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帝国的统一和荣耀

01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他用优厚的待遇号召各诸侯国的优秀人才到秦国工作。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意思就是,只要能让秦国富强,不仅可以做高官,还有土地、人口可以拿。这应该是最原始的股权激励了。

《求贤令》传到关东六国之后,很多优秀人才掂量了一下自己的能力,感觉还不错,于是收拾行李西行,准备去秦国奋斗。其中有一个人是魏国的臣子卫鞅。

卫鞅刚到秦国就走后门,他通过宠臣景监见到了秦孝公,经过三番五次的试探性聊天,他终于明白了秦孝公要的是国家霸业。这对法家学子卫鞅来说简直是专业对口,可以和工作岗位无缝衔接,随后几年,秦孝公和卫鞅联手发起了变法。

众所周知,变法让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比如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世卿世禄、启动军功爵等,正是这些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政策,打造了强大的秦国国力。

彻底变法的秦国和六国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家庭关系。大家不要笑,这点真的很重要,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百年后的历史走向。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夏、商、周时代,维系社会运转的是大家族,毕竟城外野兽多,土地亩产不高,想要生存就要抱团取暖,而大家最信任的关系就是血缘。当时遍地都是一个一个的家族,一般来说,某块土地上生活的都是本家亲戚。如果看到不认识的陌生人,肯定是走街串巷的盲流子

这些家族为了更好地生存,便会互相联姻,他们用这种方式筑起家族的护城河,在争夺土地、水源、奴隶等事情上共同进退。于是,家族联盟诞生了。

那时的人想要发展,一定要有家族背景。只有家族支持你,你才有可能做成;一旦家族放弃你,你就只能独自闯荡了。所以当时的人们很看重家族血缘关系,甚至愿意为了家族舍弃自己的生命。有了这样的社会基础,复仇就成了很常见的事情。

如果某人的长辈或亲戚被杀害,他去复仇是不犯法的,反而会受到官府表彰,甚至民间舆论也会给予极大的赞美。这其实是一种自保手段,毕竟帮别人就是帮自己。万一自己哪天被人杀掉了,子孙还能通过复仇讨个说法。而复仇和争夺一定会制造很多家族之间的矛盾,那么家族私斗也就不可避免。

家族、血缘、私斗、复仇是夏、商、周的主题,直到春秋战国依然如此。王朝想要统治天下,首先要做的就是笼络地方家族,而具体方法就是宗法和分封。比如姬家建立周朝成为第一家庭,然后把数十个同族亲戚和功臣封到各地,让他们建立国家,统治一片土地。而这批国家,就是诸侯国。

诸侯国成立以后,还要继续向下分封本地家族。比如老王家族得到了50里土地,张三家族得到30里土地……他们则属于诸侯国的卿大夫。而老王在自己的土地上还得继续向下分封,叔叔划五里,伯伯分八里,儿子女婿各封十里等。这些叔叔、伯伯、儿子、女婿就叫作士。从周天子到士,江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而分封的基础就是家族血缘。

所谓变法不彻底的关东六国,他们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家族封地的传统,而彻底变法的秦国则是把家族打破了。秦国把那些几百口人的大家族拆分成只有几口人的小门小户。也就是说,大平层被改成了小户型。

变法之后,子女一旦成年就要离开父母,然后结婚生子,单独成立家庭,夫妻俩经营三到五口之家。秦国不是废井田开阡陌嘛,政府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国有土地,然后他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分配给小家庭,让夫妻俩努力种田、织布。耕和织,便是小家庭的主要任务。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政府管理的都是三到五口之家,户籍人口是不是就清楚了?每户的土地数量是不是就清楚了?政府的权威是不是提高了?只要人口和土地数量弄明白了,紧接着就是人口动员力度的空前强大,以及赋税收取能力的简洁高效。这是一种“大政府,小户口”的社会结构,它彻底颠覆了几千年来的宗法家族社会。

秦国又在小户口的基础上配套了军功爵。军功爵不是单纯的军队头衔,而是政府开放的晋升通道,其中包括社会地位、官职、财富等。

一个士兵只要在战场上砍下敌人的头颅带回来,就能得到爵位,外加一顷田地、九亩宅基地的奖励。下次作战再打赢,他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奖励。换句话说,土地和宅基地是可以叠加的,而且上不封顶。秦国士兵只要能在战场上打赢,理论上爵位可以无限升级,政府奖励的土地也是一路增加,直到封为彻侯 ,有户口租税为止。

