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章
希腊扩张与亚历山大

一、希腊世界墙垣的崩塌

希腊世界 “希腊世界”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这种宽泛不仅体现在成员上,也体现在疆域上。首先,希腊世界不仅有雅典和斯巴达,还包括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地区的上百个城邦;其次,除了本土,还有位于黑海沿岸、西西里岛、意大利南部,甚至地中海沿岸的法国和西班牙地区的殖民地。在所有的城邦中,我们之所以只把雅典当作研究的对象,是因为从各方面来讲,这个城邦都是最突出的,也是最优秀的。

崩溃中的墙垣 雅典的城墙因为雅典的战败在公元前404年被拆掉了,不过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希腊世界也因为雅典城墙的拆除慢慢地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人为的,之前也没有人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毕竟希腊的许多城邦都有着像雅典城这样的城墙。城墙是一个城市最坚固的防御设施,正是有了城墙的保护,居住在城市中的民众才有了安全感,才会更加爱护城邦,对城邦付出更多的感情。不过城墙在保护城市的同时,也对城市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限制作用。在城墙的保护下,每一个城市都自成一体,民众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卫城那里,他们的爱国心也仅限于居住的这个城市,城墙外面所发生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无关痛痒的。所以实体的城墙也是人们精神上的城墙,当雅典的城墙被拆除的时候,人们精神上的城墙也随之轰然倒塌,从此雅典的文化不再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城市里,开始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中。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拆除城墙的希腊文明从性质上也发生了改变,它已经不再是城邦文明,而是发展成了民族文明和世界文明,尤其是在公元前4世纪到前3世纪,这种变化特别明显,不管是政治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

此外,和雅典因为外界的力量而拆除城墙相似,这种文明和精神上的扩张也同样是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的结果。

走向联合 希腊的政治扩张开始于公元前4世纪,其起源就是希腊的若干个城邦联合组成一个同盟。早在希波战争之前,斯巴达就用军事手段和一些城邦组建了伯罗奔尼撒同盟;希波战争之后,雅典又统一了爱琴海一带的城邦,组建了提洛同盟。这让没有参加两个同盟的其他城邦感到恐惧,于是这些城邦开始了更加密切的合作,即使不能结成同盟也能抱团取暖,同时也希望能够以这种方式让两个同盟的紧张关系缓和下来,和他们共同找出一个能够让希腊维持相对和平状态的策略。

希腊人有实现联合的基础。在很早以前,希腊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文化方面就已经统一了,有了这些,希腊的联合就不是那么困难了。例如,所有的希腊人都非常崇拜宙斯,当雅典在奥林匹亚举办祭祀宙斯的活动时,不仅是其他城邦的人们,即使是偏远地区的希腊人也会赶过来参加,而在德尔菲举行皮托运动会纪念并祭祀阿波罗的时候,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

联合的障碍 虽然这些相似之处完全可以作为各城邦联合的纽带,但是希腊的各个城邦有着各种顾虑,因为它们知道各自之间的差别有多大,所以一直都没有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特别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更给了联合的前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

在古希腊,各个城邦各行其是,一直是城邦政治的最大问题,它们也因此吃了许多苦头。这些城邦之所以长期分裂并且经常发生冲突,根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许多城邦都是雅典、斯巴达控制之下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的成员,表面看这些城邦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那些实力较弱的城邦实际上经常受到雅典、斯巴达的控制和打压,这些城邦对它们的处境当然是不满意的,都希望能够摆脱雅典、斯巴达的控制,重新回到原来能够独立自主的时候;另一个原因则是各个城邦的野心,很多城邦不仅不希望被其他的城邦领导,还一直妄想能够领导其他的城邦。那些实力比较大的城邦有着大小不一、多少不同的附庸,而且互相牵制、互相争斗。例如雅典是事实上的提洛同盟的当家人,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成员都以斯巴达为尊,而叙拉古是西西里岛大部分地区的领导者,但是这三个城邦之间一直都有着很深的矛盾,无论哪一个都无法完成统一希腊的重任。后来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一蹶不振,希腊由原来的三雄并立变成了双雄对峙,斯巴达、叙拉古分别成为东、西希腊的领导者。然而,这两个城邦的实力还没有大到足以统一整个希腊的地步:就斯巴达而言,不管是实力比它稍弱的雅典、底比斯、科林斯、阿哥斯还是实力更为强横的波斯,都不是它能够传檄而定的;西面的叙拉古同样如此,不仅当地有不少对它心怀不满的城邦,外部的迦太基也对它虎视眈眈。

