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安娜·阿赫玛托娃

Anna Akhmatova

安娜·阿赫玛托娃(Anna Akhmatova,1889——1966)出生在敖德萨,在基辅接受教育,作为大革命前彼得堡风采的化身,因诗歌成就不朽。她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俄国诗人,但那是一个乱世。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前,安娜·安德烈耶夫娜·戈连科,笔名阿赫玛托娃,早已披挂上俄国文学界最耀眼夺目的法语修饰词:她的作品是“先锋的”(avant-garde),她的人则是“妖冶的”(femme fatale)。无数男诗人对她的断鼻之美趋之若鹜,她后来的丈夫尼古拉·古米廖夫便是其中之一。革命之后,古米廖夫是最早的文坛牺牲品之一。后来,阿赫玛托娃在她的诗作《安魂曲》中提到了古米廖夫的命运,这也是诗中最常被引用的部分。(“夫亡,子囚/为我祈祷。”)在沙皇时代末期,她受到的迫害至多就是自己的印象主义诗歌不被理解,还有她的魅力招来女人们的诅咒。但后来她却先是成为悲剧人物,继而变为女英雄。1922年之后,她被划为资产阶级分子,在出版方面受到严格限制。“二战”结束后,1946年,她遭到掌管文化事务的安德烈·日丹诺夫的整治。她不能出版新作,所有旧作都被说成偏离社会主义建设。她在国外的名望使她在国内还能继续生活,但是日子也绝不可能好过;对她的监视一刻不曾松懈。五十年代,她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平反,官方甚至出版了一本经过审查的诗集。(《安魂曲》未收录:以赛亚·伯林1946年在莫斯科拜访过她,他曾预言只要苏联存在,这首诗就不可能发表,他是对的。)然而,她的作品始终在地下流传着,无论是作为小册子还是以俄罗斯人致敬伟大的特殊方式,即口口相传,在记忆中长青。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自由传统的化身,虽然这一传统早已俯首称臣。于是,她成了激励人心的象征,但是一个诗人一旦比自己的诗歌更有名,这往往意味着她正出于外因而被祭奉于她本人荣耀的圣坛之上。就阿赫玛托娃而言,这个外因是政治。像她这样一个女人不至于被称作女英雄,这才是理性政治的标识。

普希金的抒情宝藏……

安娜·阿赫玛托娃,《普希金的〈石客〉》

有些语言天然地就比其他语言更优美,俄语便是其中之一。对任何学俄语的人来说,“抒情宝藏”这样一个短语如同穆索尔斯基歌剧里的二字咏叹调,在纸面上便吟唱起来。我一见到这个短语就把它记了下来。1968年,西德出版社“语言文学联盟”推出了一部精彩的两卷本阿赫玛托娃作品集,包括诗歌和散文。1978年我在伦敦买了这套书,那时我正处于学习俄语的第一阶段。我终究没能抵达最后阶段,连靠近都谈不上:不过我确实达到过读散文不用怎么查字典的程度。(想要快速扫荡另一种语言文化的学生们,请记住:散文总是入门的最佳选择。)通过阅读阿赫玛托娃的散文,我很快就意识到她本来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全职文学评论家,假如她曾获得这样的许可的话。她当然没有,这就是关键所在。

如果革命不曾发生,那么主宰这本书的可能就是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咖啡馆了。尤其是彼得堡,它会与维也纳旗鼓相当。(如果纳粹不曾掌权,维也纳和柏林也会继续与巴黎难分上下,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们很快会接着谈这个问题。)革命前的几年里,俄国文化大潮高涨,革命之后过了很长时间才渐缓渐止。(在移民群体里,这股热潮则从未减弱,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确实逐渐式微:佳吉列夫在各个艺术领域都有影响,但巴兰钦的影响力只限于芭蕾舞,而努列耶夫和巴雷什尼科夫虽然开创了新局面,但也只是就他们自己而言——他们两位都非常了不起,但仅仅是舞者而已。)革命继承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最初的十年里,新政权似乎是梦想实现之后慈祥的守护者。西方的左翼文人此后又自愚了数十年之久,认为这个政权在解放人民创造力的永恒斗争中会以艺术为政治武器,从而带来新的可能性。色彩艳丽的宣传火车和吉加·韦尔托夫剪辑漂亮的新闻短片被视为活力和真理的标志;它们确实是活力的标志,但却不是真理的。

