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弟子规》是一部以孝悌为核心的行为规范读本,具体阐释为“弟子”者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无论大人、小孩都要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它融汇前人的经验,把传统的道德与礼仪规范、做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孩子们学会《弟子规》,会变得更懂事,知道如何去爱父母,爱兄弟姐妹,该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和小朋友们、同学们融洽交往等等。

《弟子规》虽然不是一部圣贤经典,但它紧紧扣住《论语·学而》所说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进行扩展阐发,将这段文字提炼为三字一句的韵文,以便于记诵,而其意义与《论语》完全一样。所以,虽然不是圣贤经典,但它与圣贤的心法是一脉相承的,其琅琅上口的三字韵文以及深入浅出的阐述更加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可比拟为佛教三藏(经律论)经典中“论”的作品。

《弟子规》是一本大有来头的书。有人说:“《弟子规》在中国将近一千年了,从宋朝开始推行的,它的前身是朱熹的‘童蒙须知’,《五种遗规》里头有,以后人照这个扩充、改编,成为《弟子规》。历代都有修改,都有增补,所以才有现在这样一个完美的本子,在中国差不多推行了一千年。”

我们一定不能忽视这本书,学好《弟子规》将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有人说:“无论读书、不读书都学,也就是在中国社会形成一个风气,都有这个基础。有这样好的基础,就有那么好的社会,淳朴这种风俗习惯。”因此,大人、小孩都遵守了《弟子规》中的行为规范,改变社会风气就肯定能够实现了。

《弟子规》要求我们先学会如何做人,先要把《弟子规》所说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多余的精力,我们就可以求学读书了。针对读经之风走偏了的情况,有观点认为:“读经是好事情,没有依照古人的程序,这出了问题。小朋友记忆力好,读得很多,超过他的父母,贡高我慢起来了,在家里瞧不起父母,在学校瞧不起老师,这个问题很严重。”这也是批评了读经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不仅没落实到行动上,还自以为读了多少经而觉得了不起。《弟子规》一定字字句句统统要落实,变成自己日常生活行为,处世待人接物的原理、原则,根扎在这个地方。

学习《弟子规》,其核心是践行孝道,如果不把孝道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能够把《弟子规》倒背如流又有什么用?不仅是《弟子规》没有用,就是能够背诵更多经典,把四书五经通通背诵也没有用。所以,我们应当向孔子的高足颜回学习,他不求学得多,只求能够学一句就行一句。

本书我共分为八章解读,包括第一章总叙、第二章入则孝、第三章出则悌、第四章谨、第五章信、第六章泛爱众、第七章亲仁、第八章有余力,则学文。

第一章总叙,主要说明《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其中以孝悌为核心,强调《弟子规》要落实到行动上,同时也分析了应当如何全面理解“有余力,则学文”的问题,应当如何理解三教圣人所说言教等问题,全面整体分析《弟子规》的思想内容以及该书重点。

第二章入则孝,讲的是总纲中所说的“首孝悌”中“孝”的内容,我把“孝”的内容归纳为三种境界,即养身、养心与长养圣胎。养身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赡养,我们很多人不仅做不到,而且在理论上也不能圆满领会。养心就是孔子所说色难的境界,即《弟子规》所说的“怡吾色,柔吾声”。长养圣胎,就是向圣人看齐,最后成为与圣人一样的人,得到究竟的解脱,这是养亲的最高境界。

第三章出则悌,讲的是“兄友弟恭”,从“父慈子孝”到“兄友弟恭”说的都是中华民族的孝悌之道。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能理解长幼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不要单从个人私心出发,只要求对方如何如何。孝悌之道加以扩展就是泛爱众的境界,所以《弟子规》说:“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第四章谨,讲一个“谨”字,“谨”即恭谨的意思。“恭”是恭敬,有敬畏心,不敢胡作非为。“谨”是谨慎,谨言慎行。无论是“恭”,还是“谨”,都是告诫我们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身心,珍惜每天的每一分钟,从身(身体)口(语言)意(思想)三个方面都不犯过错。

第五章信,讲一个“信”字,“信”即诚信,其主要含义就在真诚心(清净心)。所谓“言而有信”,就是先要有真诚心。曾国藩从广义来总结了诚信的含义,他说:“一念不生谓之诚。”所谓“一念不生”就是没有一点妄念,没有一点杂念,没有一点私心,所以实际上就是真诚心,或者说清净心。

第六章泛爱众,就是要生起平等心。从最开始的入则孝,出则悌,这还在入世中修炼,而到谨与信,则致力于身口意的修炼就已经有出世之心了,到本章修平等心,则可直达与天地同参的出世境界了。孔子希望从小家的孝悌,再扩展自己的心怀,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于是大同世界就来到了。故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第七章亲仁,是讲亲近仁者,因为仁者是从做人开始(入世)并把我们带向真理彼岸(出世)的人,他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这是本章的主旨。孔子说“里仁为美”(与仁者为邻才最美好),如果不亲近仁者,不与仁者为邻,就难以找到解脱的道路了。

