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孩子对外界的想法变得更加成熟,除了能分清性格上的差异,一些孩子还能分清年龄和性别,而这就是自我意识萌芽最关键的一步。
这天,刘女士带着女儿去商场购物,路过玩具店,女儿走了进去,挑了几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女儿不仅喜欢玩具,而且还喜欢漂亮衣服,只要一看到其他小朋友穿新衣服新鞋子,就恨不得立刻将其穿在自己身上或脚上,片刻都不想等。此外,女儿还特别喜欢听夸奖的话。
刘女士的女儿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孩子到两三岁时都会陆续出现这种状况,变得爱美,关注外表。孩子的这种状况让家长很焦虑,孩子这么小怎么就开始变得如此爱美了。
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孩子自我意识正在发展的过程中,而爱美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部分。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外界,同时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认识自己。对于0~3岁的孩子,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的自我意识就会受到各种影响。
自我意识的萌芽标志着孩子开始拥有自己的审美观,有了爱美之心,并喜欢评价自己。在评价过程中他们还能找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辨别事情的好坏。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即认识自己。有了自我意识才能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的个性更加完整。具体内容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性格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心理学家指出,人并不是生来就有自我意识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只有到达一定阶段才会形成自我意识。
1. 4个月内的婴儿,无法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存在
初生的婴儿无法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存在,也就是说,4个月内的婴儿并不知道自己是有身体的,更不知道自己有手有脚。就像蛋壳中的小鸡,自我意识还没有破壳而出。他们只会将手指脚趾当作玩具玩耍和吮吸,意识不到“这原来是我的手”。
2. 5~9个月的孩子,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部分
(1)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和家长的教育,孩子长到5~9月时会从吮吸手指到将注意力转向外部环境,喜欢摇摇棒、发声的玩具。
(2)他们喜欢嘬手指,会用自己的小手搬弄小脚,同时发出“呀呀”声,从中获取不同的感受,继而认识到手和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玩具不是,因为感觉不一样。
(3)意识到“这是我的手”这件事后,孩子就能用手去抓东西了,同时对别人呼唤自己的名字也有了反应。当家长用一个名称来呼喊孩子时,他们会知道这个说的是我。这时候,手的探索功能逐渐增强,促进了自我意识的发展。
(4)孩子开始对镜子感兴趣,喜欢对里面出现的小家伙进行注视、接近、微笑并咿呀作语,但并不知道自己在镜子里的样子,对着镜子,他们只会想:“那个家伙到底是谁?”
3. 9~12个月,开始认识自己的动作
孩子长到9个月的时候,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动作,以及动作带来的主观感受。然后,通过一个偶然的动作,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和结果之间的特殊关系,并不断地重复证实这种关系的存在。例如,孩子不小心把手里的毛绒玩具扔出去很远,就会有意识地把玩具反复扔出去,在反复的过程中,逐渐区分自己的动作和玩具之间的关系。
4. 12~15个月,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
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是婴儿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表明他们能把自己和他人进行区别了。比如,
家长问:“这个苹果是谁的?”
孩子答:“彤彤。”
家长问:“谁想吃苹果?”
