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义和团:被利用的爱国炮灰

01

1900年左右,大清子民对洋人的感觉一点都不好,如果非要类比的话,大概就是俗套的文章标题:《世道变坏,是从洋人登陆开始的》。

世道变坏其实是内部出了问题,比如人均占有耕地减少、人口暴增、脱离世界潮流、财富分配不均等等,洋人登陆是结果和催化剂,而不是世道变坏的主要原因。但大清子民并不清楚,他们只能感知到洋人带来的坏处,而没有能力分析为什么会这样。毕竟那个年代的识字率很低,也不能要求群众有多么高的觉悟,那是拿大清子民开涮,一点都不道德。

对于洋人作恶,他们最朴素的认知来自教堂。自从鸦片战争以后,欧洲列强纷纷奔赴大清淘金,各种跑马圈地,划定势力范围,英国的军舰在长三角横行,法国渗透云贵,俄国看中了长城以北,后起之秀的德国则瞄准山东。

洋人来了之后并没有入乡随俗的意识,他们走到哪里都要修建教堂,并把它们作为深入大陆、拓展势力的据点,其作用类似于后来日军修建的碉堡。

只要教堂建起来,洋人就算是在方圆几十里扎根了,成为大清统治之外的另一股基层势力。所以晚清的东部省份的基层有两条垂直的统治势力,大部分时间他们都能和谐共处,但双方却也在暗中蓄积能量。

凡是有利可图的地方,总是会吸引很多追随者。大清的基层有稳固的利益通道,可以给子民提供入仕之门、缉捕盗贼、提供安全保护,作为回报,人们需要交税。这条通道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大家也都习惯了。

洋人的教堂进来以后,大规模吸引周边居民入教,并承诺入教之后可以提供保护,有的甚至可以免除赋税。大家都知道当时的局面,大清被洋人吊打,不管多大的官,只要遇到洋人都要矮半截,基本不在同等层面上。所以教堂招人时很多人都去投奔,心甘情愿做一枚光荣的假洋鬼子。于是冲突就产生了。

教民借助洋人的势力在乡里感觉棒棒的,看不起大清子民,动不动就算计人家的家产和土地。大清子民也不开心啊,我们祖祖辈辈都自力更生,日子过得好好的,怎么洋人来了就碰上了寒冬,不仅算计我们的家产,平时还要遭受人格侮辱。

这种事在当时被称为教案,尤其以山东为甚。曾国藩曾给朝廷上书:“凡教中犯案,教士不问是非,曲庇教民,领事亦不问是非,曲庇教士。遇有民教争斗,平民恒屈,教民恒胜。”

可见两股基层势力的冲突已经积压几十年了,等到什么时候实在憋不住了,这个“沉默的大多数”就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由于教堂的实力强大,大清的基层官员又不作为,大清子民只好抱团取暖,结成一个又一个小型社团。社员们忙时种田,闲时练武,有人闹事时就一起出动,用人多力量大的方式维护权益。

甲午战争以后,双方都绷不住了。日本取得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欧美列强不禁发出惊叹:“哇,大清埋头搞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居然是花架子。”于是洋人更加得寸进尺,教堂势力更大,教民也自认为是一等公民。

而大清民间的社团经过多年发展,也具备了相当规模,几乎每村、每县都有人数不等的社团。既然有所依仗,社员们也感觉自己棒棒的。当双方的仇怨积累到一定程度,弱势的一方又具备反抗实力时,大规模的冲突便在所难免。

而民间社团的反抗,就是义和团。

02

1897年,山东冠县村民和教民因土地发生冲突,威县拳师阎书勤前往援助,并和赵三多一起将练的梅花拳改为义和拳,也就是在这个地方,拳民在次年10月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不过他们的名字依然是义和拳民。

真正赐予“义和团”名字的,还是朝廷官员。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贤上奏朝廷,他认为义和拳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乡勇,不如改为受官府监督的民团,这是第一次出现“义和团”的名字。

