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个人经历和投资缘起

沃伦·爱德华·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是奥马哈巴菲特家族的第七代。家族第一代在1869年开了一家杂货店,巴菲特的爷爷经营着这家杂货店,伯克希尔后来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竟然曾经在巴菲特爷爷的杂货店里打过工。巴菲特的爸爸——霍华德,曾是当地的一名股票经纪人、银行家,后来还做过共和党的众议员。

据说巴菲特一出生就痴迷于数字,这也许有些夸张了,但有记录表明,他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是台“小计算机”了。小时候,他和最好的朋友鲍勃·罗素坐在罗素家的门廊上,背经过的小汽车的车牌号。天黑之后,他们俩进屋,把《奥马哈世界先驱报》铺在地上,计算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然后,在他们的剪贴簿上整理计算的结果,好像在做什么顶级秘密的事情。

巴菲特最为珍贵的礼物来自他的姑姑——爱丽丝,她非常喜欢这个可爱的侄子,并且向他提出一个无法拒绝的提议:如果他同意吃芦笋,她就送他一块秒表。巴菲特完全被这个精密的计数器迷住了,他在各种男孩子喜欢的游戏中都使用它,例如弹珠游戏。他叫来两个姐妹,在浴缸里放满水,让她们将弹珠放进去,利用浴缸内壁的弧度,看哪一个弹珠能先到达漏水口,他在一旁按着秒表计数时间。

而来自爱丽丝姑姑的第二件礼物,将六岁的巴菲特引领上了新的人生方向——不是数字的魅力,而是金钱的魔力。圣诞节时,巴菲特拆开礼物,发现是个镀镍的钱包,这成为他最珍贵的东西,他将它立刻别在腰上。他发现钱包有很多用处,他在门口放了张桌子,向每一个路过的人兜售巧克力。他挨家挨户地敲门,卖口香糖和汽水。他从爷爷的杂货店以25美分的价格批发来6罐一包的可口可乐,然后拆散了,以每罐5美分出售——这样就有了20%的投资回报。他还上门叫卖《星期六晚邮报》和《自由》杂志。每个周末,他在当地的橄榄球场卖爆米花和花生。所有这些生意,他都要用上他宝贵的钱包——收钱、找零。 8

然而,这种田园牧歌式的好日子突然被打断了,大萧条终于也席卷到了奥马哈。一天晚上,巴菲特的父亲回到家,告诉大家他工作的那家银行关门了,他丢了工作,他们的存款也损失了。巴菲特开杂货店的爷爷,给了他父亲一些钱支持他们家渡过难关。

幸运的是,这样绝望的感觉没有延续太久。霍华德很快振作起来,宣布成立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斯坎兰尼卡公司,开始了他的投资合伙企业,公司设在法纳姆大街上,多年以后巴菲特在同一条大街上买了房。

大萧条的影响尽管短暂,但给巴菲特的家带来了艰难,这给年轻的巴菲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一书的作者罗杰·洛温斯坦说:“这种人生早期的艰难生活成为绝对的驱动力,他要变得非常、非常、非常富有。在他五岁之前就这么想,自那时起,他从未停止过这个念头。” 9

巴菲特10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去了纽约,这是霍华德给每个孩子的礼物。巴菲特说:“我告诉父亲,我想去三个地方——我想去斯科特邮票钱币公司,我想去莱昂内尔火车公司,我想去纽约证券交易所。” 10 在坐了一夜火车后,他们到达了华尔街,在那里他们见到了交易所的成员艾特·莫尔。巴菲特说:“午饭之后,有人拿过托盘,上面摆放着不同的烟叶,莫尔先生挑出自己喜欢的,然后有人将它们现场做成雪茄。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定制雪茄吧,太棒了。” 11

之后,霍华德领着儿子还见了高盛公司的合伙人西德尼·温伯格——当时华尔街的名人。在温伯格的办公室里,巴菲特被墙上的各种照片和证书深深吸引,很多镜框中都是名人作品的原件。当霍华德和温伯格谈论金融事务时,巴菲特在办公室里四处走动,看着那些艺术品。当他们父子离开时,温伯格拥抱着巴菲特问他喜欢什么股票。巴菲特后来回忆道:“他一定在第二天就忘了,我却永远地记住了这一天。” 12