孩子答:“彤彤。”
但是,这时的他们仅将名字理解为自己的称号,而不是“这是我的名字”。因此,遇到跟自己同名的孩子时,他们就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对方为何跟他的称号一样。
5. 1岁半至两岁,对自我躯体的认识
1972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婴儿熟睡时,工作人员往婴儿的鼻子上抹上胭脂。婴儿醒来后,工作人员将婴儿抱到镜子跟前,结果发现:15个月大的婴儿会看着镜子,摸摸自己抹了胭脂的鼻子,但多数婴儿要在21个月以后才会出现这种行为。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婴儿的自我意识,大约在1岁8个月时形成。
6. 两岁以后,认识到自我心理活动
(1)脸红和害羞。两岁之后,孩子知道了“我想做”和“我应该做”的区别,做错事后会脸红,这是非常讨喜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叫羞愧感。羞愧感是孩子自我评价形成的前提,此刻的他们只是停留在感受层面去体会,还没有上升到系统化地自我评价。
(2)自我评价。孩子会拿自己与他人作比较,得出简单的自我评价。例如:“姐姐高。”只不过受认知水平的限制,这时候出现的自我评价内容非常简单,且依赖于家长的评价,孩子喜欢用复制的语言来复述外界。
(3)占有欲。3岁以内的孩子对玩具有着极强的占有欲,容易引发矛盾冲突,带来不愉快感。但是,这却代表着自我意识的成熟发展。发生类似的情况,家长要肯定地说:“对,这个就是你的,不是他(她)的。”然后,再给予孩子关于“分享”的引导。两者的顺序非常重要,一定要先提醒“是你的”,之后再“可以分享”。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了30年的追踪观察,结果发现20%的人一无所成。这20%的人与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最明显的差异并不是智力,而是个性品质。成绩卓越的人一般都有毅力、独立性强、勇往直前。
所谓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其独立性,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应重点培养他们的自理生活能力,因此需要从小抓起。
下面是3岁之前孩子的独立性发展脉络:
出生两个月。这个时期的孩子懵懂无知,正努力适应子宫外的生活,多数时候都处于半睡半醒之间。研究发现,这时候的婴儿对光线、颜色、移动和声音等都有反应,对味道、气味和触摸也有反应。但是,此时的婴儿却无法分辨人与非人,如同生活在一个光线和颜色、温暖和寒冷、痛苦和舒适、静止和移动并存的世界中。
2~6个月。婴儿处于跟妈妈共生的阶段,觉得自己就是妈妈,妈妈就是那些和家长互动的婴儿。这时候的婴儿能力逐渐增强,比如,对刺激的感知、处理、对记忆的反应。
6~24个月。婴儿进入分离个体化的阶段,开始慢慢独立。被抱着的时候,为了以更好的角度清楚看妈妈,总想从妈妈身上挣脱。孩子特别喜欢玩躲猫猫游戏,遮着眼睛的手一拿开妈妈就出现了,乐此不疲。这个阶段,孩子会进入全能感知阶段,会关注蜘蛛侠、钢铁侠、绿灯侠、闪电侠……
两岁以后,孩子开始出现最初的自我概念,例如“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意向,表示自己的主张和独立性,面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时,他们会拒绝或故意不听从,语言上说“我不”,行为上表现出喜欢自作主张地参与家庭劳动,结果将屋子搞得一团糟。有些孩子则会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跟家长有明显的敌对,自我意识飞速发展。
24~36个月以后,养育已经初见成效,孩子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开始独立活动,然后进入幼儿园。家长的重要性开始稍微降低,而爸爸越来越重要,爸爸要越来越多地投入孩子的游戏中。
2~3岁孩子独立性的表现如下:
1.想要摆脱家长控制
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发展迅速,对世界的认知范围逐渐扩大。他们喜欢到处摸索,不喜欢家长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他们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家长要求做的事会直接回答“不”;对自己要做的事会说:“我会,我自己来。”
2.手脚动作不太协调
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会洒,用勺吃饭会掉在身上。
3.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
孩子喜欢与邻居孩子玩,甚至会说“没人陪我玩,没劲”等。家长会以不放心、不安全为由限制他们交往。
