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于心理学领域的分析,我们认为爱吃甜的人会比较主动,爱吃辣的人会比较冲动,并将此当作对他人的评判标准。实际上,此种理论并非完全客观,若奉为圭臬,那就是犯了“贴标签”的错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成分总是复杂的,我们以对食物的喜好来评判人,难免会过于偏颇。
但当下,“贴标签”似乎成了人际交往中的必要环节,就此造就了心理学中所说的“贴标签效应”,当个体意识到被他人贴上某种标签时,往往会主动做出反应,促使自己的行为或者言语符合标签的内容,以此来进行自我印象的管理。据此,心理学认为,标签是一种印象,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罗森汉曾经做过著名的“假病人实验”:他寻找了一位家庭主妇、一名在校研究生、三位心理学家、一位精神病学家、一位儿科医师、一位画家共计八名精神健康的被试,让八位被试去到当地有名的精神病医院就诊,并告诉医生他们有严重的幻听,于是这八名被试都被诊断为有精神疾病并被留在医院接受治疗。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八名被试并未继续表现出症状,他们以正常的方式进行生活,然而看护人员却认为“病人”的精神疾病状况加重了,“病人们”之间的交谈也被视为妄想症。因此,他们不被允许出院,即便出院也必须吃药控制病情。
后来,心理学家克劳特就又做了一个关于“假慈善”的实验:首先,他要求被试对实验做出自己的捐献,然后根据捐献情况将其中一些被试分为“慈善之人”和“不慈善之人”,另一些被试则没有被分类。当第二次要求被试进行捐献时,那些“慈善之人”明显比第一次捐献更多,而那些“不慈善之人”则比第一次捐献的少很多。这也证明了标签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家斯蒂尔也做过有关标签的研究:斯蒂尔给被试们打电话,并告知他们需参加某个社团,然后透露一些关于社团不好的消息,最后要求被试们帮助社团建立合作社。研究表明,那些看起来不好的标签比那些好的标签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被试们大多都希望为被贴了消极标签的社团主持公道。这说明,如果标签是消极的,反而有可能促使人们的行为向着与标签相反的方向转变。
标签,也可以理解为自我,它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用的行为管理方式。我们互相贴标签然后分类,这是我们心理的“逃懒”,而社会心理学中的刻板印象也完全可以看作是团体标签。如果刻板印象的产生是基于大量的实践经验,那么完全可以用“拿来主义”去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在贴标签的同时往往会忽视个体差异,就此造成片面理解,给我们与他人的相处带来负面影响。诚如我们理解的,孩子是天真可爱、少不更事的,因此成人便常常忽视孩子的话语权,在教育的过程中将孩子的主体地位抹杀,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便会造成孩子对家长的怨愤和不理解。
因此,贴标签存在潜在的危害,这种危害体现为成见威胁和自证预言。
成见威胁是指个体生活在某个环境或者群体之中,当人们形成一种较为负面的固有观点时,个体往往会倾向于按照这样的观点来行动的现象。如果个体被贴上了某种负面的标签,个体或许会表现得越来越差。这与负面期望所带来的消极心理暗示较为相似。
自证预言又叫作“自我应验预言”,是指无论他人的判断是否正确,都会或多或少影响个体自身的判断与行为。自证预言影响下的行为确认是指个体努力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比如被期望守规矩、合礼法的人或许会变得古板和严谨。
丹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曾说过:“当你给我贴标签时,你是在否定我。”
虽然有些标签是有危害的,但是一直努力去撕掉标签也会失去自我,反而把“去标签”变成了自己的标签。我们需要标签帮助自己获得社会的认同、群体的帮助,以及社会角色的定位,这些都是标签有利的一面。当我们撕掉它时,个体的存在便没有了分类、没有了定义,迷茫便就此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