甚至在去纽约之前,巴菲特就已经对股票和股市充满了好奇,他经常去他父亲经纪公司的办公室,看着墙上挂着的各种股票和债券证书,就像温伯格的办公室里的一样。很多人渐渐喜欢上这个总是不停问问题的小家伙,并允许他用粉笔在黑板上抄写股票的行情报价。

周六上午,证券交易所开盘两个小时,巴菲特和他叔叔弗兰克·巴菲特、舅舅约翰·巴伯一起待在证券公司的办公室里。根据巴菲特的回忆,弗兰克叔叔总是看空,而约翰舅舅却总是乐观派。他们俩总是谈论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这些故事都吸引着小巴菲特。在所有的时间里,巴菲特都直直地盯着股票行情机,看着不停跳动的股票价格,他想知道这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每个周末,他都认真阅读《巴伦》杂志的“交易”专栏。当他将父亲书架上的所有书读完之后,又读了当地图书馆里所有关于投资的书。不久之后,他开始亲自画股价的图表,试图搞清楚眼前这些不断变动的数字到底有何规律可循。

当11岁的巴菲特宣布他已经准备好投资他的第一只股票时,没有人感到意外。然而,当他宣布他的投资金额为120美元时,大家还是震惊了。这些钱是他卖汽水、花生和杂志的所得。他决定买入城市服务优先股,这是他父亲的爱股之一,他还说服了姐姐多丽丝加入。他们各自支付了114.75美元各买了三股。巴菲特已经下功夫研究了图表,对这项投资信心满满。

那年夏天,股市在下跌,在6月触及年度低点。这两个年少的小投资者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股票价格下跌了30%,多丽丝天天来问巴菲特股票的损失情况,这让人有些崩溃。最后,当这只股票回升到40美元/股时,巴菲特将其卖出,终于赚了5美元。

随后发生的情况是,城市服务优先股不久飙升至202美元/股,这令巴菲特懊恼不已。他计算了一下,除去佣金,他整整少赚了492美元。而此前,他用了5年时间去积攒那120美元,这样算下来,此次错失令他损失了20年的工作所得。这是痛苦的一课,但非常有价值。

巴菲特发誓,首先,他再也不会被支付的成本所牵制。其次,他不会再仅仅满足于蝇头小利。以他11岁的智慧头脑,巴菲特已经学会投资中最为重要的一课——耐心。(这个重要的品质我们将在第7章中展开讨论。)

1942年,巴菲特12岁,他父亲当选为国会议员,全家搬到首都华盛顿。环境的变化令年少的巴菲特难以适应,他非常思念家乡的氛围,于是他返回奥马哈,与爷爷和爱丽丝姑姑一起生活。但第二年,1943年,巴菲特与首都华盛顿之间有了另一种缘分。

证券公司里没有了熟人,渐渐地巴菲特的兴趣从股市转向了小生意。13岁时,他跑两条送报路线,分别投送《华盛顿邮报》和《华盛顿时代先驱报》。在伍德罗·威尔逊高中,他结识了小伙伴唐·丹利,这个小伙伴迅速点燃了巴菲特赚钱的热情。两人一起凑了25美元,买了一台二手翻新的弹球机,巴菲特说服了当地一位理发师,将机器放在他的理发店里,赚了钱分一半给对方。第一天的运营结束后,他们发现这台机器里竟然有4美元硬币的收入。他们很快将业务扩大到七台的规模,不久巴菲特每周可以拿50美元回家了。

到巴菲特高中毕业时,通过各种努力,他已经积累了9000美元的财富。他立即宣布,他不想上大学,因为这将干扰他的商业计划。父亲否定了他的想法,秋天到来的时候,巴菲特上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尽管沃顿商学院以商务和金融闻名,但巴菲特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他回忆道:“我好像在那里没有学到太多东西。” 13 沃顿强调比较多的是商务理论,而巴菲特感兴趣的是实操层面——如何赚钱!两年之后,他转学到了内布拉斯加大学,一年修完了14门功课。1950年毕业时,他还不满20岁。