而且秦国的爵位又和政府职位挂钩。什么战功就得什么爵位,什么爵位就做什么级别的官,一切都有明确的法令,你只要努力打仗就行了,别的不用管,政府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是军功爵不能传给子孙,一旦有爵位的人死了,就只能把分配的土地留给儿子,想要爵位还得自己去挣,皇亲国戚也一样。于是军功爵通过合法途径,挤走老贵族,扶持新贵族,除了君主,没有人能长久站在舞台中央,这就形成了社会阶层的新陈代谢。

很多人说秦始皇不杀功臣是宽宏大量,其实主要是没必要,功臣去世自然无法再威胁皇位了。完全没必要和朱元璋一样,费尽心机杀了几万人,最后搞得骂名滚滚。

除此之外,变法后的秦国还主张重农抑商。这里要说点常识,很多人觉得重农抑商就是不发展商业,其实不是这样的,任何社会都需要货物流通,是不可能缺少商业的,没有商业简直要退回到原始社会了。

所谓重农抑商,主要是不给商人政治地位。秦国法律规定,耕织致富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经商致贫者的老婆、儿子要抓去做奴婢,乍一看种田好,经商不好,但问题在于,种田致富的是少数,经商致贫的更是少数。这么一对比,还是大部分农民穷,大部分商人富,唯一的区别在于,农民很穷,但可以当兵做官,商人很富,但除了吃喝玩乐再没其他作用。换句话说就是,穷农民的政治地位高,富商人的政治地位低。这才是重农抑商的本质。

说到这里,秦国变法就很明白了。秦国的拆分家族和授予土地培养了庞大的自耕农阶层,这群自耕农可以为秦国提供丰厚的赋税和海量的兵员,极大扩充了国家的执政基础。作为回报,秦国用军功爵开放上升通道,这样不仅可以调动人民为国征战的积极性,还能得到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除此之外,秦国堵死了其他上升通道,只有种田才能得到政治地位,只有立军功才能实现阶层跃升,这样一来,就把全部人口都绑架到了种田和作战上。我们之前说的“力出一孔”,就是这个意思。

于是秦国把“小农经济”打造成完整的闭环,国家、社会、家庭、阶层、经济、军事都在其中。所有的生产力通过闭环向朝廷汇聚,然后通过战争向关东六国输出,其战斗力非常强大。

正面作战交锋,社会相对自由的关东六国在秦国这种战争机器面前毫无胜算,百年间逐渐被秦国攻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

02

我们经常说,秦国的功业是统一,但是回过头来看,统一同样也毁了秦国。

秦国的驱动内核是耕战。只有不停地种田,人民才有政治地位,只有不停地作战,由农民转化而来的士兵才能实现阶层跃升。

秦国只有一直走在扩张的路上,人民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秦国根本没有大国富强和小民尊严的区别,它们是绑定在一起的,一旦天下太平,首先要面临的是士兵得不到军功,授田没有了,爵位不升了,农民就不能愉快地转型做官了。

作为成就秦国的中流砥柱,军功爵已经不起作用了。生产力依然在闭环里汇聚,但是找不到输出的目标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开个脑洞:如果没有六国复辟,或者秦国的军队剿灭了刘邦、项羽,那么秦国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可以肯定的是,耕战依然是秦国的驱动内核,但秦国的疆域已经北至长城,南到大海,由于人口和生产力的限制,秦国很难夺取草原和西域,也就是说,此时的秦国扩张已经到达边界了,而秦国没有科举、工业,又不鼓励商业,更加堵死了国内的阶层流通。随着时间推移,农民只能被锁死在土地上,军队士兵没有晋升空间,他们再也看不到希望。

既然向外的出路被堵死,那么秦国君民就只能在国内折腾。要么是朝堂掀起腥风血雨的权力斗争,各级官员被迫选择站队,朝堂大哥倒下后,猢狲也被一撸到底,空出的位置迅速由其他人填补。这样一轮又一轮,直到君臣的精力耗尽,才能得到暂时的休养生息。要么爆发内战,军队干部为了前程,煽动参与政治斗争的大哥动用武力,他们在内战中重新获取荣耀和军功,就像西晋的八王之乱一样,最后留下一片废墟。

不管怎么选,秦国都不可能长久。体制决定了秦国是打天下的创业型国家,除非秦二世是有雄才大略的人物,能够大刀阔斧地对内实行改革,废除军事管制,放开工商等其他利益渠道,把汇聚到朝廷的生产力缓缓流向基层,让秦国人民可以享受到天下太平的红利。