4.对熟练的事情感兴趣
喜欢反复做,比如,反复摆弄某一类玩具、重复进行一种游戏等。
有些家长表示,家中来客人或到人多的地方时,孩子就会表现得特别兴奋乱跑乱叫,甚至出现一些不太好的行为,简直就是“人来疯”。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很多家长都会严厉训斥,结果却一点作用都没有,下次孩子还会继续如此。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种行为,一般都在两三岁出现。这时候,孩子们可以区分平时自己环境里的人和“外面”的人。他们的表现欲非常强,想让所有人都注意到自己或得到其他人的赞美和表扬。
可是,在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2岁的孩子想帮妈妈收拾桌子,妈妈却不耐烦地夺过碗碟说道:“孩子,你会把碟子摔碎的。”
3岁的孩子在自己穿鞋,妈妈却说:“来,儿子,妈给你穿,你穿得太慢。”
看到妈妈在给花浇水,孩子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水壶,想要提供帮助。妈妈却说:“别动,小心将水洒到身上,让妈妈干吧,你还小着呢。”
妈妈的这些言行无意识地打击了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只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渺小,降低了孩子对自我能力的认识。
面对大千世界,两三岁的孩子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但依然敢进行各种尝试,学习各种方法使自己适应并融入这个世界。但是,家长总会给孩子设置障碍,不能正确地帮助他们。孩子想帮你拿盘子,你却说:“不要动它,你会打碎它的。”虽然保全了盘子,但会给孩子留下阴影,推迟他某种能力的发展的时间。
“你怎么把房间搞得这么乱?”“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等话,只能让孩子觉得他们是那么无能、那么缺乏经验,这会使孩子失去信心,失去努力探索、追求、锻炼的自觉性。
自我表现欲,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是个人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的积极意念。每个孩子都有表现欲,表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些孩子能唱会跳善于表演;有些孩子总是大喊大叫;有些孩子喜欢动手打人。这些表现欲显得幼稚、盲目、冲动和外露,如果不对他们的表现欲给予正确对待和引导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影响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
1.用爱去保护孩子良好的表现欲
保护孩子良好的表现欲就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孩子的表现欲以某种方式反映出来,就要给予理解、关怀和鼓励。即使不能使孩子的表现欲体现于行动,也要表示赞赏、支持,然后给予解释,绝不能忽视了孩子的表现。
2.要耐心去纠正孩子不良的表现欲
有些孩子精力旺盛,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会大喊大叫。对待这种孩子,不仅要有爱心、耐心,还要有恒心。如果孩子天生多动不喜欢约束还总是惹祸,可以找他谈心,抱抱他亲亲他,让他感受亲昵行为的温暖。此外,还要鼓励孩子接触其他小朋友,让他知道友情的可贵。如果发现孩子喜欢劳动,就请他帮着做事情,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就能体会到良好表现欲被满足的成功感。
0~1岁是大脑开发的关键期,不要觉得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可以接受语言、情感等各种信息并储存起来。在这个阶段开发智力,对他进行逻辑、能力、肢体等方面的引导,就可以建立起孩子比较、分类、排列等逻辑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孩子天生就爱玩,他们也是通过玩耍来认识和适应这个世界的,并慢慢学会怎样在世界上生存。玩耍时,孩子脸上的笑容最有感染力,因为他们会发自内心地表现出满足和激动,这种愉悦感和满足感远远超过从吃好穿好上获得的感觉。
游戏,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玩耍,其实每个游戏都能对孩子的动作、技能和认知等能力进行锻炼。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亲子互动,还可以以此观察孩子能力的强弱,然后根据孩子的状态来选择游戏。那么,如何让孩子玩得快乐呢?
