爱心洒遍人间和众生。

小孝——中孝——大孝

《礼记》说:“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

《弟子规》“首孝悌”就是从“小孝”开始的。“小孝用力”,在《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中,说得很详细。“慈幼爱长”就是这种“小孝”的概括,作为长辈要慈爱孩子,作为子女就要孝顺长辈,这种爱没有一点私心,以至于为了对方而忘记了劳苦。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儿女忘记了劳苦是不用说的,而子女为孝顺父母忘记了劳苦有多少呢?所以《弟子规》列出那么多为人弟为人子的行为规范,难道没有必要吗?连小孝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中孝,更不用说大孝了。

“中孝”就是建立功劳,是有本事出来为官,为国家建功立业,自然就能显亲扬名,给家族带来了光荣。如何建功立业呢?居官治民,亲近仁者,树立正义的榜样,近贤人,远小人,不杀无罪,不取不义,故能“不辱”其亲。由于他们为官能尊仁安义,清廉自守,故能得到一方百姓的赞美。这在《弟子规·总叙》中就是“次谨信”“而亲仁”所说的内容。

“大孝不匮”,《礼记》说是“博施备物”。有人理解为:“博施”即博施天下以仁义,以德教化天下百姓,为天下做出榜样;“备物”指富有四海,用四海之内的物产来祭祀自己的宗庙,即为祖宗争得一个天下,显身四海,光宗耀祖。这样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是大孝的真正意义。所谓“博施”,即是《弟子规·总叙》中所说的“泛爱众”的境界,平等博爱一切众生,那么就要给众生以实际的利益,所以要普遍施与,多多给予。所谓“备物”,即备办各种器物。《易·系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孔颖达疏:“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为天下之利。”所以,“备物”是备天下之物为天下之人所用,这是孝的最高境界。以天下长者为父母,以天下幼者为子女,这就是“泛爱众”的境界,在亲亲——仁民——爱物这三个阶段中处于最高阶段。归根结底,大孝就是让父母达到圣贤的境界,得到究竟的解脱。

有余力,则学文

“有余力,则学文”是总叙最后一句话,看起来不重要,但实行起来也很重要。因为既然我们做人的根本是行孝道,如果我们不学文化知识与技能,那么连自己也养不活,又怎么能够去孝养我们的父母呢?所以,虽然在尽到孝道的基础上再去读书学习,但要真正尽到孝道,也只有努力读书学习才能真正报答双亲之恩。连父母之恩都难以报答,又用什么去泛爱一切众生呢?以孝悌为本的伦理道德,虽然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却又要有真实的本事。所以,真正的国学,真正的经典诵读必须坚持三个结合,即读经与修身实践相结合,读经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读经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南怀瑾先生正是从这一点上看到了今天私塾出现的问题,他强调读经不能脱离现代教育,文化科学知识同样重要。南怀瑾著《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说到私塾出现的问题时,他说“读了经什么学校也不进,科学也不知道”,这就是批评当代读经教育走了歧路。读经不能脱离体制教育,私塾不能离开现代学校。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当前教育如何把读经教育与体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才是我们教育界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脱离了传统美德的熏陶,是我们当代教育最大的失败。

南怀瑾先生曾说:“我们在这里办了这个太湖大学堂,实际上的目的是沟通。沟通什么?沟通东西文化,东方与西方,把西方科学与中国人文的文明相结合。我们这一百年来的文化是输入的,都是从外国搬进来的,用得对不对,不知道。几十年前我就说过了,从我开始,中国文化要输出,向外传出去。至少你们有机会在这里碰到,有些外国的著名学者,都来这边找我,这是文化的出口耶!过去我们中国人崇洋媚外,对外国文化崇拜得不得了。你们现在也一样,也都想要孩子们出国念书。可是你看这一批外国有名的老科学家、学者却来找我,实际上他们是来找我们的中国文化,想带回去融入西方,挽救人类社会。你们这次刚好碰上几位,在这里是常有的事。我说这些话的用意,是说中国人要自强,自己的文化断根了,要怎么去建立,这个题目太大了。”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不是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当代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沟通东西文化”。站在中国文化的根上,让西方科学技术为我所用,使我们中华民族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茂。关键是我们不能丢了自己的根,搞民族虚无主义,什么都是外国的好,那就是舍本求末了。站在民族的根上,学会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那么我们民族复兴还有什么障碍呢?国家强大了,我们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管子·牧民》),这是说明物质文明有了,精神文明也就跟上来了。