内部抗衡 对于叙拉古来说,迦太基的存在如芒在背,如果没有这个国家,或许它在西希腊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前面我们说过,迦太基在希墨拉战役惨败后,西西里地区的居民获得了70年的自由、和平,但是到了公元前409年,迦太基人又卷土重来了。这一次迦太基舰队更加庞大,目标也不再是西西里的北岸,而是西岸的两个城市。希腊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两个城市被摧毁,男子被屠杀,女性被掠走,迦太基人获得了空前的胜利,还获得了成吨的战利品。又过了三年,迦太基人再次以偷袭的方式登陆,西岸的又一个希腊城市被摧毁,从此以后西西里的西岸就成了迦太基的后花园。

独裁者狄奥尼修斯 狄奥尼修斯在公元前405年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年轻的军官,趁着当时迦太基入侵、叙拉古人心大乱的机会,自立为领袖。狄奥尼修斯有着极大的权力欲,他为自己确立了两个目标:一个是从迦太基的手中解放整个西西里岛,第二个就是领导叙拉古统一西希腊。在他的率领下,叙拉古的军队越战越勇,最后解放了除了西部顶端部分地区之外的整个西西里岛,他也成为这个岛屿的控制者。即使是在和迦太基作战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扩大地盘:意大利的西南部已经成了他的势力范围,接着他又把亚得里亚海沿岸纳入怀中,控制了这里的海上贸易,而且科西嘉岛、厄尔巴岛也被他拿下了。

在狄奥尼修斯的铁腕统治下,叙拉古成为西希腊的政治经济中心,但是他在很多方面的做法太过强势,例如,税收过于沉重、不尊重宗教和神庙、让外邦人进入军队等,这都引起了人们的不满。然而狄奥尼修斯对人们的抱怨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在他的高压统治下,人们敢怒不敢言。狄奥尼修斯于公元前367年去世,就在他去世不久,原本被他强力压制的各种矛盾一下子就爆发了,曾经如日中天的帝国轰然倒塌,西希腊又回到了原来四分五裂的状态。

斯巴达的失败 东希腊的统一大业也没有成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斯巴达一直是东希腊最强大的城邦,也是最霸道、最蛮横的一个城邦。当时雅典和其他的一些城邦都是施行的民主政治,而斯巴达一直希望能够在这些城邦施行军事独裁政治,这种意识形态的分歧是最难弥合的,斯巴达的行为引起了诸多城邦的厌恶,而且它们对斯巴达粗暴的领导方式也颇有微词。后来斯巴达竟然开始和希腊的仇敌波斯联合,这就让它更不得人心了,它已经彻底失去了其他城邦的信任。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在斯巴达领导下的希腊诸城邦已经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了。

有了不满,自然也就有了反抗。反抗的领导人是埃帕米农达斯,来自底比斯的一个军事天才。公元前371年,在他的带领下,底比斯的军队在琉克特拉一役中大败斯巴达,结束了斯巴达“陆上无敌”的神话。有了这次大胜,底比斯自然也就成了东希腊的领导者,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了几年的时间,东希腊再次回到混乱的局面,叛乱、战争、分裂成为常态,和平和统一再次化为泡影。

外来的征服者 城邦之间的矛盾曾经是希腊文明发展的动力,因为互相不服气,各个城邦就在体育和艺术方面展开了较量,这种行为极大地刺激了希腊文明的发展和前进。但是当矛盾演变成仇恨、竞争变成了战争的时候,对于文明的发展来说就是灾难了。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长期战争,希腊半岛上的各个城邦都耗尽了人力物力。马其顿的腓力二世注意到了希腊的虚弱,认为这是入侵希腊的良机,于是就在公元前338年悍然出兵希腊。不管是什么原因,希腊各个城邦之间的战争总算是结束了,人们终于可以享受和平了,可惜的是,和平并没有维持多长的时间。