虽然没有受到朝廷重视,但“义和团”的名字已经风靡山东,各地的民间社团也纷纷自称“义和团”,从此便成了气候。

当时的朝廷正在搞“戊戌变法”,无暇分心。义和团的反抗并没有明确规划,只有“扶清”的朦胧概念,以及“灭洋”的最终目标,具体该怎么做呢?不知道。

义和团兴起之后,出于本能去攻打教堂、拔电线杆、杀洋人和教民,在他们的认知中,这些就是世道变坏的主要原因。而且义和团没有号令严明的组织纪律,都是各个小社团拼凑在一起,做什么事情也是师兄们互相商量,这就属于群起盲动的民间暴力。而类似的暴力组织想要维持下去,要么依靠热血,要么依靠抢劫和杀戮。

热血是很短暂的,冲动过后很快就会冷静下来,然后该干吗干吗,因此没有组织、纪律的暴力团体,热血过后只剩杀戮。身处义和团式的团体中,平时唯唯诺诺的老实人也会在无秩序的盲动中体会到极大的快感,进而癫狂上瘾。

一般来说,这种组织是没什么前途的,洋人对义和团讨厌得要死,每天督促朝廷剿灭义和团,不然就不和大清玩了。朝廷对脱离掌控的民间暴力组织也不喜欢,这就相当于挖墙脚,极大削弱了朝廷对民间的掌控力度。但是义和团却发展起来了。为什么?因为慈禧太后需要炮灰。

03

“戊戌变法”之后,慈禧和光绪彻底闹掰,两人从相亲相爱一家人变成老死不相往来的仇人。慈禧的心情也可以理解,她想培养忠于自己的继承人,又要让光绪耐心等待,到底什么时候能上位,要看慈禧活到什么时候。

可内忧外患和权力斗争都逼迫光绪走上了另一条路。不论是甲午年间的主战,还是戊戌年间的变法,光绪的所作所为都不能代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直到被无情抛弃,准备退居二线的慈禧不得已重新走上一线。

最重要的是,光绪被康有为坑了一把,让慈禧以为他们要“围园劫后”,这个疑点彻底击溃了慈禧的底线:“我对你恩重如山,你居然这样对我,从今天起,你我恩断义绝。”此时的慈禧已经大权在握,她唯一在乎的是身后不被翻案,如果光绪继续在位,说不定自己什么时候就完蛋了。这种感觉让慈禧如芒在背。

既然如此,那么慈禧的选择就只有一个:换皇帝。废除光绪,重新换一个听话的小皇帝,这样慈禧既可以培养新的接班人,又能名正言顺地继续执掌大权。选来选去,慈禧发现端王载漪是后党的死忠粉,他的身边又总是有一票宗室和八旗老臣能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意见。

1900年1月24日,慈禧以光绪皇帝无子为由,册立端王载漪的长子溥儁为大阿哥,预定庚子年元旦举行登基典礼。而此时的光绪正在瀛台读书呢。

让慈禧没想到的是,大清朝想换皇帝,洋人居然不同意。东交民巷的外国公使声称:“和中国打交道,只认光绪二字。”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然而更生气的是端王载漪,在得到慈禧的承认后,载漪满心欢喜,以为端王府要出皇帝了,自己必然是未来的权力中枢,老太太去世后,可就是自己的天下了。

册立溥儁为大阿哥的第二天,载漪在家里备好茶点,等着外国公使和朝廷公卿上门道贺,估计他把表情管理都练习好几遍了。可是外国公使一个都没有来,载漪不甘心,天亮后继续准备,又没人来,再准备还是没人来。至此载漪明白了:“所谓的大阿哥,洋人根本不承认。”

不仅洋人不承认,大清的重臣也不承认。荣禄私下探寻重臣的口风,两江总督刘坤一回复:“君臣之义已定,中外之口难防。坤一所以报国者在此,所以报公者亦在此。”从君臣角度而言,刘坤一的话已经很严厉了,甚至颇有威胁的意思,假如慈禧一意孤行,那刘坤一就不报国了。

对于慈禧而言,大清重臣不承认倒是次要的,曾国藩、李鸿章多牛啊,还不是被她敲打得服服帖帖,而洋人的干涉才是致命威胁。于是慈禧和载漪达成共识,一定要给洋人点颜色瞧瞧,要不还以为大清无人。