回到奥马哈,巴菲特又有了与股市的联系。他开始从经纪人那里搜集信息、订阅刊物,重新开始画股价图表,并阅读股市技术分析的书。他使用麦吉点数分析系统和其他能找到的系统,试图发现哪一个技术手段真的有用。一天,他在当地图书馆看书,发现了刚出版的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新书《聪明的投资者》,他描述当年的情景:“就像看到了一道光!” 14

格雷厄姆与大卫·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1934年出版)对于求知若渴的巴菲特而言,如逢甘霖,他离开奥马哈前往纽约,加入了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格雷厄姆教他懂得公司内在价值的重要性。他相信,那些准确计算价值并以较低价格买入的投资者终将在市场上获利。这个数学的方式令巴菲特热衷于数字。

格雷厄姆的班上有20名学生,很多人年龄比巴菲特大,有几个在华尔街工作。晚上,这些在华尔街工作的学生在格老的班上讨论哪只股票被大大低估了,第二天,他们在班上就买入前一天晚上讨论的股票,然后获利。

很快,巴菲特就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学生,每当格雷厄姆发问,甚至问题还没有说完,巴菲特就已经举起了手。和里克·卡尼夫一起创建红杉基金的比尔·鲁安也在同一个班级,他说在巴菲特和格雷厄姆之间有着瞬间的化学反应般的默契,而其他的同学基本上是观众。 15 巴菲特的最终成绩是A+,这是格雷厄姆执教22年以来给出的第一个A+。

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巴菲特向格雷厄姆的公司申请一个工作职位,但没有得到。刚开始巴菲特稍感意外,但随后被告知,公司将优先考虑那些在华尔街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犹太裔分析师。于是,巴菲特返回故乡奥马哈,加入了父亲的证券经纪公司,他旗开得胜,热心地推荐那些符合格雷厄姆价值标准的股票。同时,他继续保持着与格雷厄姆的联系,将一个个股票心得发给老师。1954年,格雷厄姆打来电话说,宗教的障碍被取消了,现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有个位置,如果巴菲特感兴趣可以考虑一下是否愿意来上班。巴菲特二话没说,登上第二天的飞机,直飞纽约。

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期间,巴菲特完全沉浸在导师的投资理论中。除了巴菲特之外,公司还雇用了沃尔特·施洛斯 、汤姆·纳普 和比尔·鲁安,都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人物。施洛斯在WJS管理投资28年之久,普林斯顿大学化学专业毕业的纳普创立了特威迪·布朗合伙企业,鲁安合作创立了著名的红杉基金。

对于巴菲特而言,格雷厄姆不仅仅是导师。作家罗杰·洛温斯坦写道:“格雷厄姆是第一个证明挑选股票可以有可靠的理论方式的人,而在此之前,它是像赌博一样的伪科学。股票市场就像一个奇幻的、令人禁足的城市,而格雷厄姆是提供这个城市地图的第一人。” 16 自从11岁第一次买了城市服务优先股,巴菲特花了生命中一半的时间研究股市的未解之谜,现在他终于得到了答案。

《滚雪球》的作者爱丽丝·施罗德写道:“巴菲特的反应就像一个一生都待在山洞里的原始人,忽然有朝一日走出山洞,在阳光下眨着眼,第一次看清这世界。”巴菲特最初认为“股票就是一张张可供交易的纸片,现在,他知道股票是其背后真实企业价值的代表符号。” 17

1956年,在巴菲特来到纽约两年之后,格雷厄姆-纽曼公司解散了,61岁的格雷厄姆决定退休。巴菲特再一次回到奥马哈,怀揣着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投资知识,以及家庭的金融背景、朋友们的支持,成立了投资合伙企业,这一年他25岁。 Xg95mU3LXnMK5v5aaHnjR20bgzLdnun3WA4NKrBBvSQ4tJ6bGmsXEA9QZxVRn2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