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第二步是我们要重点讲的,因为绝大多数的朋友都会觉得诧异,为什么这还能作为秦始皇的三功之一呢?(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刚刚我们讲的“统一文字”,其实如果不细解释,大家应该也能大概明白。但下面这个“车同轨”如果不详细说说,大家可能就会感到一头雾水。
问:“车同轨”到底是什么意思?
答:“车同轨”就是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
解释完了。
你肯定会想,这算什么?这还好意思往外说?现在的车从大SUV到小QQ,我爱买什么样的就买什么样的,你能规定我轮子间的距离?你管得了我?皇权真是太压制人了,连车轮子的间距都要管,还好意思说是功劳!
等会儿再打我,我还有话要说。
很多朋友可能会认为“车同轨”和那堆体现权威的制度一样,是为了体现皇权存在感的。
至少我们在上学时,就是这么想的,但当我们深入挖掘背后原因后却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
这个改革无异于一项跨时代意义的“运输革命”。
先来说一下,当年的路是什么样的路。
答案:土路。
其实,现在有些农村的道路依然是土路,我们也会发现很多土路被大车轧得不成样子。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车会把路轧坏了呢?我们看到土路上那些大坑和深深的轮子印都是什么时候弄得呢?
答案:下雨天。
下了雨,土变泥,走起来就费劲了,而且会产生深深的印迹。
但即便这样,还是将就能用,无论大车小车都能过,小车只要不拖底,基本上所有的土路无论什么路况还是可以过的。
但在先秦或秦朝,就过不去了。
因为今天的轮胎是橡胶做的,而在古代轮子是木头做的。
即便今天的橡胶轮胎也有崴泥的时候,更何况当年的木轮子呢!
在当时,车轮反复碾压之后路上会形成与车轮宽度相同的两条硬的车辙,两个车轮间的距离叫作轨。
马车在长途运输的时候,让车轮一直沿着车辙行走就会平稳,能够显著减少畜力的消耗和车轴磨损。这个道理就如同大雁南飞时,后面的大雁相对于前面的大雁来说比较省劲一样。
不是没有车辙的路走不了,而是如果你不走千万人上百年为你走出的车辙,那么你不但走得很慢,而且车也容易坏,总体上说来还是那句话:成本高。
我们在看兵书时,常常形容一个地方道路狭小叫作“车不方轨”,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这条道路狭窄得只有一辆车能走的车轨,像著名交通干道“井陉”。
如果这个时候两辆车走碰头了,这就费劲了,因为要论论谁应该需要把车辙让出来。
古往今来因为这个事可没少起冲突。
你可能会纳闷,这还用得着矫情?
还真不是矫情,因为让车辙是一件很费劲的事。
首先要鞭打牛或马,费力地把车从深深的车辙中拉出来,让对方的车过去,然后再让车轮回到车辙里,往前走。
这可太费劲了!
所以,我们常常拿“改弦易辙”来形容改革的风险与困难。
改弦,弓有断的危险。
易辙,要使出牛马的力气。
现在我们知道车辙对于古代运输的意义了,那么,我们也就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要将全国的车轨进行统一了。
全国的车轨都统一,就意味着全国的车轧出来的车辙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六尺宽。
这也就意味着全国的车马与资源可以随意调动,就相当于最早的铁轨一样!
就好像如果你驾车到秦国进入河北,车把式告诉你换车吧,前面的道走不了了,车辙进不去。你费半天劲换了车,当走到齐国进了山东,车把式又告诉你,换车吧,前面又走不了了。这样还怎么让全国成为“一盘棋”?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没办法”亲切地称作“没辙”。
车辙尺寸不同的问题,从微观角度讲,导致百姓在出行与生产经营上都会不方便。
从宏观角度上讲,车辙的大小和国家资源的投放能力也息息相关。
调百万石粮食上前线,一个州一种车辙,上哪儿找那么多辆不同的车?等车找齐了,将士们都饿死了。
车辙对人类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当以橡胶作为原料,将轮胎发明出来后,传统意义的木轮包铁皮的车轮才渐渐被淘汰。
轮胎对于道路的摩擦损耗减小,开始降低了传统车辙对于运输的重要性。
所以,当年秦始皇将车辙的宽度统一为六尺,对于整个国家的运输来说,功莫大焉!
在统一车辙的基础上,秦始皇还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这也是个大工程。
自此,秦王朝的影响力“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真正做到了战略投放的“大跃进”,指哪儿打哪儿,想打哪儿打哪儿,还马上就能打!
不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后来的陈胜起义军就颇受其惠。
路修到了哪里,战略威力就能到达哪里。秦始皇在两千多年前就把这个道理想明白了。
但还是那句话,想明白比较容易,做起来却极其困难。
据考证,秦国时期的驰道总长度达到了六千八百公里,这些道路并非我们刚才讨论的最理想状态——土路。
我国的地形大家都知道,比如说通往蜀地,就要架上“栈道”,用木头架在高山峡谷中的木质结构道路是很常见的;如果通往江南,那么多水网,就要架上一座座石桥。
我们可以想象,为了修路,当初我们伟大的祖先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至此,秦始皇可以召集全天下的人来给他干活了。
“车同轨”,从交通的方面完成了秦国“消化”六国的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