第八章“有余力,则学文”,这是最后一章,正确理解“有余力,则学文”非常重要。本章一开头就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是与《论语》开头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一脉相承的。“学”是指学到的道理(觉悟),“习”不是指温习功课,而是指把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实践之中,获得觉悟的快乐。如果不把书上做人的道理落实到生活实践之中,只是死读书学一些书本知识,那么就只是增长华而不实的习性,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此处书本上的道理,就是前文所说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等内容,如果不把这些做人的道理落实到生活实践之中,只是死读书学一些书本知识,那就没有什么用了。所以必须学而时习之。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是说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只是盲目地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只会依循自己的片面理解做事,违背真理。也就是说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其最后结果是违背真理,背道而驰。随从自己的一己之见,表面上好像很正确,但实际上与圣贤之道背道而驰,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他自以为是,以为在做好事,可实际上他却在做坏事,他自己并不知道,所以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实践。《了凡四训》列举了做善事就有八种区别: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善,有满善;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如果不认真研究一下这八种区别,那么自己以为在做好事,可实际上在做坏事,这样的事情就会经常发生了。再如《论语》中的句子如何理解?如果不认真读书,生吞活剥,就可能离开原意,而无法学以致用。

虽然人人心中都有仁,或者说人人心中都有佛,但要是不读书,不修行,那么仁也好,佛也好,仍旧与我们不搭边,这就是说修行有一个过程,悟道可以顿悟,但得道仍旧要慢慢修,所以《弟子规》最后说“圣与贤,可驯致”。所谓“驯致”就是慢慢地达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就是禅宗神秀的方法“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写完本书后,我的体会就是:《弟子规》的每一句话不是随意而写的,都来自圣贤的心法,很多语句是直接从儒家经典演变而来,如果不找到它的出处,或者不知道所引儒家经典的原意,会很容易理解出偏而译错。本书解读《弟子规》的时候,力图找到原文的出处以及古今圣贤对它的看法。好话古人都说尽,我并没有什么创新,如果说有什么观点,都是来自古今大德对圣贤言论的阐述。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参阅了有关书籍以及网上一些网友发布的资料,发现有一些问题,我在本书中一般都作了分析或者更正,现将几个典型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关于版本问题,我参考了几种版本,感觉以光绪版本较为完善。如“刻薄语”,光绪刻本作“刻薄语”,但现在有些流通本作“奸巧语”。“居处变”,光绪刻本作“居处辨”。“即代叫”,有些版本作“先代叫”。

第二,关于断章取义的问题。《弟子规》为了照顾全文三字一句,就把儒家经典的成语分成两句或者多句,这样我们在翻译时必须找到它原来的成语,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来翻译,如果分开一句一句翻译,必然割裂成语所表达的整体含义。例如“勿厌故,勿喜新”,这是把“喜新厌旧”分成两句,所以要合起来翻译。如果分开翻译,不要厌弃过去的朋友,不要喜欢新交的朋友,前者还可理解,后者为什么新交的朋友就不能喜欢呢?“喜新厌旧”本来就是一个带贬义的成语,多指感情不专一、见异思迁,把它视为一句完整的成语才能正确理解原意。再如“勿自暴,勿自弃”是成语“自暴自弃”的分开说法,“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分开说法。

第三,关于“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这是古汉语一种特殊修辞手法,比如A有B,C有D,如果是互文,就是说A和C都有B和D。例如《文昌帝君阴骘文》说“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就是互文见义,即作事或者出言都要循天理、顺人心。《弟子规》的互文见义有“上循分,下称家”“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如果我们不运用互文见义方法理解,而是分开去翻译,就会出现误解。

第四,关于倒装押韵。《弟子规》为了照顾押韵,出现词语倒装。例如“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只是盲目地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只会依循自己的片面理解做事,违背真理。其中“昧理真”是为了押韵,将“真理”写成了“理真”,但若没理解为倒装,将“理真”分开解释,结果就没法翻译,译文也不通。如译为“愚昧的道理就真实”,就让人费解了。并且“昧”是“违背”的意思,不是“愚昧”。

第五,关于歧义的问题。如“弟子”,本书注释为“弟”与“子”,即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但也可以指一切以圣贤为师的“弟子”,因为我们都可做圣人的学生,那么《弟子规》面对的读者就不仅仅是为人弟或为人子者。再如“居有常”“业无变”“兄道友,弟道恭”“事非宜”“重且舒”“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勿轻訾”“贵分晓”“报怨短,报恩长”“类不齐”“仁者希”“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等都有歧义的问题,具体分析见书。

第六,关于失误的问题。有些地方不是该词语有歧义,而是理解失误。如“子道”,有人解释为“为人父母之道”,但实际上不是为人父母之道,而是为人子之道。依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解释为“子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例证有:《史记·五帝本纪》:“舜父瞽(ɡǔ)叟(sǒu)顽,母嚚(yín),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汉书·五行志上》:“董仲舒以为成(鲁成公)居丧亡哀戚心,数兴兵战伐,故天灾其父庙,示失子道,不能奉宗庙也。”

以上所提问题与各位同仁商榷,但本人水平亦有限,亦有不对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弟子规》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以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曾琦云
2019年1月1日修正于双峰 UxAdpTYhMV7eADzdOoqNyDG9iU3/sqw4gZ787MF4X1qtAPyKWq2s1VqN6UmOcYq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