西方为苏联辩护的人们普遍认为,虽然自我流放的斯特拉文斯基毫无疑问享受到了个人自由,但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却因为受到政权的赏识而收获颇丰;他们一般认为,在革命后的最初几年里,艺术家与中央集权国家之间就建立起了富有成效的关系。事实上,教育人民委员阿纳托利·卢那察尔斯基对艺术家拥有绝对的权力。上峰愿意容忍时,他固然可以网开一面,但这种宽容在1929年被撤回了,即便对那些曾以为这一切是场梦的人也是一样。(意识到这一点可能是致命的:马雅可夫斯基开枪自杀。他的自杀不是因为他疯了,而是因为他不再疯了。)

阿赫玛托娃始终试图与革命保持距离,这是她值得称道之处。但革命对她从来不曾以礼相待,又岂会与她保持距离?早在1922年,她的诗就被认定为缺乏政治功用(这倒也不假),她也被禁止继续发表诗歌。1940年禁令暂时有所放松,但我们仍需记得,阿赫玛托娃作为诗人的身份早已被剥夺了。她主要靠翻译和接点写文章的活儿维持生计。(因此,1947年将她开除出作家协会的威胁无异于死刑宣判。)赞颂普希金,正如她在那篇提及普希金“抒情宝藏”的文章中所做的,就是她可以说的最具颠覆性的话了。如果一位诗人被认定为表现出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或者像普希金那样,预言了正确的方向——那么,赋予他特定的才华以某种价值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如果她还想谈谈其他人的“抒情宝藏”——比方说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的——那她就会遇到不同寻常的麻烦。1938年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死在了流放地。他一度爱上了阿赫玛托娃,就跟他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男性诗人一样。阿赫玛托娃对奥西普的爱恋也做出了回应,这让奥西普的妻子娜杰日达很是懊恼。读她的主要作品,回忆录《一线希望》( Hope Against Hope ),我们发现她还是原谅了阿赫玛托娃致使丈夫疏远自己。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知道,光彩照人的阿赫玛托娃一如托尔斯泰笔下的娜塔莎·罗斯托夫,她需要被崇拜:她天生就会勾引人。如果没有革命,阿赫玛托娃本可以把她魅力四射的天性加工为创作主题,就如埃德娜·圣文森·米莱一般,而且效果会更好。但历史没有给她升华柔情的机会。历史反而让她成了女英雄。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当然有比这更残酷的命运,但阿赫玛托娃的命运已然足够残酷。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她本不必承受这样的命运。历史亦本不必如此。但这就是历史:有关本不必如此的一切的集合。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对于那些被剥夺了一切其他自由的人们来说,艺术仍然是重要的:其影响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比之前更为重要,这正是艺术之价值的证明。对俄罗斯人来说,阿赫玛托娃的象征意义不仅仅在于她做了什么,更在于所有那些她无法去做的事情,令人唏嘘惊叹。作家、知识分子妮娜·贝蓓洛娃是阿赫玛托娃的仰慕者,她于1921年离开苏联,也就是古米廖夫被枪决、阿赫玛托娃被禁的那一年。贝蓓洛娃生命最后几年写了一部有趣的书,名为《斜体为我所加》( The Italics Are Mine ,1991),从跌宕起伏的悲惨流放生活一直讲到晚年(她于1993年在美国去世)。在书中,她讲了“作家图书馆”的故事,那是莫斯科的一家书店,革命之后,旧知识分子写的书在那里被用来交换食物。如果不曾发生革命,作家图书馆仍会是最吸引人的书店之一。你可以在那里用餐,来一杯酒,写一首诗,谈谈恋爱,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在那里畅所欲言。那是一家文化咖啡馆。一夜之间,俄罗斯的城市里再也没有这样的地方,只有在你的脑子里可以过一种精神生活。这一念头足以让人陷入绝望,所幸我们依然看到人文主义价值是现实的存在,而非虚幻的空想:即便在精心策划的剥夺之下,这些价值依然坚存不灭。1947年对阿赫玛托娃来说是尤其艰难的一年。她几乎被剥夺了一切,只剩一息尚存。然而,她可以说自己是富有的。还有普希金可以读,她就仍然拥有“抒情宝藏”。这样的宝藏才是我们真正的薪火永传的宝藏,也正是本书背后的信念。 amatRbBA65t7hbNKd+f5CuweJR/PecbnhOGJ/iUqnV6YUk+7wSEM5WzV6HViHQ3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