1.注意卫生和安全
1岁以内的孩子,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抵抗力很弱,如果你要和孩子玩耍,先要洗手,以免将细菌传递给孩子。家长口腔里存在多种微生物,亲吻孩子的时候,很可能会让孩子感染疾病,虽然没传闻的那么严重,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如今,就是因为卫生条件变好了,中国婴儿的死亡率才较过去有所下降。另外,孩子的皮肤也很稚嫩,尽量不要让他们接触尖锐的玩具,更不能让尖锐物品碰触到孩子。对待孩子一定要轻柔,以防伤到他。
2.孩子不会移动,如何玩
如果孩子还不能自己移动,最方便的玩耍方式就是把他抱起来,让他依靠在温暖的怀抱里。让孩子的头部靠在家长身上,孩子就能观察到更多。
(1)两个月后,孩子的眼睛可以看清东西了。这时候,就可以找些鲜艳的颜色、运动的物体让孩子看或摸。为了能够看更多的东西,在家长怀抱里的孩子就会努力伸头,运动颈部的肌肉,这也是对孩子的锻炼。此外,在温度适宜的房间内,给孩子做婴儿体操和按摩,他们也会很开心。因为,孩子更喜欢光着身子。同时,体操和按摩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肌肉、促进发育。需要注意的是,动作要轻柔,温度要适宜。
(2)三四个月以后,孩子的力气逐渐变大,手部的肌肉也慢慢发育好,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适合抓握的玩具和一些能摇晃出声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时候,有个地方是需要注意的:玩具要尽量保持干净,且不能太小,因为孩子喜欢用嘴巴探索世界,多数都会将玩具放进嘴里,这会让孩子生病,个头太小的玩具还容易被孩子吞服,很危险。
3.孩子会走动了,怎么玩
6个月以后,孩子基本都会坐了也会翻身,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注意孩子的安全,当心孩子一不留神就滚下床。
(1)要对孩子温柔地说话,告诉他身边各种东西的名字。如果他要模仿,就可以多重复几遍,耐心地纠正他的发音。
(2)有些孩子可能会厌倦原来的玩具,可以更换一些样式,找些孩子喜欢动手玩耍的,而不再是挂起来、摆起来看的。
(3)6个月以上的孩子一般都不再喜欢婴儿体操,要引导他们自己运动起来。
(4)有些孩子喜欢听音乐,有些喜欢看画册,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选择。同时,要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4.孩子会爬、会走了,怎么玩
(1)八九个月,孩子基本上都会爬了。这时候,他们喜欢拿起或吞下家里的日常用品,家长不仅要做好看护和陪伴,还要将可能造成危险的物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摔伤、误入等伤害。这个阶段,可以让孩子玩些大型的游戏用品,比如:滑梯、秋千,也可以让孩子推着箱子走。这些游戏可以锻炼孩子全身的肌肉,为以后站立和行走做准备。
(2)十一、二个月,多数孩子都能站立了,有些甚至可以行走。这个时期可以陪孩子玩球类、绳子等游戏,以及可以钻进去的箱子。不过,玩绳子时,孩子容易误伤自己,家长要做好看护,不要让绳子勒到孩子。孩子若在平地上摔倒,通常问题都不大,但要尽量少让孩子在凹凸不平的地上玩,一则因为他们走路不太稳,容易摔伤;二则是因为磕伤的损伤比普通的皮肤擦伤更严重。
随着孩子的发育,到两岁的时候,身体的协调性会大大提高。
孩子协调性发展的脉络如下:
1岁以后,孩子就能从地上用拇指和食指捡起小物品,例如纽扣等。家长用铅笔或蜡笔在纸上涂写一番,孩子还能接过家长递过来的铅笔,学着大人的样子涂写。
15个月以后,孩子只要用一只手,就能拿起两个以上的物品。如果家长给孩子做示范,一块一块地把积木摆高,孩子也会有样学样,一块块地垒积木。此外,孩子还喜欢翻弄衣物,喜欢把不同形状的物体拼在一起;还可以独立吃东西,且不会弄得很脏;看到他人梳头,也会学着梳头。
18个月,孩子能够摆高积木,可以摆到4~5层;能够翻动书页,每次可能翻动2~3页。