载漪的权欲、慈禧的恐惧、子民的积怨,大家围绕“天子家事”达成了共同对抗洋人的统一战线,在世纪之交掀起了大规模的朝野合作。

这些事本质上是慈禧和光绪的矛盾,却不可避免地上升为国际纠纷,最终影响了大清国运,生灵涂炭。

04

正当慈禧一筹莫展之际,载漪发现山东、河北居然有反抗洋人的义和团,不由高兴坏了:“嘿,我们来谈谈合作吧。”他迅速给慈禧介绍了义和团:“他们是反洋人的,大清民心可用啊,太后下命令吧。”

由于载漪的鼓动,慈禧很快就相信义和团的师兄们身怀刀枪不入的真功夫,可以放手和洋人一搏。

而真正促使慈禧下定决心的,是洋人增兵。洋人不远万里漂洋过海,不是来爱你的,而是为了升官发财,义和团的兴起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为了保护势力范围和既得利益,各国在5月份提出调兵进京,以保护各国的使馆不受侵害,同时也可以威胁大清朝廷。哼,你不镇压义和团,我帮你。

于是慈禧紧急调董福祥的甘军进京,同时从6月10日起放任义和团进京,作为朝廷和洋人作战、谈判的筹码。

朝廷的鼓励给了义和团一份官方认证,民间对义和团已经不甚抵触,洋人多年的欺压也成为义和团扩张的土壤。他们一路攻教堂、杀教民,进入京城时规模已经十分庞大。

进入京城以后,义和团的盲动性更严重了,朝廷对他们只能进行引导,并不能有效地管理,而义和团又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详细的执行步骤,能做的就是杀人。

而军队维持又需要数量巨大的粮草,庞大的义和团又没有后勤保障,抢劫就不可避免,再加上混入队伍中的投机分子,纪律混乱和战斗力差则是必然会存在的问题。

义和团进京后很快就和使馆卫队激烈碰撞,造成京城混乱不堪,富商云集的大栅栏地区也遭到殃及。整个京城乱作一团,义和团竟无人能制。

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去总理衙门交涉时,和神机营章京恩海相遇,一味主张镇压的克林德率先开枪,结果被恩海击毙,紧接着便是我们熟悉的“八国联军侵华”。

那么慈禧是否真的相信义和团可以“刀枪不入”呢?她的心理活动后人无从知晓,可能她是真的相信,也可能是表面相信,只是为了鼓励义和团罢了,至于其真实目的嘛,利用民心而已。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05

慈禧的戏多,载漪的戏更多。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端王载漪指使部下伪造了一系列洋人的外交照令,扬言要接管大清的财政和军队,其中一条让慈禧深受刺激:“归政给光绪皇帝。”慈禧勃然大怒,没想到折腾了半天,洋人是来针对我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宣战。

1900年6月21日,八国联军攻克大沽口的四天后,慈禧召集御前会议,同时向英、美、法、德、意、日、俄、奥、西、比、荷11国宣战。

大家一看,老太太疯了。光绪第一个提出质疑,他很不赞成对列国同时宣战,五年前连日本都打不过,现在的11国都比日本厉害,他们合起来围殴大清,能打过才怪。光绪说了一句公道话:“奈何以民命为儿戏?”不过他的话此时已经没有任何分量了,参与会议的大臣直接无视,打与不打是老佛爷说了算,你赶紧闭嘴吧。

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光绪认为没有逃跑的必要,洋人只是来讨伐拳匪的,他想主动到东交民巷和各国公使面谈,希望事情能有所转机。光绪穿好朝服准备去使馆,慈禧立刻赶到,命令太监剥掉其朝服,待在房间等候命令。

慈禧哪里敢留在京城,洋人打到京城还不是老太太一手造成的,她生怕洋人第一个找她算账呢。第二天清晨慈禧就带着光绪匆忙西逃。

各地督抚也不上心。盛宣怀留了一个小心眼儿,他利用手中掌管的邮电系统,没有把宣战诏书大规模传达,而是小范围发到各督抚手中。总不能因为皇家母子斗法,就要拉着天下人陪葬吧。