政治和社会的变迁 如果我们想要明白马其顿是如何征服希腊的,就必须先说一下希腊在政治上、经济上、艺术上、思想上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发生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不久,希腊世界的独立姿态也彻底终结了。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按照传统的观念,希腊城邦的军队只招收本城邦的公民,可是后来很多城邦改变了这种做法,因为很多城邦的兵员都是雇佣兵,这些人是没有该城邦的公民权的。政治方面也有所改变,最突出的表现是贵族阶层已经无法霸占政府的领导权,平民也可以成为领导人了,这就更好地代表了平民的利益。经济上的变迁更为重要,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方面的变化主要是物价的上涨,富人们可以享受悠闲的时光,维持奢侈的生活,而贫民的生活却每况愈下。因为对悲惨的现状不满,贫民的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有三个:首先是通货膨胀造成的购买力减小;其次是包括雅典在内的许多城邦更喜欢进口的货物,对进口的食物越来越依赖,人为地抬高了物价;第三个原因是商人的贪婪,大商人垄断了市场,为了高额的利润抬高了商品的价格。

还有一个变化也属于变革的重要方面,那就是奴隶制在不断地加强。当时奴隶已经是希腊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雅典的奴隶数量就占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希腊文明包括了艺术、科学、哲学、建筑、演讲、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所有这些方面的变化,都是希腊生活变迁的体现。

二、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文化

艺术里的新精神 随着变革的出现,艺术表现得更加优雅和自由,不再像过去那样拘谨和严肃。神庙不再是雕刻师和建筑师唯一的客户,他们可以将精力和心血花在住宅、剧院、坟墓上面。雕刻师们的作品数量或许少了,但是他们雕刻的神像更加人性化,而且还诞生了许多为活人雕刻的雕像师。对于像普拉克西特勒斯这样的雕刻大师来说,他们宁愿雕刻代表两性美的、栩栩如生的赫耳墨斯和阿佛洛狄忒,也不愿意雕刻严肃的宙斯,或者死板地拿着武器的雅典娜。有些评论家认为,断臂的维纳斯——她的正式名字是米洛斯岛上的阿佛洛狄忒——就是这个时代的作品。

这个时代的建筑师有能力建造高耸的大厦。神庙在希腊早期并不多,而且式样还很简单,从外形上看就是一个单层的长方体,两面或者四面再树立几排方形或者圆形的柱子。我们前面提到的帕提侬神庙就是一座精美的建筑,代表了这个时代最高的建筑水平。神庙外面的柱子有三个样式,值得我们花费一些笔墨来说明:第一个是优美雅致的“多利安式”,也是公元前4世纪最常用的样式,特点是在重要的地方进行对称地勾勒,并且向顶部慢慢收尖,看起来简单而又庄重;第二个是“爱奥尼亚式”,起源于小亚细亚,是公元前4世纪建筑师们最喜欢采用的样式,这种柱子看起来修长纤细,顶部不收尖,用来承重的基石和顶部的柱冠都雕刻着花朵一样的纹路;第三个是“科林斯式”,也是之后几个世纪最流行的样式,特点是有着高高的圆柱,柱冠上雕刻着华丽的毛莨草叶图案。

艺术界有个观点,认为这个时代的画家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之前的画家从来都没有他们这样的水平。遗憾的是这些画家流传到现代的作品太少了,只有一些器皿上面的雕刻,所以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对他们进行评论。

过渡阶段的文学 雅典拥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这样的悲剧作家,还有阿里斯托芬这类喜剧作家,他们让雅典获得了“剧场之家”的称号。和之前相比,这个时期的剧本内容中的宗教成分大为减少,开始出现了讽刺政治人物和社会不良现象的情节,同时剧院不再是雅典的独有事物,希腊的其他城邦也都纷纷兴建了自己的剧院,从此去剧院欣赏戏剧成为希腊人的一个爱好。

演说术 演说术在希腊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也是在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希腊各城邦被马其顿征服的前夕。由于政府机关、委员会、陪审团的设立,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自己的主张或者要求,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掌握一定的说话技巧,于是演说术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时的雅典、叙拉古或者任何一个城市,如果一个人想要出人头地,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参加法律和政治方面的培训班,学习的课程就包括了雄辩的演说术,另外还有政治、历史和文学方面的知识。当时希腊最著名的演说家就是狄摩西尼(前384—前322),他可能也是希腊历史上最著名的演说家。

