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肥胖偏见:胖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

我们对肥胖唯恐避之不及,脂肪却对我们永远那么亲近。在肥胖者眼里,美食变成了“禁果”,就连凉水都成了“隐形脂肪”。

我们总是认为,胖子往往非常乐观,他们胸怀宽广、“宰相肚里能撑船”,而这也被看作是性格使然。但其实并非如此,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而对肥胖者的偏见也一直存在着。肥胖者被这样的偏见所困扰,他们害怕别人的目光,也害怕自己变得更胖,有时甚至会自暴自弃。

肥胖者的烦恼大多来源于社会,多数是比较之下所产生的心理压力。生活中许多“无心之言”便会让肥胖者脆弱的心受伤,你可能只是提到了卡路里,他却以为你在歧视他。生活在别人目光下的肥胖者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自卑等心理问题便会缠上他们。如果父母从小向孩子灌输“肥胖不好”的观念,那么孩子也会这样去“歧视”其他孩子,那些肥胖的儿童无处可逃,只会变得越来越孤独、不合群。不仅如此,很多面向儿童的动画片或儿童读物中也充斥着世人对于肥胖者的偏见,这间接给孩子们植入了对肥胖者的歧视观念。研究表明,肥胖污名化的意识是孩童时期就会表现出来的现象。3岁的孩子已经具有“胖的就是不好的”这种刻板印象,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意识会越来越根深蒂固,肥胖的儿童受到这种意识的影响也会越深。

我们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偏见引导,观念的可塑性更是给了偏见可乘之机。一旦在这种状态下形成某种观念,人总会固执到不想改变,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于某些客观事物的观点容易受到自身个性特征的影响,从而对事物的认识会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在此基础上,由于错误的逻辑造成了对客观的歪曲认知,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否定的态度。我们会产生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也是因为认知或者主流文化的影响。偏见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包含情感、行为倾向,偏见的标志是负性评价,即刻板印象影响下的错误信念。与偏见不同,歧视是一种行为定义,它往往源自偏见的负面行为。由于态度与行为并没有因果的必然联系,因此偏见并非一定会引起确定的歧视行为。

社会心理学对于偏见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种族偏见一度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焦点问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鲍格达斯曾经使用社会距离量表进行态度的调查,这是最原始的偏见的数据。偏见往往会造成两个极端,我们很容易放大他人的错误,而在矫正自己的偏见时往往也容易犯错,会对那些自己持偏见态度的事物表现出过分宽容。

社会心理学认为,偏见具有双重性,我们对一种事物或者现象会具有外显或者内隐两种态度,外显的偏见是可以意识到的偏见,内隐的偏见则是自动的偏见。虽然外显的态度会随着我们的认识、需要发生改变,但是内隐的偏见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举例来说,当今社会提倡女权、关爱女性,这代表着女性地位的上升,但毋庸置疑的是,内隐的性别偏见依然存在。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很容易就会被某些词汇或者动作触发偏见,偏见会引发敌意。那么偏见的产生有哪些影响因素呢?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致力于研究态度问题,1978年,他和同事共同创立了拼图法用以减少儿童之间的种族歧视问题。他在《社会性动物》一书中提出,偏见和歧视的原因基本可以概括为四点:转移自己的攻击目标;存在利益冲突;遵从社会观念;满足人格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对偏见有了更多的认识,一般而言,偏见的来源主要有社会根源、动机根源和认知根源。

偏见的社会根源往往来源于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平等一旦发生,偏见就会帮助社会地位更高的人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地位。父母的价值观会对我们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偏见是可以习得的。偏见与从众也密不可分,偏见一旦形成就会固化,一旦被社会所公认,它就具有了“召唤性”,个体为了更好地生存,往往会选择从众,因此,为了从众而培养偏见则是顺从潮流的表现。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调查发现,那些习惯从众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有时社会制度也会对偏见产生支持的助力,权威人物的态度也很容易引导大众。

转移攻击目标是偏见动机根源的一种,往往是个体遭受挫折或者冲击之后对外界采取的应对措施,最明显的就是“替罪羊现象”。社会心理学认为,情绪对个体的行为和认知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个体很容易在各式各样的竞争中尝到挫败感,挫败感会带来负性情绪,即愤怒或者悲伤,在这种情绪的控制下,个体更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行为。当个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人们往往倾向于损害他人的利益来弥补自己的心理损失。例如,纳粹德国将犹太人视为替罪羊。除此之外,社会同一性也是偏见的根源。人是群居动物,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所在的群体产生自豪感,人们将自己和他人分为不同的类别,然后将自己归为满意的一方,以此获得自尊。群体中的个体会更加偏爱自己所在的一方,就此对其他群体产生偏见或者敌对态度。集体中的个体拥有“我们”的概念,对自己的评价也会依赖其他成员的优点,这也就让个体感觉自己非常优秀。当然,在个体以群体来界定自己是谁的同时也在界定自己不是谁,这就容易造成内群体偏见,人们往往会觉得与自己有相同点的人更值得亲近。社会地位、情感归属的需要都会成为我们产生偏见的内在动机。

偏见和刻板印象不仅仅是社会条件所致,它们还是认知的产物。我们的认知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就是为了简化思考。当我们遇见难题,我们会尝试各种办法去解决它,在第二次遇见类似的难题时,我们就会不假思索地采取类似的方法。我们喜欢分类,这是简化环境的体现,通过分类,我们可以在省时省力的状态下获得想要的东西。我们的认知也青睐那些独特性,独特的事件、特立独行的人往往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并且引起偏见,我们也会主观上放大这个人的独特性。比如有时候我们能够对电视剧中不讨喜的配角产生极致的厌恶。自我意识会“误解”他人的行为,让我们以为别人在针对自己。当我们产生偏见时,还会习惯性的将其归因于某个比较突出的人或者事物而并非环境,或者说我们会忽略环境的作用。公正世界现象也是我们容易犯的错误,我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最公正的,并善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别人。

对于被歧视者和偏见对象而言,歧视往往带有自我实现的功能,那些偏见会慢慢把他们变成别人“期望”的人。而态度的释放者则会拥有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他们不会改,即便事实不符合观念,他们也会认为那并不是真相。 6FdzZEN78d5vrR4uarvbW+DVLs2Lbx754xdbz3lJnXk/qTJX7X+D7eLJ/xjKCa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