还有孩子学什么,我们父母也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破坏孩子的生长规律,几岁就强制孩子们根据大人的意旨去大量学习成年人的东西,想要培养出一个神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独立,人格上能够独立,学问上也能独立,不要把大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南怀瑾先生说:“我也是十八九岁自己混出来的,我不是伟人,你看那些伟人们都是自己站起来的,没有什么教育,都是自学出来的。我再一次跟你们讲,不要只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在讲爱的教育,中国古文有一句话,‘恩里生害’,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恩情,可是‘恩里生害’,爱孩子爱得太多了,反过来是害他不能自立了,站不起来了。”(出自南怀瑾著《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我们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替他们操心,却不知道操心多了反而害了他们。父母的责任在人格上是榜样,在学习上只是建议者与参谋者。南怀瑾先生说:“大家晓得我的孩子有在外国读书的,有一个还是学军事的,是西点军校毕业。不是我鼓励他,也不是我培养他,他十二岁连ABC也不认得就到美国去了,最后进入军事学校。他告诉我:‘我不是读军事学校啊,我是下地狱啊!’我就问他说,那你为什么要考进去呢?他说:‘爸爸啊,我离开家里时向祖宗磕了头,你不是说最好学军事吗?我就听进去了。街上的西点面包很好吃,所以我就想到读西点军校。但是好受罪啊!’没有办法,他也是自立的啊!要靠自己努力出来的。”我们看,南怀瑾先生自己的儿子,他也从来没有给他将来规划什么,自己的路怎么走,让他自己去选择。父母只是人格榜样的引领者,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不用教训他们,他们也会跟着你走(其身正不令而行),你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至于他将来干什么不是你能够左右的,他的志向你只能鼓励和支持,而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女。当前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误就在于这里。

如何理解三教圣人的言教

上面已经大体把《弟子规》总叙的内容进行了解读,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的人应当如何理解三教圣人的言教,他们的话为什么有时候有冲突?就如《弟子规》所强调的孝悌为本的为人之道,在三教圣人的解释有时候也不尽相同。

首先,我们要明白,圣人是已经觉悟的人,他把自己觉悟的宇宙真理告诉我们,让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后去修行,然后都走向更高的境界,这是所有圣人的愿望,所以不管哪个圣贤说法如何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只要我们正确理解了圣贤的话,都能走向更光明的彼岸,这是从古到今多少年来,多少仁人志士悟出来的一个道理,所以三教能够流传至今而不会消亡。

就《弟子规》所说的孝悌之道,确实各有说法。如《礼记》说“父之仇,不与共戴天。”佛经则说:“一切怨仇,皆不得报。”两说似乎截然相反。而实际上各有各的道理。清朝周安士先生说:“儒家以眼前来说,如果不思报父仇,那么就忘记了自己的亲人,这种‘不共戴天’的心,正是孝心的流露。佛从三世因果来看问题,他把眼前的事情会联系到前世与未来,他看见前世的父母其数无量,与父母为仇的人也其数无量,就是父母与父母互相为仇人的也其数无量。这么多人不共戴天,关系又这么复杂,怎么能够一一相报?况且今天多一仇杀,白白地连累父母又多增一个怨家。所以看破幻缘假相,暗忍不报,也是真正的孝心。”(出自周安士著《安士全书》,曾琦云译白)因此,从入世的境界来看,要报仇,但从出世的境界来看就不能报仇。这种境界,孔子也说了,就是《弟子规》所说“泛爱众”的境界,也是《礼记》所说的“大孝”境界。