狄摩西尼的前半生非常坎坷。他的家庭原本非常富有,可是他的父亲在他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监护人欺负他年幼,肆意地侵吞了原本属于他的财产,当他成年的时候,父亲留给他的财产只有原来的十二分之一了。狄摩西尼为了讨回自己的财产,向一个著名的演说家、律师伊赛学习演说和法律。据说狄摩西尼有些口吃,而且说话的声音较小,为了克服这些弱点,他每天早上都口含石子对着海浪大声演讲。最后狄摩西尼成功讨回了自己的财产,并在打赢官司后进入律师行业,专门为人撰写在法庭上的辩护词。狄摩西尼也是一个民主派的政治家,经常在演讲时用严密的逻辑和锋利的言辞提醒民众,要唤醒深埋在心中的主人公精神;他强烈地谴责当时政府中的腐败现象,并且告诫人们要警惕周围蛮族的侵略;他倡导并督促雅典成为希腊的领袖,带领希腊人勇敢地粉碎马其顿国王菲利普的侵略意图。

狄摩西尼曾经进行过一次名叫《痛斥腓力二世》的演讲,这篇演讲词或许不是他最出色的,却是最有名气的。他在演讲的时候痛斥了腓力二世的不良企图,并且号召所有的希腊人团结起来,共同抵抗腓力二世的入侵。然而腓力二世的铁蹄最终踏破了希腊所有的城邦,狄摩西尼也不得不远走他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生养他的雅典。

科学 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不仅在建筑、艺术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科学、哲学、伦理学方面也有惊人的突破。造成这种突破的主要原因就是希腊文化吸收了更多的埃及和西亚的古老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这种理论的特点是尽量用通俗的、简单的事物来解释世界。例如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由水、火、气、土四种元素构成的,而土又可以分成热、冷、湿、干四种形态,各种元素相生相克就组成了世间万物。

在天文学方面,希腊人已经知道了发生日食、月食这种天文现象的原因,并且可以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在数学方面也涌现出了许多大师,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泰勒斯、毕达哥拉斯,他们发现、推导的几何定理、公理至今还是学生的必学内容。

在医学方面,被称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和另外一些人为现代医学奠定了基础。希波克拉底的化学并不好,他也反对解剖尸体,但是他仍然发明了许多治病的药方、药剂,并且给卫生、饮食、药品和手术等制定了必需的原则和规矩。他认为:“无论哪一种疾病,在所有导致这种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必定有一种是自然原因。”

哲学和哲学家 在公元前4世纪,对于那些向人们传授演说、法律、道德、宗教知识的老师,人们通常称为“诡辩学者”(Sophists)。这个词语现在是贬义的,但是当时是一个褒义词,源自古希腊语的“智慧”(So-phia)一词。尽管这些诡辩学家实际上并没有获得什么利益和荣誉,但是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学富五车的人。当然,有些诡辩学家也确实获得了人们的赞赏和殊荣,因为他们会四处游历,并且在游历中为大家讲解自己的学术理论,为提高当时人民的素质做出了莫大的贡献。这些诡辩学家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个人被称为“古希腊三贤”,不过我们一般都把他们称为哲学家而不是诡辩学家。这三个人的关系非常密切,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而亚里士多德又是柏拉图的学生,后世公认他们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是一个时代的先锋,也是一个大胆追求真理的人。他讲学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理;他秉持有教无类的原则,对富人和穷人一视同仁,不管是谁都可以获得他的教导。可惜的是他后来被人诬陷“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的思想”,法庭竟然也相信了这个罪名,最后判处他死刑,一代伟人含冤离世。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苏格拉底最出色的学生,也是著名的教师和作家。柏拉图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世上所有的事物,不管是我们用眼睛看到的,还是我们用身体感受到的,都只是一个影子,而不是事物的本质。他认为宇宙是由神创造的,有了神才有宇宙的存在。柏拉图曾经在雅典的郊外创建了柏拉图学院,这是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柏拉图的重要成就之一。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是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堪称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柏拉图最得意的门生。亚里士多德的故乡是马其顿的斯塔基拉,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斯塔基拉人”。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因为他喜欢在讲学的时候走来走去,所以他的学生被称为“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着渊博的知识,还因为他有着精密的调查研究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考能力,他曾经撰写了一本书,是关于逻辑思考能力和如何正确思考的,在这方面至今仍然没有能够超过他的作品。即使到了2000多年后的现代,当我们捧起他的作品的时候,仍然会怀着崇拜和敬仰的心情去阅读。