两广总督李鸿章收到电报后直接回复:“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张之洞收到诏令时正在抽烟,听到宣战的消息,他气得把烟枪扔到了地上:“这老寡妇要骇她一下!”刘坤一也私下说:“慈禧的政府已经完了。”

有了李鸿章的支持,盛宣怀急忙联络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和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各地督抚和各国约好:你们想进攻京城的话,我们不掺和,但你们的军队也别南下,咱们在南方继续做生意。

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乾隆年间,各地督抚的脑袋早就搬家了,可在王朝末世,所有人都有恃无恐。

大清最后一点人品也被慈禧败光了。在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时,她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是公心掩盖了私利。而在“庚子事变”中,她以私利背叛了公心。归根结底,慈禧的一切出发点都是私利,尤其是“八国联军”事件中,慈禧为了不被翻案,由换皇帝直接促使义和团发酵、中外交恶、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共计9.8亿两。甚至政府不能在天津驻扎军队,洋人却可以在京榆铁路沿线的12个要地驻扎军队,北京也有保护使馆的卫队。

然后是东北。俄国趁机南下,半年内攻占东北全境,虽然没有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但是已经为五年后的日俄战争埋下伏笔。

更不用说被抢劫的珍宝,《永乐大典》再也找不全了,《四库全书》被毁掉数万册,单单日本驻军就在东四搜刮出300万两白银。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承认:“所有大清帝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朝廷高层的私心,真的会害死人。

06

1902年1月8日,两宫回銮。

洋人的强烈干预让慈禧的废帝梦想化为泡影,以后无论干什么事她都要把光绪带在身边,不让他离开自己半小时以上。光绪皇帝继续在皇位上,形如木偶地度过最后六年,没人和他说话,他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没事就读读书。他的心里还装着中兴大清的梦,直到1908年11月,他等到那碗来自慈禧的赐膳,里面加了过量的砒霜。

慈禧也摇摇晃晃地走过六年,最终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且让摄政王载沣、皇太后隆裕互相制衡。她最担心的事没有发生,载漪和溥儁的结局都不太好,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后,载漪成为祸首,被流放到新疆伊犁,溥儁的大阿哥称号被剥夺,随父亲一起被流放。后来父子俩逃到蒙古,溥儁娶蒙古公主为妻,进入民国后穷困潦倒,1942年死后被埋在嘉兴寺的后院,此时载漪已经死去20年了。

爱国的义和团真的成了炮灰,他们遵循本能抵抗洋人时,朝廷却不遗余力地镇压,当朝廷需要有人冲锋在前时,他们又兴高采烈地与朝廷合作。

朝廷和慈禧真的信任义和团吗?开玩笑。义和团进入京城之后,和清军联合起来攻打各国使馆、西什库教堂,他们的人数和武器具有压倒性优势却始终攻不下。因为慈禧不愿意真的进攻,她始终都留有退路,清军和义和团向洋人的示威与血战,只是慈禧手中的筹码。她的心中始终只有自家的私利。

为了达成自家的私利,慈禧不惜以国运和生命为赌注,一旦在赌桌上彻底输掉筹码,就让天下人背锅。后来她谈起进攻使馆的事:“依我想起来,还算是有主意的,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间,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但始终总没有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火气一过,我也就回转头来,处处都留着余地。我若是真正由他们尽意地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打不下来的道理?”

进攻使馆期间,朝廷还给使馆送去米面、蔬菜、西瓜等物资。义和团是有自己的问题,抢劫、愚昧……这些都是义和团的标签,他们算不上真正的王者之师,但一腔热血是没错的。被朝廷高层当作炮灰利用,压榨之后又被抛弃,最终遭到中外的联合绞杀,华北大地尸横遍野。

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义和团,恰恰是朝廷。而当炮灰的,又何止是义和团? wh0bVbPuTW6fqLUZUm/QTaDe2Fpm9h+/hzUL1SMA9Ps/xqbae/z/Ud6snwSsnrD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