再看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他也说过忠孝,但对他所说的忠孝很多人都理解错了,这个方面,南怀瑾先生有过解读。他说:“有些人看了老子的两句话,认为对于忠孝的观念,老子和孔子是持相反意见的。其实不然,只是表达的方法不同而已。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表面上误解了这两句话,好像老子是反对孝、反对忠的。其实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一个不和的问题家庭中,有几个孩子,其中一个最乖的,于是人们便说这个儿子才是孝子,拚命地标榜他,而忘记了基本上‘家庭不和’这个问题。一个家庭如果不出问题,个个都是孝子,何必特别标榜一个孝子?所以要六亲不和的时候,才看得出孩子的孝或父母的慈。至于‘国家昏乱有忠臣’也是同样的道理。文天祥在宋朝亡国了,才表现出他的忠贞,假使宋代不到亡国的时候,就看不出文天祥对国家有如此尽忠,虽然文天祥仍是忠心耿耿,但是没有那种成仁的表现机会。因此我们对历史、对国家,并不希望常常有文天祥那样的情形出现,而希望国家能长治久安。所以用白话来说老子这两句话,加上一个‘才’字,成为‘六亲不和才有孝子,国家昏乱才有忠臣。’那么就可以知道老子并不是反对忠、孝了。假如在一个团体中,我们说某某人是好人,那么其他都是坏人了吗?希望全体都是好人,无所谓谁好谁坏,这就最好。”(出自南怀瑾著《论语别裁》)

实际上,儒释道三教圣人都提倡孝道。佛教小到昆虫都不忍伤害,难道可以对缘分最深的父母不孝吗?所以佛在大小乘经典里面无不强调孝亲的重要性。《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说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专门讲述孝道的经典外,其他许多大小乘经典里面无不提到孝亲对于解脱的重要意义。有人认为《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是伪经,但是不管其是真是伪,提倡孝道是佛陀成道以来,一再向其弟子强调的思想。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素有孝道的传统,其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明确提出孝的重要性:“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葛洪借助于强身健体的心理需求强化孝道践行,将对于养生长寿之道的热衷,转化为对道德规范的遵从。人若尽孝,上天将“移其命籍,著长寿之曹”。六朝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记:“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种民矣。”这里强调遵守世俗社会的孝道,是天师道教民(种民)确认其宗教身份的必要条件。东晋至唐代的众多道经都一致强调先修人道是修仙者的必要前提。北周时期道教类书《无上秘要》卷十五明言:“父母之命,不可不从,宜先从之。人道既备,余可投身。违父之教,仙无由成。”修炼成仙的首要之务仍是遵守和实践儒家之孝。

既然三教圣人异口同声都说到孝道的重要性,我们能够忽视《弟子规》这本小书吗?《弟子规》就是对孔子孝悌为本的做人之道的解读,我们今天需要重新学习这本小书,正确理解孔子所说的做人之道,这就是解读《弟子规》的意义所在。

【例证】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出自《孟子》《二十四孝》)

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又说:“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而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两个“而已”,很有关联并能融汇一起。如果“孝悌”包括不了“找回失去的心”,如果“找回失去的心”包括不了“孝悌”,那就无法做到互融而一了。

二十四孝第一孝《孝感动天》讲的是舜的故事。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尧舜禹是孔子最为称颂的三代之治,孟子则总结“孝悌而已”,这三代大治的根本就是因为推广了孝悌,所以总结它们天下大治的原因只有两个字“孝悌”。孟子又说求学问没有其他方法,只能从孝悌里面去寻找,所以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两个“而已”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与求学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孝悌罢了。孟子称颂尧舜之道,是因为尧舜推广了孝悌。舜因为成为孝悌的楷模,所以尧才把天下传给他,舜也成为二十四孝第一孝。