三、亚历山大的帝国

马其顿和腓力二世 征服希腊的马其顿又叫马其多尼亚,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之前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希腊人认为,马其顿是一个由“蛮族”建立的粗俗、落后的国家,然而真相并非如此,马其顿学到了希腊许多先进的知识,在马其顿占领希腊的过程中,这些知识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随着希腊文化在马其顿的盛行,马其顿后来也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帝国。

腓力二世最初只是马其顿王国一个普通的王子,还曾作为人质在底比斯生活了3年。底比斯当时是希腊比较好战的一个城邦,腓力二世在这里的几年里,对底比斯的富有、文化感到深深的羡慕,认为埃帕米农达斯创造的步兵方阵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在他当上马其顿的国王之后,他立刻训练步兵方阵,并且配备了长达7.3米的长矛。他还训练了一支骑兵用来配合步兵作战,其主要战术是:当敌人出现混乱后,以骑兵冲击侧翼击破敌人的方阵,随后再尾随追杀。

腓力二世和希腊 腓力二世率领他出色的军队侵入了希腊,在色雷斯获得了大量黄金,从而解决了给养问题。随后他又挥师南下,希腊的城邦一个接一个地臣服于他。雅典不甘心希腊成为腓力二世的附庸,联合其他城邦组建了一支联军,可惜仍然不是马其顿重装方阵和雷霆骑兵的对手,希腊于公元前338年在喀罗尼亚战役中以惨败收场,再也没有了还手之力。

喀罗尼亚战役对于希腊来说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从此希腊成为马其顿的臣属,但是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历史并没有就此断绝,部分城邦还有地方自治的权利,而且希腊的文化也通过马其顿传播向更远的地方。喀罗尼亚战役之后,在腓力二世的强迫下希腊各城邦组成了一个同盟,并且建立了一个联邦会议,每一个城邦都要派代表出席这个会议。这个会议让希腊结束了分裂的局面,而且希腊人也成为马其顿军队中最大的一股势力。就在腓力二世计划入侵小亚细亚的前夕,他被刺客夺去了生命。

亚历山大和世界 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继承了他的王位,并统领军队。这时候亚历山大才20岁,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年轻人,后来成为一个传奇人物。亚历山大虽然是马其顿人,但是他接受的是希腊教育,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非常推崇希腊文化,他的梦想就是征服整个世界,然后让整个世界都接受希腊的文化。亚历山大可以说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但是他对宗教和有名望的学者还是尊敬的,例如在镇压底比斯叛乱的时候,他摧毁了整个城市,还把底比斯人当作奴隶卖掉,却没有动神庙和著名诗人品达的故居。

小亚细亚和叙利亚 亚历山大亲自带领三四万士兵入侵小亚细亚,在经过特洛伊古城遗址的时候,他专门停下来去了一趟传说中的阿喀琉斯墓,并且献上了一个花圈。在小亚细亚战争中,亚历山大第一战就击溃了波斯总督们的联军,随后放弃了把爱奥尼亚等希腊城市、行省纳入版图的好机会,接着挥师南下直扑叙利亚。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在伊苏战役中又击败了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随后他又攻下了腓尼基的几个海港,这里原来都是波斯海军的军事基地。

