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文化
——人类生活方式的复杂整体

一、文化的起源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义的丰富性,多年来文化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话题。

据英国文化史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考证:从18世纪末开始,西方语言中“culture”一词的词义与用法就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说:“在这个时期以前,文化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人的培养过程。但是,到了19世纪,文化作为培养某种事物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变成了某种事物。它首先是用来指‘心灵的某种状态或习惯’,与人类完善的思想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后又用来指‘一个社会整体中知识发展的一般状态’。再后来是表示‘各类艺术的总体’。最后到了19世纪末,文化又开始意指‘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

从广义的角度讲,西方学术圈认为文化指的是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我们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生活方式的整体,它包括观念、价值、心理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和理智方面的规范。 它是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而不是源于生物学;它是为社会成员所共有的,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独特风格;它是历史沉淀的产物,而不是时尚的风气;它是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而不仅仅是生活的点缀;它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环境的反映,而不只是社会奇才的特意创造。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自身的符号系统(Symbolic System),它赋予我们的生活、生存和我们的世界以意义和目的,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泰勒是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文化作为生活方式,其实只是一种描述性的定义,它是对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描述和概括。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专家克罗伯(Kroeber)和克拉克洪(Kluckhohn)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1963)中列举了文化的160多种定义,其中大部分是对欧美国家人们生活方式的阐述。心理学家伯利(Barry)将这些描述归类为8种,包括:

(1)基本生活特性,包括该文化的生态环境、地域、历史沿革、人们的生理特点(肤色、头发、眼睛、眼色、鼻梁大小,等等)。

(2)食物和衣饰,包括饮食习惯与风格、进食方式、衣饰的多少(裸体或是盛装)。

饮食文化之饺子、寿司、比萨

建筑文化之北京故宫博物院、日本东京塔、美国自由女神像

(3)居住和建筑,包括建筑风格、居住安排、建筑材料和技术,等等。

(4)经济和交通,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工具、交通方式、交通工具,等等。

(5)个人和家庭,包括个人的教育、个人的发展、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家庭互动,等等。

(6)社会和政府形式,包括社会关系、社会体制、政府形式、政府的政治结构、政府的运作方式,等等。

(7)宗教、科学和福利,包括宗教活动、宗教信仰、教育方式、科学水平、科学方式、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等等。

(8)性和繁殖方式,包括婚姻结构、婚姻方式、性生活的方式,等等。

二、文化的差异

从生活方式和一般行为方式上看,文化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生活方式的差异是区别文化的重要凭据,这是人类学的重要观点。例如,在中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受到尊敬,在社会上占主导和支配地位。到了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流行从妻居的婚姻生活方式,而到了父系氏族社会,从妻居逐渐过渡到从夫居。

根据武汉大学钟年教授的田野调查,中国枝江市百里洲镇戴家渡村的从妻居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他根据考察结果认为:“从妻居的婚姻制度,在继续发挥其养老功能的同时,也起到了改善家庭内部关系、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和谐、提高妇女地位等方面的作用,这一切对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流行的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观念产生了冲击,从而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钟年,2001)

就中西文化比较而言,在封建社会自然农业大致相同的背景下,在居住形式、生产形式、家庭形式、婚姻形式、教育形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为人类学家、文化学者、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定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是文化的载体,也都是文化的产物。比如音乐,中国传统的丝竹乐器就是表现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载体。它反过来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人对音乐的感受。丝竹之声,使我们更容易想到高山巍峨、空谷回音、流水潺潺,是一种使我们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寄托于自然与山水之间的很好的表现工具。又如绘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是用来抒发内心情怀的,因而大量地采用了写意、留白、借景和散点透视的手法,而这与西方绘画常用的焦点透视和按比例绘画有很大的区别。西方绘画往往将人像的比例放得很大,而自然背景比例很小,甚至是基本不存在。在东方绘画中,人在山水之间是很渺小的,而自然则是很伟大的。

中国画中,即使是皇帝在大自然的背景下画得也很小;西洋画中,即使是普通人画得也很大,而背景却比较暗化

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借指音乐。丝竹之音,以琴为首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东方的博物馆所收藏的艺术作品基本上都采用了散点透视的风格,人物的头像和背景的比例比西方绘画的比例要小一半以上。而西方的绘画大部分采用了焦点透视,暗化背景,头像与画的比例往往非常大。这种艺术的表现差异甚至反映到普通东方民众和西方民众在个人摄影上的差别。文化心理学家发现,亚洲被试的摄影经常将人像放得很小,背景放得很大;而欧美被试的摄影往往以人为主,背景则很小。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及其表现形式的差异既影响文化的表现,也影响生活本身(Masuda et al.,2008)。

三、文化与价值观

马克思很强调人的生活方式对人的意识的影响,在他的理解中,文化代表的是资源、生产方式和生态等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外部环境,这与他的“物质基础决定文化”理论有很大的关系。文化来自一定的物质基础,物质最基础的表现方式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有四种生产方式:狩猎、农业、游牧和大工业的社会生产方式。这些不同的生产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这正是文化心理学家曾经关注的问题。

1959年,心理学家伯利、查德(Child)和贝肯(Beeken)发现不同的生产方式和财富积累方式,与这些社会中主导性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关联。比如,狩猎社会比较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资源的共享;而农业社会相对而言就比较强调服从和责任感,反对个人的独立性和攻击性;游牧社会强调的是个人的攻击性,对其他社会的攻击和破坏是最大的;而中国的农业文化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家族主义”及“三纲五常”的等级意识。

那么,能否用心理学的实验方式来检验生产方式对文化价值的影响呢?

心理学家伯利采用了心理学著名的从众实验来验证二者之间的相关。假设你是这个实验中的一名被试,在一个简单的判断任务中,很多人会给出明显错误的回答,你不得不在从众和坚持真理之间做出一个选择。这个实验的设计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不同文化的被试去判断三条线中哪条线与标准线的长度最为接近。正确的答案是第二条线,而在你之前的所有人都说第一条线是正确的答案,你就会感受到一种从众的压力——是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还是附庸大多数人的错误看法。伯利比较了农业文化和狩猎文化的人群在这一实验中的表现差异,发现在传统的农业文化中,被试的从众比例相对很高,而在游牧文化中,从众的比例相对比较低。由此可见,不同的生产方式会提倡和鼓励不同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有可能影响人的价值观。(Berry,J.W.1967. Independence and conformity in subsistence level societ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 415, 418)

随大溜儿——从众的压力 6gStL1bFAl9yfAteZ6QfqYt5V9Emw0FCGi7SlcUpADehOGn/YUYJ9sp4by1yZg4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