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这件事上董卓和袁绍都没有退路

击败了主要竞争对手并州军,董卓控制住了朝廷,紧接着他干了一件事,也是一件有争议的事,那就是废掉了在位的皇帝刘辩,另立刘辩的弟弟刘协为新帝。有人认为这是董卓的败笔,让他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使他由强势走向了失败。董卓是个武人,但从史书记载的情况看他做事却很精明,尤其政治斗争方面的手段也相当娴熟,那么董卓为什么要行废立之事呢?

这件事在《后汉书》里说得比较简单,《三国志》也说得不多,相对而言,王粲的《汉末英雄记》记载得较多些,一条记载说,董卓当面告诉袁绍,当今天子刘辩为人“冲暗”,不是“万机之主”,而陈留王刘协比他强,应该废黜刘辩另立刘协。“冲”的意思是幼小,“暗”的意思是不明、蒙昧,董卓说刘辩蒙昧可以,但说他“幼小”则刚好说反了,因为刘辩十四岁,刘协只有九岁。另一条记载,说董卓当着袁绍和众臣的面扬言“刘氏之种,不足复遗”,“遗”是给予的意思,董卓的意思好像说,不能再把皇位交给刘氏宗族了。那应该交给谁呢?《汉末英雄记》没说,其他史书也没说,有一种可能是董卓想自己当皇帝,但这只是猜测。

废立皇帝在当时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纵观两汉近四百年的历史,能做成这种事的没有几个,尽管刘氏已形同傀儡,尽管董卓自信地认为“天下之事,岂不在我”,但要打破人们心中牢不可破的正统观念,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即使袁绍这些人不敢反对,也不能保证天下人都会响应。董卓要做的这件事最终还是做成了,但他也为此付出了极大代价。不过,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不是董卓在这个事上不够明智,而是他面对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其他更多的选择,因为他想进一步巩固权力的话,就必须废掉少帝刘辩。

少帝刘辩是汉灵帝刘宏的儿子,也是大将军何进的外甥。何进被杀,凶手是宦官;何进有个弟弟叫何苗,后来也被杀了,凶手是何进的部下吴匡,而吴匡是董旻策动的。董旻是谁?他是董卓的亲弟弟。原来,何进虽然被杀,但他也有不少旧部,毕竟干了这么多年的大将军,嫡系还是有一些的,这些人以何苗为中心,董卓也想吞并他们,就让董旻怂恿吴匡杀了何苗,于是何进的旧部像丁原的并州军一样也投靠了董卓。董卓占了何家的便宜,但也成了何家的仇人,而何家的外甥还在皇帝的宝座上,这让董卓不放心,这是董卓急于换皇帝的一个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涉及董卓与刘协之间的特殊关系。刘协跟刘辩都是汉灵帝刘宏的儿子,但他们不是一个生母,刘协的母亲王美人死得早,汉灵帝把刘协交给自己的母亲抚养。汉灵帝刘宏的母亲恰好也姓董,跟董卓同姓,只是他们的祖籍一个在西北,一个在华北,八竿子打不着,不过董卓很会来事,董卓的弟弟董旻当时在朝廷任职,在董卓授意下董旻主动跟董太后一家接近,后来攀上了亲戚。不管是西边的董还是东边的董,反正五百年前都是一家,由于这层关系,董卓对刘协更另眼相待了。

为了断绝忠于何氏的势力将来聚拢在刘辩身边反对自己,董卓当机立断,一定要废掉刘辩,另立与自己有一定渊源且自己也有不少好感的刘协为帝。只是,董卓想另立新皇帝,而袁绍坚决反对,这一下把董卓激怒了。

董卓进入洛阳后,袁绍发现此人不按常理出牌,道德水准极为低下,手段极为残忍,跟这样的人作对是一件危险的事,站在袁绍的角度,即便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父亲、叔父以及袁氏家族的几十口人着想。董卓彻底掌握局面后,下一个打击的对象也较为明确,一定是袁家,对袁绍来说不设法脱身反而去激怒董卓,是不是不够明智呢?从事后结果看,袁绍因为反对董卓废立皇帝,最终与董卓翻脸。袁绍带着少数人勉强逃出了洛阳,袁绍的叔父袁隗等几十口人留在洛阳,成为董卓的人质,最后全被董卓杀害。

在废立这件事上袁绍也显得异常执着,根本不与董卓妥协,也不计后果,跟董卓来了个“硬碰硬”。董卓没想到袁绍会干脆利索地不给他面子,就放出了狠话:“天下的事都取决于我,我想做什么,谁敢不从?”董卓再次耍起了流氓,但袁绍不是吓大的,在二人一次见面时,袁绍对董卓说:“天下有势力的也不光你董卓,咱们走着瞧!”袁绍说完“横刀长揖而去”。

董卓刚到洛阳时,袁绍的好友鲍信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敢,后来董卓收降了何氏旧部,瓦解了并州军,得到吕布、张辽等并州军猛将,加上自己的凉州军源源不断地开来,实力大增。董卓还不算强大的时候袁绍都不敢跟他翻脸,现在的袁绍哪来这么大的勇气呢?其实袁绍心里也有苦衷,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何进的属下,当时洛阳有一帮人,像张邈、鲍信、丁原、曹操等,这些人与其说支持袁绍,不如说他们是因为何进而支持袁绍的,何进虽然算不上一代枭雄,但他很早就开始了权力布局,除了上面说的这几个人,像王粲的父亲王谦、“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以及刘表等都曾是何进的部下,何进在政治上有着相当深的根基。

袁绍加盟何进集团后,通过一系列隐秘的操作,借宦官之手除掉了何进,这些事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袁绍平时嘴上说的还是对何进的忠诚,其实何进只是袁绍利用的工具,也是袁绍扛在肩头的一面大旗。何进虽然死了,但他的外甥、当今天子刘辩成为一个象征——也就是说,刘辩当天子对袁绍是有利的,反之,如果看着刘辩被废掉而不敢旗帜鲜明地反对,将使袁绍的政治声誉严重受损。所以,对董卓来说必须换皇帝,对袁绍来说也必须坚决反对。 L0S4k2ck/59IZNghvNEyYCqoqf0dTeKKP6lGXzxSdmxk5lpYKlo1+/ALLWh5NrI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