埃及 在攻下叙利亚后,亚历山大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而是以这里为基地继续进军埃及。此时的埃及对波斯的统治早已不满,所以亚历山大轻松地进入了埃及。他在埃及自封为法老,埃及人还给他献上了尊号——太阳神的儿子,亚历山大对此也欣然接受。亚历山大还在尼罗河三角洲上建立了一座城市,以纪念他的功绩。这座城市至今还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波斯 离开埃及,亚历山大率军穿过叙利亚后,继续东进。在底格里斯河畔的高加米拉,他遇到了大流士三世率领的新军。大流士三世的这支新军有20万人(一说100万),兵种包括战象、战车、骑兵、步兵(又分为弓箭手和长矛手),而亚历山大只有4.7万人,其中步兵4万人(含18000个重步兵)、骑兵7000人(2000人是亚历山大的亲卫)。虽然双方力量悬殊,但是亚历山大和他的军队还是勇敢地选择迎战。在战斗中,亚历山大凭借丰富的战场经验、超群的指挥才能、英勇顽强的斗志、惊人的战场把控能力,很快就控制了战场的局面,大流士三世再次战败并只身逃走。这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331年10月1日,随后亚历山大行军式地进入了波斯的圣地巴比伦,接着又攻下了苏萨和波斯的首都波斯波利斯,缴获了大量的白银并铸成了银币。在波斯波利斯,亚历山大亲手点燃了波斯的皇宫,这戏剧性的一幕宣告了波斯帝国的灭亡。

印度 击败波斯后,亚历山大又开始进军印度。他从波斯波利斯,经伊朗、帕提亚来到了印度的西北部,并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城市作为前进基地。从他的这个举动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对印度的财富是多么渴望,如果不是士兵们对当地炎热的气候不适应而怨声载道,或许他真的会征服印度全部的国土。由于军队厌战,在取得海达斯佩斯河会战的胜利并降服了印度国王波拉斯之后,亚历山大不得不率军西归。

英雄的离去 回国之后,亚历山大用了一年的时间对他的帝国和军队进行了改编,并且试图把希腊和波斯联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希腊波斯民族共和王国,由他来担任这个国家的元首。然而由于长年征战使他全身伤痕累累,加上他嗜酒如命,公元前323年6月,这个传奇的英雄病倒了,仅仅10天之后就撒手人寰,时年33岁。

亚历山大帝国的瓦解 如果亚历山大能够活得更长一点,或许他就可以把马其顿帝国组织得更加完美,让它支撑的时间更久,他的理想或许也会实现。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就在他离世不久,他手下的将领们就产生了分歧,接着演变成内战,随后亚历山大花费12年时间打下的庞大疆域就四分五裂了。经过一系列的战争之后,亚历山大的帝国最终分成了三个部分:马其顿、埃及、西亚。由于西亚的这部分是塞琉古将军建立的,后世称之为塞琉古帝国。

四、希腊化的文明

希腊化的世界 据罗马帝国时期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记载,当时的亚历山大帝国几乎都已经希腊化了,在亚历山大12年的征战中,他一共建立了70多个城市,这些城市后来都成为希腊文明的中心。这些城市的名字都和亚历山大有关,有些是用他的父亲腓力二世的名字命名的,有些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而印度的那个名叫布克法拉的城市,则是为了亚历山大的爱马布塞法路斯建立的。

帝国的每一个城市都建立了神庙和剧院,希腊的商人和殖民者存在于帝国的每一个地方,希腊的文学和艺术充斥帝国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希腊的科学和语言,对后世的影响显然要比著名的马其顿方阵更深远、更持久。希腊用武力建立的帝国早已经荡然无存,但是用文化建立的帝国仍然保存在人们心中,仍然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虽然亚历山大帝国分裂了,但是分裂后的三个帝国都对希腊文明十分推崇,也都是在希腊-马其顿国王的统治之下。马其顿虽然沦落成了希腊的一个城邦,但是它仍然是希腊半岛的领袖和霸主,一直在维护这里的和平,领导着希腊人抵抗来自多瑙河流域的蛮族侵略者。而塞琉古帝国则统治着从印度到小亚细亚的庞大疆域,是希腊-马其顿所有城市的屏障,而这些城市恰恰就是希腊文明的载体。埃及的情况和马其顿、塞琉古比起来稍有不如,但是整个上层也都希腊化了。

新的文化中心 那些新兴的城市,还有小亚细亚海岸的罗得、小亚细亚地区的帕加马、叙利亚的安条克以及尼罗河畔的亚历山大,都是发展得比较好的希腊城市,已经逐渐成为希腊哲学、文学、艺术、戏剧方面的中心。

