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缠中说禅在讲述缠论时采用日记体的方式,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何时有空何时就讲解一番,因此缠论看起来很紊乱、有些无序,也就是每篇文章的知识点是分散的、不够全面的,如果是初学者,很容易感到不知所云。这给缠论学习者带来了很多障碍,使其无法领悟到缠论的精华,如对于走势、走势中枢、背驰等缠论中较为重要的概念,如果不能真正掌握其理念,很容易导致每个人都得到不同的学习结果,造成“千人千缠”的局面。
缠中说禅也自知缠论晦涩难懂,因此他认为真正能学会缠论并将其融会贯通的人很少,可以说屈指可数。很多人觉得缠师这话太狂妄,然而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真正能掌握缠论的人的确寥寥无几。
缠中说禅去世后,缠论研究热度未减,网上也出现了众多讲述缠论的人,包括所谓的“名博”,然而真正能将缠论解说清楚的人甚少,就如缠中说禅生前曾预言的那样,在他去世后,缠论不知要被曲解成什么样,如今果然印证了此话。
百家争鸣是好事,但“千人千缠”并非百家争鸣,而是对缠论原意的曲解,很多人甚至从头错到尾。虽说理论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允许创新,但要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世界,就要先了解巨人的理念,然后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进行创新。
缠论是在哲学文化、现代数学、现代物理3个基础上构建而成的,其中关于现代物理部分,缠师并未尽述,这也给缠论的学习增加了难度,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掌握缠论的精华。
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学习缠论时,应选择合适的教材,由浅入深地学习缠论,慢慢体会缠论体系的威力和隐藏在理论背后的哲学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