日行一善,功满三千

(出自清朝史洁珵编辑《德育古鉴》)

大观(宋徽宗赵佶年号)年中,有一个读书人在京城的店铺中看见一双靴子,很像他已故父亲在殡殓时的东西。心里很是奇怪,便问店铺主人这是谁的靴子。

店铺主人回答说:“昨天有位官人(对有一定地位的男子的敬称)路过这里,让我们修理,说过不了多久就来取回。”

这位读书人便一直站在店铺等待。没有多久,看见一个人骑着一匹马来了,仔细一看竟然是自己已故的父亲。他取走靴子便一个人走了,也不管眼前的儿子。

儿子在后面追上去大喊道:“父亲大人,您怎么忍心不说一句话就走了?”

父亲回头说:“你做人像葛繁就可以了。”

儿子问葛繁是什么人?

父亲回答说:“他是镇江太守,我在阴间的冥官都设置他的像每天焚香礼拜。”

说完就不见了。

这位读书人就往镇江拜见了葛繁,把见到死去父亲的事情告诉了他,然后问他平时如何修行,竟能使冥官都尊敬礼拜。

葛繁回答说:“我努力做善事,每天或四五件,或一二十件,到今天已经四十年,没有一天空过。”

读书人便问是做什么样的善事,竟然有这么大的功德。

葛繁便指着座位间的踏板说:“如果这个踏板放的位置不对,就会撞人的脚,我就随手将它摆正。又如别人口渴,我就给他一杯水。这些都是利人之事。从公卿将相到乞丐都可做到,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做,自然就会得利益。”

日行一善这个典故就是出自这位宋朝镇江太守葛繁,原意是不管多么小的善事,都去亲力亲为,慢慢积累就功满三千了。常言道:“日行一善,功满三千。”又云:“日行一善,胜似日进斗金。”

我们不要说《弟子规》充满了说教,如果我们每天只要落实了《弟子规》一句话,就如葛繁一样,也会日积月累,功满三千。

孟子说:“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折一根树枝,这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原话为“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很多简单的事情,我们都不去做,以至于整天碌碌无为,这样才知道要是《弟子规》每天都落实到了日常生活上,那么我们渐渐就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了,葛繁这样的榜样值得我们去模仿。

子欲养而亲不待

(出自《孔子家语》卷二、《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gāo)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并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呢?”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我的志向高远,对奢华的君主无法进行委婉劝谏,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逐渐疏远了来往,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说完就辞世了。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辞行回家赡养双亲的门徒就有十分之三。

《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原话当是出自皋鱼之口,并非出自孔子之口。但是历来被当做孔子之语。此误有点像那句有名的“食、色,性也”,很多人将这句话的出处定为孔子,其实这句话出自《孟子》。

九代不分家的张公艺

(出自《太上感应篇汇编》)

张公艺(578~676):郓州寿张(今台前县孙口乡桥北张村)人,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九十九岁。公艺自幼有成德之望,正德修身,礼让齐家,立义和广堂。制典则,设条教以戒子侄,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和,夫正妇顺,姑婉媳听,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每日鸣鼓会食。养犬百只,亦效家风,缺一不食。张公艺是我国历史上治家有方的典范,他那九辈同居,合家九百人,团聚一起,和睦相处,千年以来,倍受历代人民尊敬,传为美谈。

《太上感应篇》说:“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骨肉之间发怒争吵,男人不忠诚善良,女人不温柔和顺)这是告诉我们虽然有亲缘关系,但是由于不能忍让,即使兄弟之间也有纷争。正如佛经所说:“怨从亲起。”九代之所以能够同居,全得益于一个“忍”字,所以张公艺写了《百忍歌》。

《百忍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骨肉至亲之间,如果太争执道理,就会伤害感情,既然伤到感情,就不合乎道理。所以,怎可随便生气争吵呢?然而忿怒争吵的起源,多是有人从中挑拨。不能付出爱心,而容易发怒争吵。只要彼此言语稍有冲突,就会造成积怨。致使在同一家庭中,乖戾变故经常发生,各种事端不胜枚举。只有那些天性笃厚、高明而有远见的人,能够洞明事理,不听信个人的谗言,自然和气满堂,相处融洽,怎么可能会有发怒争吵的事情发生呢?