新艺术杰作 当时在艺术方面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品。雕塑应该是后亚历山大时代最风行的艺术,各地都有不少著名的雕像,例如萨莫色雷斯岛上的胜利女神奈基、望楼上的太阳神阿波罗;在罗得地区,雕刻艺术家在公元1世纪这段时间创作了很多有名的雕像,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拉奥孔群像,内容是两条蛇缠着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他们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埃及的艺术家开始用彩色的石子镶嵌精美的图画,当时的绘画艺术空前繁荣起来。在文学方面,诗歌和戏剧开始走向生活,诗人和剧作家们开始更多地描写浪漫的爱情故事和历史悠久的传说。

新形容词“希腊化” 出现了新的领域,就必然出现新的形式;有了新的机遇,必然会做出新的成绩。文化的结合也是如此,融入了新的元素后,也必然会出现新的特征。在和东方文化的交流中,希腊文化在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的同时,自身的特性和文化也被对方影响了,产生了本质的变化。我们举一些例子:在亚历山大和他的1万名部下都娶了亚洲妻子之后,亚历山大开始喜欢穿比较细软的衣服;有使者进贡的时候,亚历山大会要求他跪下来亲吻脚下的土地。这两个做法西方原来是没有的,都是东方的专制君主的“专利”。亚历山大为希腊文化的传播不遗余力,他曾经命令3万个波斯男孩子学习希腊的语言和马其顿的军事,也正是有了他的努力,希腊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埃及,希腊文化已经成为埃及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叙利亚,希腊文化和闪米特文化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对于这些融合了的文化来说,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一个新词:“希腊化的文化”。在近代的东方,从亚历山大时期开始,一直到埃及被罗马人征服为止,这段时间被称为“希腊化的时代”。

埃及希腊化 埃及曾经长期被希腊-马其顿所控制,这段时间也是埃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因为希腊给这里带来了大量的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希腊人带来了货币,改变了埃及人以物易物的习惯;希腊人带来科学的农业书籍,帮助埃及人改进了农业技术,让埃及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粮仓;希腊人在这里种植橄榄,并且把橄榄油出口到其他国家,为埃及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希腊人带来了新品种的绵羊,改良了埃及的畜牧业;希腊人带来了玻璃、细麻布、香水的制作技术;希腊人带来了建造运河、堤坝、港口、灯塔的技术;希腊人带来了印刷技术,因为埃及盛产草纸,这里很快就成为印刷书籍的主要基地。

不过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埃及虽然看上去是如此繁荣富饶,但是贫富差距极大,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王族、贵族、神职人员手里,普通人很贫穷,特别是那些附属于土地的农奴,日子更是苦不堪言。

即便如此,埃及的文化还是发展并繁荣了起来,因为贵族们对艺术有着狂热的追求。有一个叫缪斯(Muise)的王族,他在亚历山大建了一座图书馆,里面有50多万卷书。为了纪念他,人们又创作了一个新词——博物馆(Museum)。为了让学者们更好地研究,贵族们还在王宫设立了大学,这个做法在客观上对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书商们翻印、贩卖了许多有名的书籍,使知识的传播速度、范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地理学和天文学 在希腊化时代,最有意义也是最伟大的成就应该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和扩大。亚历山大的远征、远航探险、商业的发展都使地理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早在公元前3世纪,地理学家们就已经知道了大地的形状、大小,当时有一个名叫埃拉托色尼的希腊人,他采用在不同的地方测算太阳角度的方法,成功计算出地球的周长是39690公里。这个数字和地球实际的周长非常接近,考虑到当时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式,能够达到这样的精度是非常惊人的。埃拉托色尼断言,如果人们乘船一直向西航行,过了大西洋之后就可以到达印度。这个看法和哥伦布的观点一致,但是要比哥伦布早了1700多年。埃拉托色尼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地理学”这个概念。

在天文学方面,当时的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大地是球形的,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萨摩斯人阿里斯塔克却不认同这个“常识”,他告诉人们: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地球以太阳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而且地球本身也在自转。这个观点就是日心说的始祖,但是阿里斯塔克的学说在当时而言实在是太超前了,以至于几乎没有人相信他的说法。