两岁的时候,孩子的双手协调性已经非常好了,能够做出复杂的转手动作,例如,拧动门把手,把门打开,拧开瓶盖。这时候的孩子喜欢洗手,开始学习穿脱衣服,甚至还会试着穿戴上一些东西,例如鞋子等,但需要家长帮助。
为了促进孩子协调能力的发展,家长可以分阶段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13~15个月的孩子
当孩子13~15个月时,要引导孩子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锻炼:
(1)独立行走。这个阶段是孩子学走路的时期,开始他可能只是蹒跚走几步,但愿意经常走。家长要多给孩子提供这样的锻炼机会,逐渐拉长距离练习。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扔球、捡球、找东西等游戏,让孩子独自在地上玩,独自蹲下捡东西,独自站起,并稳定地独自行走。还可以让孩子拉着小拖车练习走路,学习拉着玩具侧着走和倒退走几步。
(2)上下楼梯。孩子能独立行走后,可以拉着他的手练习迈楼梯。开始时,孩子抬脚比较费力、身体不平衡,家长可以帮助他迈上楼梯,以后逐渐减少助力,让孩子依靠自己迈上楼梯,下楼梯也是如此。这一时期,孩子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身体平衡,家长只要拉着他感受高和低的感觉即可。
2. 16~18个月的孩子
当孩子16~18个月时,要引导孩子进行下面几方面的锻炼:
(1)上下楼梯。要鼓励孩子自己扶着栏杆迈上楼梯。开始时,要对孩子做好保护,先从2~3阶楼梯开始练习,家长可以在上边用玩具或食物逗引,并给予孩子鼓励,使孩子逐渐增加力量,自己扶着栏杆迈上多阶楼梯。待孩子能稳定地扶栏上楼后,就可以教他学习下楼梯,先扶着孩子练习,然后引导他自己扶着栏杆迈下楼梯。需要注意的是,下楼梯不太容易掌握且较危险,家长要多加注意。
(2)自如行走。可以跟孩子在地上玩多种游戏,比如,球是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可以跟孩子相互扔球、接球、滚球、踢球等,让孩子在独立行走中学会自如地做各种动作。还可以让孩子推着婴儿车玩,教他推车前进、后退、转弯等,使孩子行走更加熟练和稳定。
3. 19~21个月的孩子
当孩子19~21个月时,要引导孩子进行下面几方面的锻炼:
(1)跑。孩子刚学会走路,踉踉跄跄,迈步速度显得比正常走路要快,但那并不是跑,而是自己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的缘故。要鼓励他练习,逐渐地使他能较稳定地、协调地跑,速度可逐渐加快。此外,还可以教孩子转弯、绕障碍物跑等。
(2)倒退走。倒退走也是孩子运动稳定、协调的表现,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拖拉玩具或一些游戏,让孩子练习持续地倒退走。
4. 22~24个月的孩子
当孩子长到22~24个月时,要引导孩子进行下面几方面的锻炼:
(1)上楼梯。这时候,孩子已经能自由地活动了,只不过有时动作还不够灵巧,身体的平衡性还差一些。为了使孩子的本领增强,可以训练他独自上楼梯。开始时,孩子可能有些胆怯,家长要多鼓励,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经过这样的锻炼,孩子就有了信心,可以稳定地独自上楼梯。初期训练时,可以从少数几阶楼梯开始,以后逐渐增多。
(2)双脚跳。这时候,孩子可以学跳了。为了鼓励孩子练习双脚跳起,可以让孩子玩青蛙跳跳、小兔蹦蹦等游戏。开始时,孩子可能双脚不能同时抬起,家长可以给孩子做示范。还可以让孩子跳起拿一些东西,训练他双脚同时抬起、跳离地面。
孩子也是有情绪的,尤其是3岁的孩子,情绪变化波动会更大。1~2岁的孩子,笑的时候就像天使,哭的时候就是魔鬼;到了2~3岁,孩子基本上都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了,生气时他(她)会告诉你,但他(她)的脾气会越来越坏。
1. 1~3岁孩子的情绪发展
(1)1岁孩子的表现。在1岁的多数时间里,孩子都无法正确区分自身和他人。模糊的知觉和来自情境的刺激,让他们无法弄清楚谁在体验这种情绪。多数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就像是他人身上发生的,看到其他婴儿落泪,他也会哭。
