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发现,垃圾食品的摄入会改变“饱腹信号”的神经传输,一旦不知饥饱,进食活动便会不易控制。大脑负责感知一切外部的信息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各个脑区分工不同且有所交叉,而负责传递信号的则是神经,吃没吃饱这个信号的传递由迷走神经来完成,此外,迷走神经还负责运动、呼吸的传递。哈佛医学院研究团队根据对白鼠的解剖实验发现,胃肠道内存在分别掌管食物摄取和营养吸收的两种不同的迷走神经。同时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负责感受食物摄取、胃肠道的张力的是分布于胃部肌壁的GLP1R神经元,“饱腹信号”也由它来传递,负责感受营养摄入多少的神经元是分布于肠道的GPR65神经元,两类神经元在大脑中枢并无重合而是紧密排列,二者会对食物做不同的信号处理,并在大脑的中枢进行汇聚。迄今为止,关于迷走神经如何区分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糖分仍然是生物科学界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具有遗传性,如同基因遗传,不论是亲子研究还是物种的普遍研究,其结果都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这个理论。从整个群体角度来讲,群体的心理也具有遗传的普遍性,当今社会男女平等,但男女的分工依然不同,一些“重男轻女”的心理便存在一定的遗传性。
食不果腹的时候,能考虑的唯有生存,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生存除了自身活着还要繁衍后代。活着就需要进食,在蛮荒时期,进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食物并不像现在这样唾手可得,人类需要亲自捕猎,还要忍受长时间的饥饿。因此,对于食物的选择并不会挑剔它的口感,味觉也不是生存需要特别关心的,人类对于食物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高热量。高热量、高糖、高脂肪,所有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生物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食物大概才叫作“美食”。高热量的食物能够更好地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进行储存,也就可以更好的度过没有食物的艰难日子。而这样的“饥饿”和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便被刻在基因里进行世代传承,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们会热衷于高热量食品了。
垃圾食品其实很“无辜”。“垃圾食品”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说法,它们往往都是高热量食品,现代人已经不再单纯地追求热量,而更倾向于营养均衡,但这些垃圾食品在营养配比上往往并不符合要求。常见的炸鸡、汉堡之类的食物所含的能量是非常符合我们烙刻在基因里对于高热量食物的渴求的。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渴求,才使得这些高热量食品显得尤为美味。现如今不同于蛮荒时代,社会丰衣足食,食物应有尽有,美食种类繁多,人类可以不再遭受饥饿困扰。但基因不会这样想,它还在延行几千年来的久远记忆——高热量的就是最好的。但高热量在转化为脂肪之后,身体摄取食物依然是轻而易举的,脂肪并不会被消耗,也就造成了肥胖。我们在解决饥饿的同时,进食需求也上升了层次,不但追求营养还要追求口感。垃圾食品似乎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口感而生,“好吃”本身就很诱惑,更容易形成口感的上瘾,而为了增强口感的诱惑,这类食品在本身热量已经足够的情况下,加重了糖、油等的比例,而在热量和口感的双重诱惑下,人们容易越吃越多。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对垃圾食品的认知,为什么还会如此沉溺呢?大脑所形成的认知会影响大脑所做出的决定,我们认为垃圾食品不健康,可以用意志的主动性去控制行为对垃圾食品的摄取。然而大脑就像是无数意识的博弈场所,有时候对于高热量食物的摄取本能就会占据上风。在迷走神经没有向个体发出吃饱信号的时候,大脑就会被蒙蔽,使得进食活动失控,就像指挥官和后方补给失去了联系。生物科学界证明,电刺激迷走神经有望治疗肥胖,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