爱心的原点——父子有亲

(出自《华严经》讲义)

某法师在讲《华严经》时说:“中国老祖宗教导后裔的子孙,要找到爱心的原点,从原点开发出圆满的爱心。原点在哪里?就是五伦里面的‘父子有亲’,父母与儿女之间那一种自然的亲爱。从婴儿开始,还不会讲话,也不会走路,你在这个时候仔细观察,可以看见亲爱之情,这是自性流露,没有人教他。古人觉察出来了,想到要怎样保持这种亲爱,使它永恒不变,那就是性德的流露。为什么众生随着年龄,他的爱心会产生变化?是因为接受外面不良的诱惑染污,于是自性变质。所以教育的功能没有别的,就是如何教人能够永恒保持‘父子有亲’,果然能够永恒保持住,落实在生活当中,一生不改变,这在佛法里就叫‘自度’,宗门里讲‘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性’就是爱,真诚的爱心,佛家讲慈悲。”

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有这些道德规范,归根到底来自人的仁爱之心。人之初,性本善。从人性本善流露出来的道德规范,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难道我们能不继承吗?

习总书记与《弟子规》

(出自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014年5月30日电: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30日上午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学校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倾听了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伴着古筝乐曲朗诵的《弟子规》和《少年中国说》,肯定他们有激情、有气势,希望他们多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他说:

“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在全国人民中培育和弘扬,特别要注重从少年儿童抓起。”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我们来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在哪里?最优秀的传统美德表现在哪里?《弟子规》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弟子规》第一篇“总叙”告诉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就在我们每一个家庭,其具体表现就是孝悌之道,故中国的孝道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这就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渊源,也是我们与时俱进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过去明君以孝治天下,今天我们同样需要继承这种传统美德,从而尽快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九大报告说:“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不仅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社会各界乃至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传统美德。中央党校教授任登第先生说:“我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读读《弟子规》。《弟子规》1080个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参见2009年07月20日《北京日报》发文《领导干部不妨读读〈弟子规〉》)

【名言哲语】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弟子规·总叙》从“首孝悌”开始到“则学文”就是循着孟子所说的这一路线进行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认真地兴办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是建立在“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基础上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可是,在过去读经教育中,很多地方忽视了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那么最后所谓精神文明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落实孝道赡养父母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尚书·君陈》说:“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这是说明祭祀祖宗最好的报答就是个人在德业上有所成就,因为用五谷美味等祭祀鬼神,它的芳香不会长久,而美好的品德才能够芬芳远闻历久弥新。

《易经·第六十三卦·既济·九五》说:“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馤(yuè)祭,实受其福。”意思是:“东方邻国殷商杀牛来祭祖,不如西方邻国周王用饭菜的薄礼来祭祖,实在得到神的赐福。”这是因为周王修德,他虽然祭祀仅用薄礼,不开杀戒,反而受到祖宗与神灵的赐福。这是说明道德上完善才能真正报答亲恩。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刻总结的人生经验,因此家教中劝人为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永恒的主题。

曾国藩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绵延十代八代。”(出自《曾国藩家书》)可见真正给子孙留财富,是要多积德行善,留精神财富。“孝友之家,则可绵延十代八代”,则说明每个家庭最大精神财富是“孝悌”。 FrM2MpD70aqHhK6vFWcvY746V3YU0PskoKTjLxBOCRNA086WUxd6UlqvAGmTKu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