(2)2岁孩子的表现。2岁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能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知道是他人而不是自己在体验,但也容易造成困扰。他们之所以会为他人提供帮助,有时是为了缓解自己的悲伤,可是因为角色采择能力发展受限,自然也就不知道合适的帮助他人方法是什么。在他们感到难过的时候,只要妈妈拿出心爱的洋娃娃哄哄,他们就会消除负面情绪,所以孩子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安慰家长。
(3)3岁孩子的表现。3岁的孩子已经能正确区分自己和他人,能对他人的感受进行推断,继而做出更多的反应,对他人的快乐和悲伤产生移情反应。随着语言的发展,孩子不仅能通过表情产生移情,而且还可以通过他人的描述产生移情,比如,看电视、读故事时,对主人公产生同情或憎恨等情绪。他们能用熟练的方式来帮助他人,看到其他小朋友摔倒了,他会给他吹吹,安慰他,说几声“不痛”、“不哭”等。
2. 1~3岁孩子的情绪体验
孩子3岁后,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以及生活内容的丰富,对人和事的体验也越来越丰富,喜、怒、哀、乐、惧怕、痛苦、厌恶等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候,他们会出现多样、复杂的情绪体验:与亲近的人交往会产生愉快情绪;受到责备时,会感到烦恼、羞愧、惧怕等;看到他人受伤,会产生同情感;受到他人夸奖,会产生满意感;在不正确的教育影响下,会产生嫉妒、怕生、怕黑、独霸、小气等。
(1)害怕。0~3岁孩子害怕的事物一般都是局限于具体环境中的事物。1岁后,对突来的巨响、陌生的事物、母亲离开身边等,会觉得害怕。两岁时,这种惧怕情绪会逐渐增强,主要是听觉的,比如,车的声音、雷声、动物叫声;还有视觉上的恐惧,比如,庞然大物的出现、卡车的靠近及黑暗等。3岁时,视觉上恐惧的事物增加,肤色不同或面有皱纹的老人、假面具、黑暗、动物、母亲或父亲外出等都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尤其是到了晚上,更害怕一个人睡,会想床下有没有妖怪,喜欢家长的陪伴。
(2)嫉妒。嫉妒是针对人的情感,一岁半的时候会从苦恼中分化出来。在与同伴交往中、一旦有人受到表扬,孩子就会产生嫉妒情绪,表现为:好撒娇、好哭、不吃东西、破坏玩具、晚上尿床、精神恍惚、依赖性强、丧失玩耍的兴趣等。同时,还会发怒。3~4岁时,这种嫉妒情绪会出现高峰,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会做一些捣蛋的事,比如,碰撞其他孩子、抢夺玩具等。
(3)哭和笑。1岁以后孩子笑的功力大增,不同情境会展现出不同的微笑,比如,对家长呈现的是“脸颊上升”的微笑,对陌生人是“无声”的微笑,在快乐的游戏中会展现“张开嘴”的微笑,玩玩具时会用笑声表达快乐。孩子的泪水也很多,哭泣是他们最常用的情绪表达方式之一。而且,这时哭泣已经发展成一种社会行为,家长接收到他所传递的信息,他就会停止哭泣。
(4)生气。随着进入语言爆发期,孩子情绪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得到巨大发展。家长冲孩子喊叫,两岁的孩子也会大喊大叫:“我非常生你的气,我要走了,再见!”伤心的孩子可能会依偎在妈妈身边说:“妈妈,我很伤心,我哭了。”这种变化不仅能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情绪世界也变得更为广阔。从情绪调节的角度来说,这个阶段正好是家长教孩子如何面对怒气的好时机,可以直接告诉孩子:“生气、沮丧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孩子有、家长也有”“生气了,可以做……不能做……”“生气是暂时的,过一会儿,孩子还会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