可秦国没有等到那一天,甚至可以说,秦国根本没有改革的意识。

问题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秦始皇还活着时,对现实困境一点办法也没有。他知道敌国已经灭亡了,但他还是要不停地找敌人,让精力过剩的人民和军队有奋斗的目标,进一步释放汇聚起来的生产力。

先是一句“亡秦者胡”,秦始皇派蒙恬带兵驱逐匈奴七百里。然后派任嚣和赵佗带兵南下攻取百越,一路打到南海岸边。最后是筑长城、挖灵渠、修陵墓、修宫殿……反正是没事也得找点事做。

倒不是说秦始皇瞎折腾,从国家长久来说,无论筑长城、逐匈奴还是开百越,他把秦国庞大的生产力都释放出来了,用一代人做了三代人的事情。他做的事情都对,但秦始皇在释放生产力的同时,顺便也透支了国力。

因为百姓不可能永远在宏大叙事中激情澎湃地唱战歌,百姓也需要有一点自己的小生活。虽然军功爵和耕战给了秦国人上升通道,但百年时间走过来,秦国人也累啊,小户家庭得到田地,正准备好好经营生活,还没开心多久就又要打仗了,家里的男人作为士兵上战场,田地只能由女人来经营,而女人身娇体弱能种多少地?于是分配给小户家庭的土地又被大面积抛荒。

从表面上看,秦国让每个家庭都得到了很多土地,可由于生产力的限制,这些田地根本发挥不了作用,都是账面数字。再加上各种严刑峻法,其实秦国人民是很苦的。

刘邦进入咸阳后,废除严刑峻法并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结果是“大悦”,这直接让刘邦站在了道德制高点。

秦国人民尚且如此,更别说六国遗民了。

03

六国遗民在旧制度里生活得太久了。那些早已被秦国消灭的大家族在六国依然遍地都是,人民依附于家族生活,找工作也得家族打招呼,个人和家族的联系依然很紧密。因此,六国不是国家统治家族,而是家族拼凑成国家。

整个国家的结构相对来说有些松散,但是对人民来说,他们的生活也相对自由。这种事就是零和博弈。国家想要强大就要弱民,人民想要自由就要弱国,但走到任何一个极端都是死路。能够长久富强的国家,都是在国家与人民之间找到平衡点,双方都不越界,而这种默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培养出来。

秦国统一之后根本没有想给六国遗民让利,而是把六国当作“殖民地”,以一种征服者的姿态踏上了六国的土地。与此同时,秦国的制度也迅速在六国故土铺开,残存的大家族被拆分,原先的大部分官吏被罢免,各级主官都被换成了来自秦国的干吏和军人。一句话,听命令就行了。

六国遗民都懵了:“我们生活得挺好,秦国凭什么乱来啊?”他们早已习惯了家族互帮互助,习惯了“先家族,后国家”,习惯了来去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习惯了为父母复仇和私斗杀人。

秦国来了,以前的事情都不让做了,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种田和服劳役。就算种田,他们也不习惯。原先他们想种多少田就种多少田,不用国家强制约束,量力而为就行。结果秦国来了以后,明确告诉他们要种多少田、交多少粮、服多少役,还不能偷懒。

六国遗民怒了。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根本就是把人当畜生啊!而且秦始皇把六国的史书和诸子典籍都烧掉了,只留下了一些《养猪指南》《果树嫁接技术》等实用工具书。对秦始皇来说,这是大一统必须要做的,可对六国遗民来说,他们也需要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渐渐地,六国遗民不认为自己是国家的子民,充其量只是秦国的奴隶。归根结底,这就是两种制度的冲突。

秦国人民活得很辛苦,但经过百年的浸润,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愿意把个人与国家绑定在一起,为了国家富强而奋斗。可六国遗民没有这样的传统,让他们为国家富强奋斗,他们就觉得是被压榨和奴役。

秦国没有认识到这种区别,它像钢铁直男一样直接压上去,口中还说着:“服不服,不服的话我接着打。”六国遗民被按在地上摩擦,口中却还在嘟囔:“我不服,我不服。”

蛮力可以把敌人打趴下,但绝对不可能使之折服。秦国强大时,天下人都在秦始皇的脚下颤抖,可是只要有一丁点儿机会,六国遗民就会起来反抗这种“暴政”。而且六国遗民对故国有很强烈的认同感,他们不觉得秦国统一有什么好处,反而特别怀念齐、楚、燕、韩等国号。他们不在乎君主是谁,但他们却很在乎国号能否存在。如果没有这个国号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他们总感觉自己就是亡国奴。

