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恒与保守

有一个人,刚开始学习法语,没过多久又改学英语,没过多久又改学俄语,这样的人能够精通一个国家的语言吗?不能。有一个人,刚开始学习木工,没过多久又学习金工,没过多久又学习制革,像这样能成为一个好的工匠吗?不能。事情不论大小,器具无论是精细还是粗糙,想要做到得心应手,必定要经过多次练习。如果刚开始做就停止,那么所学到的那点能耐马上就忘光了。比如我们小的时候,手与口都没有多少能力,必须积累两三年的练习,然后才能说话,才能拿东西,何况其他更复杂的学问和技术呢?所以人们做事不能不有恒心。

从前巴律西制造瓷器,积累了十八年的试验之后才做成。蒲丰写自然史,经过了五十年的努力之后才写成。布申学习绘画,从十多岁开始,一直到老死都在学。如果上面的这三个人,刚开始不久就改做其他事情,那么也就很难成名了。

虽然是这样,他们三个人不改做其他事情,并不是因为保守而不求上进。巴律西制作了数百件陶器,多次改建新窑,多次把陶器上涂抹上新药,以进行试验。经过三次试验,栗色的陶器都变白了,可以自认为做成了;但是他又进行了八年试验,才做出了上好的瓷器。又在瓷器上精心绘制了花卉虫鸟,然后才引起了当时人们的重视。蒲丰写的自然史,先后改了十一次,然后才公布于世。布申起先跟着他家乡的画匠学习绘画,把他的绘画技术都学到手了;布申仍然不满足,于是就到巴黎去,得到尽情欣赏美术杰作的机会;他还是不满足,立志要去罗马,因为贫穷,到了佛罗伦萨后又回来,到了里昂,第三次出行,才到达罗马,于是纵情观赏古人的名作,学习解剖学,以古代的雕像为摹本进行绘画,向朋友借来绘画的书苦读,终于,绘画技巧大大长进。晚年时,法国国王召见他,把他供养在巴黎美院。最后两年,他辞了职,又到罗马去。在他衰老得病的时候,他说:“我虽然老了,我精益求精的上进之心却更强烈了,我一定要使我绘画的技巧达到最高的境界。”如果巴律西以三次试验的结果就满足了,蒲丰以自己的初稿而满足,布申以家乡的老师所教的、以在巴黎所得到的知识为满足,那么他们的作品的价值,又怎么能这样显耀呢?这是有恒心而又不保守的例子。没有恒心的人,东张西望,没有一定的路数。保守的人,徘徊于只够搁脚的地方,而且常常照着原来的脚印走路。有恒心的人,有固定的宏伟目标,而又无时无刻不在向着目标奋进。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三个人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 wqbwXky7yMCBlDTMtLuRr6O1zTaEAna5++0ULSspkgz9OPdYP8ag1GxTrpnK5f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