生物学和解剖学 在亚历山大时代,生物学这种研究有生命的东西的学说是一种时尚,据说亚历山大在远征的时候,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捕捉当地特有的生物,然后命人将其送给他远在雅典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埃及并不禁止解剖动物或者人的尸体,这就让埃及的科学家对生物的身体有了清晰的认识,如果这些人在禁止解剖的希腊,肯定无法获得这样的认识。生物学上最重大的发现发生于公元前3世纪的早期,亚历山大的赫洛菲路斯通过解剖发现:动脉输送的是血液而不是空气;人是用大脑进行思考的,感觉是靠神经来传达的;通过脉搏能够检查人的身体是否健康。赫洛菲路斯的这些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数学和物理学 在同一时期,居住在亚历山大的希腊人欧几里得对当时的几何学进行了总结,一共汇总成了13章,因此名字就叫《十三章》;因为每一章的内容都是书写在一卷草纸上面的,所以还有一个《十三卷》的名字。欧几里得的这部著作是现代几何学的基础,2000多年来一直都在使用。同时代的另一个名人是阿基米德,他测算出了多项重要的几何、代数的定理,对圆周、球体、锥体也有着深入的研究。

阿基米德还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重力和浮力的定理就是他创建的,据说这两项定理的发现与国王让他测定金制的王冠是否有假有关。阿基米德对杠杆原理也有很多心得,并且说过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他还是一个发明家,曾经用齿轮、杠杆、螺旋器(后世螺旋桨的原型)做成一台能够驱动船舶的机器;在罗马人进攻叙拉古的时候,他发明了投石机,它可以把重物投向敌人。还有一个传说,当罗马人踏海而来的时候,阿基米德发动全城的妇孺,人手一面镜子,将阳光反射向敌人的船帆,最后船帆烧尽,解除了危机。

发明 阿基米德还有一些小发明,例如抽水机、水磨、洗漆器、开门器等,都是一些日常使用的东西。或许有人奇怪,为什么这些发明在当时都没有或者极少获得应用,仅仅只是存在于学者们的笔记里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是学者们的态度问题,他们认为科学研究是“神圣”“纯粹”的,应用于生活是对科学的亵渎;其次和生产力有关,当时的人力是极其廉价的,完全没有必要用机械来代替人力,从另一方面来说,机械的成本要比人高得多,用机械来代替人力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宗教 随着和其他民族在商业以及其他方面的接触增多,希腊人的宗教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此外,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也影响到了希腊人对神灵的信仰。我们可以看到,在某些场合,希腊人也会供奉来自外国的神灵,甚至他们原本的信仰也和外国的信仰融合在了一起。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埃及的塞拉皮斯崇拜,希腊和埃及的信仰竟然奇特而又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哲学 对于哲学家来说,探寻生命和世界的起源是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发现:电闪雷鸣并不是宙斯造成的,海上的狂风也不能归咎于波塞冬,总而言之,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奇迹都和那些神灵无关。他们更倾向于把整个宇宙看作一台机器,自然规律才是控制这台机器的大手。

不过哲学家们一直没有解决人类幸福的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够得到幸福呢?对此哲学家们众说纷纭,但是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学派,他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个学派是犬儒学派。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第欧根尼,他总是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把一个木桶当成自己的家。第欧根尼的名言是:“人必须有自知之明,要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

第二个学派是伊壁鸠鲁学派。他们的主张是从快乐中寻找幸福,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也没有奢望,这种快乐不但包括身体上的快乐,还包括精神上的快乐。不过这个学派的观点是自私的,其实质就是让人们没有追求,如此一来人类也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

第三个学派是斯多亚学派。斯多亚学派认为世界是神性的,神才是世界的主宰,人只不过是神的整体中的一分子。闪米特人芝诺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创始人和精神领袖。他的主张是“人的生活必须遵循理性和自然”,他认为“所有自然发生的事物都是合理的、美好的,所以我们不必为那些看起来不幸的事情而悲伤不已”。 o6fVcxpYOev70/Kyp+TH8s11u1Cdx3uUCsz8Zi/M8mSF36x9Bxqx7FcYuDwVuPt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