制度和国号,成为六国遗民心中的刺。当陈胜在大泽乡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六国遗民纷纷揭竿而起,他们不仅要推翻压迫他们的暴政,还要恢复古老的国号。

三年后,刘邦入咸阳,项羽分封诸侯。秦国亡。

04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称帝。

由于战争年代的利益置换,刘邦把关东六国的故地都封给了功臣,并让他们重新树起齐、楚、燕、韩的国号,统治六国遗民。具体怎么统治,就由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吧,朝廷也不怎么管。

而刘邦的汉朝统治秦国的故地依然用的是秦国的制度,只是废除了很多严刑峻法,让人民能喘口气。平心而论,刘邦未必愿意这么做。秦始皇的大一统多牛啊,皇帝高高在上,朝廷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力,那种睥睨众生的感觉多好啊。如果有的选,恐怕没有人愿意放弃。

但刘邦的实力不足,他无法完全模仿秦始皇,只能学到一部分。

误打误撞,汉朝的国与民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汉朝重建了秦国的制度,包括三公九卿 、郡县、军功爵等都被继承了下来,但它又不像秦国那样强硬要求人民必须服从。

汉朝只要求人民按时交税、按时服兵役,有功劳也给你爵位,但其他时间人民可以自由支配,种地也可以,经商也不拦着,想读书也没问题。在国与民的零和博弈中,局势逼朝廷削减了权力,逐渐让渡给人民,双方力量达到5:5的比例,而不是秦国的9:1。

而对于六国遗民来说,他们也挺满意。汉朝恢复了六国的国号,遗民们又一次找到身份归属,即便统治者是汉朝,但他们也不再认为自己是亡国奴了。至于国王是谁,完全无所谓。

后来刘邦灭掉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把关东封国基本换成了同姓王,六国遗民也无所谓。因为现在秦国严苛的制度没有了,国号也回来了,六国遗民再也没有不满意的,他们以为又要继续自古以来的美好生活。

这就是汉朝的“一国两制”。关西是秦制,关东是六国旧制,汉朝不仅保留了各自的特色,还对秦国的高压统治安装了“减压阀”,又在国家层面实现了相对平衡。汉朝人民嘴里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一起站在汉朝的大旗之下,做着各自的事情,这些都是八年楚汉战争的成果啊。

都说汉承秦制,其实汉朝是秦国的修正主义,不是原汁原味的秦国制度。但正是这种修正主义,挽救了秦国的制度,如果不是刘邦变通,恐怕真的要退回到春秋战国时代了。

九泉之下,秦始皇见了刘邦恐怕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夸奖做得好吧,可刘邦灭了秦国,让秦始皇一生心血付之东流;但要说恨吧,恐怕也恨不起来。因为刘邦继承了秦始皇的事业,把大一统和郡县制都延续了下去。秦始皇唯一应该感到可惜的,应该是法家思想和焚书坑儒,刘邦非但没有继承下去,反而起用了儒生制定礼仪。这个心情,非常复杂。

05

刘邦用妥协的方式把七国故地的遗民重新拉回到一个饭桌上,虽然开始时大家都心存芥蒂,但好歹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了,你吃羊肉泡馍,他吃烩面条,还有人吃鱼肉、米饭,他们都觉得自己的饭是最好吃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人吃腻了同一样食物,便转头看向旁边的人,恰好,此人也吃腻了,想换换口味,于是大家开始交换食物,尝试之后才觉得:“哎呀,不错啊”,原来以为很难吃的东西居然是人间美味。最后上菜时,大家决定干脆不用分人头了,直接摆在桌子上互相吃吧。

秦始皇用强迫的方式也没有让大家吃下去的饭,被刘邦妥协引导,大家都愿意主动吃下去了。后来汉朝稳定下来决定休养生息,不再争论“儒家好还是法家好”,朝廷和人民一起埋头发展经济。大家都知道,不管儒家和法家说什么,吃不饱饭的都不好。

经过文、景两代帝王的治理,汉朝国力蒸蒸日上,只要勤劳肯干,基本都能吃饱穿暖,于是汉朝人民终于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汉人。

不久的将来,他们会站在汉武帝的大旗下,向着北方强大的匈奴发起冲锋。汉朝既有大国崛起,也有小民尊严。 6pII1IUhz6vyeFmygkCjYwnPtFCFQBtKLXKHPCEh3aU+Vy3K/ZeY2MEC1Nwzf8m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